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热衷“政治法律”村官,最终被打入黑社会_世界大同_新浪博客

     2004年3月21日,新华网以《“吕江波”现象探访》为题,报道了农民企业家吕江波热衷“政治法律”参政经历。

    想不到的是,事过六年后的2010年2月7日,这个热衷“政治法律”的村官,又因为反对地方政府乱征用土地出事了。吕江波因涉嫌妨害公务犯罪被公安机关拘留逮捕。

   这是吕江波第二次被抓,{dy}次被抓是在他担任村官之前。1998年4月吕江波向中央写信反映乱征用土地问题,经过三年的举报控告,违法征用土地问题才在2001年4月得以查处。查处违法征用土地问题后,在2001年的8月5日,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集会为由将吕江波刑事拘留。后因证据不足,案件得以撤销。

    2010年5月11日,吕江波一案侦查完毕,晋江市公安局将案件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让吕江波和家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涉嫌的罪名有如变魔术般,由一个变成了八个,还被打入黑社会组织犯罪。

   当年有记者曾预言这个“参政”不合作的村官迟早还会被抓,果然不幸被言中了。也有人称,如能彻底查清妨害公务罪背后问题——即乱征土地问题,搞不好也会引发官场“地震”。

     一个热衷于“政治法律”村主任,是黑社会的头目呢,还是敢说敢干好村官?希望有媒体再去作一般调查。

附:新华网2004年3月21日报道——"吕江波现象"探访 

 新华网福州3月21日电(记者王凡凡 林小平) 一个因事业成功且乐意助人而在圈内颇受称赞的企业家为什么突然"改弦更张",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当起了"倒贴钱"的村官?一个自信骄傲而又不失单纯率真的生意人,为什么突然热衷起"政治法律"并动辄以"人民代表"身份自居,宛如古代斗士般愤激?在对"千万富翁"吕江波参政历程的追踪中,我们显然看到了不少值得深思的东西。

  从2003年11月起,福建省晋江市深沪镇科任村的村民们就发现,他们村已再一次成了"舆论焦点",一拨又一拨的记者接踵而至,有关报道也一篇又一篇地出现在各式各样的媒体上。

  科任村是闽南xx的地下据点村,但它的这一波"出名"却源自他们新当选的村主任吕江波及其上任后遭遇的一系列故事。

  1966年出生的吕江波自15岁离开村庄后就一直在外面创业,现已是当地企业界小有名气的"成功人士",个人资产已超过千万元。在1998年之前,甚至吕江波自己也认为他这辈子已经很难再与那个有着5000多个人口、20多个姓氏和1万多个海外乡亲的渔村发生什么直接联系了。

  在一份盖有"晋江市深沪镇科任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大印的《(科任村)土地违法案件大事记》里,记者找到了吕江波的名字,上面写着"1998年4月28日,科任村人民教师吕孙建、吕江波致信朱镕基总理,反映科任村土地违法问题。"据说,这是吕江波离村多年后首次介入"村务",出于义愤?碍于情面?一时冲动或抑有其他原因?反正他一下子成了"村民维权的排头兵"。

  因为"两吕"的这封信,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默默无闻的科任村{dy}次成为"舆论焦点",成片土地被违法征用问题引起了国务院、福建省政府、泉州市政府等相关部门及中央电视台、《农民日报》等相关媒体的xx,此后几年间,督查件、调查反馈、媒体曝光甚至扣留记者等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发生,而吕江波本人也开始进入"多事之秋":2001年8月5日,正在石狮参加"港士龙服装发布会"的他被晋江市公安局以"涉嫌非法集会"的罪名强行抓走并被羁押于晋江看守所,至9月7日才"变更为取保候审"。其后,在经过多番交涉并向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撤消国家赔偿申请后,2003年10月24日,晋江市公安局才以"证据不足"宣告撤消此案。

  仅仅因为"涉嫌非法集会",一个领导着近10家企业且与海内外不少xx人士均有着密切关系的人就这样在众目睽睽下被强行带走并被羁押了一个多月,{zh1}还是在上级部门多次干预下,在事情发生了2年多时间且表示了一定的妥协之后,才得到一纸撤案通知!这整件事情对吕江波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记者仅能从吕江波在叙述到此事时突然爆发的吼声中知道如下两点:一是羁押期间,他的病腿因延误了xx,造成现在行动仍然不便;二、他很想当一个"人大代表"什么的,除了可以继续替村民讲几句真话外,也有xxxx虑的成份,因为有这样的身份,"公安局就不敢随随便便、说抓就抓了"。 

