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林业发展问题探讨_创意农业网的空间_百度空间

    □ 陈宏毅 李 广 刘 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3期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创意产业在发达国家已经从一种发展理念变成了能够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型产业。然而作为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创意林业却还没有得到人们的充分重视。结合创意产业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创意林业的概念,阐述了创意林业的特点和发展类型,论述了发展创意林业的重要作用。结合发达国家创意林业的实践和我国林业发展的实际,对如何发展我国创意林业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创意林业;概念;特征;类型;对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林业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生产生活资料的重任,已初步形成一、二、三产业竞相发展的比较完整的林业产业体系,我国已成为林产品生产、消费和进出口贸易大国。产业结构和布局日趋合理,初步形成了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的林业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国际市场竞争力大幅度提高。但是,我国林业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森林资源总量明显不足,森林资源利用率低,林地产出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林业经营周期长,见效慢,影响了农户造林、营林的积极性;林产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小、集约化程度低、技术差、缺乏创意、附加值低,难以形成xxxx,缺乏竞争力;林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形式单一、发展不平衡;经营观念和管理体制改革落后、缺乏创新等[1]。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林业的要求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治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dy}需求。改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以创意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为手段,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林业经济增长模式已成为世界林业发展的趋势。
  
  1创意林业的概念
  
  创意产业是无边际产业。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理念、以文化为核心的总体经济活动,包括工业创意、农业创意、文化创意等内容[2]。创意林业是创意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创意林业是以市场为导向,利用人的创造力,将林业生产的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创造价值、提供就业机会的总体经济活动。创意林业产品具有高文化品位、高品质、特色化等特点,且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创意林业是一种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新型林业经营方式。发展创意林业对优化林业产业结构,转变林业经济增长方式,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提升林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2创意林业的基本特征
  
  创意林业是利用人的创造力和智慧去进行的林业经济活动,所以它是思想产业、观念产业;同时它又要求与现代科学技术、文化与林业生产活动相结合,实现对传统要素的整合,从本质上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最为鲜明的特征。它是一种使人的智慧和创造力通过林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实现产业化、体系化、系统化的全新经营模式,具有直接关联经济、社会、生态和文化各方面的xx原创能力。具体来说,它具有如下特点。
  2.1先进性
  美国xx经济学家罗默指出:“新创意会衍生出无数的新产品、新市场和创造财富的机会,因此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3]。传统的农业发展要素为土地、劳动力和资本。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创意成为了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科学技术是{dy}生产力,而创意是最为重要的推动力。它使林业的竞争力不再产生于投入少或产出高的比较优势,也不产生于自然资源的相对富有,而是来源于产品的知识、文化和创意含量的相对丰富。
  2.2xx性
  创意林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运用知识和技术创造新价值的活动,创意林产品是文化与技术相互交融、集成创新的产物,呈现出智能化、特色化、个性化、艺术化的特点;创意林业的核心生产要素是信息、知识特别是文化和技术等无形资产,因此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产业,创意林业不仅能够提高林业综合效益,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多环节增收;知识文化的属性改变了林业传统线性增长方式,非线性跳跃式增长成为林业经济增长的主流。这些决定了创意林业具有xx性。
  2.3融合性
  由于产品品味和质地的改变,使得创意林业的产品不再仅满足消费者物质上的需要,也满足了消费者精神上的需求,由此也使得交易方式发生了变化:休闲娱乐、艺术欣赏与xx物质消费并存,与三产高度融合。创意是技术、经济和文化等相互交融的产物,创意林业并非单指某一种产业,所生产的产品是新思想、新技术、新内容的物化形式,是多知识、多学科、多文化和多种技术交叉、渗透、辐射和融合的产物。因此,具有较强的融合性、渗透性[4]。
  2.4文化艺术性
  创意林业的文化、创意特征非常明显,林产品的创意是以深厚的传统文化为基础,通过技术手段和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再创造,产生新价值的过程。创意产品的高附加值就是体现在它已不仅仅是普通的林产物,而是具有了艺术欣赏性。通过创意,不断创造出林业和生态的新观念、新技术和其他新的创造性内容,其典型特性是生产者在林间生产文化,让广大消费者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消费文化。
  2.5产业集聚性
  创意林业不仅是某个灵感突发,而是林业知识和农村社会文化传播与现代林业产业发展形态以及营销运作方式的创新。创意林业的发展需要生产和消费的结合、互动和相对集聚,形成创意林业集群化的环境。因此,必须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创意设计占据主导地位,处于产业价值链的xx,它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紧密联合的产业体系和完整的价值链,最终形成产业集群。
  
