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我国聚氨酯产业发展八大亮点-中国建材采购网
     近来,随着聚氨酯 (PU)投资重点逐渐由欧美向中国转移,我国PU产业区域分布的格局已逐渐明朗;展望未来,汽车工业、高速铁路、建筑节能、新能源等领域将成为PU行业快速增长的强大推动力。

  亮点1:全球PU产品{zd0}消费市场

  得益于我国丰富的劳动力、科技资源和广阔的市场,目前国内PU产品消费结构中合成革浆料、鞋底原液、氨纶和占有较大比重,其产品产量、消费量、外贸出口量均居全球{dy}。2009年我国PU产品消费量500万t,2012~2015年我国将成为全球PU主要消费市场。

  亮点2:全球PU原材料产能、产量增长最快地区之一

  2009年我国MDI产能达到114万t/a,随着宁波万华30万t/a、烟台万华30万t/a、巴斯夫重庆40万t/a、葫芦岛聚氨酯产业基地16万t/a、日本聚氨酯5万t/a以及甘肃银光10万t/a的MDI生产装置陆续投产,到2012年我国MDI总产能将达到245万t/a;2009年我国TDI产能35万t/a,随着上海联恒8万t/a、上海拜耳材料科技30万t/a、甘肃银光5万t/a、沧州大化10万t/a、葫芦岛聚氨酯产业基地5万t/a、蓝星化工5万t/a、烟台巨力5万t/a以及福建5万t/a装置的陆续投产,到2012年国内TDI产能将达到105万t/a。届时我国将成为全球MDI和TDI产能{zd0}的地区之一。其中,烟台万华和宁波万华到2012年MDI总产能将超过100万t/a,这无疑将对提高我国PU产业国际竞争力并确保其平稳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国聚醚多元醇(PPG)产能已达到150万t/a,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包括:上海拜耳材料科技(25万t/a)、上海高桥石化(30万t/a)、广州宇田聚氨酯(15万t/a)、苏州中化国际聚氨酯(10万t/a)以及山东蓝星东大化工(10万t/a)。未来几年,我国还将迎来新一轮PPG扩产高潮,预计到2011年,PPG产能将达到260万t/a,而国内市场消费量将达150万t,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

  聚四氢呋喃(PTMEG)作为一种高性能聚醚多元醇,在国内80%用于生产氨纶,目前产能约23万t/a。PTMEG生产技术含量较高,其中低分子量PTMEG技术难度更大,国内大多数生产企业在该领域尚未取得技术突破。

  亮点3:全球PU投资重点已由欧美移至中国

  全球知名跨国公司如巴斯夫、拜耳、亨斯迈、陶氏化学、英威达、壳牌、美国气体、迈图、雅宝、NPU、三井等公司均以独资或合资形式在中国大陆或香港建立了PU原料、产品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近年来这些跨国公司不断加大在中国PU领域的投资力度,并将一些国际先进的制造技术首先投放在中国市场,实现本土化生产。

  亮点4:区域分布格局将逐渐形成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目前国内PU产业最发达的地区,50%左右的PU原料及其制品来自于该地区。其中,MDI产能已达到89万t/a,占全国的82%,到2011年将达到129万t/a,长三角地区将成为全球MDI产能{zd0}的区域之一。TDI产能为16万t/a,占国内的50%,到2011年将达到46万t/a。此外,该区域还拥有5万t/a三聚体(HDI)和2万t/a水性PU乳液的生产线。到2012年,该区域PPG产能将达到80万t/a,占全国的30%。

  以广州为中心的珠三角地区国内PU产品外贸最发达的地区,也是PU外资和合资企业最多的地区之一。

  以烟台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地区(包括京津冀鲁)目前国内MDI和TDI主要生产地区,也是国内PU产品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随着烟台万华50万t/aMDI和沧州大化(含黄骅)15万t/aTDI项目的正式投产以及京津两地未来PU产业的快速发展,该地区将成为国内PU产业的另一'发动机'。

  以葫芦岛为中心的东北地区石化原料基础雄厚,是目前国内PPG和TDI资源集中地区之一。该区域PU原料和产品种类较多,产能、产量较大,市场广、化工基础强,是国内未来PU产业发展的亮点区域。

  以兰州为中心的西北地区主要围绕甘肃银光TDI和拟建的MDI等产品为中心,形成相对独立的、具有自身特色的下游PU产品产业链。

郑重声明:资讯 【xx:我国聚氨酯产业发展八大亮点-中国建材采购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