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朝鲜族农村经济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博主:赖永亮。出身于闽南华侨世家的一个书香门第。原在文化单位工作,当过团委书记,承包过电影公司。后来下海经营, 刚二十多岁就出任为三资企业的执行首长。先后担任了外资企业、港台企业、私营企业的总经理、总裁、顾问等职, 并创办或合办企业。同时还受娉为国际旅游学院经济学教授。并依据亲身的经验,著有《立体经营》、《企业管理得失谈》、《品牌经营》、《资本经营》、《外资企业的管理》、《成功经营的实践经验》等书。 博主自幼熟读百家,酷爱军事,原期望能报效国家,以济苍生。但终因报国无门,只愿求得独善其身! 座右铭: 既然苍天赋予我这么多的才能,我就不可能只为我个人而活着。天生我才必有用。我所期待的是大中华的统一,中华民族的复兴。立于斯,个人的得失并不算什么!

舒兰位于吉林省与黑龙江省交界地带,地处东北平原的腹地,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水利资源丰富,进行农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是吉林省传统的粮食生产基地。自20世纪初,朝鲜族农民迁入舒兰,在东、中部山区河流沿岸安家落户,开垦荒地,到1940年前后,相继在细麟河、呼兰河、珠琦河流域压坝挖沟,灌溉水田,种植水稻,为舒兰的农业开发及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建立前,朝鲜族农民分布在舒兰县13个乡镇108个自然屯。2002年为止,舒兰市有33个朝鲜族村,5070户,2717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6077人,农村人口为21093人,总耕地面积为4218公顷。之后,舒兰朝鲜族村因人口过少先后被合并,到2006年为止,朝鲜族村只剩17个,其中纯朝鲜族村15个,朝汉混居村2个。改革开放前舒兰朝鲜族的80%以上居住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而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中韩建交以后,由于劳动力人口大规模地向外流动,形成了以劳务输出为主,农业生产为辅的经济模式,劳务输出成为舒兰朝鲜族农村经济的主要来源。下面对舒兰朝鲜族农业生产及劳务输出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对策分别予以论述。

一、农业生产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舒兰朝鲜族农村劳动力人口大规模地向国外或域外流动,促进了土地的流转,为土地的集约化规模经营提供了方便条件。但在土地流转、产业化经营、有机水稻的生产及销售、农业保险等环节上都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

1.土地流转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农村的土地经营方式,原则上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因朝鲜族村劳动力的80%以上输出境外或域外,出现了大量的闲置土地。1996年,中央下发了《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同时规定,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可以实行适度的规模经营,规定承包期内耕地的承包权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可以依法、有偿、自由转让。1997年,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通知》,进一步确定了上述原则。自2003年3月1日起实施的《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要严格按照法律和中央有关政策进行规范,并明确“应当遵循平等协商、自愿、有偿,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或者阻碍承包方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而随着近几年土地转包费上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农业补贴政策。

据调查,舒兰的大部分朝鲜族将自己的承包地转包给留在本村的朝鲜族或邻村的汉族农民种,到年末收取地租,即土地转让金,这就给土地集中提供了可能。土地转包金,由原承包方和转包方双方协商决定,根据土地的位置、质量,其价格会有一些差异。一般情况下每公顷地的租金为6000元左右。直到2006年为止,舒兰朝鲜族的自耕地面积只有整个朝鲜族村耕地面积的27%,其余的耕地均转包给了邻近的其它民族农民耕种。如:平安镇金星村是舒兰{zd0}的朝鲜族聚居村,现有240户,869人,在册耕地面积618.23公顷。这里土地和水质条件好,水稻产量高,每公顷产量7500公斤左右,大部分为绿色优质水稻,年生产水稻3600吨左右,是吉林省水稻产量大村之一。现有19家种地户,种地面积156公顷(包括水旱田),占全村耕地面积的25%,其余75%的耕地均转包给外村的其它民族农民种。镇郊朝鲜族村现有80多户,225人,在册耕地面积150公顷,其中有3家种地户,种地面积10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的6.6%,其余93.4%转包给邻村的汉族农民种。水曲柳朝鲜族村现有37户,220人,在册耕地面积为146.7公顷,其中有21家种地户,种地面积50公顷,占全村耕地面积的34%,其余66%转包给邻村的汉族农民种。水稻每公顷纯收入4000~4500元,土地转包费每年每公顷6000~6500元,如果租期长,每公顷转包费为5000元。