  2003年8月,科任村进行新一任村主任选举,吕江波被推为候选人之一。出乎意料地,在得知这一消息后,吕江波竟全然不顾家人和合作伙伴的反对,当即作出了回村参选的决定并认真进行了准备,在长达6页的竞选演讲中,他详细地规划了科任村的未来,提出了具体的治村方案和工作目标。

  或许是这之前在"土地风波"及其他事情上的表现让人信任,或许是演讲中提到的一切让人期待,吕江波最终以1386票的{jd1}优势当选为科任村村主任。  

  当选后的吕江波也出乎意料地积极。据深沪镇一位熟悉他的副镇长介绍,他一改多年养成的作息习惯,每天早上准8时起床,然后乘坐自己的私车,从石狮跑到科任村部上班,一般忙到午后1时左右才回到石狮自己的公司。村里或村民有什么事,他都很热情地介入并力争赶到现场帮助解决。村民们也在镜头前一再表示,现在的吕江波对科任村来说很重要,村里以前有许多做不来的事,现在都要靠他来做了。

  记者是在吕江波上任5个月后收到"举报信"的,它揭示了科任村存在着重重矛盾的事实。

  也正是这封来自深沪镇"邻居"龙湖镇的、署名"知情人传递"的"举报信"把记者带到了一脸疲倦、满腔忧愤的吕江波面前。

  在吕江波激动难抑的叙述以及对科任村的实地采访中,记者粗略掌握了这位已被不少媒体报道为"傻子村官"上任以后的离奇经历。

  吕江波告诉记者,原本他认为如此高票选上了,海外乡亲也一片声地支持,便可以顺利推行自己的治村方案了,他实在想尽快实现自己参选时的承诺:"让每一个科任人都感到今后的日子有奔头"。

  吕江波走马上任的{dy}件事便是召开村民大会并成立了清查村财5人小组和清理土地7人小组。

  村财和土地一直是科任村民最为xx、反映最强烈的两大问题。地处沿海的科任村原先主要靠捕渔为生,解放前因为穷,不少人只好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谋生。近10多年来,近海渔业资源枯竭,远洋捕捞和乡镇企业又没能发展起来,该村不少人家仍只有靠耕作农田和侨亲接济过日子,加上大部分侨居国经济不景气,因此该村贫困面相对较大,村里各方面的工作开展起来也相对困难。上世纪90年代初,该村村民承包期内的耕地责任田相继被镇政府征用了800亩,而征地款村民至今也仅听说有几百万却从未见过一分。在吕江波手上,记者还见到了一叠"格式化欠条"和"厂房用地协议书",是2001年2月1日至2003年8月15日吕江波上任前,村里批地给个人的"手续",加起来竟有百亩左右,而钱便是那几张白纸了。显然,不把村财和土地现况落实清楚,并给村民一个哪怕是远期的处理意见,其他工作也将无法开展下去。

  但吕江波上任及其"{dy}把火"并不见得受到每一个村民的欢迎。大约是9月12日,便有一伙人窜到了村委会办公室。他们没找到吕江波,在砸了一间办公室之后仍意犹未尽,正好村民陈永望前来找人,这伙人认定他是吕江波的支持者,便围上去大打出手,致使陈永望多处受伤。于是吕江波便有了意外的"第二件事"。为了处理好这起事件,他从驻村xx开始找,直找到市政法委副书记,要求对行凶者进行必要的处罚。但令他失望的是,他代表村里郑重提出的几点处理意见并没得到采纳,还被批评为"太偏激",{zh1},此事就被拖了下来。因为害怕再遭袭击,吕江波还一度中断了正常的上班。与此相关联,对村财和土地的清理清查也没能再继续下去。至今,他也没能见到村里以前的账本。

