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卫生服务居民家门口的健康守护

 社区卫生服务  居民家门口的健康守护

 

  张赛赛  李国栋  张亚杰

 

“小病进社区,大病上医院”是我国为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提出的就诊策略。面对城市建设规模急剧扩大,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群众就医问药可及性差的状况,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大庆市人民医院)通过三级医院领办社区,建立起了家庭——社区——医院三级服务网络,形成了“六位一体,双向转诊”的全新医疗服务模式,基本实现辖区居民“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到医院”,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三级医院高水平的服务,倍受社区居民欢迎,成为我省三级医院领办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典范。

一、六位一体,医疗保健网络连接社区每位居民

哈医大五院位于大庆市萨尔图区东风新村,服务区常住及流动人口约达30多万人。为了保证辖区居民方便快捷地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哈医大五院自2000年起陆续在新村和万宝居民区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开始三级医院领办医疗社区的服务模式。医院根据居民区的地理位置特点,采取从政府争取房屋无偿使用权、购买和租赁等形式,解决了五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用房问题。为每个卫生服务中心(站)配置了急救箱、氧气袋(桶)、微机、心电、B超、尿常规分析仪、血糖仪等设备,还为万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了乳腺扫描仪和血球分析仪等设备,使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硬件设施设备达到市内{yl}水平。选派素质高、能力强、乐于奉献的中层干部到社区中心(站)做负责人,并配备了业务强、医德高、踏实肯干的医护人员。领办社区的宗旨就是完善医院的服务功能,在管理机制上不搞承包制,不设经济指标,给群众带来真方便、实惠。

经过工作实践和不断摸索,哈医大五院社区卫生服务功能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六位一体,小的服务站实行一科多能,在万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专科专职,设立了4个部门:社区医疗部负责全科医疗、慢性病筛查与防治、家庭病床、院外出诊与急救等;预防保健部负责妇儿老年保健指导、计划免疫、健康教育等;康复部负责对出院后病人进行康复指导和训练及家属培训工作;护理部负责院前救护、家庭护理和xx、康复健康教育计划执行、高龄老人关爱、临终关怀等。通过以上举措,经济、便捷、{zd0}限度地服务社区居民。目前,已为65岁以上老人定期体检1500余次,为80岁以上老人义务巡诊160余次,义务为区属中小学男生进行外生殖器检查5000余人次,义务预防接种3200余次。

为了掌握社区居民的人口结构和健康状况,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面开展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采取多种方法为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同时对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肿瘤等五种慢性病进行筛查,建立了康复护理病历。目前,已为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32000多份。各卫生服务中心(站)探索试行“社区居民卫生保健协议制”服务模式,与社区居民签订《社区居民卫生保健协议书》,本着“居民少花钱,医护多奉献”的原则,采取一次交费两次体检,对存在健康问题者进行跟踪指导和电话随访,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广泛宣传,医疗保健深入居民心

多年来,生病才就医的传统观念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普遍存在着卫生观念弱、保健意识差、医疗常识知晓率低等问题。为此,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积极扩大宣传,培养和强化社区居民卫生保健意识。医护人员“人人都是健康领航员”,设立卫生咨询处,张贴卫生保健宣传画,发放科普知识宣传单和健康教育xx,并多次组织居民座谈交流。同时,走访辖区街道、居委会等单位,入户发送《哈医大五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致小区居民公开信》。各中心(站)创办了健康教育学校,每月由哈医大五院总部派资深医疗专家就季节性疾病、慢性病防治等进行讲座和答疑,平时有电视宣教、卫生常识、保健手册等资料查阅。几年来,上街义诊50余次,发放宣传单24万张,防病科普知识座190余次。经过不懈努力,社区居民对卫生保健有了了解和认识,健康观念发生很大变化。

三、双向转诊,社区­——医院搭建居民就医绿色通道

开展社区服务以来,各卫生服务中心(站)全面采取了为社区居民指导专科会诊、护送转院、陪护检查、取送化验、预约专家、预约手术、联系住院等措施,与院总部互动,有效开展双向转诊,建立和完善“社区-医院-社区”环式服务模式,即:社区将急、危、重症患者转到院总部,院总部相关科室直接诊治,免收诊查费;在院总部出院的病人,院总部住院部在规定时间内把病人的基本信息反馈给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再由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护人员根据具体情况,在24小时内采取电话访问或入户访视等方式,继续跟踪xx和康复指导,使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到医院,出院后再返回社区的全程服务得到全面落实。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由社区转到院总部的病人达850多人次,由院总部转回各社区的病人达14000多人次。

四、优质服务,社区卫生最闪亮的金字招牌

三级医院领办社区卫生服务,有效地整合、利用了现有的医疗资源,极大地延伸了医院服务,大大减少了患者不必要的支出,提高了居民卫生保健水平,通过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zd0}程度地保障了群众利益。

依据居民健康需要和潜在需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在常见病诊疗、妇儿预防保健、慢性病康复指导、24小时应诊服务等多项工作基础上,积极拓展服务功能,{zd0}程度发挥社区卫生工作可及性、连续性。“有呼救速到、有求治必到、不拒绝居民合理要求”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铁的纪律和理念。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坚持为年迈体弱、活动不方便及有特殊情况的患者、老人上门服务,并与“110”联动,积极参加院外救护工作。医护人员无论是酷日当头还是天寒地冻,一有呼叫从不耽搁,夜间护士们在丈夫陪同下到居民家中静点服务已成为社区服务独特一景。同时,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还成立了由一名医生和两名护士组成的关爱小组,每月定期对8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访视,为老人体检,指导生活饮食行动、用药和康复训练。这样的行动受到老人大力欢迎,万宝社区有一对80多岁的老人,对关爱小组的服务非常感动,亲属从国外带回的糖果不舍得吃,将其留给关爱小组的人员。

结合社区经济收入低、人群多的实际,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积极引导规范xx和非xxxx慢性病患者。重点对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运动、饮食、心理、自我管理记录方法等,发放控盐勺、控油壶,同时引进高血压个案微机网络管理,使血压控制率超过97%,但患者药费支出每天不足一角钱,倍受百姓欢迎,贫困患者更是称赞不已。

一些患心脑血管和肿瘤等疾病的病人进入临终末期时,患者家属往往陷入工作与护理亲人的两难境地,成为较大的社会矛盾。为此,哈医大五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办了临终关怀俱乐部,设立了临终关怀病房——爱心之家,室内配置家庭化、生活化,温馨舒适,医护人员以“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的“四心”服务,为病危的患者带来周到的护理亲人般的关爱,患者家属及社会各界对临终关怀服务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和赞誉。许多人甚至在安置完老人后事后的{dy}时间过来感谢临终关怀的医护人员。

哈医大五院规范优质的社区卫生服务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2004年8月,成功举办了全国社区护理经验交流会暨大庆社区护理现场会;2005年8月代表大庆市萨尔图区顺利通过“全国卫生服务进社区示范区”专家组评估验收。哈医大五院社区服务以成为百姓的心中的一块金字招牌,散发着和谐的芬芳。

 

                                                               (原载《奋斗》杂志2010年第6期)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社区卫生服务居民家门口的健康守护】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