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们可以很自由地持币购买任何生活物品,但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票证却是中国人民赖以生存生活的命根子。票证始于粮票。有人把粮票形容为“吃饭的护照”。可以说,票证的出现、存在以及消失,是新中国一个特殊标志。票证走入家庭,是一个时代的开始;票证走出家庭,走入收藏家的家中,又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www.blogchina.com/authorEdit/userimg_01/shia1224/tvkyiync-1277367087.JPG">
如今的孩子们对粮票充满了好奇。
粮票史话 1953年,中共作出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就是对粮食等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1953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分别公布了《关于粮食统购统销的决议》、《关于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粮食流通体制从此进入长达31年的统购统销时期。 作为那个时代的重要票证,粮票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全国粮票、xx粮票、地方粮票和划拨粮票四种。粮票获取的主要途经,由城镇居民凭粮食户口,居民粮食供应本等等到指定国有粮店兑换。粮食关系与户口紧密挂钩,公安部在人口统计中把由**计划供粮城镇居民划为“非农业户口”。最初的粮票采用16两制计量,1959年改为10两制计量,从1985年起改为公斤制,公斤和市斤并存、混用。面额有半两,很少,、壹两、贰两、伍两、壹斤、贰斤、拾斤,甚至百斤、千斤。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www.blogchina.com/authorEdit/userimg_01/shia1224/fytgv0rc-1277367216.JPG">
在那个年代,粮票堪称疯狂。居民迁徙必须考虑它,在当年城镇居民迁徙户口时,有一个特殊的关系叫做“粮食关系”。对于拥有城镇户口的居民来说,“粮食关系”与城镇户口同等重要。倘若居民想到另外一个城市工作,除须办理户口转移手续外,还必须办理“粮食关系”的转移。没有粮食关系,等同于没法吃饭。同样,如果没有粮票,只有钱也等同于没有钱,因为没有粮票就买不到粮食。上世纪50-8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物质生活水平很低,人们的肚中很难存下油水,有的人家里甚至吃了上顿就惦记下顿。一般人家未到月底,家里的粮食就吃空了,“粮票刚好够花,根本攒不下来”。这种情况下,被俗称为“粮本”的粮食供应证,和户口、结婚证变得同等重要,往往被珍藏家中。 在那个年代,国内的各个城市往往上演着这样一幕相似的场景。粮店是仅次于电影院的热闹场所,每月的固定某几天,粮店的上级单位就会把粮票发放到粮店内,粮店再发给居民。每逢xx或月底,粮店门前总要排起长长的队伍,居民家中有小孩的,往往打发孩子前来排队。快排到时,大人再拎着面袋赶来。他们总要小心翼翼地观察秤杆的准星,生怕遇到缺斤短两。买到粮后,再小心翼翼地扎紧口袋离去。 那时候堪称是一个票证疯狂的年代。各地的商品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这三大类。食品类除了各种粮油票外,还有猪牛羊肉票、鸡鸭鱼肉票、各类蛋票、糖票、豆制品票及蔬菜票等。服装和用品类的票证更为繁多。从汗衫票、背心票、布鞋票到手帕、肥皂、手纸、洗衣粉、火柴票等,应有尽有。一些贵重物品,如电器、自行车、手表更是一票难求。 票证的种类五花八门,涉及各个领域。什么样的商品就用对应的票证去购买,对号入座,缺一不可。为了管理这些名目繁多的票证,部分地方的商业局还设立票证管理办公室,专人负责票证发放。