  吕江波真正想做的第二件事便是"办一所高标准的农村示范小学",这是他参选时提到的村里需抓好的三个重点工程之一。村里的小学校舍早就被列为"危房",在他上任之前,筹建工作已在进行,部分工程也已承包出去。吕江波上任后,海外侨亲的捐款开始陆续到位,这种无言的信任给了他莫大的安慰,也使得他心情更急。眼看着工程已经延误了近一个月,10月23日,他再一次催促工程承包者--邻村一位施姓老板前来洽商,据说这已是吕江波第20多次约谈这位老板了。没想到的是这位老板却根本就不买账:与我签合同的是前任村主任,你管不着。吕江波说:我是现任村主任,这事现在就是我管,你已经违反合同了还不肯好好合作,看来我只好换人了。结果,对方的拳头一下就砸在吕江波脸上、身上,同时当着在场的其他村干部骂道:你问问他们我是谁?我要打你就打你。没人帮腔,只好再一次报警,xx说,你先去验伤。结果,没查出伤来,没法处理。而这位施姓老板当天晚上竟还打电话给吕江波,威胁要带一帮人到他公司给他点教训,幸好有镇里干部在,这才避免了一场灾祸。

  真正叫吕江波寒心的事还在这之后。11月25日清晨,正在睡梦中的吕江波被一通电话紧急召回村里。村支书告诉他,村民陈永望打死了当初在村委会围殴他的那伙人中的一个。其时,死者家属一口咬定吕江波是"幕后指挥",在吕江波到达村里之前,已组织人两次砸了吕家,看家的吕母因为逃脱及时,终没酿成大祸。即使这样,身为村主任,吕江波还是希望能亲自前往看望死者家属,并进行必要解释。10月27日,在镇干部的陪同下,吕江波前往死者家中。可怕的侮辱还是发生了:一伙人围住他足足谩骂了半个多小时,甚至抓住他的手画了半天"鬼符"。28日起,这伙人又连续几天到村委会装神弄鬼,逼得大家无法正常上班。更让人发指的是,他们还先后两次到吕家挂白布、点白蜡、做鬼事,甚至把吕家兄弟的相片放到死者身底一起下葬。一时间,科任村被弄得乌烟瘴气。

  "身正不怕影子歪",吕江波告诉记者,"有人就是不想让我做事,不想让我做这个村主任。我说要把路灯搞起来,结果讲了一个多月,那个分管电的至今仍没见动静;我说要把卫生搞起来,有人就说一年6000元卫生费是个大数目,不要乱用村财,要让开价便宜的人来做,结果我就让他去找,也是一找就再没下文了。他们的意思就是让垃圾堆起来,让老百姓骂我无能。" 

  而科任村的村民则告诉记者,科任村目前仅是换了村主任,其他村干部都是原班人马。吕江波是"民选"上来的,一开始就查账、查土地,明显的查的就是这些人嘛,谁还会帮他?当初又是他带头向北京和媒体反映土地问题,告的是政府,所以要讨得"官员们"的喜欢也难。

  意识到这些,吕江波只能自己先把事情干起来了,至于经费,跑得来的就尽力争取,跑不来的只好自己掏了。这一带当村干部是有补贴的,但吕江波早已把这每月1000多元当成了"扶贫款",发放给村里的贫困户了。算起来,上任不到半年,他自己已经为村里掏了近60万元,包括替村里700名家境困难的小学生交的学费、给联防队员巡夜的补贴等。还好有相关部门和海外侨亲的热心支持,修建海堤和学校的钱已基本不成问题。

  从12月起,根据村民的意见和竞选的承诺,吕江波开始组织"科任村治安联防队"。据说,村里原先也有这么一支"队伍",还有两辆摩托巡逻车和两块"深沪边防派出所科任联防队"的牌子,但村民们反映:村里平均3天就要被小偷光顾一次。这回派出所和xx也来了,但却是来收"牌子"的,说是上头有规定,不能用"治安"两字。吕江波说:为什么别的地方可以用甚至连载客的摩托车工也被要求穿上"义务治安员"的背心,我们却不可以呢?再说了,这牌子上哪里有"治安"两字呢?但争归争,牌子还是被摘走了。村民们开始不依了,{zh1}镇里出面给了一万元经费,这支真正的"村民自治"的队伍总算赶在春节前开始了工作。

  从1981年开始外出打工算起,吕江波已在商海里滚爬了20多年。这之前,拥有近10家相关企业和千万身家的"吕董事长"是啥脾性和模样,记者不得而知。当地服装业界的几位朋友告诉记者:他很有办法,也很热心,曾帮助过不少企业。记者曾看过公司的服装广告,上面的"形象大使"便是他自己,很风采、很帅气的一位青年人。而记者采访时见到的吕江波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干部形象且显得十分急躁、爱生气,讲到激动处,竟挥动手上的《村民组织法》嚷嚷:"我已经想过,给他们100天的时间,如果还死不悔改,我就用《村民组织法》来对付他们。"

