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太姥银针

  记得{dy}次喝白茶,是和一群爱茶的女孩子,同样是在六月,当时老师用玻璃杯冲泡的白牡丹。记得玻璃杯在我们每个人手里转过,我们学着老师的样子润茶,看茶叶起起落落,看汤色由淡至浓的变化。我们拿了小杯子,每人分得一杯,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味,那样子让我想起孙悟空和沙僧吃人参果的样子,非常地珍惜,深怕一不小心喝完了也没尝出味道。      

  而这个六月,朋友从世博会回来,带给我另一种白茶---太姥银针。想起{dy}次喝白茶的情景,这次我也用了玻璃杯冲泡,慢慢地让水浸润到每一根挺直的银针,直到芽叶饱满,汤色杏黄。茶汤入口清爽,甘醇,花香明显而持久。放一杯在茶台上,只觉清香徐徐飘来。想朋友工作忙碌,却不忘千里迢迢给我带茶回来,此情此意让人感动不已。

 

(以下为复制内容)

 

  银针白毫的产地是福建福鼎和政和两地。清嘉庆初年(公元1796年),福鼎用菜茶(有性群体)的壮芽为原料,创制白毫银针。约在1857年,福鼎大白茶品种茶树在福鼎市选育繁殖成功,于是1885年起改用福鼎大白茶品种茶树的壮芽为原料,菜茶因茶芽细小,已不再采用。政和县1880年选育繁殖政和大白茶品种茶树,1889年开始产制银针。由于产地和茶树品种不同,福鼎白茶称为北路银针,政和白茶称为南路银针。北路银针外形优美,芽头壮实,毫毛厚密,富有光泽,汤色碧清,呈杏黄色,香气清淡,滋味醇和。南路银针外形粗壮,芽长,毫毛略薄,光泽不如北路银针,但香气清鲜,滋味浓厚。形成香气口感不同的原因不光是茶叶品种的不同,做法也略有不同。

    

  太姥银针是银针白毫中北路银针的一种,因原产于福建福鼎太姥山而得名。太姥山产茶历史悠久,有人分析,《茶经》中所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指的就是福建福鼎太姥山。

    

  白毫银针的采摘十分细致,要求极其严格,规定雨天不采,露水未干不采,细瘦芽不采,紫色芽头不采,人为损伤芽不采,虫伤芽不采,空心芽不采,病态芽不采。。。只采肥壮的单芽头,如果采回一芽一、二叶的新梢,则只摘取芽心,俗称之为抽针。白毫银针的制法特殊,工艺简单。制作过程中,不炒不揉,只分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在萎凋、干燥过程中,要根据茶芽的失水程度进行调节,工序虽简单,要正确掌握亦很易,但是要制出好茶,比其它茶类更为困难。

 

    白毫银针作为茶中珍品,在国内为市场久负盛名,早在1796年就已有出口外销,近年也有销往港澳地区及美、德等国。同时它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其性寒凉,具退热降火xx之功效,有‘功若犀角’之誉。

 

银妆素裹

 



叶底肥壮,挺直

 


 

喝一杯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白茶---太姥银针】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