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念头_庆春风_百度空间
        小念头是一个初级套路,它的动作招式不多,但它集中了咏春拳攻防的最基本的招式和手法,练好小念头各个招式动作组合,就能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念头,过去亦别称“三拜佛”,但仍以前者的名称流行。所谓“三拜佛”者,是由于再次“古式”套路中有一摊两伏的动作;而已四指朝天,形如拜佛状的护手作为收回身前的动作。但由叶师及现实所传者,多为“一摊三伏”之法,故以不算三拜佛已。   以“小念头”作为咏春牌{dy}首拳套之称别具含义。当一名初学者启蒙之日,教者会以告诫的语气对说:“小念头不正,终身不正;习武如是,做人如是。”----这道理简单;因为小念头内包含了咏春拳的各种基本动作,二日后的千变万化的招式,无不靠此等动作组成;若练习者连这首基础拳都练不好,其日后技术之坏将不待言。而立身处世,若连小小 一点念头都不向正途发展,其人品格之差亦不难想象了!由此可知,“小念头”一辞意带相关;创此名称的人用心良苦,堪作今日咏春派门人在“武”与“德”方面作立身处世之铭。   在故叶问宗师以前,小念头圈套相传下来有“一百零八点”手。有关此说,本人曾多年以来搜集资料,比对及印证,{zh1}才发现个中秘密。原来,每一单式动作谓之一点。如某些双手一齐做同一动作的(如:交叉梗手.双枕手.双摊手....之类),名为“复合式,作两点计算。而某些单手动作,名为“单式”,作一点计算。   单一个“复合式”或“单式”动作,并非有出手起至收拳止计算;而是指每一个不同用途的动作为一“式”。举例来说:由左“日子冲拳”打出至收拳回腋之间之动作,已经是三式计算;其次序如下---“日子冲拳”.“由摊手变为圈手”.“收拳”。由于这是一招“单式”动作,故作“三点”计算。又以开马后之最初一组动作为例:“交叉梗手”---“滚手变回交叉摊手”---“收手”。这是四个“复合式”的组合,故当作“八点”计算。   事实上,叶问宗师当年所学,与他日后在香港所传授下来的“小念头”拳套,已有增删。甚至叶问宗师在未来香港之前所教的小念头拳套,与现时在香港所练的,亦略有出入。我不能断言叶宗师最初所学的小念头拳套有否早经其师.其二师兄(吴仲素---叶宗师早期得技其功最伟).其师叔(梁壁---叶宗师后期修炼全仗其功)等略加修改;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叶宗师初投师门时之小念头,与后来再跟其师叔梁壁时之小念头已有所变化。至于赞先生时代得小念头,据极可靠资料证实,是跟现目流行的小念头有小部分出入的。当时的小念头确实不折不扣有一百零八点手。但经不抵此数。   比较来说,我还是喜欢现目的一套小念头,至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改进。以前的小念头,在中段栏手动作以后是断作两式的,但现时已一气连贯直落。此外,现时的小念头亦充实得多。其实,个人认为“学拳但求得其真意”。若拘泥于一招半式之间的来源问题,或一意追求正统,而疏忽于拳理中优略正误之法,无非抱残守缺。尤其对于讲求活用随意,脱离旧有一套“对拆方式”的传统武术观念的咏春拳术,更不应有此种狭溢思想。   在小念头中,“一摊三伏”的一组动作,可算是整套拳的重心。这组动作应越练越慢,直至出手或回手达到“力不断而若止.形似静而时动”的缓慢程度,方会领略此中之妙。若练到这一程度,便会逐渐感觉呼吸变得缓慢而深沉, 血气运行渐速,血管扩展而全身发熨。如于和暖之气温中段练,不久即汗流浃背;如于寒冬之气温中锻炼,则遍体生烟,仿如全身沸腾。难怪以前的人言:“锻炼内功可练至全身出烟”者,其实真有此事,并非虚言!   如将这一组动作持之以恒,练至再高境界,只要推出一式摊手,全掌能逐渐转为紫黑色;旁观如以手置于掌上试探,党课感觉炙热远超于正常体温。而转为护手时,则全掌突然转白,掌上热力顿失,一刻算练此拳后怪异之处。且练小念头时虽感辛苦,但练后不久,即神经奕奕。小念头之功效,非锻炼者长期修炼之后,本身不易感受出来。除上述动作外,其他手法皆以不徐不疾的速度打出。