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术语扫盲B篇_~ 風~ 云~ の~ 莫測!_百度空间

41 剧场版
在电影院播出的动画。大概可以分两种,一种就是纯粹的电影,比如宫崎骏的那一堆经典(天空之城,风之谷,幽灵公主等)都是以一个独立的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另外一种就是由于TV的大热而播出的电影版(就是把TV版动画压缩成一部电影那么长的时间),举例:EVA的《死亡与真实》是OVA,而《真心为你》就是剧场版。

42 声优 
声优:也可以写做CV或者CAST。其实就是配音演员。但千万别小看了这个行业,在动画发展到今天,这个职位也许比一部动画的监督还要来得重要。

43 人设(人物设定)
动画中人物的动作,表情,衣服甚至眼神,都要由人物设定者来完成。当然大家最关心的还是人物的相貌,那种3大5粗的人我想大家都不愿意看到吧。比如担当EVA和。HACK人物设计的贞本义行,还有因为SEED而大红大紫的平井久司。

44 名词(OP,ED,OVA,OST,BGM,SINGLE,OAD)
OP:OPENING 很多时候就单指片头歌曲
  ED:ENDING 很多时候单指结尾歌曲
  OVA:ORIGINAL VIDEO ANIMATION 原创影像动画的缩写,OVA动画和TV动画的区别在于OVA动画没有TV版限制,在时间和内容上比较自由,多以DVD的形式发售
   OST:ORIGINAL SOUND TRACK。也就是原声,收录了动画中所出现的所有音乐已经片头和片尾歌曲的TV SIZE版。当然也有可能收录出现在动画中的插曲。以上解释同样适用于游戏= =
  BGM:BACKGROUND MUSIC 背景音乐。 就是动画或者游戏中出现的音乐拉。
  SINGLE:单曲CD。也叫小CD。一般就两首歌和该歌曲的卡拉OK版本。有一首主打歌(动画中的OP ED或者IM)和一首该演唱xx的副歌。不过好多时候副歌比主打歌还好听捏。
  OAD:ORIGINAL ANIMATION DISC&DVD 是在传统的OVA动画基础上衍生的动画新形式,与OVA不同的是,OAD的多以DVD光盘为媒体,发售方式大多表现为与漫画单行本捆绑销售
         CS: 不是 那游戏 Character song 角色歌
         IM: Image 印象歌
         TM:Theme 主题曲
         OOXX:即推倒,指代无法直接说出来的部分,或者暗寓做某种8CJ的行为。
         Orz:失意体前屈(orz ),是一种源自于日本的网络象形文字(或心情图示)。另一种表示形式为:OTL。原始用意带有“悔恨”、“悲愤”、“无力回天”等含意,最明显的用法就是在于被甩(失恋)的时候。orz广泛使用后,其涵意逐渐增加。除了一开始的恶搞的“无可奈何”或“失意”之外,开始引申为正面的对人“拜服”“钦佩”的意思。另外也有较反面的“拜托!”“被你打败了!”“真受不了你!”之类的用法。
        69:OOXX姿势的一种。利用69数字的形状,隐晦的表达双方彼此用嘴完成的xx行为。
        3P :两男一女 或两女一男进行OOXX,galgame中大多都是后者。

45 漫画
 少年漫画类:倾向少年读者。如今,少年漫画依旧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而且很多少年漫画杂志都是按周发行的厚本了。还有一些成年或是女孩子也成了少年漫画的忠实读者。
  少女漫画类:倾向少女读者。这类漫画没有明确的界限,不以故事类型、绘画风格或是情节而分。仅仅当出版商想要将某个漫画面向年轻女性发行时,就称之为少女漫画。
  男性漫画类:很多在漫画杂志的名字中有“young”或“big”的。面向18岁到25岁的青年人。也包括一直看下去的三四十岁的读者。和少年漫画不同的是,这类漫画倾向青年,就有更多的性和暴力画面。这类漫画一般较少复杂怪异的情节。一般是以考试、体育或学校生活为主。描写了大学生、工薪族、失业者等等。带社会或公司情节的更受欢迎。也有少量的科幻、神秘、幻想的xxxx。
  女性漫画类:倾向20岁以上女性的漫画,特别是那些家庭主妇和白领女性。她们喜欢肥皂剧那样的浪漫小说。女性的漫画一直是很活跃的.

