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本土企业有制造业吗?_轮回_百度空间

中国本土企业有制造业吗?
徐明天

   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逼出来了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提升转型的话题。我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因为作为中国本土企业就没有什么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基本没有。
    美国经济咨询公司环球通视公布预测,2011年中国的工厂产出将达到1.870万亿美元,略高于美国明年的预测数字,届时中国将成为全球头号制造大国,从而结束美国在工厂产出方面连续110年雄踞全球xx的历史。评论说:“如果中国真的成为全球{zd0}制造国,那将是它重新坐上头把交椅——按照经济历史学家的说法,在长达1500多年的时间内,中国曾一直在商品产出方面领衔世界,直到19世纪50年代才被英国短暂超越。 当时英国的推动力主要是工业革命”。
    但是,我却认为今天的中国制造与19世纪50年代前的1500年是不同的。那个时候出口到世界的茶叶、丝绸、陶瓷等产品都是中国企业自己制造,而今天出口到世界各地的产品大多由外国公司设在中国的工厂制造出口,外国公司只是利用了中国的廉价土地和劳动力,降低成本,贴上“MADE IN CHINA”的标签,但品牌还是国外的。
    6月24日,苹果iphone 4全球发售。凤凰卫视报道,香港的价格是8000港元,比美国贵了3倍。
    当我们成为全球{zd0}制造国的时候,我们也面临世界百强品牌无一中国创造,中国只能做来料加工型的“世界工厂”的尴尬。{zd0}的尴尬是,以中国大陆本土企业而言,不仅没有品牌,还没有制造。
    电脑,就是一个例证。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正是世界信息革命的30年,电脑成为划时代的产品,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秩序。上世纪80年代初,一台286、386电脑卖三、四万块钱,然后中奔腾系列。现在一台电脑两、三千块钱就能搞掂,功能强大让人惊叹。这30年全球最重要的产品莫过于电脑。
    现在,中国是电脑的全球制造基地,有人说深圳的高速公路堵车,全球电脑就缺货。但是,在中国大陆的电脑企业大多数是台湾企业投资,台湾企业利用大陆的各种优势,在竞争中取出,几乎垄断了全球电脑的制造。2007年的统计,全球100台品牌电脑中,有97台是台湾企业制造。美国的品牌,台湾企业制造,这就是电脑业的格局。
    富士康就是世界电脑制造的巨人。全球35%以上的品牌电脑由它制造。去年以来,富士康又进入笔记本电脑,跟惠普在重庆建立的工厂,年产笔记本电脑2000万台。
    广达、友达、宏基、明基、华硕等,都是台湾在全球有名的电脑品牌。
    就中国大陆企业而言,电脑是最失败的一个产业。大陆企业已经做不了电脑,没有人做电脑。
    让我们有点骄傲的是,中国还有一个联想电脑,2004年曾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据说已经是世界第三大电脑品牌。2008年,联想还登上了世界500强,列第499位。
    但是深究下去,联想只是一个电脑销售公司,它已经十多年不制造电脑了。它的电脑也是台湾企业生产,然后贴上联想的牌子卖。
    2009年初,联想集团发生重大人生变动,柳传志再次复出担任董事长,因为联想正处于危机之中,把联想看作自己的“命”的柳传志不能无动于衷。这也说明的危机有多么重。有人说联想的危机来自全球金融风暴,我却认为联想的危机十年前就埋下了。因为十年前联想就不做电脑了。
   2007年,联想控股达到历史{zg}纪录,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462亿元人民币。
    作为制造企业,“联想信息”登上2006年深圳百亿企业排行榜,销售收入超过300多亿元,这是“联想信息”{dy}次出现在深圳xxxx的名单中。这块业务是联想在并购IBM公司的PC之后承接下来的IBM在深圳的制造业务。主要有两块,一是IBM原来在深圳福田保税区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厂,每月的出货能力可达到上百万台。这个工厂叫IIPC,主要生产个人电脑,是IBM全球笔记本电脑{wy}生产基地,也是IBM eServerx 系列服务器在亚洲的{wy}生产基地。在联想收购前,IIPC笔记本电脑销量呈爆炸式增长,年笔记本电脑及台式机出货量达1000多万部,占IBM全球总销售量的40%。据海关统计,2003年,IIPC出口额达26.55亿美元,在2003年深圳企业出口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出口大户富士康。
    第二块是IBM和长城电脑公司在科技园有一个工厂,生产主机板之类电脑套件。另外,IBM和长城公司的合作非常广泛,包括PC设计技术支撑等。IBM在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之后,这一块业务也从长城电脑分离出来,从深圳科技园的北区搬到南区的联想大厦。
