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理解了常态,才会做其他』_醒来叙事_百度空间

1

晚上,对谈当下国学热得不能再热的话题时,延伸到了孩子的教育。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出于各种目的,开办国学班、国学特训营,大有凡是能和文化沾点边的都要打着国学的旗号,这东西多少让冷静的人感觉短路。不是滋味。

主观上,我对这些短暂而代价昂贵的培训没有好感。人们不应该把太多理想和希望投放在这些多少看起来有些急功近利的招式讲解上,要知道,教育是个长期性作业,不是一朝一夕地攻坚,速成只适合在武侠剧里表现那些绝世神功。

谁能保证从特训营走出去的孩子日后就一定成就知书达理的栋梁骁楚呢?太不确定了。包括我们自身,寒窗数十载,真正得益于学堂、教科书的还是太少。

不过,适当去感染和体会一些这样的氛围也未尝不可,只是不要抱希望。孩子的教育,核心还是家教,家教本身才是一门千古至上的国学。

2

教育在中国一直是个半封闭的话题,为什么呢,我们一边经济飞速发展,30年的成就几乎可替代了别人上百年的努力,这样一来,要求配套的政治、教育、医疗及其他等等都必须得以相同或相近的速度进程,显得滞后,素质教育提了很多年,但什么样的教育在中国才算是真正的素质教育?至今没有人能给一个明确的答案,也正如此,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教育同社会发展的内在同步关联性。

2000年参加中考时,大搞素质教育,喊减负,原本主科政治被取下来,只考语英数物化,结果并没有决策者们预想中的好,甚至更差。这种只从量上来减压的做法,实质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显得非常幼稚,就是粗放型计划经济在教育界的一次重温实践。

难道缺乏认识吗?并不是,我们还是有非常多的有识之士,他们知道的,只是很无奈,所谓的精英们宁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感觉太过瘾了。仿佛十七岁的时候,我们一群男生打赌,谁能夺走校花的初吻谁就是老大。这个层面去谈意义,是xx。

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还有一点就是不断与国外比较。尤其发达国家的教育。不遗余力地倡导学习革命,那口号并不亚于孔子及其弟子对大国梦的理想主义狂热。今天,拿中国与外国比较,问题是中国发展并不均衡。即使是城郊,差别都特别大,这个现实到底有多少人真正读得懂呢?不能比。

如果一味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来做金科玉律,我们不知道还有多少娃娃要断送在春秋大国梦上。大国者,亦自大。不能不警惕。

3

我之所以把家教看得很重,并不是否定学校的功能。这仅仅是一个本末问题。那么言及家教和学校教育,这教育的过程,教育与被教育者该以什么样的姿态相处相向呢?

我以为是敞开式的坦诚,让受教者认识并理解了全部的常态,才能进行更高层次的提升,避免弱化“人所具有的把自己设想成另一个样子的能力”。

昨晚我师父谈起一个事,她所任职的大学,有一个学生干部兼职很多,社团、学生会、校报等都想做,理由是他能把这些协调好,并保证不落下学习。她的同事以老师的身份命令这位学生干部必须做出选择,只能在其中选择一个来做,认为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是不能干那么多活的。

师父的同事,这位老师的观点也很正确,算是很正统,但我们认为缺乏了对人潜能本身的一个开发意识,学生如果有欲望并赋予积极的态度和身心去投入做这些,且不论他是否能做好,首先,我们认为是应该很值得支持和赞赏的。他有很强的求知动力,功利也好,不功利也罢,关键是他向上,并很享受在这样紧凑的向上中进行学习和工作。为什么要拿人的精力的有限性来一棒子打死呢?

这些现象其实表明,我们在很多时候很多事情的决策上面缺乏一个系统的调查与分析。想当然地自以为是,你能或不能全凭经验值来论断。

如此一来,教育就显得粗暴、武断。学生想要认识和理解的常态便成了一片不可逾越的雷池。又怎么从中学会并把握一些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核心?

教者与被教者,不是尊卑森严,不是上下两级,本质应是平等的人与人的沟通。在推动前进上来说,失败的教育根源在于教者无责。

4

常态是个很宽泛的东西,我们眼里看到的心里想到的梦想祈愿中的,都是常态。正是这些,在主导着整个人类的发展进步,很难想象,如果一个人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清楚,那么从他口中或宣誓辞里表达出来的理论能征服得了谁。

只是我们常常忽略了这一点。归结于太普通太平凡,远没有抽象来得有象征意义。

我姐在教育孩子时,提出这样一个疑问,该不该在孩子面前展露全部情绪?答案是肯定的。人有七情六欲,为什么要掩藏自己的情绪让孩子以为你一直很坚强或者很冷血呢,他们白纸一张的大脑需要的是对这个世界有一个全面的轮廓认识,知道这个世界有善恶之分,有好坏之别,然后再综合自己的成长做出符合个体的判断。

教育根本就是教人。你凭什么教人?靠的只有一点:诚实,努力让孩子看到一个真相。不要掩饰,这个世界有战争,有杀戮,有鲜血,有痛苦,有欢乐,有很多已知和未知,都统统告诉他们,至于将来,我们不是常说看人的造化吗?

如果教者做不到坦诚以待,受教者的内心必定是经历着焚琴煮鹤的痛苦。谁都不能确保,教育之后的明天受教者是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还是扭曲的歪黄瓜。但,做到了坦诚,讲述了常态,他们才能理解,才能助于完成期望值。

我们都需要冷静地认识自己,客观地看待世界。



郑重声明:资讯 【『先理解了常态,才会做其他』_醒来叙事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