46 COSPLAY
为「COSTUME PLAY」的缩写。译「角色扮演」,指的是藉由穿上商业作品里各种角色的服饰,以扮演成商业作品中的角色,范围包括有动画,漫画,电玩,视觉系乐团,以及台湾独有的布袋戏等等。角色扮演的兴趣,也是始于日本同人志即售会中,刚开始时,各社团的成员打扮成动漫画或电玩中的人物以吸引同好前来参观摊位,称为「看版娘」,而在同好间迅速引起了一股爆炸性的风潮,加入角色扮演行列的人数急速地成长,到後来其人气度甚至与同人志即售会不相上下。但是到了後来,角色扮演已不再只是为了帮社团促销,反而转向以单纯地想角色扮演的人为主流,打扮的出发点,则变成由於同好热爱各作品中的角色,藉由角色扮演,让原本只存在虚幻世界的人物,能够出现在真实世界里,同时也使得自己能有置身於漫画世界中的错觉,过一过当漫画主角的瘾.,


47 ANIME 
日本动画被称为“ANIME”。在日语中,“ANIME”的本意泛指“动画”,但是现在则专指“日本动画”,并成为世界范围内通用的专有名词。
  日语中的“アニメーション”是一个外来语,与之相对应的是英语中的“ANIMATION”一词,日语发音为“アニメーション(罗马音 animeishon)”同时,日语片假名“アニメーション”的省略形式为“アニメ”,对应的罗马字母是与“ANIMA”极为相近的“ANIME”,因此原本只在日本对“动画”的这一称谓,渐渐地在世界范围内的流传开来。
  二战之前,日本观众看到的动画大多是由欧美输入而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动画开始与日本独特的漫画文化融合。至此,日本动画逐渐走上了与世界其他地区动画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
  随着出品于日本的庞大动画作品群在世界各地播映后获得的广泛好评,其自成一派的体系最终获得了多方面的认可,自然形成了以“ANIME”特指日本动画。事实上,以美国为代表的很多英语国家,其音像制品店都分别设有“ANIME”和“ANIMATION”的货架。
  法语中的动画以“Dessin Anime”表示,其中“Anime”的拼写方法与日文“动画”发音对应的罗马字母相近,但日本动画基本没有受到过法国动画的影响,这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48 贫乳
平胸或贫乳在ACG次文化里是萝莉的特征之一,这是因为未发育的女孩和刚发育的少女乳房正常大小是贫乳,因此贫乳也是萌属性之一。

49 大叔
很多年纪偏小的女孩(类似LOLI,通称为丫头)都喜欢将自己爱慕的人叫做"大叔".各个可爱丫头们的存在就足以证明大叔的魅力。他们以他们的微笑感染着这个萌萌的有爱世界。他们以他们幽默可爱的谈吐给这个有爱的世界带来欢笑,他们以他们冷静与成熟的怀抱征服LOLI、少女、御姐、哦八桑们的心。
  大叔与“LOLI、女仆、正太”之类的词一样,已经成为一种“萌属性”的代言词。
  在网络里常见的“蜀黍”这个词也泛指大叔, 动漫也指“叔叔”的谐音,当然,经常和“怪~蜀黍”一起用
  怪蜀黍(怪叔叔) 一般出现在和LOLI有关的"邪恶"论坛.指那些喜欢LOLI带有拐带和推倒LOLI倾向的男人
大叔的标志:
  ·胡子(大叔的标志!)
  ·目光清澈。
  ·会喝酒,却没有啤酒肚。
  ·身体结实。
  ·乐观开朗,幽默健谈。(这点,非常地重要。本人也非常地欣赏那些能够保持乐观开朗,幽默健谈的人。)
  ·一旦严肃起来,会很靠得住。
  ·发型精神(长短黑白均可,不推荐卷发。)
  · 专情。
  ·支持正义。
  ·有一项比较喜好或擅长的运动项目

50 乙女(广义)
  乙女(おとめ),是“少女”的意思,介于LOLI和御姐之间。
  不是年迈的,不是已婚的.
  并且清纯的.(单纯+{ctr}的感觉)
  日文发音是:o to me(哦-托-咩)。
  常见于星座中。
  ヴァルゴ:乙女(おとめ)座 8月23日~9月22日
  又叫室女座,即中国所说的处女星座。
  乙女有处女的意思,但不仅仅是处女的意思。