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三:一是在朝鲜族村耕地转包给本村朝鲜族和邻村汉族农民的过程中出现朝、汉纠纷,对于某些质量好的土地,出现互相争抢的现象。有些汉族农民把自己租不到好地的原因归结于朝鲜族干部身上,聚众殴打朝鲜族农村干部,影响了当地的民族团结。二是朝鲜族把土地转包出去以后,因为长期不耕种,不了解地界的变化情况,在地埃地的情况下,汉族农民在水田旁边开辟荒田,此种现象长期下去,汉族农民的开荒田逐渐吞食水田,有时1公顷地缺失1亩。因朝鲜族的年轻一代长期在外打工,对耕地的关心淡漠,几年后回来,发现自己的承包地面积已经所剩无几。三是由于舒兰属于平原地区,地势较为平整,土地集中后便于进行大面积的规模化机械耕作,实现集约化农业生产。但朝鲜族和汉族农民土地转包费的差异,影响土地的集中经营。由于本村朝鲜族农民转包土地时出的价格比外村的汉族农民出的低,所以大部分朝鲜族人(地主)愿意把自己的承包地转包给外村的汉族人,而不愿转包给本村的朝鲜族人。因为本村朝鲜族人的意识深处总觉得,因为是同村的同一个民族,转包费上应该优惠,希望低价转包。但在外村汉族人高价转包的竞争下,大部分朝鲜族的耕地被汉族农民租种,而汉族农民没有机械化的生产优势,不能搞大面积的规模经营,只能小规模租种,所以土地集中程度低,不利了集约化规模经营的发展。

2.农业的机械化、产业化经营及存在的问题

舒兰平安镇金星朝鲜族村是吉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国家拨款1000多万元人民币,建立了现代农业机械合作社,简称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于2004年9月15日,位于金星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内,是由金星村书记高太日牵头,由41名会员自愿组织而成。社民以土地入股,采取统一育苗、统一悬耕、统一筑埂、统一插秧、统一收割、统一管理、统一分配的股份合作经营模式。2007年为止,合作社的水田面积达100公顷,社民以水田作为股份投入,每亩水田为一个股份,共计1000股。已有各类农机具22台:其中有4台插秧机、3台拖拉机、2台播种机、2台破胸器、1台除芒机、2台收割机、2个烘干塔、4台72.4马力翻地机械、4万个秧盘等。股民使用农业机械,只需付油钱就可以。部分农业机械租给外村的汉族村民使用,收取规定的费用。通过开展全程机械化生产,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粮食产量、解放劳动力、实现集约化规模经营。

存在的问题:由于土地使用制度的制约,土地的集中程度还不高,集约化规模经营刚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农业机械的使用具有季节性,农忙时期农业机械不足,错过农时会造成减产。因此,农民种植早稻、晚稻两种品种,将农时错开,缓解农业机械不足的局面。

3.绿色有机水稻生产、水稻田的立体开发及存在的问题

1996年舒兰平安镇被确定为国家绿色水稻生产基地,开始了有机水稻的生产试验。平安镇共有水田5 500公顷,其中绿色水稻种植面积4000公顷,经过试验示范,逐步向有机水稻发展。有机水稻生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水源充足无污染;二是空气清新无污染;三是土壤至少经过三年的有机转换期。直到2007年为止,已有100公顷水田完成有机转换期,获得国家的有机认证,还有650公顷尚需一年转换时间。2006年,平安镇金星朝鲜族村无公害有机水稻喜获丰收,经南京国家环保有机食品认证后,以“日宴”牌精制长粒大米注册商标,正式投入全国市场,一公斤销售价定为32元。种有机水稻,每公顷可增收3万元。金星朝鲜族村,为建立有机生态链,发展有机农业,在种植有机水稻的同时进行了生态养殖,对水田进行立体开发。主要是稻田养鸭和稻田养蟹。稻田养鸭有三大优点:一是在稻田放养的鸭子能大量吞食杂草、小虫和老黄稻叶等,从而减轻病虫的危害,并可少用农药二、三次,减少三分之一的农药用量;鸭子是除草能手,解决了有机水稻的除草难题;鸭子每天大量排泄养分含量较高的粪便,可直接供稻苗吸收利用,放养鸭子后可减少三分之一的氮肥用量。二是水田为鸭子提供较为丰富的食物和宽阔的活动及休息场所。三是改善生态环境。稻田养鸭禁用剧毒农药,少用农药、化肥,是一种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稻田养鸭每公顷可增加收入6000元。另外,稻田养殖河蟹,蟹在田间爬行,能促进水稻生长,河蟹生长过程中摄食量较大,排泄物能增加土壤氮、磷、钾的含量,水稻生长又为河蟹生长提供了庇荫场所,使之在{zj0}温度下生长。稻田河蟹,每公顷可增加收入3000元。

