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高考、中考相继结束,一年一度的招生大战又拉开帷幕。前几天,一所学校的老师到异地散发
招生简章,竟遭到当地竞争对手的阻挠和殴打。这一事件的背后,是在生源逐年减少的背景下,招生大战的不断升温。招生大战中出现了哪些非正常的招生手段?广大学子又如何擦亮慧眼,不被蒙蔽?记者就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资料图片
“ 招生代理”自印简章蒙骗学生
一老师到异地散发招生简章遭打;重罚之下的“全民招生”状况堪忧
【事件】
散发招生简章,老师被打
李老师是石家庄一所中专学校的老师。6月21日,中考{dy}天,她和几位同事来到平山县实验中学,在该校门口散发本校的招生简章等宣传单。没想到,有几个自称是平山县教育部门派来的人,说不允许发传单,并把李老师等人手里的宣传单抢过去,还打了起来,李老师等人赶紧报警。
负责此案的平山县城关派出所一位民警说,打人的是平山县职教中心的人,他们是怕石家庄的学校到平山抢生源,才动起手来。后来两所学校协调解决了此事。
石家庄这所中专学校的一位校领导说,老师们可能有些误会,才会引起冲突。打人事件发生后,他们不打算再到平山实验中学散发宣传单了。
记者几次联系平山县职教中心,值班老师都说不清楚此事,可以问一下别人。但记者再拨打电话,就没人接听了。
【现状】
招生大战中的非正常手段(中标)
虽然老师散发招生简章被打只是极个别的事件,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招生大战的火药味儿。那么,现在的招生大战中,还有哪些非正常手段?为何会出现部分学生入学后又发觉被骗,要求退学的情况?记者就此采访了一些高职、中职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和老师。
重奖、重罚之下的“全民招生”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多数都是“全民招生”,把招生任务分配给全校所有教职员工,从一线老师到后勤工作人员,无一例外。专门负责招生的招生办公室或招生处,任务最重。
老师们每招收一名学生所得的劳务费,公办学校一般是三五百元,而民办学校则能达到上千元。如果招不到学生,老师们则会面临扣工资、降薪甚至被辞退的处罚。接受采访的几所学校负责人表示,重奖、重罚之下,老师们只好想尽办法招揽生源。有些老师在向学生介绍自己的学校时,难免夸大其词,或者通过各种方式贬低对手学校。
“
招生代理”扰乱招生秩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老师或招生办公室完不成招生任务,只好请别人帮忙。这样就催生了招生代理这个行业。
一学校的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从事招生代理的有两类人:一类是没有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或社会闲杂人员;一类是农村小商店、小超市的老板。他们舍弃学校印制的招生简章,自己印制宣传材料,留自己的电话。他们声称自己就能代表学校,往往在就业等问题上做出不切实际的承诺,取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
招生代理招到学生后就拿钱走人,日后也不用面对学生,所以为了挣钱就不择手段。有些学生入学后,发现学校并不像招生代理说的那么好,要求退学,此时学校都会极力挽留。因为学生入学{dy}年,除去学校支付的招生劳务费和教学成本后,学生所交的学费已所剩无几了。只有留住学生,才能有所收入。
还有一位民办学校负责人说,招生代理夸大其词,一旦出问题,承担责任的还是学校。虽然学校对这一点都心知肚明,但是一般不会拒绝招生代理。因为他们确实能招来学生。
【原因】
生源减少导致众学校争抢学生
近年来,参加高考、中考的考生人数在逐年递减。比如,石家庄市2008年参加高考的人数是111348名,2010年则是90856名,比2008年减少了2万多人。石家庄市2007年参加中考的人数是123680人,2010年则是106622人,比2007年减少了1.7万多人。生源的减少,直接导致“僧多粥少”,招生大战日趋激烈。接受采访的一些学校负责人表示,外地的一些高职、中职类学校,也从河北省挖走了不少生源。
生源减少,很多学校的校舍及教学资源都闲置了,无形中加大了教学成本。一家民办大专院校的校长说,学校的规模越小,管理成本就越高,因此学校要生存,就得千方百计扩大生源。
【部门观点】
不允许依靠中介和有偿招生
石家庄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每年都会出台相关的意见,规范招生行为。根据规定,职教类学校的招生简章都要到相关主管部门审核、备案。依靠中介招生和有偿招生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一旦发现这类违规行为,主管部门会予以查处。
这位负责人表示,一些学校的招生简章是以市教育局招生公告的形式,刊登在报纸、网站上的,其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学费等都经过了严格审核,可信度高,建议学生和家长参考这类招生简章。对于招生人员的宣传,也要加以判断,理性选择学校。学生和家长{zh0}亲自到学校实地考察,以避免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