51 ACG中的女仆
  在日本女佣被当作萌的对象之一,通常是妙龄女子穿着女佣围裙即所谓的女佣服(メイド服)。
  在ACG作品或 cosplay的取材上有许多使用。就连在作品中主角侧旁安置没血缘关系的女性角色这种手法的场合也会被使用,称呼雇主的时候大致是主人(御主人様(ごしゅじんさま))或xx大人(xx様, xx为被称呼的对象名字)。
  女仆服装
  除了女管家和贴身女仆的高级女仆外,多数大宅第中女仆都必须穿着制服。据说是因为要让客人懂得与主人区别开来。
  一般朴素的低阶女仆服饰,大多数的女仆都穿这种服饰。衣服特征有头戴的软帽,为女性专用,像条头巾,由于实用性关系,即使后来废除了室内帽,还是有女仆继续使用;古典连身长裙是当时较流行裙摆宽大的女性服装;从衣襟长长垂下呈三角型的薄布,称为垂班得领(falling band);衣袖的袖边会齐边折起;长长的围裙原本是为免弄脏衣服而穿戴,一般家庭主妇或工匠都会使用,后来亦为上流阶层女仆所用,成为女仆服装的一大特色。
  而动画中常见的女仆服装是属于客厅女仆的服装,穿着比较华丽。由于客厅女仆主要负责接客,因此穿着比较注重外表而不重实用性。头戴的帽子比较装饰取向,后来还变成了缎带;身穿除黑色以外的暗色连身长裙,较华丽的围裙边缘还会有蕾丝边;袖边折起和白色衣领相称,为保护双手还会戴上手套;白色的围裙通常较一般的女仆为短,没有胸兜的裙围通常会加上刺绣。
  维基娘穿着的女仆服装正是与客厅女仆相似,但是也经过了创作而有不同的装饰。可能是因为双马尾的关系,头上没了缎带,长裙也改成了现代流行的连身短裙,而袖边折起和白色的围裙与标准的女仆特征一样。

52 穿越
  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简称。
  指的是人物(或者其他)因为某原因,经过某过程(也可以无原因无过程),从自己的时空(姑且叫A时空)到了另一个时空(称为B时空)的事件。
  穿越并不仅仅是回到以前,也有穿越到未来,再或者是再同一个时代,A穿越到B身上,这也叫穿越,或者再科幻一点的,从A星球到B星球,当然是再那里,基本上回不来了,{zh1}就是反穿越了,就是穿到现代
  穿越有架空,就是说是历史上没有的,当然这在小说里比较多

53 围观

  网络新兴用语。若某人做出非常醒目的行为就有可能招致围观.
  也有指中国人的围观特别事物的癖好。
  常用于BBS,例句:围观楼主.
  在学校论坛上常见的围观行为是:群人(通常性别为男)在约定以某位同学为围观对象后,在某时间内,将其围而观之,同时带有装备,抓拍之,后发布之。一般伴有某些难以言表的行为。。。
  围观通常也能表达出一个具体的人群对特定的某一人,一群人或者某种特定事物的态度。比如:xxx街头惊现非主流现场摆POSS,引发数千人围观,一度导致交通瘫痪

54 痛车 
日本年轻喜欢动漫的有车一族为了章显个性将动漫角色或者动漫公司或者角色名字之类的字画印(喷)在车上。
  感觉就像是人类纹身一样装饰汽车。
  关于痛车这个词的来源,有几种说法
  1. 给人纹身会很痛,于是车主人就把“纹身”过的车称为痛车。
  2. 在日本,如果要在车上画图案之类的东西要交税,由于开痛车的很多是年轻人,额外的税收使他们很心痛,所以叫痛车。
  3. 因为读音问题:paint car(涂上颜色的车) => pain car(疼痛的车) => 痛车
  4. 入了围城的人基本上是不会继续动漫爱好了,能够把车变成痛车的人自然是单身了,唉,可是这样一来,有哪个MM会来搭一辆满身全是花花少女图案的便车呢?单身的动漫迷们一旦选择印上自己热爱的角色上去,客观上就失去了MM搭车的机会,心“痛”啊……
  痛车种类繁多,有许多人在摩托车甚至自行车上喷涂动漫角色。

