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规则必须内化到孩子的心中_wuyouxiaokang_新浪博客

规则必须内化到孩子的心中

 

614日的时候,我们爱弥儿家长利用端午节的休假时间与我们园的所有老师们一起开了个座谈会,主题是“自由与规则”,参加者除了我们的老师们,有全体妈妈和三位父亲,同时,还有一位将入园的小语的妈妈。

 

讨论热烈,感觉再讨论两天下去都没问题,因为,孩子成长中家长的困惑太多,也因为家长们都太乐于分享了。感谢与会的所有人员!

 

我不是写报告,所以不一一细写。也算是结合我过去和现在的感受吧,谈一谈自由和规则中的一点,那就是“规则必须内化到孩子的心中”。

 

其实,我发现,在接受了“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这一孙瑞雪的育儿精髓后,我发现有一部分的妈妈走了极端,我见到的这类情况比较多,这是自由和规则的界线问题,之前我们园的乐乐妈妈有一篇博文  ,所以,此文算是对乐乐妈妈这一篇的补充吧。

 

经常看到孩子们互相抢东西和打人的现象,看到比较多的是对别人施以攻击的孩子似乎总是强者,攻击别人后,他的妈妈或其他带着人的就象征性地说一句“快说对不起”,孩子轻言“对不起”后就跑开了,象是没发生什么事一样,可能三五分钟过后,同样的事会再次发生。我甚至看到过老师师在中间“主持工作”,要求一方说对不起,同时立刻要求另一方说没关系,整个过程轻描淡写,就象是走个过场,对孩子看不出有丝毫的触动,也看不出有丝毫的教育意义。

 

我们如何引导孩子建立规则?我想,规则一定不是形式上的东西,规则必须内化到孩子的心中。因为,世间万事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之中,我们无法给孩子一一列出所有的界线所有的可以和不可以,孩子必须在成长中逐渐树立规则意识,这个规则对孩子来说应该适用所有的场合,事物在变、环境在变、身边的人在变,但是,{wy}不变的应该是已经内化到孩子心中的规则。如果让规则内化到孩子的心中?我想以下几点或许很重要:

 

1、成人必须有所规则。

有的人自身不讲规则不按规则办事,却在口头上给孩子讲规则——这种给孩子树立规则的方法是最没有意义的,而且会搅乱孩子的内心,为以后人格分裂打基础。比如:大人横穿公路却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老师们在教室里大声说话却让孩子小点儿声;社会上要求孩子懂礼貌见面要问好而成人自己却把孩子当宠物;家长要求孩子用完东西要归位自己却不归位。。。。。。。其实,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给孩子讲道理最笨的方法就是口头说教,{zh0}的方法就是以身作则。

 

2、自由曾是规则的前提。

持有先进理念的一些妈妈似乎被害了,被束缚的童年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伤害,所以,当我们接触到“爱与自由”过后,给了自己一个很好的放纵孩子的理由。所以,我遇到过不少的孩子没有规则,不懂规则,看似这样的孩子很自由,实际上,最不自由,因为时时处处都可能触及规则的底线。

 

在孩子1岁半前,或者更小以前,我们给孩子讲规则是没有意义的,我特别反对有些妈妈说给孩子玩水是浪费,要培养孩子节约意识。我觉得很可笑,因为,你给一个1岁左右的正享受玩水的孩子讲节约用水算不算是对牛弹琴呢!就玩水一事而言,我记得我的女儿玩水最疯狂的时候是1岁那年的春天夏天和秋天,开着水龙头玩,天冷后玩热水。面对很多人的反对,但我依然故我。而现在,她也玩水,但几乎不会弄湿衣服,她玩水很认真,但不再疯狂,她也绝不会开着水龙头玩水。对于一个在该玩水时期玩够水的孩子,之后为他们树立规则告诉他们玩水龙头的水很浪费非常容易,他们易于接受规则的约束。

 

我坚持认为拒绝产生诱惑。孩子们在不同成长阶段会有不现的“爱好”,比如吃手、撕纸、扔东西、抓饭、玩水、玩沙、玩泥巴。。。。。。。如果在孩子这些“爱好”占据他们日常活动中的主要部分时,我们强行地干扰他们,那他们的成长是不自由的。比如,在孩子该吃手时,你总是打断孩子不让他吃,那么,我们就会看到三四岁甚至四五岁还吃手的孩子,这时你告诉孩子不要吃手,吃手是不好的是不卫生的,这样做对孩子是否有意义是否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如果从一开始你就洗净孩子的手让他吃个够,待孩子长到两三岁甚至三四岁时,还用得着我们告诉孩子吃手是不好的事吗?

 

自由是束立规则的前提,先给孩子尽可能地自由,尤其是在他们两岁之前,或是一岁半之前,具体视每个孩子而定。然后,逐渐地{zh0}是不动声色不让孩子痛苦地给他们树立规则意识,在给孩子树立规则意识的过程中,{zh0}的方法是引导而非口头说教,不要一次性树立太多的规则,根据孩子的成长情况,抓住每一个给孩子树立规则的契机,不必在没有事情发生时却讲某事的规则。

 

3、说话一定要算数。

成人切记不要游戏孩子不要把孩子当成是无知的宠物,所以不要哄骗孩子,在孩子面前要一言九鼎言行一致。尤其是不能为了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为日后埋下什么隐患,比如,有孩子闹得如火如荼想要买玩具,妈妈说前面有更好的玩具,结果把孩子骗走了骗回了家,妈妈达到了没有给孩子买玩具的目的,但可否顾太孩子的心理变化?孩子下一次还会相信妈妈不?一个不诚信的妈妈很难为孩子树立好规则的,更不要谈内化了的规则。

 

 

4、坚持原则不动摇

妈妈们一般都曾经或正在遭遇着孩子要东西的困惑,孩子们到超市里或玩具店见什么要什么,不给就打滚。这是为什么呢?有些人还不明白。其实,这正是你告诉孩子需要用这种方式解决问题!如果是不该给孩子买的东西,打滚也不买,如果是该买的,可以在孩子不提出要求时就买啊。打滚是因为打滚有效,如果打滚无效,打过两三次后孩子还会做如此无聊的事吗?!

 

如果是我们该给孩子建立的规则,那么切记任何时候都不要动摇,一旦动摇就是给自己找麻烦,暂时省事了,但其患无穷啊!我自己的孩子经常在我不同意她做某事时质问我:“那昨天你为什么同意了?”孩子不傻不笨,他也时刻都在“算计”着我们呢。跟孩子相处,有时就是一个斗智斗勇斗坚持的过程。

 

5、多给孩子读书。

给孩子讲道理一般不够形象,不容易被孩子所理解和接受,而生活中我们未必什么事都会在妈妈在时先经历一次,所以,多读书,书中的故事会带给我们更多的体验,在阅读过程中,很多道理就不知不觉地在孩子心中扎了根。

 

 

自由和规则——这是值得每个父母思考的问题,其中的界线尤其考验父母,而将规则内化到孩子的心中其实也很重要。真正懂规则的孩子不是时时刻刻有身边的人提醒才知道规则是规则的,而是他们内心有一把衡量的标尺。这标尺就是在孩子的成长中一点一点生于孩子的心中的。

 

后记,本想好好写写,但早该起床了,我们马上要去森林公园,所以,写后半部分时慌乱和心不在焉,将就了,欢迎讨论。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规则必须内化到孩子的心中_wuyouxiaokang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