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惠阳事件随想- 杨崇文的个人空间- 环球博客- Powered by X-Space

/  2010-06-24 07:56:44 / 个人分类:

2009年夏初,因公务常去惠阳。在惠阳城内,城窄车多,其中最显眼的还是有着黄色外衣的出租车,黄色外衣出租车有捷达、比亚迪。比亚迪的车型就是目前的销量{gj}F3,除了尾部有点本田飞度的影子,其余的地方就是丰田卡罗拉的翻版。那次出差,有幸坐上几次比亚迪出租,比亚迪从收购西安秦川之后,造车才六年而已,眼睛看不见的技术:底盘、发动机、刹车系统、模具精度、电子控制技术、舒适度等方面无法同百年老厂相提并论。我出差在外有个习惯,坐上出租车后3分钟之内就可以找到司机们关心的话题,聊上20分钟之后,这个城市的基本情况就可以掌握过半。

 

那次出差的话题,记忆犹新,基本上围绕比亚迪出租车的质量,同几位司机聊得热火朝天。当然,几位司机对比亚迪的实际体验都是偏激的、负面的、愤怒的、诅咒的,无外乎:小毛病多,今天玻璃升降器坏了,明天摇玻璃升降的把手断了,后天门缝橡胶条不密封漏水,总而言之:新车开到第二个月、第三个月时小故障不断,大故障罕见。司机们的苦衷,我非常理解,全国的出租车牌照基本上被交通主管部门、运政部门的皇亲国戚、或者暗箱操作投资入股的公司垄断,经过一包、二包、三包之后,犹如的市政工程一样,经过多次转包之后到达司机手中,司机们其实就是另类包身工,惠阳当地的行情:包身工司机每部出租车每月的上缴费用在7,500元人民币左右,平均每天缴纳250元左右,这些费用当然不包括车辆故障的维修费。每部出租车都是{yt}24小时在路上奔跑,包身工司机分白班、晚班披星戴月般操作,每天的行驶距离平均在500~600公里,每个月行驶距离在1.5万~2万公里左右。比亚迪汽车频繁的小毛病,直接导致司机要花时间去修车,尽管比亚迪在售后服务上的态度好的无可挑剔,可是每次修车,加上排队等候的时间,至少{yt}、有时等配件要花两三天时间才能解决问题,每天上缴250元没着落了,每天的200元毛利润没有了,{yt}的直接损失就是450元。可以想象,每个月如果出现三次以上维修,对于包身工司机是无法容忍的。2009年,惠阳交通部门一批次购入300辆比亚迪F3汽车,全部将外衣漆成黄色,300部比亚迪出租司机,几乎都在第二个月后,也就是在行驶了3万公里~4万公里之后,司机们满腹牢骚、怨声载道、忍无可忍。后来得知,比亚迪已经是深圳市的企业,总部设在龙岗区的坪山镇,目前主要有3大产业支柱:比亚迪手机电池、比亚迪电子(同富士康性质一样,来料代工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比亚迪汽车制造。坪山镇紧邻惠阳,比亚迪在惠阳也有两条蓄电池生产线,同当地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比亚迪在惠阳的投资,直接使到当地官僚在招商引资的考核中获利,很自然,当地大宗采购出租车,300辆出租车的采购也是对比亚迪在惠阳设厂的回报。没想到事情远没有如此简单,300辆包身工司机多次反映比亚迪汽车的高故障率,同这些司机原先开过的桑塔纳、捷达等品牌出租车相比,比亚迪的故障高发期比其它老牌子提前爆发,桑塔纳、捷达一般在10万公里后才陆续会有小毛病出现。惠阳交通局一边在同比亚迪交涉,一边在敷衍司机们,最终,300台比亚迪出租车罢驶,全部停在区政府的大门口,事情{zh1}得到区政府答复:300辆比亚迪出租车全部回收,换成捷达品牌出租车。

 