55 手办
  手办(也有叫首办或者手版)的名称经常会被混淆到所有人物模型上。其实真正意义上的手办都是表现原型师个性的GARAGE KIT(简称GK),是指没有大量生产的模型套件。因为产量很少而且在开模的复杂度上有着很高的难度,因此价格一般都很昂贵。因为树脂材料的特性,很适合表现非常细致的细节部分和人物。大部分手办都是工厂提供的半成品白模,需要自己动手打磨、拼装、上色等一系列复杂的工艺,而且难度远大于一般模型制作。单单从上色来说,需要一定的美术功底以及喷笔这样昂贵的涂装工具。因此不是一般人能够轻易尝试的东西。由于手办的加工过程是全手工的,因而手办完成品的价格也是比较高的。
  要辨别手办的方法很简单,手办出厂的时候是以散件形式出场的,而且里面没有任何涂装,零件颜色一般为乳白色和象牙白,也有一部分是有其它颜色的。
  手办的几个重要特征:
  1、手办不是量产的,一套手办模具一般只能生产20-25个产品左右,如果需要再生产则要重新开模。
  2、手办的的原料,这也是区分是不是手办的最重要的因素,手办的原料大多使用xx的p.u无发泡树脂,{zh0}的如日本的cast树脂(300多元一公斤透明的更加贵,呵呵),该原料生产的白模手办有非常好的手感,产品基本上没有气泡(我很少见过有气泡的,呵呵,所以经常看见手办教程要教人补气泡--不知道是哪里生产的手办?)白模颜色是不会发黄发暗,也不会太亮,非常光滑(不同于pvc的塑料光滑),摸起来有象玉或者象牙一样的手感,拿在手中很有手感,不象pvc或者塑料这样轻。在打磨的时候也不会发出难闻的气味。
  由于树脂成本高,于是出现了另一种材料的首办“空心软胶首办(soft vinyl)”它是以软乙烯基为材料生产的,其实就是个乙烯基外壳,内部空心的,成本比树脂要低得多,缺点是表现力不够,还会出现变形。总之各有利弊,玩家酌情选购
  3、手办的表现力非常强,如细微的面部表情、丝袜的皱折等等无不栩栩如生...
  4、由于完成品的加工需要很多人力,所以手办一般都不是完成品,就算有玩成品出售在价钱上和时间上也所费较多!
  5、其他的塑料材质(PVC PS ABS ABC)之类的模型/人偶是不可以叫做手办。

56 同人 
同人一词来自日语的“どうじん”(doujin),原指有着相同志向的人们、同好。作为ACG文化的用词,指“自创、不受商业影响的自我创作”,或“自主” 的创作。它比商业创作有较大的创作自由度,以及“想创作甚么,便创作甚么”的味道。同人志则是这种创作的自制出版物。这个界别则称为“同人界”。

57 同人创作
  同人作品包括了改编的──对正式出版的漫画进行二次创作(再创作,re-creation);也包括原作的。
  同人界中的人,时常会创作出不同形式的同人作品,包括同人小说、同人漫画等。出版同人志是把这些同人创作跟同道中人分享的一个途径。许多同人作品都会由同人们制成同人志,自资出版。
  但也有些同人作品,不刊在同人志上,而是透过网站发表。一般来说,绘画CG在网站发表会最为方便。而其他媒体的作品,通常都能透过网站发布。
  除此以外,还有同人游戏、同人词、同人MV、同人广播剧等创作。而在同人志即卖会的会场内,亦常会见到正在Cosplay的参与者。
  原创,指的是,人物设定是作者自己决定的。
  同人与原创相对。

58 同人志
同人誌”doujinshi、fanzine)就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走在一起,所出版的书籍、刊物,但当中以漫画或漫画文化有关的为主,而且绝大部分都是自资的,有别于商业漫画,有较大的创作自由度和“想画什么便画什么”的味道。另外,“同人志”的繁体应写作“同人誌”而非”“同人志”,因為“志”和“誌”在繁体字里,一早就有了明确的分工,胡乱相混只会令人误会,易于跟其他名词混淆;而同人誌的日文写法,也是跟繁体一样,写作“同人誌”。