  当然,半年的"村官生涯"也有让吕江波感到安慰和鼓励的事情,这就是大部分村民的全力支持。在把吕江波选为村主任4个月后,科任村村民再次把他推为"市人大代表"。

  借用《南风窗》记者的话,这确是一起非上级政府所愿的"民主事故"。而用村民的话讲,则是"村里历史上从没有出现的事件"。

  那是2003年12月25日,一早,科任村就被一种不寻常的气氛笼罩:这{yt},村里将选出新一任的市人大代表。

  这之前,吕江波已经失去"候选人"资格。据说,筹备工作刚开始时,镇里曾要求该村选一位"女的代表",后来又组织村民代表搞了一场"预选",结果,57张预选票中,吕江波仅得15票。

  村民们告诉记者,刚填票时,大家情绪还是较稳定的。但不久就有人发现代笔人(帮助不识字的选民填票者,一般由有关部门指派)出了不少"废票",嚷开了的结果是宣布该种情况有效。xx一直进行到晚上8时多才"封箱",上千名村民仍集中在现场等待开票结果。让人意外的是,市、镇前来监票的干部突然宣布,要把票箱拉到镇里去再开票。

  "从来都是当场开票的,现在突然搞'例外',我们当然不答应了。"虽然知道市、镇来了近百人,村外还布置有300多个xx,但村民们还是围了上去,堵住了小车,并差点把它掀翻。僵持的结果是票箱留下并当场开票。吕江波以1960的{jd1}优势成为科任村新一名"市人大代表"。

  当晚,科任村鞭炮响了一夜。"人民代表人民选,人民代表为人民。吕江波敢讲真话,也爱替百姓讲话,争权益,所以有人不喜欢,但百姓喜欢。"一位退休回村定居的老兵说。

  村民们的这种信任和喜欢,使吕江波的"参政意识"更加浓烈。为了当好"人民代表",他专门买来了一大堆书籍"速成"。2004年1月首次参加市人代会,他是带着《代表学习手册》和满满一提包的"提案"前往的。

  "我要求质询,但他们告诉我,有史以来还没有代表做过这事,程序太复杂,不好搞。我总共有几十个问题要提,但会议没有时间给我提那么多,{zh1}我仅提了3个问题。"

  吕江波提的3个问题,{dy}个是800亩被政府违法圈走的耕地何时回归村民?当年一纸命令就被批给某公司的这片土地,在该公司出事后已经荒废了7年,其间村民几次反映,但至今却仍没有解决。第二个问题是因建设沿海大通道而占用的549亩土地赔偿款何时到位?那是科任村民心里的另一块伤痕。据说,推土时,不少人曾抱着已长成的地瓜、花生放声大哭。第三个问题是如何解决村里企业发展用地?科任村要发展,就要有企业,而要建厂,政府却不批地给村里。据说,目前正在圈地的晋南工业园区已通知要再征用科任村350亩的土地,且每亩只能卖到2.1-2.2万元,而以后村里要办的或招来的企业则必须统统进入这个工业园区,并以每亩12.5万元的价格向政府买地,同时这个企业用地规模还必须在30亩上才有此资格。而现实是,由于贫穷且发展相对较慢,科任村目前将要上马的仍是一些小企业,而不从小企业发展起,大企业又从何而来?

  土地,土地,还是土地!20多年间,曾演绎了多少故事?有多少有权者利用它一夜暴富,又有多少老百姓为了它频频上访?吕江波就曾因为它吃过苦头。而现在,从商界进入"政界",从董事长变成"村主任",吕江波仍然摆脱不了它。从小就跟着吕江波做生意的弟弟十分无奈:"几乎所有的家人、亲戚、朋友、搭档都反对他回村做事,因为这里面问题太多且太复杂,牵涉的层面也太广,搞不好把命都丢了还连累家里人,连累企业。但现在他已经xx投入进去了,拦也拦不住了,只有全力支持他去完成他的承诺了。"

  记者曾在吕江波竞选村主任时那一份并不太顺畅的发言稿中两次读到过这样一句话:我是科任人民的儿子。

  科任村一位陈姓老人说:"我并不真正了解他,我就是听了这句话才投他一票的。"(完)

附: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热衷“政治法律”村官,最终被打入黑社会_世界大同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