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钞收藏是件不怎么轻松的事,面对这个“烧钱”的爱好,如何从中体会快乐的确是所有藏友都应深思的问题,其实收藏后的研究与思考才是收藏活动的最终目的,也是最能感悟收藏真谛进而获取快乐的关键! 回到本文的主题,荷兰盾一直得到众多藏友关注,它以绚烂的色彩,出众的品质打动了很多藏友的心,其实荷兰盾更带有某种神秘的气质,这种气质来源于超前的设计和别样的防伪技术,其中一个谜团就来自一个小小的“视窗”,它设计与印刷之奇特,以至于让我浮想联翩,xx纸钞上的神秘区域成了收藏中体会快乐的部分。 在藏友发来的关于荷兰盾标识研究的文章尚未深入学习之前,本文题目只敢写浅析二字,也仅就目前的一点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一、“视窗”的变化与发展。 “视窗”作为荷兰盾特有的区域,其设计思路可不是好看那样简单,它是荷兰盾防伪技术运用的重要区域,从1966年版的5盾开始直到加入欧元,“视窗”部分并未一成不变,而是经历多版的演进与发展。
66年5盾可以说开了荷兰“视窗”防伪的先河,上面类似“小眼睛”的构图更是历经数十年,任票面图案如何变换,它确雷打不动的出现在了66年以后的所有面值的荷兰盾上,不得不算是荷兰纸币的一个很耐人寻味的地方。 各版的视窗有了哪些变化呢?其实,它不同版别的形式大体相同,但随着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后期版本的“视窗”所要表达的内容和作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1、66版5盾
66版5盾的“视窗”相对简单,左右两个小视窗即统一又独立,左边对印中心位置有一个小点,此点被准确的印在了圆心当中。右边为“米”字形对印。 2、“人像版”
“人像版”将66版的双窗体变成了正面单窗体,背面双窗体,对印图案依然是正面椭圆形背面“米”字形,而正面明显增加了一些内容,除“小眼睛”依然保留外,“小眼睛”下面增加了刻度尺内容,右边则由20根凹印线构成,整个图形看上去非常像一个儿童的简笔画,画了一个卡通小人,左上角是眼睛,下面是嘴,右面是头发,在充满童趣的背后,实际上蕴含了多种防伪技术和印刷工艺。 3、“鸟版”
77年版的100盾似乎又回到了双窗体结构,但到了82年的“向日葵”,“视窗”图案有了明显的变化,20根凹印线被印在了以外的地方,对印图案也改为方格对印,刻度尺环节也被简化掉了,89年版250盾则只剩下了一个“小眼睛”。 4、“齿轮版”。
最早开始流通的“齿轮版”25盾在视窗上又有了些变化,增加了由极其细密凹印点组成的方形和凹印圆形图案,之后的100盾和10盾则只剩下了“小眼睛”图案,其他对印图案和“小眼睛”xx脱离,独立的设计在了其他地方。 从上述图中可以看出:从发展的角度,荷兰盾“视窗”部分的两个特点: 1、根据不同版别,“视窗”设计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与完善。 与“人像版”相适应的,设计师将它设计成了一个卡通小人。“鸟版”的50盾也与票面相结合,对印部分设计成正背面阴阳互补的田格状等等,可见荷兰设计师在这一区域的设计上也是颇费一番心思。 2、随技术进步“小眼睛”的精度明显提高。 人像版“小眼睛”的精细程度要比66版5盾有明显提高,不但要求“小眼睛”要xx的点在同心圆中心,还可以控制其所在的位置,而鸟版后期券别又将刻度尺校验环节一并取消,可见其精度控制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 二、“视窗”部分的防伪技术运用。
“视窗”区域是荷兰纸钞防伪技术使用最密集的一个区域,甚至可以称得上世界纸钞防伪印刷工艺种类密度{zg}的区域,同时也是设计和防伪结合得{zg}超的区域。 几个平方厘米的狭小区域,使用了多种印刷防伪工艺: 1、对印。 从1966年5盾开始到鸟版的50盾(82年版),对印一直是“视窗”中重要防伪手段之一,“向日葵”之后,荷兰设计师将对印图案设计得更加美观也更加复杂并与“小眼睛”构图进行了分离。 2、凹印。 “卡通小人儿”的头发部分由20根精细凹印线条组成,这种线纹是现代隐现防伪的前身,它实际上是工艺防伪的范畴,一般伪造者极难印制出如此精细的凹印线纹,这一印制工艺对制版精度和印刷设备的要求极高,目前,大多数国家纸钞的隐现图案更要复杂一些。 3、丝网套印
关于丝网套印的部分还是来自荷兰盾的专业文章,事实上从66版5盾开始就已经在运用了,它主要表现部分就是那个标志性的“小眼睛”,本人之前一直认为是凹印上去的,其实它属于丝网印刷,也只有丝网印刷才能够有千变万化的位移效果,{zj1}代表性的是89版25盾,其左侧密布的油墨凸点构成了方形图案,明显是油墨通过极其精细的丝网并加压印制而成,这种工艺本身就带有极强的防伪性,而“小眼睛”更是要xx的套印在已经印好的或胶印或凹印的小圆圈中,也就是说要先印“眼眶”再印“眼珠”,试想要将针尖般的“眼珠”xx印在直径1.5mm的“眼眶”中,其工艺难度可想而知! 正是上述防伪技术的集中运用使它成为荷兰盾防伪关键区域之一! 三、几个耐人寻味的疑问。 1、眼珠位置如何变化?
“眼珠”位置xx不同的荷兰盾 关于这个问题本人的思考也是随荷兰盾收藏张数的增多而不断深入的,关于“小眼睛”的位置各异的问题,本人最初认为单一面值上的“小眼睛”和刻度尺的位置都是一致的,也就是66年以后的12个券别只有12种固定位置的情况,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之后我又认为每张纸钞上的“小眼睛”位置均有变化,这在之后接触连号的纸钞中也将这一思路否定了。 “小眼睛”的位置变化并非一成不变,也非随机生成,而是根据不同批次进行着更迭变化。 2、“眼珠”的位置有没有规律?
面对一连串的现象,本人的推测:荷兰盾上“眼珠”的位置变化依然遵循批次变化的规律,但正像所有国家印钞时都有细微误差一样,同一批次中出现极其细微的误差,即位置变化是再正常不过的了,要知道荷兰能做到同一批次的“眼珠”位置都基本相同,其精度控制已经是{sjlx}了。 3、刻度尺是做什么用的?不同批次的位置变化有没有规律? 刻度尺并非可有可无,至少是“人像版”是这样。它的作用很简单也很复杂,它起到了关联校对的作用,即通过它的位置控制去控制“眼珠”的位置,要使“眼珠”准确的套印在“眼眶”之中,比例尺就必须控制在一定的区间内,要想不出“眼眶”它必须控制在横向线4-6区域,纵向线也是4-6的区域,正是横纵象限的变化产生了“眼珠”明显的位置变化,由此,比例尺在实现xx套印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至于荷兰盾的批次的规律变化,大体是遵循这样一个规律:刻度尺的横轴为主轴,亿张单位的变化靠横轴控制,纵轴为附轴,在一个大批次下的高低变化由附轴上的位置变化控制,从上图中的情况判断,细微的上下变化要到千张以上才能看到。
{zh1},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视窗”究竟是做什么用的?一句话概括:它是荷兰设计师精心设计出的、将多项防伪技术融合在一起的、用于普通民众识别纸钞真伪的、也同时供专业技术人员检验纸钞合格和鉴定的标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