北上探亲访友(十) 袁淑芳_金沙人_新浪博客

           北上探亲访友(十)

                 ——“姐弟”重逢

 

 

                             袁淑芳

             转帖自 远方 博客  (2010-06-22 11:44:52)

 

     午后,白姐因为天主教教会有活动 ,我们和她暂时告别,由小候陪同我们继续去探访鹿场的其他老职工。鹿场的老职工大多数人已经调走,剩下的基本上都已经把家搬到了场部过着退休生活。我们从饭馆出来就近先去探望李忠恕,当年他和小周的丈夫小刘都是木匠,矮矮的个儿,我对他的印象是他不太爱说话(也可能我跟他不太熟悉的缘故),但脾气有点儿倔。出来开门的是他的夫人王希敏,小候对她说,我给你带来两个客人,你看看是谁?没想到她一眼就认出我和小周了,还说当年和我一起上山干活,对我的印象很深。当她在说话时,我在脑海中使劲地搜索着这人是谁,可怎么也回忆不起来对她的任何记忆,很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实在想不起来了。她告诉我们李忠恕去佳木斯看病去了,所以我们无缘和他见上一面。

 
     然后她和小候一起带我们去李付连长家,李付连长家刚从鹿场搬到场部不久,房子装修简单但屋里非常亮堂。他和张姐都已退休,和儿子、儿媳妇同住,儿媳妇还在前院开了家小卖店,卖的都是一些小商品,和以前各连队的小卖部有些相似,不同的是多了些孩子们喜欢吃的零食和啤酒、汽水,据说生意还不错。李付连长和张姐俩都是党员,那时家属党员真是少之又少。他们两夫妻都没怎么变,一点儿也不见老,只是听说张姐的身体不太好,是一些老年人的常见病。记得三十多年前张姐的体质就比较差,印象最深的是她只要一坐下来不消五分钟的时间就会睡着打呼噜,所以常常在开会时也出现这样的事,久而久之大家也就习惯了,幸亏我们鹿场开大会不多,开会时间也不长,可免去不少尴尬事,有人说这叫“瞌睡病”,我还真没听说过有这样的病呢。

 

     大家聊着,张姐提议让小候去把我的“老乡”老蒋(学蒋)和季姐找来,省得再去他们家,大家坐在一块儿聊好热闹点儿,也好省点儿时间。这次回农场我发现老职工们的记忆都特别好,当见面时,他们都能一眼就认出我们来,还能说出好些当年知青们的小故事,我想这可能就是知青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的印象太深,他们对我们知青的那份情还在。老蒋和季姐也不例外,一进门就认出我们了,大家一见面自然是都很激动,有唠不完的嗑。

 

     在大家闲聊时我心里一直在犯嘀咕,要不要开口问问我那“弟弟”的事,本来这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可不好开口的原因是,我竟把弟弟的姓名都给忘得一干二净了,哪还好意思开口问呢?真是知我者老公也!反而是他把这事说出来了。黄考虑趁人多,大家一起帮着回忆,要找到我当年的“弟弟”应该不难。在场的多位只有小候当年也吃过我“弟弟”送的野兔肉(可她已经忘了那件事了),我把“弟弟”当年长得什么样,大概多高的个儿,还说了他们家好象住在12连(庆丰队)?他们几个回忆了一会儿,说出了三个人的名字,听后觉得好象都不是,又好象都是,因为事隔太久,他们的名字让我听起来觉得既熟悉又陌生。还是小候的脑子来得快,她说,据我所讲的长相有一个叫于胜明的应该可能性大一点儿,还不如这就带你去看看吧。 

     咱们北兴农场场部现在和当年可没法比噢,家属房多得数不清,我想,不熟悉路的我们,要没有他们带路,一定会迷路的。我们几个边走边聊,大概也有十来分钟的路程吧,我们在一栋正在装修、铺路的家属房前停下,院子边停着一辆尤特,一位男子正在那儿用碎砖铺路,我一眼就认出来了!是他!没错!就是他!我小声地告诉黄和小候。小候大声地叫“小于子,你看看谁看你来了?”又指着我说“看看认识她吗?”他走过来看了我一眼顿了一下,有点不好意识地说“认识。”此时我有点激动,不知该先说什么好。小周抢先问他“记不记得你以前叫她啥来着?”这下他更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说“咋不记得呢。”

   


                   周玉凤、王希敏、候淑华、袁淑芳

来源:() - 北上探亲访友(十)_远方_新浪博客


                                      李付连长很精神

                 前排左起:季姐、老蒋、李付连长、张姐

                         “弟弟”说,没想到还能见到你!