这类动作,包括了中段的左右前后揿手,拦手,拂手,枕手,窒手等等,均统统包含在这首看似简短如柔软体操的拳套中。   小念头有一特点——练习时自始至终不移一步。故此,练习小念头手法时,等于同时锻炼下盘功力;这就是初学者一开始即可练小念头,而无须像其他门派般先练好扎马才能学习初基拳套。咏春拳术重“借力巧打”。故练习咏春拳术必须注意以下的阶段:先懂“舍力”,继续“卸力”;精于卸力,方学“借力”。如只讲“以力取胜”,遇弱敌可胜,遇强敌必败。唯舍力后方能专练“以计取胜”之法;如此,敌力强弱已属次要。精于卸力,敌人气力再大,亦难加于我身;这时便可反借对方力度以攻对方。   练习方式:   念头是咏春入门的{dy}套拳法。练习小念头必须将全身放松,包括双肩、手腕、手肘,挺胸收腹,肩膀下垂,两膝向内拑。初学时,整套拳法可以以较慢速度来练习,特别是「一摊三伏手」,应以最缓慢的速度去练习。待整套拳法熟习之后,便可将速度加快。注意上身不可摇晃不定,埋肘,出手取中线,不求快,只求姿势正确。须知日后学习、、黐手等,其手法皆由小念头变化而来,再配合了马步而成。初学者必须持之以恒,务求将基础打好。   1. 预备式   双脚靠合立正,两手垂於两腿侧,眼向前望,舌顶上颚。   2. 立正抱拳   依循上式,两手从双腿侧提起至胸侧,两手握拳,拳心向上,拳背向下,双臂稍微用力向后拉。   3. 正身二字拑羊马   依循上式,两膝微曲,双脚掌向左右分开(以45度先分开两脚尖,后分开两脚跟,脚掌贴著地面,不可离地),挺胸收腹,收起臀部,臀部不可向后突出。   4. 下交叉耕手   依循上式,双拳变掌向前交叉下插,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背向上,掌心向   5. 上交叉摊手   依循上式,上臂不动,曲肘将两前臂提起,并保持交叉之势,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掌背向外,而掌心向内。   6. 收拳   依循上式,双掌握拳,一起收回胸侧,两臂微用力向后拉,拳心向上,拳背向下。   7. 左日字冲拳   依循上式,将左拳移至胸部中线,尾指向下,拳头与胸口保持一个拳头位距离,向前直线冲出,至手臂伸尽时,左拳摊开向前穿,掌心向天,左掌以手腕为轴心,作一内圈手后握拳,将左拳收回胸侧。上述乃一连串动作,中间不要停顿。   8. 右日字冲拳   依循上式,将右拳移至胸部中线,尾指向下,拳头与胸口保持一个拳头位距离,向前直线冲出,至手臂伸尽时,右拳摊开向前穿,掌心向天,右掌以手腕为轴心,作一内圈手后握拳,将右拳收回胸侧。上述乃一连串动作,中间不要停顿。   9. 左摊手   依循上式,左拳变掌,掌心向天,放松手腕,贴著胸侧,以肘底力慢慢依中线向前伸出,伸至肘部与胸口距离一个拳头位时稍停,左掌以腕为轴作一内圈手成护手(指尖向天,掌心向右),将左护手以肘底力慢慢回收於胸前 (护手与胸口须保持一个拳头位距离)。   10. 左三伏手   依循上式,放松左护手手腕成伏手,手背向外,掌指向右,以肘底力慢慢依中线向前推出,至肘部与胸口距离一个拳头位时稍停,左伏手以腕为轴作一内圈手成护手,将左护手以肘底力慢慢回收於胸前。上述动作做三次。   11. 左横掌   依循上式,将胸前左护手横推向右与肩齐,再收回胸前   12. 左正掌   依循上式,左掌依中线向前推出,   13. 标指、圈手、收拳   依循上式,左掌手指向前直标成标指手,掌心向天,再以手腕为轴作一内圈手后握拳,将左拳收回左胸侧。   重覆 9—13 所有动作,不同的是,这次是用右手来练习。   14. 正身左按掌   依循上式,左拳变掌沿身侧下按,掌心向地。   15. 正身右按掌   依循上式,右拳变掌沿身侧下按,掌心向地。   16. 正身后双按掌   依循上式,将双手提起至腰后,掌背贴腰,双掌往后撑,掌心斜向地。   17. 正身前双按掌   依循上式,将双手提起至身前腹部,掌心斜向地,双掌往前斜向下撑,掌心斜向地。   18. 正身双拦手   依循上式,双掌向内回收(使上臂和前臂屈曲成90度角),左手在上,右手在下,掌心向地,左掌在右肘上,右掌置於左肘下。   19. 左右分掌   依循上式,双掌向左右同时打横分开,掌心向地。