59 不同种类同人志
  在同人志中,也有各式各样的分类。首先要说的,是“原创”和“改编”之分。“原创同人志” (originaldoujinshi)是指故事人物、内容、情节等,均是自己创出来的。理论上,它们的自创成分是比较高的。至于“改编同人志”,也有人称为“演绎同人志”,就是拿已有的其他故事,进行改编,包括改变故事情节、改换部分人物,以至合并数个故事等。虽然题材是取于现成的故事,但也有作者的创作。在艺术上,re-create也是一种创作。加上就算“原创同人志”,也不表示真的没有其他人的元素。有时也会有别人的漫画人物出现。甚至有部分“原创”是打别人故事的骨干,却披上自己创的角色、改变时间和地点等构成的。这样挂羊头卖狗肉,比摆明是改编的作品,更不原创。这些情况并不多,可是也足证明,有时“原创”和“改编”,并不是有楚河汉界,要两军对垒似的。我们也不应对某一方心存歧见,因为大家不是都在画想画的东西、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自己的创作吗?
  有人把改编的同人志,再细分作“动漫改编同人志”及“游戏改编同人志”。这个分类,读者都可以察名识义,不必由笔者再解释了。奇怪的是,前者的英文通常叫作“aniparo”,后者则为 “gameparo”,当中的“paro”是“parody”的简写。而“改编同人志”也被称为“parody”。然而,“parody”一词在字典里的解释,通常是带有贬义的,要么就指拙劣的模仿,要么就指模仿他人文体的滑稽诗文。即使你要把这词改为中性,但“模仿”与“改编”始终是有分别的。但既然已用开了,笔者也无能力勒回马缰。
  另外,坊间亦有所谓“个人志”、“双人志”的东西。其实一般同人志,多数集合了四、五人或以上的作品,但这些称作“个人志”、“双人志”的,整本都是只得一个或两个人的作品。然而,我们并不同意从“同人志”中分化出“个人志”、“双人志”的名称,这样仿佛把自己从“同人”中抽离。“同人”所指的,实际上是这种自创的同人文化,因此即使得一个人,没有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的“一群”,也不应抽离自己。我们觉得,称作xx由谁绘画的同人志会比较恰当。同人界中亦有人把“改编同人志”简称作“改编志”台“演绎志”,我们也不认同这种称呼方法。
  〖同人〗所谓同人,就是指读者从一部作品中衍生出来的其它作品。
  (同人有多种形式,但主要分以下几类):
  1、xx原著演绎,即文字版的漫画、电影或者其它。
  2、原著原人物情感剖析。
  3、原著原人物在原著设定下所发展出的其它剧情。
  4、原著原人物在不同的时空背景下所发生的其它故事。
  5、原著童话演绎。
  6、其它类型。 由此可见,同人这种特殊的作品形式,其根本是依附于原著的,这对于它的内容的表达形式、读者及作者对它的态度都有着根本的决定作用。
  像一般的同人,比如说基于原著原剧人物性格走向的情感剖析、或者说是一些画作、或者说是一些将人物某一性格用漫画形式夸张表现的作品、又或者说是根据原著原作里暗藏的一些伏线创作出符合人物性格和剧情发展的情节、还有那些对于主角或配角们心理路程进行的分析及一些戏说式的恶搞等等(形式多样不足以一一道来)可有一点,这些同人绝不是所谓的“男男恋爱”的套路!
  像有的把两个男主角配上文字互相以夫妻相称的恶搞图,说真的,就是恶搞,如同胡戈那样的恶搞(虽然有的人没有他那个功力汗~)我们也把温总理叫国宝,我们会真的把他当熊猫对待喂他吃竹子吗?

60 基情  
即为 BL之情(BL即Boy's love)例如:《黑执事》主仆基情比如你可以说bleach里的"草莓"和大白菜有基情...HY里的鸣人和佐助有基情...- -(总之是腐类词汇)这个词最早是从<高达SEED>中衍生出来,当时男主角基拉与第二男主角阿斯兰在同人女的眼中就充满了暧昧不清的男男关系,有人就以“激情”来形容这二人对手戏中充满腐味的对话,后来因为男主角名字中有个“基”,在同音的情况下,就转变为“基情”。延用至现在。基情在 2009年再度回到众人眼皮,最xx的就是萌战吧基楼组,具体来说就是楼主本蔡帅哥以及该楼很多主要人员的总称,现在基楼已经由一个帖子发展成有吧,有 HI群,有俱乐部,影响力遍及动画界的名词,基情也由此从2009年正式大幅使用

