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苹果来说,这也是好事,因为竞争能使得苹果更加努力地创新以保持{lx1}的地位。
所以,对Google来说,这也非常重要,一丁点儿错也不能出。
下面是十点非做不可的。
一、成为真正独立的电脑
当你把iPad从包装盒里拿出来的时候,它会要求你连接到一个电脑或者是一个台式机。
这显得有点儿奇怪,因为iPad本身就已经几乎是一台完整独立的计算机了。Google的平板电脑应该做到,一从包装里拿出来就已经为一切做好准备了,不需要去连接一台传统意义上的电脑。在你的生命中,你永远也不会用到传统意义上的电脑。
二、 拥有所有的Google应用程序高级
要做到上面提到的{dy}点,并且凌驾于iPad,Google应该使其所有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全部能正常工作于该平板电脑上,从Google文档到Picasa网络相册。
这样就可以提供一个更好,更便宜而且更容易的基于云端的共享应用套件服务了,在这上面,应该就已经超过iPad了。
三、提供一个更好的
对平板电脑来说,浏览器是是否成功的关键。毫无疑问是一个很好的浏览器,但是在iPad上,他缺少我们在台式机上所习惯拥有的标签浏览功能。
虽然有第三方浏览器为为iPad提供了标签浏览功能,但是我们总是希望系统原生的Safari浏览器可以做到这点。Google应该在这点上面有所作为,提供一个更快的、更可靠的浏览器。Google可以做到这点。
四、使用一个更好的文件系统
我们已经对桌面上经常使用的文件整理方式习以为常。
苹果的应用程序在这方面已经做的不错——iTunes上的音乐、里的PDF和书籍以及iPhoto里的照片等等。但是,我们仍希望看到一个更好一点的文件管理系统集成进Google的软件,使我们管理文档的方式更轻松一些。
在iPad应用程序商店里有许多优秀的第三方组件非常具有创意,我们希望Google能够“偷盗”其中最棒的一些然后将其在平板电脑里标准化。
五、在背面加上一个摄像头
我们很少会想到用iPad来拍照,但是在一些不常见的场合可能会用到,假如我们想那么做,为什么我们不能那么做呢?
此外,如果Google给们提供了一个摄像头,那听起来是一个不错的特性,不是吗?这也将有助于Google的市场宣传和营销。
六、加上一个前置摄像头
你可能知道每一台苹果的笔记本电脑都集成了一个前置的摄像头,很快,所有的也会拥有一个前置摄像头。
但是iPad仍然没有,假如在Google的平板电脑里加上一个前置的摄像头的话,那无疑是一个大大的优势。这样你就可以用来做聊天等等事情了。
七、让它更轻些
这可能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需求。我们可以假设iPad的重量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于它巨大的电池组。在平板电脑上,电池的续航能力显得犹为重要,所以Google(或者是它的硬件合作厂商)在这里就有事可做了。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拿起iPad的时候会觉得比感觉的重了一些,在手上拿得太久的时候会因为它的重要而使人感到不是很舒服。
八、完整的支持
Flash可能的确像史蒂文乔布斯提到的那样,是一个过时将死的,但是至少现在它还很有活力。在有数不清的站点上都运行着Flash,不可能是{zh1}一个我们不能在iPad上用的。
餐饮的网页和一些小电影之类的目前来说Flash还是不可或缺的,如果Google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让Flash能够在Google的平板电脑上得到完整的支持的话,这又是另外一个超越苹果的优势所在。
九、降低屏幕的光泽度
iPad是镜面屏的,所以有些时候会有严重的反光问题出现,某些场合下以至于连网页和某些应用程序都变得很难使用。
Google的平板电脑应该配备一个“雾化”的,反射度更低的屏幕。
十、同时提供给Verizon, AT&T和T-Mobile.
苹果在移动领域{zd0}的合作伙伴就是AT&T。
对Google来说,对付3G iPad最容易地,也是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给Verizon提供设备。同时也给其它的运营商提供,也许他们可以提供一些补贴,使得Google的平板电脑比iPad更便宜。
附加的:
1、要更强大、有更锐利的屏幕,但是更便宜。
作为上面提到的一些要点的补充,Google应该尽量使{zd1}款的平板电脑在$500以下。
它应该有更强大的和更多的运行内存。而且屏幕也应该更锐利。这些可能不是Google可以真的控制的东西,但是它应该可以督促它的合作伙伴去做到这些。
总之,Google已经消减了它的工作。
当我们首次想到这个主题的时候,我们就觉得应该很容易就可以列举出iPad的一连串的问题和不足。
还记得当iPad刚诞生的时候,人们都认为那是一个无聊、不完善的产品吗?短短的几个月使用习惯后,人们就已经习惯了iPad,从而会很难想到iPad缺少哪些功能的了。如果Google的平板电脑要去和iPad竞争并且想要{lx1}的话,成功的关键就是更好的软件。
如果你等不及Google平板电脑去买了iPad的话……
供稿:。
引用
英文出处:
中文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