“弟弟”长高了,也发福了。这三十多年来他一直都在鹿场工作,不但娶了媳妇,还荣升做了爷爷。最近几年他们还承包了200亩地种植苞米和大豆,据说他媳妇非常能干,在他们俩的共同努力下日子过得蛮不错,这不,刚买了新房正在装修呢。
不知是高兴?是激动?还是听了“弟弟”的叙述后有太多的感触,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今日一见,不知何日才能再相见



                      正在装修的新房和自己家的尤特

临走前,“弟弟”把媳妇叫来和我们见面,他们歉意地说,新家正在装修没法进屋坐坐,希望我们还能再去。我们也真诚的祝福他们,祝他们日子越过越好!

  
        告别了他们,我们溜达着回住所,路上看到这所外观漂亮的幼儿园

      身处这美丽的“劝学广场”,我很难把她和当年的北兴农场联想在一起


                                           湖中亭

              坐在绿荫下,望着宁静的湖面真是一大享受

                        野鸭自由自在地在湖中畅游

 

 

注:有关我和“弟弟”的小故事,我曾经在“浓江情”转载“小小”《金沙岁月之碎片——野兔宴》点评时简述过,现在我把它抄录在此。 

(一)说起吃野味倒也让我回忆起在北大荒的一段往事。我被调到鹿场以后,我们经常有鹿肉吃(当然是病鹿或死鹿),可我却无法消受,怕膻味。有一年,北兴中学有几个中学毕业生分配到我们连,其中有个稍有残缺的男孩分在我们排,干活时常被人欺负,我实在看不过眼,就让小男孩跟着我一起干,也就惹起大家讲笑说我那么帮着他,就干脆认他做弟弟吧。一句笑话讲者无心,听者却有意,真的姐长姐短得叫了起来,这倒也没什么,他可是真心把我当姐姐来看待。 


    有一次,我们排上山伐木回家的路上,老远就看到小男孩一个人走在前面,原来他是在下兔套。等第二天上山时,真的还让他套到了一隻肥兔。一路上他表现得很兴奋有说有笑的,原来他每年冬天都有跟父亲上山套兔、打野鸡。 


  收工回到宿舍后不一会,同宿舍女生说你弟弟找你,出门一看他端了个盆笑嘻嘻地说,他把野兔收拾好,但他不会煮,让我拿去煮来吃,这下可让我不知怎么好了,推了半天还是接受了他的一番诚意......。那男孩的纯朴、憨厚直到如今还能让我常常想起他,我不知他现在生活的怎样,应该已有一个和他一样淳朴的贤妻了吧?祝他健康幸福!有个美满的幸福家!   

 
(二)吃野味續 
  收下“弟弟”的野兔肉,同宿舍四個女生加上外屋的衛生員就開始嘰嘰喳喳地商量怎么煮,商量的結果是想吃上海味的兔肉。同宿舍除了我是上海人,衛生員是北京知青,全是北興中學畢業的中學生。幸虧我在家時還跟媽媽學過煮菜,於是大家就開始忙開了,有去食堂買醬油的、有去老職工家要油的、打水的,我開始大顯身手煮上海味的“紅燒兔肉”。

 
  本來想五個人共享一鍋兔肉也已很不錯了,可沒想到煮兔肉的香味把整棟屋的女生全都給吸引來了(那時我們住的是土墻瓦頂的家屬宿舍),進門就問你們屋在煮甚麼呀?這么香。既然都來了大家都嘗嘗吧,幸虧“弟弟”把兔肉斬成了小塊,十來個人每人都能嘗到一至兩塊,個個還夸我的廚藝,讓我沾沾自喜呢。現在想起來那哪是我的廚藝好啊,也許是好久沒吃葷腥了?或是少吃好滋味.......?直到現在還能讓我回味無窮哦!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北上探亲访友(十) 袁淑芳_金沙人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