在80年代初期,生活开始好转,但想吃一次鱼或者糖果,也只能等到春节。那时,食品供应点前总要排起长龙。因为是凭票供应,所以人人有份。对于买到手的冷冻带鱼和过期糖果,也不会有人抱怨,反而会当作宝贝一样珍藏起来,准备用来款待拜年的客人。 在当时的北京,因为旅游业的缘故,在西单商场有时还可以买到“高级点心”和“高级糖”。和平里的老居民告诉记者,所谓“高级”,不过是水果糖和核桃酥之类的,而且一市斤要五元钱;和一般职工每月四五十元的工资相比,价格昂贵,所以才称为“高级”,“即使是这样,大家也不得不抢着买。” 因为市场商品的稀缺,那时的票证制度对保障供应、稳定人心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给人民生活带来严重不便。当年人们想买短缺商品时,不仅需要攒钱,而且还需要凑够这些必需的票证,像现在超市里什么东西都能买到,大商场里手表和电器泛滥成灾,这在以前是不能想象的。由于稀缺,和其他票证一样,粮票有时被人们在黑市上买卖交易,这在80年代几乎成了一个普遍的现象。不过,这样的交易被称之为“投机倒把”,是列入打击对象的。轻者行政拘留、没收非法所得,重者判处管制、劳动教养、有期徒刑等。受此牵连的人还是有不少的。 到1985年,情况有了变化……
(《粮票的故事——票证年代的记忆》 2009年09月24日 中国文化网)
李小四珍藏多年的布票
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width;}}" src="http://www.blogchina.com/authorEdit/userimg_01/shia1224/4mob9rsb-1277367372.JPG" width=657 height=266>■为结婚 布票攒上好几年 1979年,李小四刚刚结束了在陕南的五年下乡生活,被分配到陕西省纺织品公司工作。那时候,省纺织公司负责全省所有市县布票的发放,所以李小四对布票的情况比较熟悉。当时国民经济比较困难,发给城乡居民的布票一般都不充足,现在的人们可能很难想像,一寸、三寸这么短的一截布能做什么,可在那时候,缺吃少穿的人们就是得锱铢必较。“当时的布票紧缺,为做一套结婚穿的衣服,起码要攒一年的布票。”在很多人的记忆里,那个年代要想结婚,全家人就得提前好几年开始攒票,如果实在不够使用,还要向亲戚朋友东挪西凑。而且跟粮票不同的是,布票的有效期一般只有一年,为了防止好不容易攒下的布票作废,还得托人把旧布票换成新的,那可真是费尽了心思。除了结婚外,生小孩、小孩多都要为布票发愁。
■卖布票 被扣“投机倒把”帽子 改革开放前,国家的粮食和农副产品奇缺,为了调动农民交售粮食、生猪以及其他农副产品的积极性,商业部拨出一部分布票作为奖励。因为那时候没有奖金这一说,所以布票就成了很好的替代品。这种奖励农民的布票,在李师傅的收藏里并不鲜见。再加上农村可以自己纺织土布,所以相对城里人来说,农村的布票要宽裕一点,就出现了农村的布票“回流”城里的现象。
李小四依然清晰地记得,八十年代初在西安市各个商场门口,常常蹲着一些附近郊县的农民,如果走到跟前,他们会轻声细语地问你“要布票不?”最紧俏的时候一尺布票可以卖到三毛钱,在那个一碗丸子汤才5分钱的年代,三毛钱可不便宜。不过,倒卖布票在当时是要冒风险的,一旦被抓住,被扣上“投机倒把”的帽子可不是开玩笑的。
(《小小布票见证生活巨变》) 2008年12月01日 华商网 杨文花
吃穿样样凭票 亲戚来长自带粮票
【记忆】在韶山南路一栋老房子里,现年64岁的刘志恒说,那时候,城里人很怕外地亲戚来,因为口粮是固定的,如果亲戚也是城里的,对方一般会自带粮票,如果是乡下来的就麻烦了,来的亲戚不带粮就无法招待,而要对方带粮就容易引起误会,会被认为城里人刻薄吝啬。 “除了吃粮要票外,副食品、油、肉等也是凭票供应。”刘志恒记得,当时就算过年每家也只分配半斤瓜子、一斤花生、半斤粉丝、半斤墨鱼干。有一年过年,刘志恒去排队买东西,前面有个人买了半斤瓜子,袋子掉了瓜子洒了一地,当时下很大的雪,那人便把雪和瓜子一起扫回去了。“没有办法啊,一家就这么一张票,不扫回去就没得吃了。” 告别“票时代”我们更珍惜今天 当那些“吃穿用”皆要凭票的故事一一翻过,如今长沙人的消费生活用“幸福”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