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co技术之Nat应用_HI-Today_百度空间

Cisco技术之Nat应用
目录
1、Nat应用概述
2、Nat基本应用
3、Nat负载均衡
Nat应用概述:

在企业网络构建中,NAT是较为常见的技术之一,使企业内部私有地址转换为Internet中合法地址,实现与Internet的通信。当然,Nat也可以用于不同Intranet之间的通信,只是其转换地址变成了对端Intranet所提供的地址。其主要工作原理是修改数据包源IP地址或者目标IP地址。
从配置Nat的路由器上看,把整个网络分成了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
在Nat技术中常用术语:
内部本地地址:分配给企业内部网络的计算机地址,是企业内部私有地址。
内部合法地址:对于外部网络而言,代表内部私有有地址(内部本地地址)的合法IP地址。
外部本地地址 :外部网络主机的真实地址。
外部合法地址: 对于内部网络而言,外部网络主机(外部本地地址)表现的IP地址。

Nat基本应用:
Nat的基本转换方式可以分为三种:静态地址转换、动态地址转换、Pat。 其中较为常用的是静态地址转换和Pat。
静态地址转换: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10.1.1.11 200.1.1.1
//定义内部静态地址10.1.1.11转换为内部合法地址200.1.1.1。
动态地址转换:
Router(config)#ip nat pool public_add 200.1.1.11 200.1.1.110 prefix-length 25
//定义内部合法地址池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0.1.1.0 0.0.0.32
//定义需要转换内部本地地址列表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public_add
//定义内部地址与内部合法地址的Nat
Pat:
Router(config)#ip nat pool public_add 200.1.1.11 200.1.1.110 prefix-length 25
//定义内部合法地址池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10.1.1.0 0.0.0.32
//定义需要转换内部本地地址列表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list 1 pool interface overload
//定义内部地址指定到单一IP地址上面,这里用外部接口代替IP地址(200.1.1.11)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0.1.1.10 80 200.1.1.11 80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source static tcp 10.1.1.11 21 200.1.1.11 21
//定义内部10.1.1.10的http端口转换为外部接口地址的80端口
附(Pat与Nat区别):Pat普遍应用于接入设备中,它可以将中小型的网络隐藏在一个合法的IP地址后面。Pat与动态地址Nat不同,它将内部连接映射到外部网络中的一个单独的IP地址上,同时在该地址上加上一个由NAT设备选定的TCP端口号。也就是采用port multiplexing 技术,或改变外出数据的源port的技术将多个内部ip地址映射到同一个外部地址。

要使Nat正常工作,还需要确定并分配路由器的内部接口和外部网络接口,分配IP地址,并指定“Router(config-if)#ip nat inside”或者指定“Router(config-if)#ip nat outside”。
在Nat的应用当中,较为常用的是内部的源地址转换,但还有内部的目标地址转换,以及外部的源地址转换,下面我们就做简要介绍:
1、内部目标地址转换:
ip nat inside destination list 1 pool pool_name
// 定义将符合list1的destination ip转换为pool_name地址池中的ip。
//扩展:可以利用来实现内部服务器的负载均衡.
2、外部源地址转换:
ip nat outside source list 1 pool pool_name
// 定义符合list 1的source ip 转换为pool_name地址池中的ip。
//扩展:如果源地址会和目标地址冲突的话,这是个好方法。
Nat负载均衡:
Nat实现负载均衡并没有专门的硬件设备(F5、Radeware ,etc)那样的执行效率,但是如果费用不多,而又要求一定的安全性的话,可以考虑路由器上的Nat来做针对服务器的冗余。
下面我们介绍3方法:
方法一、结合我们上面提到的ip nat inside destination 来做。
Router(config)#ip nat pool pool_name 10.1.1.10 10.1.1.15 prefix-length 28 type rotary
//内部合法地址池
Router(config)#access-list 1 permit 200.1.1.1 0.0.0.0
//目标地址list
Router(config)#ip nat inside destination list 1 pool pool_name

//转换目标地址为地址池中的ip地址
方法二、在方法一中,虽然能够实现了负载均衡,但仍有很大的缺点,比如不检查内部服务器运行状态,也不能灵活调整服务器的负载。所以在方法二中,使用服务器平衡负载(server load balnace)
Router(config)#ip slb serverfarm service_
Router(config-slb-sfarm)#nat server
Router(config-slb-sfarm)#real 10.1.1.10
Router(config-slb-real)#weight 20
Router(config-slb-real)#faildetect numconns 8 numclients 3
Router(config-slb-real)#retry 60
Router(config-slb-real)#maxconns 2000
Router(config-slb-real)#inservice
Router(config-slb-real)#exit
Router(config-slb-sfarm)#real 10.1.1.12
Router(config-slb-real)#weight 30
Router(config-slb-real)#faildetect numconns 8 numclients 3
Router(config-slb-real)#retry 60
Router(config-slb-real)#maxconns 2000
Router(config-slb-real)#inservice
Router(config-slb-real)#exit
Router(config-slb-sfarm)#exit
Router(config)#ip slb vserver services_out
Router(config-slb-vserver)#serverfarm services_
Router(config-slb-vserver)#virtual 200.1.1.1 tcp 80
Router(config-slb-vserver)# inservice



郑重声明:资讯 【Cisco技术之Nat应用_HI-Today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