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英国低碳_菊花妮_新浪博客
隻持低碳生活

 

第十七篇     零碳城,梦想还是妄想

 



 

上海世博会上的零碳展馆

    贯穿整个世博会的主题无疑是“低碳”和“绿色”,各个国家都在展示自己{zx1}的科技。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已经经历过三次科技革命,即蒸汽革命、电气革命和电子革命。博鳌论坛上的经济学家们称,等待人们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将会是绿色革命。从世博园区内全部交通工具采用清洁能源,到很多国家的展馆可以无废弃拆除,上海世博会展现给我们的,正是以低碳为内核,以绿色革命为目标来使生活更美好的景象。其中,英国伦敦零碳馆便是低碳生活的典范。

从外面看上去,伦敦零碳馆的屋顶被满眼翠绿的景观植被所覆盖,屋顶上有雨水收集系统,雨天时,这些系统会对屋顶植被自动灌溉,而这些并不仅仅是装饰,绿色屋顶的植被也用来吸收碳排放。在坡型的屋顶上,五颜六色的风帽跟随风向灵活转动,利用温压和风压将新鲜的空气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每个房间,整个零碳馆看上去就像自然界的一个细胞,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各种不同的零碳生活方式。

 伦敦零碳馆是中国{dy}栋建成的零碳公共建筑,而它的原型是取自于世界上{dy}栋零碳社区——贝丁顿零碳社区。

 英国的贝丁顿零能源社区,是英国{zd0}的环保生态小区。居民2002年入住以来,它蜚声世界,是国际公认最重要的可持续能源建筑与居住的范例。这个社区由英国生物区域开发集团与伦敦{zd0}的商住集团——皮博迪合作开发,总投资1500万英镑,是把环保生态科学理念引入现实生活的{dy}个成规模的范例。贝丁顿社区里的建筑加厚的外墙像一件绝缘外套,使得热水和做饭等日常活动中产生的热能就足以保持室内的温暖。厚墙在夏天可阻热,冬天可保暖,屋顶的风动换气系统利用热交换原理,在保证空气流通时可保持50-70%的空气湿度,向阳面的部分玻璃窗和屋顶安装了透明太阳能板,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可供小区40辆电动汽车充电。

 一般家庭的能耗主要是取暖、照明、做饭、用水、家用电器和汽车用油,贝丁顿社区在每一细节都避免使用石油、天然气等有碳排放的能源。而且室内选用{zx1}高效节能型的家用电器与照明设施,即使一户的所有房间都开着灯,也只有120瓦,另外,双冲水厕具、曝气龙头和淋浴器可使每户每年节约用水5万余升。小区的能源检测值显示,家庭供热(取暖和热水)消耗的能源只有一般家庭的10%,耗水量只有英国平均值的50%,与典型的郊区住房相比,居民可减少60%的能源需求和90%的热力需要。

贝丁顿社区还设有热、电中心,提供小区用电和热水。发电使用的燃料是当地修剪的树枝和废木料。热电中心的电力与国家电网相联,一般情况下,可满足小区需要,多余部分供给国家电网;用电高峰时,国家电网可以补充。

贝丁顿零能源社区不仅零能源,而且零碳,无废弃物排放。比如,保存水资源。贝丁顿一方面利用各种节水设施,还利用雨水和废水。屋顶的雨水部分流入阳台花园储水罐,用于花园浇灌,部分流入地下储水罐,经处理后用于厕所。小区还考虑到了可持续发展交通,贝丁顿鼓励住户使用公共交通或租用小区零碳排放的电动汽车和自行车,取代私家汽车。

其实,贝丁顿的建设细节并无多少高深技术,只是整合了各领域{zx1}的成熟技术,把环保生态理念运用到小区的设计建设中,带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伦敦零碳馆可以说是贝丁顿的一个缩影。

这次世博会上,它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清新、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在全球低碳经济大环境下,这种生活方式的转变带来的经济行为的转变吸引了众多企业的xx。刚刚启动的零碳联盟就受到了中国企业的热烈欢迎。零碳联盟是致力于低碳、环保的企业展示其在节能减排方面贡献及成果的联盟。已有20多家中国企业加盟这一联盟。在世博会上,向世界展示中国零碳领域的技术与水平,成为中国节能减排先锋企业的强烈愿望。

不过,零碳社区并不是在世博会上才被中国企业和政府这么热捧。今年的115日,河北省怀来县政府在“零碳经济与城市可持续发展”——怀来零碳城市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怀来将建设我国首座零碳经济城市,并发布了《怀来零碳城市发展宣言》,“宣言”里说的零碳城的发展模式是碳源(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去碳汇(林地湿地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等于零。

一个城市,要实现零碳排放,似乎让人们无法相信它的可操作性。不过,怀来县确实有一定的地理环境优势。位于北京市西北方向的怀来县拥有燕山山脉、官厅湖等优良的山水生态资源,处于世界葡萄种植黄金纬度区,又有多个风能、太阳能项目在这里投产,具有良好的低碳产业基础,这里距中关村仅60分钟车程,又有人才和技术引进的优势。而且怀来年均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年均风速3.3/秒,这些都是发展清洁能源的重要资源。

在怀来零碳城的规划中,规划人口是2.5万人,交通工具实行节能减排,倡导使用无污染的电力汽车系统,推行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低碳基础设施。  

 不过,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陈明华也提醒说,如果仅仅依靠追求自身利益{zd0}化的个人和企业,实现零碳城市的发展恐怕非常难,整个零碳城的成功建设,需要公众、企业、非政府组织、非盈利组织,尤其是政府的大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所所长潘家华对此也进行过质疑,他认为,如果是展馆,实现零碳还是有可能的,因为展馆无非就是照明,利用太阳能xx可以做到。但是,一个城市里有居民生活,有工厂进行生产活动,如果实现零碳,几乎是不可能的。

 潘家华还认为,中国现在需要走向低碳,中国也在努力走向低碳,但是低碳经济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点点滴滴汇集起来的,最终还是要通过经济的发展来解决。他还认为,低碳发展是一个过程,相对于现有的基础,是不断低碳化的过程。如果硬是要在现有条件下发展零碳社区、零碳城,只能是一句无法实现的口号,发展低碳经济的根本方式还是把发展的收益返还到环境保护和低碳经济建设之中。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英国低碳_菊花妮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