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文石活字和印刷术的发展_泉痴山人的空间_百度空间









远古的“书”,最早刻写在龟甲牛骨上,后发展到刻写到竹简上。毛笔与墨发明后,人们可轻易把“书”写到任何材料、任何地方。但墨书不易保管,而且不易复制。受青铜器铭文的启发,人们把书籍内容写在木板上,雕刻出可以用于印刷的木版。就这样,人们发明了雕版。说起印制书籍,雕版印刷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一种书,只雕一回木板,就可以印很多部,比用手写不知要快多少倍了。
可是用这种方法,印一种书就得雕一回木板,费的人工仍旧很多,无法迅速地、大量地印刷书籍,有些书字数很多,常常要雕好多年才能雕好,万一这部书印了一次不再重印,那未,雕得好好的木板就xx没用了。有什么办法改进呢?契丹人根据印章发明了契丹文石活字,较好地解决了雕板印刷的缺点。
为遵照天皇帝阿宝机普及推广契丹大小字的敕命和“大德治国”方略,尽快印制出普及契丹大小字的《字书》和儒家经典,契丹人大胆地撇开了雕版印刷,按照从印章的刻制受到的启发,把印书需要的字都刻成一个个大小相同、高矮相同的单字印章,然后把它们按书籍内容排列,分段起首用空白字填充,把它们固定在结实的框架内,字下用泥或蜡垫平,上面用平板压平,再用火把泥蜡烘干,使活字结合成一块平整的活字雕版,上面涂好墨,就可以反复印书了,先进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就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契丹人的契丹文活字大约制成上限为辽太祖神册五年(920年)至辽太祖天显元年(926年);下限为辽太宗天显、会同年间(927-947年)。如按《辽史》记载,辽太祖时期已编印有契丹文《字书》①,契丹文活字应创制于契丹文字颁制后不久,即926年辽太祖病故前的某个时间。
因为最早的活字是受印章的启发,而刻印的材料石头成为刻制活字材料的{sx}。石活字,质地坚硬、耐磨耐压、不易变形,就地取材,刻制方便。所以,契丹人刻制的契丹文活字应选用的是辽上京附近的盛产的巴林石材。
石活字的发明,引发了活字材料的广泛选择,陆续有泥活字,木活字,铜活字,铅活字先后问世,但使用原理均宗法石活字没有任何改变。
在契丹文石活字使用后一百多年,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印书匠人毕升,用胶泥做成一个一个四方长柱体,一面刻上单字,再用火烧硬,成为了一个一个的泥活字。北宋时期的xx科学家沈括在他所著的《梦溪笔谈》里,专门记载了毕升泥活字的印刷技术。使他在学习契丹石活字基础上发明泥活字的事迹得以被记载并流传于世。只不过把毕升参考石活字的事悄悄抹掉了,编造了一个毕升径直发明泥活字的神话。
不久,高丽人在契丹石活字的基础上发明了铜活字,宋末又制做出更轻便的木活字,东亚活字印刷在契丹人石活字的带领下逐渐发展成xx世界科技的新潮流。
毕升泥活字、高丽铜活字、南宋木活字、近代铅活字使用方法和契丹人使用石活字都没有大的差异,即:印书的时候,都先预备好一块平整的铁板,铁板上面放上松香和蜡之类的东西,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密密地排满活字,满一铁框为一版,再用火在铁板底下烤,使松香和蜡等熔化。另外用一块平板在排好的活字上面压一压,把字压平,一块活字版就排好了。它同雕版一样,只要在字上涂墨,就可以印刷了。
为了提高效率,一般都准备两块以上铁板,组织几组人同时工作,一块板印刷,另一块板排版,又一组检字;等{dy}块板印完,第二第三块板已经准备好了。几块铁板互相交替着用,印得很快。
活字把每个单字都刻好几个;常用字甚至要刻二三十个碰到,没有预备的冷僻生字,就临时雕刻,非常方便。印过以后,把铁板再放在火上烧热,使松香和蜡等熔化,把活字拆下来,下一次还能使用。
这就是最早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无论石活字、泥活字、铜活字、木活字的印书方法和今天的比起来,虽然很原始,但是活字印刷术的三个主要步骤:制造活字、排版和印刷,都已经具备。所以,契丹人发明的石活字在印刷方面的贡献是非常了不起的。

注释:①:《辽史·传十九》耶律庶箴传记:道宗朝时,都林牙耶律庶箴“上表乞广本国姓氏曰:‘我朝创业以来,法制修明,惟姓氏止分为二,耶律与萧而已。始太祖制契丹大字,取诸部乡里之名,续作一篇,着于卷末。臣请推广之,使诸部各立姓氏,庶男女婚媾有合典礼。>帝以旧制不可遽厘,不听”此记载证明辽太祖时的确印刷了契丹大字《字书》,卷末有诸部乡里之名一篇。



郑重声明:资讯 【契丹文石活字和印刷术的发展_泉痴山人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