上述是比亚迪的一些xxxx,当然也有很多正面评价。近三年来,我同广州的日资三巨头汽车厂的高层交流,从这三家日方高层人士对比亚迪的看法,都有同样的反映,就是“恐惧”两个字。开始,百思不得其解,日资三大汽车巨头,历来在、欧洲同行业xx,在几年来都是鹤立鸡群、居高临下的姿态,名不见经传的比亚迪、6岁的、孩童时代的比亚迪怎么会是令他们刮目相看?后来得知,的各大媒体、各大商社、各大银行近几年在深入研究比亚迪,这些商业间谍在日本国内就是xx学者,xx学者在xx刊物上发表文章,xx文章引起日资汽车三巨头的总裁们高度重视,他们经常将海外子公司的总裁们召回日本开会议,每次的会议话题就离不开中国的汽车婴儿比亚迪。从比亚迪总裁的行事作风,他们看到当年的丰田喜一郎、本田宗一郎、松下幸之助的简朴、执着、坚韧、自强不息的身影,老狐狸巴菲特对比亚迪的倾心,更令日资三巨头的大佬们深信:这是一个可怕又可敬的对手,尽管他现在只是个走路摇晃的婴儿。日本驻华工商业间谍,源源不断向日本本土传播情报:比亚迪手机电池的生产设备全部自发研制、比亚迪汽车的流水生产线几乎都是自发研制、比亚迪手机电池的成本只是三洋索尼的四分之一、比亚迪手机电池税后利润率40%、比亚迪汽车综合税后利润18%(中国国内自有知识产权汽车厂家平均利润仅仅7%左右)、比亚迪将纯电动汽车作为今后的主攻方向、比亚迪电动汽车的磷酸铁电池一次充电续航里程达到300公里(日产汽车的“Leaf力夫”电动汽车属于锂电池,一次充电续航里程仅仅160公里)、日产汽车副总裁,负责电动车开发的渡边先生低调前往比亚迪试驾传言续航300公里的电动车等等。最致命的爆炸性在今年6月初传来:2010年5月27日,汽车的发明者、德国的汽车豪门,奔驰汽车大胡子总裁蔡澈博士在深圳同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正式签订合资合同,深圳比亚迪戴姆勒新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启动,首期投资6亿元人民币,计划2013年合资公司纯电动汽车上市。2010年下半年,从德国总部将陆陆续续派遣100个汽车专家到深圳合资公司上班,奔驰看中的就是比亚迪的新概念电动车电池技术的独特性、可持续性、低成本高效性。

 

还有可靠的比亚迪正面消息,从比亚迪汽车用户传出,广州是日资汽车三巨头的大本营,众所周知,日本本土的汽车厂员工购买本公司品牌汽车有诸多优惠,汽车车价打折、xx购车优惠、公司给与燃油费补贴等等,在中国的日资汽车厂xx变味,日本本土员工的优惠条件在广州不存在,{wy}的一次:广州本田2009年水灾浸泡了一些汽车,这些汽车低于市场价两万左右面对本厂员工销售,员工们咬牙切齿,高呼三声“小气鬼、小气鬼、小气鬼”来泄愤。所以,日资企业汽车整车厂员工、零配件工厂员工很多人购买价廉的、高xxx的比亚迪F3,日方职员看到比亚迪是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的,有时聚会闲聊时,日方职员xx不住好奇心,询问中方同事:比亚迪汽车买了半年多了,质量、油耗、舒适度如何?车主们的回答很干脆:油耗低、少故障、价格便宜(本田飞度的一半价格),只要我们坚持惠顾比亚迪,不久的将来,比亚迪18岁时(2020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同丰田、本田、日产抗衡的中国自己的民族汽车品牌。多么有骨气、有智慧、不卑不亢的回答,赞一个!这些答案,不单是日资汽车厂职员,其他上下班用途的比亚迪用户的评价也很客观、很肯定比亚迪汽车的高xxx。理性分析:中国超大城市北上广深的平均开车上班距离,每天往返70公里左右,大城市每天往返50公里左右,中等城市每天30~40公里左右,小城镇每天往返20公里左右,每个月工作日20天,每年12个月,加上节假日行驶距离,比亚迪车主每年行驶距离超大城市大约在2万公里左右,小城镇在8000公里左右,结合比亚迪在惠阳的出租车行驶状况,大城市比亚迪用户的小毛病在购车后第2年出现,小城镇比亚迪用户的汽车在购车后第4年才开始出现,可能出现的毛病不是发动机故障,而是属于一些塑胶件、内部装饰件,修理的费用、耗费的时间是可以被工薪族容忍的。