  3创意林业的主要类型
  
  3.1规划设计型
  规划设计是一种创造行为,是把一种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方式传达出来的过程,它的主要特征便是独创性[5]。创意林业的规划设计就是利用人的创意、技巧及才华对农村的生态资源、先端科技、社会生活以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组合,建立全新的、合理的、优化的布局形式,并且能够创造更多财富的过程。从目前国内外创意林业发展的实践来看,创意农业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区域林业发展的整体布局规划、森林或林地的规划、生态林业工程的规划、森林公园和屋顶花园的设计、城市园林设计、林地整体艺术造型设计等。美国人利用不同树种按照一定布局混合种植,创造出的森林艺术图案,就是通过独特的展示手法、鲜明的特征表现方式、强烈的对比效果、夸张的艺术造型、幽默的情趣展现以及高新技术应用等手段实现的典型创意林业作品,它使人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得到了艺术享受,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3.2生态旅游型
  通过创意设计和经营发展生态旅游将增加林业经济活力,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更好地保护自然和文化资源。生态旅游的区域主要有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类型主要包括观鸟、野生动物旅游、自行车旅游、漂流旅游、沙漠探险、环境保护、自然生态考察、滑雪旅游、登山探险、海洋旅游等。生态旅游对象包括原生自然景观、半人工生态景观、原野、冰川、自然保护区、农家果园等;形式包括游览、观赏、科考、探险、狩猎、果园采摘及生态农业主体活动等,呈现出多样化的格局[5]。
  生态旅游应强调资源特色,利用生态资源的丰富性满足人们求新求变的需求,利用生态产品的多样性满足人们丰收的喜悦。多样化、精致化是其特点,经营者应大胆创意,精心设计规划,以此来吸引更多的顾客。
  
  3.3产品开发型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断开发新产品是成功的关键。林产品的创意与开发主要包括生物技术的开发;产品形状、色泽、品质以及产品的功能和用途等[6]。利用树叶、树皮、树根做成的艺术品,通过改变植物生长形态构建艺术图案,采摘新鲜林果,搭建舒适幽静的林中木屋等都可以成为林业开发的形式。林业经营者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挖掘林业生态资源潜力,结合现代科技、文化艺术,去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创造出更多的有新意的产品,使林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成为林产品的创新过程。
  3.4复合经营型
  开展林业复合经营是发挥林业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林业由单一功能向多功能转变的重要举措,是解决土地资源稀缺,集约利用土地,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的有益探索。目前复合经营的主要模式有:“林菜型”、“林禽型”、“林药型”、“林菌型”、“林苗型”、“林草型”、“林牧型”和“林游型”等模式[7]。林业复合经营是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方法,以林为主,林、农、牧、鱼、菌等多种产业结合,构建多种生物种群共存、空间上多层次、时间上多序列、产业多级循环、实现以短养长、以耕代抚,提高劳力、财力、肥力利用率的立体经营模式,在林业发展中具有广阔的前景。同时,林业复合经营比单一经营能更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植物种类,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同时提供更多的绿色产品种类,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
  
  4我国发展创意林业的对策
  
  4.1政府积极引导,为创意林业的发展铺平道路
  与创意产业一样,创意林业作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它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这种扶持主要表现为:制定创意林业发展战略和规划,确定政策导向,激励和带动林业经营者和组织进行自主创新,营造创意氛围,搭建公共服务平台,为创意林业提供发展空间和物质条件,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推动创意产品与消费市场的有效对接。
  4.2科研院所深入研究,为创意林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保障
  关于创意农业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上海的厉无畏先生和四川的章继刚博士近年来对创意农业的特点、形成规律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为我国创意农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创意林业的研究也只是刚刚开始,还有大量的理论问题有待于探讨,科研院所应加强合作,深入研究,从产业发展需要出发,重点推进以研发设计为主的创意林业项目建设和创意农产品的开发,及早解决在创意林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障碍,为政府制定发展创意林业规划提供理论支持和可行的政策建议。
  4.3培养创意人才,为创意林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目前,创意产业在我国几个主要大都市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相关人才的培养却非常滞后。创意学及相关课程只在几个戏剧院校中有开设,这种局面很难满足我国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对创意人才的需求。各高等院校应结合院校自身的特点,大胆改革原有教育模式,突破传统专业划分过
  细的局限,延伸教学链,实施既科学又有创意的教学,培养创意人才,为发展创意林业提供人才支持。
  4.4发展创意林业协会组织,为创意林业的发展建立协调机制
  创意林业作为我国林业发展的新动力,必将对林业可持续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意林业需要集约化的规模经营,但是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方式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存在着诸多困难,单个农户在市场面前处于弱势地位,林产品的价值实现面临困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不仅有利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更有利于各类资源的整合,为发展创意林业搭建平台,拓展空间;同时也可以有序推进创意林业的展开,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推动创意林业健康、快速发展。
  4.5创建创意林业示范园基地,为发展创意林业做好先行先试
  示范基地是创意林业发展的火车头和播种机,应该把创建创意林业示范基地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积极推进创意示范基地的规划设计、林产品和市场的开发,使创意林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创意林业示范基地的功能定位应围绕“示范”二字,随着林业形势的发展,基地的功能应多角度、xxx的显示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政府扶持基地建设除实现高效益外,应具有林业优势产业导向功能;新创意、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展示功能;农民教育培训功能;休闲观光旅游功能;新型林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功能,使创意与科学、艺术、文化融为一体,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5参考文献
  [1] 刘璨.中国集体林制度与林业发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2] 章继刚.创意农业发展战略研究[N].农民日报,2008-05-02.
  [3] 余晓晶.打造以休闲农业为主的创意农业[J].科技和产业,2008(4):2-3.
  [4] 贺寿昌.创意学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 方世敏.休闲农业品牌化发展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报),2007(1):72-74.
  [6] 约翰?特莱伯.休闲经济与案例分析[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7] 王玲玲.农林复合经营实践与研究进展[J].贵州大学学报,2002,21(6):10-12.

本网站为纯公益性学术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创意农业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郑重声明:资讯 【创意林业发展问题探讨_创意农业网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