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_luciahua94——黄敏(重庆璧山)_百度空间

创造力就是指一种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也是揭示事物内部新的联系,处理好新的关系的能力。创造力应包括敏锐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出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评审和选择解决问题方案的能力。人的创造力是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和锻炼得来的。它受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教育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因素。所以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任,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生物教学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生物教师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就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努力提高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下面就本人在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的一些认识和体会与各位同仁交流:

一.首先要了解创新

狭义的创新是指创造、发现新的东西,突出前所未有的“新”字;而广义上的创新则包括利用现有知识技能去重现前人已经探索的发现过程。因此说,学生的积极学习过程也是创新,学生的创新多数是一种学习意义上的创新,这种创新又为其成人后的创新作了准备。 样,学生的独立思考本身也是一种创新活动。据此,只要是不墨守成规,能别出心裁、标新立异地提出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新观点、新设想、新方法都是创新。现代创造学理论也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这种潜能是可以开发和培养的,仅仅是每个人所展现的形态、 程度、质量不同而已。所以说创新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学校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营造情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

二.唤起学生强烈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史实和生物科学新成果,与学生共同探讨他人是如何提出新方案、取得新成果、建立新理论的。比如,在学习了密码子后,告诉学生{dy}个被破译的密码子UUU(苯丙氨酸),接着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知道UUU决定的是苯丙氨酸。学生可能感到无从下手,这时教师介绍尼伦伯格的实验,人工合成一段仅由尿嘧啶核苷酸构成的RNA(UUUUUU),以此为模板合成出了一段仅由苯丙氨酸连接而成的多肽。至此学生自然会体会到尼伦伯格实验的巧妙之处,产生出“我也能”“我也行”的自信心。再如,根据所有生物共用一套密码子的事实,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所有生物的密码子都相同,如果找到了另一类生物的密码子与现知的不同,这又意味着什么。这无疑可与丁肇中教授寻找“反物质”的工作相媲美。这就是新的思路,也是生物科技工作者一直在努力的目标。

只要在平时的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开阔思路进行创新实践,创新意识才会嫁接到学生脑海中,并得到不断强化。当然学生提出的想法或做法不可能都具有可行性和实际意义,但对于其个人来说都是新的。此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鼓励,让学生树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强化创新的自觉性,这样定会激发出学生的创新热情。   

三.使学生形成灵活的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不是一种基本思维形式,而是多种思维形式综合作用的结果。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就是要抓好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从思维应用的材料来分);抓好逻辑思维和非逻辑思维(从思维的逻辑性来分);抓好再现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从思维活动中所获得的知识的新颖程度来分);抓好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根据思维的信息量及质量来划分)。这些思维形式往往是交错起作用的。创造性思维既是由多种思维组合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思维活动,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就不能只进行某一种思维能力的训练。1、抓好悬疑探索式教学方法的设计:善于质疑问难是开始创造的{dy}步,教师在课堂中不但要注意设计好能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也要注意营造一个利于学生质疑问难的氛围。 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设疑指导阅读思考共同分析简要总结的教学方法。有些章节,我则让学生在阅读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先根据教材内容提出有代表性的问题,然后再共同分析这些问题。我还将学生日常所提的具有独特见解的特别是与知识和科技发展有关方面的问题登记造册,深入分析,并鼓励、表扬有关学生。长期这样做,可培养学生深入探索问题的创造意识。2、引导学生创造性想象:想象孕育着创造,而悬疑是想象的先驱。例如,提出“鸟类为什么会飞?给人缚上双翅能不能飞?”“五颜六色的蝴蝶是从哪里来的?”等问题可把学生引入想象的情景,逐步探究问题的答案。3、突出运用比较区别法教学,培养学生鉴别事物的能力和方法。在生物教材中,不管是植物、动物、人体解剖生理、细胞学,还是遗传、进化和生态等方面的内容,很多都可以用比较区别的方法来进行教学。例如,“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的区别”,“脊椎动物五纲在形态、结构、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生殖发育等方面的区别”,“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等很多内容都可以用比较区别的方法教学。重要的是要突出学生思维分析的过程,教师千万不要包办。长期有目的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不但可以使学生掌握比较区别的学习方法,还可以提高学生鉴别事物的能力和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中学阶段是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都必须注意启动学生思维,不断训练,逐步提高学生思维质量。例如,引导学生分析“动脉血和静脉血为什么会互相转变?为什么体静脉流的是静脉血,而肺静脉流的却是动脉血?”和“为什么在光合作用总反应式的反应条件中,应写叶绿体而不应写叶绿素?”等一系列问题,既可以使学生搞清楚问题的来龙去脉,也可从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教师在进行xx评析时,不但要解决在xx中所发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从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进一步掌握复习的方法和提高自学水平。在xx评析中,我指导学生突出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找出易出错、多出错的问题;二是找出出错的原因; 三是找出解决每个问题的关键。5、利用好非智力因素,有效地培养智力因素: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巧设悬念,引发兴趣,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积极性。采用提问、设问、反问、分组活动等多种形式,通过联系实际的生动有趣的举例、比喻,通过教师风趣的教态和语言,通过师生共同进行的严密的逻辑推理等多种方法的结合,可以比较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接触、思考问题,理解、领会实质,并达到启迪智慧的目的。 例如,在讲授“瓜类的花是单性花,在一般情况下,只有雌花或只有雄花不能结果和产生种子”这个内容时,我用以下比喻反问,“只有公猪或只有母猪难道能生下猪仔?”在讲“鸟类羽毛和家兔毛有保温作用”时,我用以下比喻反问,“难道人在冬天穿衣服和不穿衣服的感觉会是一样的吗?”这样一比喻,不光有趣,学生也很容易理解所对应的问题。在讲述“昆虫的xx变态发育”时,我讲:“谁能想得到,在天空中翩翩起舞的绚丽多彩的蝴蝶是由那些可怕的毛毛虫变成的呢?”在讲“蹼的运动”时,我提出,“鸡和鸭,哪一种能在水中游泳?哪一种足的趾间有蹼?”这样讲,既拨开了学生的思路,也扩展了学生想象的情境。