存在的问题有二:一是有机水稻田立体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平安镇金星朝鲜族村有机水稻田为例,大队书记兼农业机械合作社董事长高太日,承包70公顷地,其中水田57公顷,旱田13公顷,水田中50公顷是有机水稻。每年雇佣长工、短工、监工、管家,用工达到20000人次,雇工费达到20万元。劳动力主要来源于邻村的汉族农民。他种植有机水稻,不施化肥,不打农药,除了除草之外,从耕地、育苗、插秧、收割、脱粒,全程实现农业机械化。自2004年进行有机水稻转换,到2006年开始进行有机水稻田试行立体开发,通过稻田养鸭进行除草,但由于鸭子的品种不好,未取得好结果。因为2006年养殖的京白鸭是肉食鸭,只吃饲料,不爱运动,很少吃草,养殖过程中投入的饲料成本很高,却没有起到为稻田除草的作用。又因为防疫不当发生瘟疫,造成鸭子大面积死亡,损失惨重。2007年更换品种,引进京定鸭,是笨鸭,鸭子身子小,爱吃草,喜欢运动,饲养方便,用稻糠与玉米4:1比例混合喂养。虽然因为对防疫工作的疏忽及用药不当,也导致鸭子的大面积死亡,但在鸭子存活的40天里劳动效率高,成功的为稻田除草,杂草一部分被吃掉,一部分被踩死,节省了大量的人工除草费用,间接提高了稻田的产量。2007年有机水稻每公顷产量达到14000斤,比2006年增产2000斤。养鸭除草,每公顷节省2000元的人工费。如果品种选择得当,引用科学的养殖技术,防止瘟疫发生,加上卖鸭子的收入,收益将双倍的提高。总之,有机农业是知识农业、高科技农业,如果缺乏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很容易出现偏差,导致失败。从品种的选择到育苗,防止病虫害,水田的立体开发等诸多方面都需要科学技术及其理论的指导。二是有机水稻的销售问题。因为有机水稻成本高,销售价格也相对高。由于没有专门的销售人员,加上广告宣传力度不够,金星村的有机水稻还没有打开销路。高太日2006年生产的有机水稻只出售了5万斤,还有五、六十万斤水稻积压在仓库里,到第二年就卖不出有机水稻的价格,只能折价出售,损失比较大。2007年新的有机水稻马上出产,可是销售问题仍然一筹莫展。有机水稻的生产与销售环节的脱节,严重影响经济效益。

3.农业保险――自然灾害险及其存在的问题

舒兰地区常见的农业自然灾害有:天灾、雹灾、旱灾、涝灾、寒灾、风灾等。农民如果参加农业保险,遇到以上灾害导致减产20%以上,保险公司给予相当的赔偿。保险费,每公顷个人交20元,市政府补贴20元,省政府补贴20元,共60元。根据减产程度及不同的种植种类,保险公司有不同的赔偿标准。规定减产70%以上的,玉米赔偿3000元/公顷、黄豆赔偿2000元/公顷、水稻赔偿4000元/公顷。但农业保险公司在执行其制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农民加入农业保险的积极性。如保险公司并不按季实地考察具体的自然灾害情况,只是以秋季收割的粮食产量作为判断减产与否的标准,是不合理的。农民在夏季遇到旱灾,为了克服旱灾投入很多人力、财力,但很难得到保险公司的受灾赔偿。例如,2006年舒兰大兴朝鲜族村遭遇严重的旱灾,保险公司的人员拒绝下乡进行自然灾害评估,只以秋收的粮食产量为判断受灾与否的标准。大兴村村民为了缓解旱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人工灌溉,避免了粮食产量的大减产。但对于为避免灾害的投入,保险公司并不考虑赔偿,因此当地农民对农业保险丧失信心,很多农户拒绝交纳农业保险金。