61 ACGN
为英文Animation、Comic、 Game、Novel的缩写,是从ACG中分化出来的新词汇。也是ACG文化泛生出来的新词汇,主要流行于两岸三地。
原来的ACG涉及的圈子已经不足以覆盖现在动漫影像娱乐相关产业了,所以就泛生出了书本文字类,小说读本,画册等。文字读物加入了这个庞大的圈子,作为影像娱乐生态平衡系统中重要的一员而发挥这作用。
Novel:特指 轻小说 带插图和原画的文字小说,这类小说极易改成动画或者游戏,也是泛ACG圈中接收程度{zg}的文字作品。

62(21):等於LOLI (ロリ)

63 腐女
腐女是“腐女子”的简称,“腐”在日文有无可救药的意思。但不是象“御宅族”那样是骂人的话,而是一种有自嘲意味的自称。腐女或腐女子主要是指喜欢BL,也就是幻想中男男爱情的女性。也有把 “腐女”当作那些致力于同人志创作的深度“宅女”。
  “腐女子”一词源自于日语,是由同音的“妇女子(ふじょし)”转化而来,为喜爱BL的女性自嘲的用语。腐女子的“腐”在日文有无可救药的意思,而腐女子是专门指称对于男男爱情—— BL系作品情有独钟的女性,通常是喜欢此类作品的女性之间彼此自嘲的讲法。非此族群以“腐女子”称呼这些女性时,则是带有贬低、蔑视意味的词汇。在日本一些地方,直接称呼对方为“腐女”是不礼貌的事情。情况相近,也被外界作为带有贬意的称呼还有“御宅族(オタク)”。(不过御宅原先并非自嘲用语)像“萌” 一词一样,使用“腐”时代表腐女对特定ACG或者真实世界中男性人物、关系等产生BL幻想。
  腐女主要是指喜欢BL的女性,除了ACG作品、电视剧、电影等(不管作品本身是否为BL系),一部分腐女也会对真实世界男性间的关系产生遐想,例如:偶像(日本的J禁以及不少视觉系团体)、历史人物(日本的新撰组或幕末人物、中国古代文人、帝王等)等等。总之,腐女是靠爱来萌发小宇宙的生物。

64 御宅族(OTAKU)
御宅原指热衷及博精于动画、漫画及电脑游戏(ACG)的人,而现在一般泛指热衷于次文化,并对该文化有极深入的了解的人,但目前于日本已普遍为各界人士使用而趋于中性,其中也有以自己身为御宅族为傲的人。而对于欧美地区的日本动漫迷来说,这词语的褒贬感觉因人而异。
御宅族(日文假名:おたく,罗马音taku)常直接称为 otaku,一般指对ACG(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具有超出一般人知识面,鉴赏,游玩能力的特殊群体,是究级ACG爱好者的代名词。
  目前,OTAKU一词早已作为1个世界公认的词汇,被收录入各大英语词典中(如上海交大出版的英汉大词典,牛津大学出版的各类牛津词典)
  在xx词典中,OTAKU的定义为:(日本的)计算机迷,网虫。
  但这只是1个较为狭义的定义,实际上,OTAKU一词的覆盖面是很广的,在世界范围内,被公认为最出名的OTAKU:日本前任首相 麻生太郎 就是1个因热爱ACG而被冠以“宅男首相”称号的OTAKU。

近来较为流行的御宅分类为以下5大类:
  .成家了的伪御宅(占总数25%)
  .我行我素派御宅(占总数23%)
  .对情报高敏感度御宅(占总数22%)
  .高社交能力御宅(占总数18%)
  .同人女系御宅(占总数12%)

65 杀必死
‘杀必死’不是暴力名词,而是日文里用片假名来念‘Service’一字的发音。‘サービス’是外来语,即英文的‘Service’,简单说就是‘服务读者’的意思。一般咸认为,杀必死都是露出女角的身体来服务男观众,但这只是基本的定义。实质上,‘服务’的范畴可以很广泛,暴露身体的也一样可以是男角,但当然服务的对象亦改成女读者。就算半点皮肤、内衣也看不到,只要提供到读者的想像空间,亦算是杀必死的一种。再广泛一点,只要漫画分镜、动画定格不断对角色的性征做大特写,又或者刻意让女性的胸部摆动,不管它有没暴露或若隐若现,也算是杀必死的一种。