 

不过,本人虽然不是比亚迪的用户,却是被比亚迪精神感动的潜在客户。在这里相对比亚迪的经营管理者讲几句忠言,忠言总是逆耳的,却并不刺耳。首先,比亚迪在创业初期没有必要心急如焚进入出租车领域,不是小看比亚迪的技术,从本文第二段的惠阳案例分析,出租车司机将出租车当骡子来使用,日行千里的骡子,比亚迪的F3目前不具备骡子的体质。强行将F3当骡子来用只有负面影响,直接影响比亚迪的口碑,惠阳事件保守估计直接导致比亚迪在惠阳周边流失6,000个潜在客户,惠阳的出租车司机多数来自四川、湖南、江西、河南的小城镇、农村,他们在出租车行业驾车多年,中国人买车最相信就是朋友介绍,这300个司机还将直接或间接影响3万名亲友老乡,所以比亚迪在这些司机的家乡还将流失潜在用户3万名;比亚迪目前的潜在客户可以锁定工薪阶层,工薪阶层的购车预算、强烈的爱国热情、每天较少的行车距离、这些因素决定,工薪阶层可以忍受比亚迪的一些小毛病,比亚迪还需要在售后服务更上一层楼,经销商的待客技巧、修理水平、配件备货库存等方面不断提高。假如,比亚迪汽车要成为名符其实的骡子,需要在哪些地方下功夫?首先需要在自己的供应链管理下功夫,管理供应链需要有素质的管理人员,比亚迪公司职员需要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质量检测、交货期管理、成本控制、供应商内部改良指导、物流管理等方面。比亚迪汽车目前综合利润率达到18%,意味着比亚迪有财力改善供应链系统,现有供应商需要在比亚迪指导下改进技术、提高零件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实在通过努力无法改善的供应商,可应通过一个零件两个以上供应商的方法来促进他们,对资质优良供应商大力扶持,零件质量的普遍提高,意味着比亚迪汽车整体质量的提高,质量提高意味着故障率减低、投诉次数减少、客户美誉度提高、口碑变得更好、用户量增加、汽车销量增加、效益增加、良性循环,这个过程需要5~10年的不懈努力才能达到基本目标。说来说去,什么事情办好办坏离不开“人”的因素,从比亚迪邻居富士康的N次连环跳看来,比亚迪在深圳员工总数接近20万人,比亚迪并没有出现这种现象,说明比亚迪至少是一家以人为本的,良心、责任兼备的公司,还从深圳坪山本地的官僚听到:比亚迪公司在公司内部办有职工子弟学校,解决了职工子女上学的后顾之忧,虽然不是说伟大创举,至少可以说:人文关怀做到了。子弟学校的下一步就是公司内部的职业技术学校的创办,尽管比亚迪内部已经有几所研究性质学院,属于拿来性质的xx研究。内部职业技术学校是用来培养比亚迪成千上万的高级技术工人,纵观瑞士的知名手表企业、瑞典的机床设备企业、通讯设备企业、日本的各大汽车厂内部职业技术学校、日本家电巨头东芝、夏普、日立、松下等企业的技术脊梁都是自己企业内部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不要小看这些学生,他们的老师就是比亚迪生产线上的工程师、比亚迪研究所的知识分子、比亚迪车间的老师傅,他们将比亚迪的产品在课堂上讲解失败的案例、成功的案例,学生一毕业就可以马上派上用场,他们有时候可以一个顶俩,甚至可以超过海龟、国内xx大学生的贡献。

 

期待着2013年,期待着比亚迪的电动车上市,我是一个被比亚迪精神感动的准客户,2013年,我将成为比亚迪的真正用户。比亚迪的前途远大、光明,道路上尽管阴云密布,拨开迷雾就是艳阳天。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郑重声明:资讯 【比亚迪惠阳事件随想- 杨崇文的个人空间- 环球博客- Powered by X-Space】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