4.农业技术及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因为朝鲜族村的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出国或出域务工,而留守老年人的再教育培训的潜力有限,农业生产多遵循传统,靠以失败为代价摸索积累经验,所以不可避免地走很多弯路,付出很多代价。例如,金星村朝鲜族种地大户白钟三,包种20公顷水田。由于种子商的有意欺瞒,加上缺乏可靠的农业信息,而导致选择水稻种子时的失误。他种的水稻品种639平梗7,抗病害能力差,2006~2007连续两年产量只达到12000斤/公顷,平均每公顷减产4000斤,20公顷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16万元。加上对市场行情预测不准确,高价时没有及时出售,等到价格跌落之后才出售,造成更大的损失。另外,由于缺乏现代经营管理方法,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流失,导致规模效应被抵消。例如,金星朝鲜族村书记高太日在农忙期间雇佣大批劳动力,但因为监管不利,怠工、磨洋工挣工钱的现象普遍;又因为管理不善,在收割脱粒运输过程中,丢失粮食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由于缺乏现代经营管理技术及经验,在机械化大生产的规模效应中积累的效益被损失抵消,导致成本的提升。

二、劳务输出的现状及其影响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中韩建交后,劳务输出代替传统的农业生产,成为舒兰朝鲜族社会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朝鲜族一方面充分利用与韩国的各种亲缘、史缘、人缘关系,通过探亲、研修、缔结涉外婚姻等多种渠道向韩国输出劳动力;另一方面利用自身的民族语言优势流向韩资企业集中的沿海城市务工或经商。朝鲜族人口大规模的劳务输出,从正反两个方面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1.劳务输出现状

据调查,舒兰朝鲜族农村人口中80%在境外或域外劳务输出中。境外务工的主要去向是韩国,另外还有去新加坡、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由于出外打工人口的文化水平偏低(主要是初中文化水平,高中或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较少),大多数人从事当地人不愿从事的累活儿、脏活儿、危险系数大的活儿。男的一般在建筑工地干木匠、瓦工、力工、水电工、修车工等,或到农村抓鸡、晒鱼、打鱼、种菜、种果;女的一般在饭店、旅馆、医院等地当服务员,还有到个人家当保姆的和在澡堂搓澡的,都是比较低级的工作。在韩国打工每个月收入达到人民币1~2万元。域外务工的主要趋向是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韩国投资企业集中的沿海地区及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哈尔滨、长春、吉林等大中小城市,每个月收入达到3000~5000元。如:舒兰朝鲜族最集中的平安镇金星村,截止到2007年,全村劳务输出人口为1650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1800人的92%。其中到境外的650人,每年年均收入为10万元;到域外的1000人,每人年均收入为5万元。这些人每年的收入相当于全村618.23公顷土地总产值的5倍。金星村的朝鲜族在国外挣外汇回国后,大多数人迁到沿海或省会城市居住,有经营餐饮业的、有经营旅店的、有经营歌厅的、还有经营服装公司和从事对外贸易的,但几乎没有回到家乡投资办企业或进行农业生产的。镇郊村原有人口867人,劳动力人口350人,其中出国或域外打工人数280人,占劳动力总人口的80%。开原镇大兴朝鲜族村原有人口183人,现有人口70人,劳动力人口的80%出国或出域打工。同样,水曲柳及金马的朝鲜族村,劳动力人口的70~80%以上均在劳务输出中,留在村里种地的人非常少。

2.劳务输出对朝鲜族农村经济的影响

首先,积极影响有三:{dy},通过劳务输出增加了广大朝鲜族农村的经济收入,普遍改善了朝鲜族家庭的生活条件,提高了生活质量,子女教育及老年人的医疗费用基本得到保障,使舒兰朝鲜族社会提前进入小康社会。第二,因大多数朝鲜族农民出国打工,原来的承包地转包给了留在村里的人,提高了种地户的收入,同时为土地的集约化规模经营提供了有利条件。第三,好多朝鲜族人出国挣钱回来后,离开农村到城里居住,或经营饭店、旅店,或办公司、从事对外贸易,加速了朝鲜族社会城市化、产业化的进程。