66 NETA
源自于日语中的“ネタ”。常写作“捏他”。通常含义是“事情的本质”,但是有特殊的指向性,往往是指剧情方面的,某些时候更接近于“典故”或者“点子”的意思。引申词为“ネタバレ”,意思是“剧透”,也就是“预先透露的剧情”的意思。

67 STAFF
参与制作改动画的全体成员(一般的小虾小米都会包括进去)

68 KOF
街头游戏《拳皇》,广泛性至漫画,街机,电脑游戏,电视游戏,一大堆周边,英文the King Of Fighters

69 便当
来源于日语“弁当”(音:bentou)。在大陆习惯称为“盒饭”,即盒装餐食。
3次元的领便当:出自周星星的<喜剧{zw}> 。意思就是挂了、死了、飘了。工作人员在完成{yt}的工作后会领一个便当,于是"领便当"就是指此人任务已完成,引申为死掉了。
2次元的领便当:日本的动画CV,是按集酬劳的,如果所配的角色这集挂了,以后肯定就不会出现了,也就是说比起后面还活着的角色,你的酬劳就少了(戏份是另算,龙套也有龙套的价格)。于是为了表示安慰,会在角色死掉的那集录制结束之后,送一个便当(在日本,便当还是比较有存在感的东西,和大陆的感觉xx不同)。
吐便当源自领便当一词,指前面剧情中已死的角色在后面的剧情中复活。

70 哔 
  原为电视台为了屏蔽一些不良信息 而加入的音效 后来被众多动漫恶搞 用法被无限扩展...
  全金属狂潮2某集...就到处充斥着这样的[哔]...
  用法...比如
  他WS的向小loli伸出了[哔] 将她[哔]了...= =#

71 补魔
  出自《FATE STAY NIGHT》
  原作中因为男主废柴 需要用XO的方式对女主进行补魔 故后来 补魔成了OX的代名词...
  相关词汇 XO

72 大萌神
  对《凉宫春日的忧郁》中长门有希的称呼,最早是因为男主人公阿虚因经常求助于长门有希而产生的昵称:长门大明神(跟菩萨差不多,表达感谢之意),后来因公认其萌度超高,仿照称呼为:长门大萌神,简称大萌神。
  
73 地图炮
原为超级机器人大战中的武器的类型之一。该类型武器不是典型的瞄准某个敌人攻击,而是以自机为中心,在战场上只要是与自机的距离在地图炮武器的射程范围内的机体,不论敌我进行通盘轰炸。引申义与“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近似。通常指因为某群体内极少数的个例而对该群体所有成员进行通盘否定的言论或行径。

74 KUSO
KUSO在日文原本是「可恶」的意思,通常也拿来当成 骂人的口头禅。 过分版本是【哭艘】。
  做动词时,意思是不够善良的“恶搞”,就是往死里整的意思;做形容词或副词时,是含义中性的“某事物或某行为非常搞笑,属于笑死人不偿命一类”
  Kuso 是一种文化。
  追溯源头,任何一种冒“文化”之名的东西,都应能找到其母体,Kuso也不例外。总结起来,有几个关键词:无厘头、戏仿、 ACG、网络。

75 魔法师
  根据古老相传的传说:当保持处男之身到达30岁(最近这个门槛被放低到25岁),就可以转职成为魔法师,处男之身保持的越久,能使用的魔法就越多,威力也越大。
  30岁这个概念出自漫画《萌系魔法师》中最经典的一句话:“你有没有听过这样的传说?直到30岁还保有童真的话,就能够使用魔法……。”此后这句话被万千宅男奉为经典用以自嘲,并因此广为流传。
  最初是流传于2ch的传说:“到了25岁还是童贞就能使用魔法,到了30 岁就成为魔法使”。后来诸多一般向漫画学以致用将此成句发扬光大,一款名为《ニイハオ!你好》的GALGAME更以此为主题打造出了一个让人啼笑皆非的都市传说。《ニイハオ!你好》中,原本三十岁的魔法使职业资格下调到了25岁,故事讲述的是二十四岁十一个月的处男主人公,偶然邂逅了正牌的魔法使(四十七岁的工薪族、童贞),看过了那能力后,决定自己也要成为魔法使~。但是凭空出现的三位仙女为了解除魔法使逐渐增多的威胁而决定阻挠主人公的“ 就职计划”,男主角陷入贞操危机。童贞能守得住吗?能成为伟大的魔法使吗?不怕他已经是人生的赢家了……。《ニイハオ!你好》对“魔法使”这一职业做出的{zd0}贡献在于游戏中那位被男猪称为“师匠”的正牌魔法使,这位能使炎之矢、水之枪的高阶魔法使隐藏在眼镜中的眼神锐利、声音充满知性,除了头顶地中海比较尴尬之外颇有伟大哲学者的风范。他的名句:“对男性来说,过了25岁依旧是童贞的话就能使用魔法哦”让诸多毒男宅男皈依魔道,“魔法使”在2008年一时间成为ACG爱好者圈子内{zshy}的职业没有之一。