    在并购IBM的PC业务之前,联想的基地有三个:
    一个是北京上地北方厂。该基地1992年建成投产,1998年5月6日,联想第100万台电脑就是从上地生产基地走下生产线。从资料看,2002年4月1日,《北京青年报》报道《上地信息产业基地每公顷创产值3亿》,其中谈到联想“ 其北方厂年产电脑达到了200万台以上,产值高达100多亿”,是该基地{zd0}的年产值记录。
    第二个是联想惠州基地。这是联想高调宣传的制造基地。直到今天,有关报道还如此记录联想惠州基地:“1994年,联想集团第二个生产基地‘联想惠阳科技园区’在广东省惠州市创建。园区规划面积80万平方米,现已开发30万平方米,建成厂房及生活附属设施近16万平方米,员工4000余人,总投资已达12亿人民币。2001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8亿元人民币,主要生产PC整机、QDI主板和高精密线路板等计算机及配套产品,其中QDI主板厂是1994年由深圳迁到惠阳的,目前厂房占地面积30000多平方米,主要从事主板加工及代加工业务,是全球{zd0}的主板厂家之一。”
  但是,据凌志军的《联想风云》记述,联想惠州基地本来是一个房地产项目,1992年立项建设,1993年,惠阳和广西北海、海南洋浦成为国内房地产和开发区调控中涉及最重的地区,热火潮天的开发浪潮骤然冷却,房地产项目做不下去了,柳传志派得力手下郭为去救火主持这个项目,房地产项目就贴上了“亚洲{zd0}的电脑生产基地”的标签。实际上,联想在这里基本没有进行制造业务,从各个方面了解,惠州人都知道联想在惠阳一个大的基地,但人气一直不旺,做什么说不上来。惠州《2007年开发区科技工作情况》介绍:“2007年,联想科技园的联想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总人数990人,其中技术人员200人,占20%,拥有高级职称16人,占2%”。
    三是联想上海生产基地。联想集团上海生产基地2003年7月31日正式投入运营。不过,联想上海公司的产值记录也查不到。
    也就是说,深圳“联想信息”之外,联想超过1000多亿的销售收入找不到制造出货地点。如果哪一个地方有100亿元的年产值,都是一个相当可观的企业,不会秘而不宣。
    找不到联想电脑的生产制造地,那么联想电脑到底是在哪里生产制造呢?
    联想有一句xx的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对于普通的人来说,不论你怎么发挥联想,也不可能想到联想电脑是由台湾企业制造生产的。
    联想电脑外包从2001年就开始了。2001年12月14日晚上,联想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举行600人的盛大圣诞party。柳传志、杨元庆、马雪征等联想高层悉数盛装到场。同时出现的,还有投资界、财经顾问名流等。就是在这次圣诞晚会上媒体捕捉到了联想把电脑外包的信息。柳传志在晚会致词中用他一贯坚定的语气表示,“联想曾经历过六次转型,这是第七次,也是惟一我们主动应变的一次。我相信从产品到服务的这次转型也一定会成功。”媒体解读柳传志的“第七次转型”报道称:“OEM战略就是联想此次转型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掌握核心技术后,联想有可能将部分产品外包”。 当时就有人说,联想电脑外包很有可能选在全球{zd0}的电脑OEM基地台湾。
   就这样,联想电脑就悄悄地从台湾企业的代工流水线上走下来,贴上联想的牌子,装上印着联想电脑的包装箱走向市场。
    代工企业有一个严密的规定:为顾客保密。即绝不会透露顾客名单。因此,人们就无法知道联想电脑的生产制造基地在哪里了。
    据我们了解的情况,联想电脑也不是在台湾生产制造,大部分在东莞和深圳的台资企业生产。联想的主机板由台湾技嘉生产,环旭电子、富士康等则是联想电脑的代工厂。
    联想把电脑制造外包给台湾企业代工,列举了很多理由,但实际的原因是联想制造不成功,做不了电脑,不得不外包给别人。
    联想的业务板块中,{zz0}我的已经不是电脑,而是房地产和投资。2008年北京奥运会,联想就借赞助奥运从北京拿到大片土地,正赶上2009年的高房价,也赚了一大笔。现在联想又进入金融业了,2010年4月,联想入主汉口银行,成了{dy}大股东。
    制造不出电脑,不制造电脑,还有什么产业和制造业呢?
    电脑业不就揭示了中国制造业令人堪忧的真实现状?
    那些所谓富士康模式已经过时,劳动密集型产业应该淘汰的所谓专家们,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建立自己的制造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让中国的农民工不只是给外国资本家当长工。

   各位读者和朋友,在完成《富士康真相》的写作以后,目前我正在进行《论战富士康——中国制造业批判》一书的写作,仍然是每天写作十几小时,除了睡觉吃饭和打打拳,其他时间都在写作,预计7月上旬能够完成。



郑重声明:资讯 【中国本土企业有制造业吗?_轮回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