分开后两臂与身体成一直线,双掌随即向内回收成双拦手,右掌置於左肘上,左掌停於右肘下,掌心向地。   20. 正身双抌手   依循上式,双掌由上往下切,掌心互对,双手置於胸部中线位置。   21. 正身双窒手   依循上式,双掌向内翻,掌背向天,翻掌时用肘底力将双手微向后收,手肘与胸部须保持一拳。   22. 正身双标指   依循上式,双掌向前标出直插喉部,掌心向地。   23. 正身双按掌   依循上式,双掌向下按,与腹部齐,掌心斜向地。   24. 正身双顶手   依循上式,曲腕以手腕背向上顶,高及喉部,掌指向地。   25. 收拳   依循上式,双掌变拳随即收回胸侧。   26. 左横掌   依循上式,左拳变掌横推向右与肩齐,掌心向右。   27. 左镰手   依循上式,左掌曲腕,掌指向地,手背向外,以弧形经胸前向左方扫去,停於左胸侧,掌指向左,掌心向右。   28. 左铲颈手   依循上式,左掌向前方直撑出,高及喉部,掌指向左,掌心斜向前。   29. 标指、圈手、收拳   依循上式,左掌手指向前直标成标指手,掌心向天,高及喉部,再以手腕为轴心作一内圈手后握拳,将左拳收回左胸侧。   重覆 26—29 所有动作,不同的是,这次是用右手来练习。   30. 左摊手   依循上式,左拳变掌,掌心向地,放松手腕,贴著胸侧,以肘底力慢慢依中线向前伸出,伸至肘部与胸口距离一个拳头位时,将左掌向外翻成摊手,掌心向天。   31. 左耕手   依循上式,左掌以斜线往左下方下格成左耕手,手背向外,再将左掌由内而外向上转成摊手,掌心向天及取中线。   32. 左圈打   依循上式,左摊手手掌向内圈至掌指向左,掌心斜向外,左掌继续向前撑打,高及喉部。   33. 标指、圈手、收拳   依循上式,左掌手指向前直标成标指手,掌心向天,再以手腕为轴心作一内圈手后握拳,将左拳收回左胸侧。   重覆 30—33 所有动作,不同的是,这次是用右手来练习。完成后再重复 30—33 动作,先做左手后做右手,即先后练习。   34. 左膀手   依循上式,左拳变掌,放松手腕,左肘向前上提以弧形抛出,掌心向外,抛出后,上臂与前臂微曲成60度,左手腕在中线位。   35. 左摊手   依循上式,左肘向内回卷成摊手,掌心向天,放松手腕及取中线。   36. 左底掌   依循上式,左掌向外曲腕,掌心向外,掌指向地,再将左臂向前往上托出,高及喉部。   37. 标指、圈手、收拳   依循上式,左掌手指向前直标成标指手,掌心向天,再以手腕为轴心作一内圈手后握拳,将左拳收回左胸侧。   重覆 34—37 所有动作,不同的是,这次是用右手来练习。   38. 左脱手   依循上式,左掌往中线下方下格成耕手,手背向外,下格时左掌以斜线向中线下方标出,同时将右拳变掌,掌心向天,轻贴於左肘上,再将右掌反转成掌背向天沿左前臂往下削,右掌下削至左手腕时,左掌随即反转成掌心向外,然后将左臂往后收,再将左掌轻贴於右肘上,掌心向天。上述乃一连串动作,中间不要停顿。   39. 右脱手    依循上式,将左掌反转成掌背向天沿右前臂往下削,左掌下削至右手腕时,右掌随即反转成掌心向外,然后将右臂往后收,再将右掌轻贴於左肘上,掌心向天。上述乃一连串动作,中间不停。   40. 左脱手    依循上式,将右掌反转成掌背向天沿左前臂往下削,右掌下削至左手腕时,左掌随即反转成掌心向外,然后将左臂往后收,再将左掌轻贴於右肘上,掌心向天。上述乃一连串动作,中间不要停顿。   41. 左日字冲拳    依循上式,将左掌变拳依中线向前直线冲出,尾指向下,右掌亦同时变拳回收於胸前中线,靠左肘部,尾指向下,上述乃一连串动作,中间不要停顿。   42. 右日字冲拳    依循上式,右拳沿左前臂桥面向前直线冲出,尾指向下,左拳亦同时回收於胸前中线,靠右肘部,尾指向下,上述乃一连串动作,中间不要停顿。   43. 左日字冲拳    依循上式,左拳沿右前臂桥面向前直线冲出,尾指向下,右拳亦同时回收於右胸侧,上述乃一连串动作,中间不要停顿。   44. 立正收式    依循上式,将左拳收回胸侧,双脚靠合立正收式。


郑重声明:资讯 【小念头_庆春风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