76 撸管子
源自ACFUN上一个视频   意思是 SY 打飞机(还不知道的话那我就去面壁!!!)

77 阿鲁巴
名称由来
在此种游戏在不同地区几种不同的名称中,“Happy Corner”的起源是比较没有争议,它单纯是源自生日快乐歌《Happy Birthday》的一种变体,但关于台湾所使用的称呼“阿鲁巴”,起源则有点曲折。
Happy Corner,在台湾则被常称之为阿鲁巴(Aluba,发音类似荷兰王国海外属地的阿鲁巴岛,Aruba)或是上树,是一种在东亚地区男性学生之间很受欢迎、用来虐待或开玩笑的团体游戏。

“玩法”
多名同学把一名男生抬起,然后以硬物来玩弄其下体,包括在柱上磨擦。在香港,这些行为通常称为“con人”和“被人con”,台湾则为“阿”与“被阿”。也有把二人的下体互相撞击,称为“X-con”。在学生宿舍,当一名男宿生生日,happy corner会是其中一种庆祝方式,另加唱歌赠兴,歌词改编自英文的生日歌,歌词为重覆“Happy corner to you”四次。
在台湾,学生玩阿鲁巴时,通常都会把被罚者的下体撞往树干或任何柱状事物,或以围绕摩擦的方式戏弄受害者。通常,玩此游戏的目的往往并非真的要制造被玩弄者肉体上的疼痛或伤害,而是一种群体意识的发挥(集中众人的力量对付团体中唱反调或说错话的捣蛋者),用来教训受害者(以开玩笑的态度),或单纯只是一种欺负弱小的娱乐。
在广东,这种游戏被称为磨柱,主要是把被罚者的下体撞往墙角,然后磨擦。很多时候太过激烈的玩法会磨穿甚至磨损裤子,且磨柱侧重于磨,而不是撞。

78 回老家结婚
出自动画ドルアーガの塔 ~the Aegis of URUK~(龙之塔~the Aegis of URUK~)
该动画中凡是说了”这场战斗完后,我打算回老家结婚!“的角色无一例外的立马在下个场景中死亡
因此被漫友的当做”去死"的意思! 例 “你还是回老家结婚去吧!”    “看来下集洛克昂要回老家结婚了”
PS:该动画{dy}季被戏称为结婚塔   第二季被戏称为xx塔 欲知详情请自行补完该作品

79 {jd1}领域
{jd1}领域(Absolute Terror Field,簡稱「A.T Field」)源自动画新世纪福音战士的「AT力场」,直译为「{jd1}领域场」。

{jd1}领域也就是动画片中所谓保护使徒的强大的空间结界,可以直译为{jd1}不可侵犯领域。正是由于这种结界的存在才使得使徒有强大的生命力。传说中是由于使徒(Angles)吃了禁果“生命之实”后才得到的完整的{jd1}领域。这也就是为什么只有同样具有{jd1}领域的Eva才有与使徒对抗的能力。然而,{jd1}领域指的就是任何人心里的心理屏障,即所谓的心之壁。

而如今在御宅族中{jd1}领域的引申意指的是:女性角色在过膝袜子和短裙之间那一段可以看到大腿的若隐若现的空间。那段裙子与长袜之间若隐若现的美丽肌肤让无数男生感到充满诱惑,能够让他们从中看到 [美丽的梦想],所以被称为神圣不可侵犯的[{jd1}领域]。顺道一提,黄金比例是4:1:2.5。

80 阿姨洗铁路
日语“爱してる”的中文谐音。即我爱你。出自于创圣的大天使的OP。



郑重声明:资讯 【动漫术语扫盲B篇_~ 風~ 云~ の~ 莫測!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