创新思维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大小,是创新素质的核心。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大量的提高创新思维的的尝试教学,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锻炼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和批判性。

四.培养学生顽强的创新意志   

创新意志是指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顽强的、勤奋的甚至是冒险的精神。创新是在未知中求索,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可能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更有许多创新成果是在逆境中诞生的,经受了无数次失败和打击,有的甚至使人心力交瘁。例如,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xxx教授在xx期间顶住政治压力,在水稻扬花的中午,冒着烈日,仔细寻找着几万分之一的雄性不育水稻。当极其难得的几棵雄性不育水稻被“小将”们夺走后,他还是继续寻找和研究。就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意志,培育成了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 。再如,年轻的助教班丁在发现胰岛素的过程中,同样克服了极大的困难:实验室潮湿、闷热,多数实验狗由于伤口感染死亡;由于经费枯竭,他为了实验连生活费都搭上;仅有两位本科在校生助手,其中的一位还中途辞别,更遭的是班丁的女友也在承受不了这种压力的情况下离他而去。班丁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坚持实验,{zh1}终于发现了胰岛素而获得了1923 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顽强的创新意志,再新颖的创新也会半途而废。相比之下,在学习中遇到一些困难就显得微不足道,从而增强了学生战胜困难的决心。

五.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在寻找客观规律的过程中,需要严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需要及时分析试验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象,哪怕是极偶然的一个发现,否则就会与即将获得的新成果擦肩而过。例如贝特森和潘耐特用香豌豆作杂交实验材料,首次发现了F1测交结果不遵循 1111的孟德尔遗传规律,而是亲本组合明显多,重组合明显少。这似乎是一个意外,但他们还是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肯定了这一“意外”。摩尔根在果蝇杂交实验中极偶然地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对此摩尔根没有因其偶然而放过,而是设计回交实验,从而成为{dy}个将基因定位于染色体上的人,并进一步发现了遗传的连锁互换规律。   

六.同时要使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主要是指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其目的是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自己成为爱学习、会学习、善学习的人,从而具备终身创新能力。从表面看,学会学习与创新有一定距离,其实不然,这是因为当今世界知识总量的迅速扩张和更替周期的日 益缩短,使学习的时间自然而然地从青少年延伸到了人的一生,使学习的场所由学校位移到了社会。有人说“学习就是工作的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学习与掌握,才能始终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脉搏,才能始终站在知识创新的前沿。可以这样说,学习的停止,也就意味着创新的终止。因此“学到老,用到老”更具时代意义,学会学习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创新品质。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少一点灌输,多一点探讨,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从而使接受知识转变为发现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同时,课堂教学作为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主要途径,只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把握创新素质的培养目标,充分挖掘创新教育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一定能培养出大批的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以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郑重声明:资讯 【浅谈生物教学中学生创造力的培养_luciahua94——黄敏(重庆璧山)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