其次,消极影响也有三:{dy},很多劳务输出人员回国后不愿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无所事事,造成资金与劳动力的双重闲置和浪费,滋长享受性消费的不良风气。第二,大部分朝鲜族农民出国挣钱回来后,不愿把资金投入到现代农业的扩大再生产,而纷纷流入城市购房,进入高消费者行列,不利于朝鲜族农村经济的发展。第三,闲散资金用于xx带来的风险很大。朝鲜族出国劳务,挣回大量的外汇,可是在农村没有理想的投资项目,而且又缺乏技术及知识的支撑,无法使资金升值,造成资金的闲置,于是出现有些人乘机xx抽利的现象。有些不法分子乘机xx后携款潜逃,给xx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了农村朝鲜族社会的道德、信任危机。如金星朝鲜族村从2004至2007年就发生过二起比较大的非法集资后携款潜逃的事例。

三、朝鲜族农村经济的发展对策

针对上述舒兰朝鲜族农村农业生产及劳务输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三个方面的发展对策。

1.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扩大集约化规模经营。具体措施如下:

(1)有效利用劳务输出收入,实现农业扩大再生产。朝鲜族农村劳务输出人员较多,挣回外汇的数量可观,应早日建立一种合法可靠的民间信贷机制或融资机构,将农民手中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到机械化建设、土壤改造等农业的扩大再生产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扩大集约化生产规模,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2)通过与国家及省市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有机农业生产的发展。积极与农业科学院、农业大学、农业技校等研究机构合作,探索开发适合本地区的种植、养殖品种。有机水稻田本身可以作为农业研究机构的试验田或者试验基地,借助科研部门的科学指导,使产、学、研相结合,既发展农业生产,又促进科学研究。同时早日聘用专门的销售人员,积极打开有机水稻的国际国内的市场,及时解决扩大再生产所需资金,促进有机水稻生产的良性循环。

(3)提高现代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农业生产经营者要及时学习和掌握现代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方法、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的科学管理,使劳动者在一个相互监督、相互激励的机制中进行生产活动。同时引入现代财会核算制度,进行严格的成本利润计算,做盈利与亏损的原因分析,经常总结经验教训,探索规律,规避风险。

(4)充分利用各种信息通道,及时掌握各种有效信息,避免走弯路。通过关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杂志、报纸、电视节目、网络信息等渠道,及时获取农业科技信息,学习农业技术知识及现代管理经验,发展现代农业。

2.吸引劳务输出人员回家乡投资,促进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1)及时对出国劳务回国人员进行农业技术、管理学等方面的再就业培训,开展就业辅导、咨询,开发投资项目,寻找发展出路。

(2)以村或镇为单位,吸纳回国人员的资金,立足本土、立足农村开发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项目进行投资。如:引进对大米、玉米、大豆等粮食与经济作物深加工的项目,以绿色无公害食品为招牌开拓市场。聘请现代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股份制的形式经营管理。

(3)开发民族民俗文化旅游项目,促进朝鲜族农村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如:利用平安镇金星村朝鲜族人口比较集中,交通方便,文化大院活动比较活跃,又是有机农业生产基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有利条件,发展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开发以传统文化展览(歌舞、乐器、游戏、服饰、饮食、体育、风俗等)、农耕文化体验(春天育苗、播种,夏天除草,秋天收割等生产劳动)、传统饮食(米酒、酱汤、打糕、冷面)及工艺品制作(根雕、陶瓷、扇子)、休息娱乐(睡传统火炕、吃有机农业食品、洗旱浴)为一体的旅游项目,通过在国内外招商引资,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及经营管理人员来现场指导和管理。

3.发展老年人事业,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集中劳务输出挣回来的资金,建立老年人家园,发展与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及文化生活相关的产业。如开办托老院、老年人医院、老年人食堂、老年人澡堂、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等设施。

(2)改变对农业、农村、农民的消极观念,树立农村环境好、空气好、消费低,又可享受绿色无公害粮食和蔬菜,人品纯朴、厚道,人际关系简单,有利于健康长寿的观念,吸引城里的老年人来农村定居。这既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整个朝鲜族社会的协调发展。

    

郑重声明:资讯 【关于朝鲜族农村经济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