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巴锡伊绵峪觐见乾隆帝 乾隆三十六年九月初八,乾隆皇帝在木兰围场伊绵峪(今围场县棋盘山镇黑山口)接见了从伏尔加河流域不远万里回归祖国的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伊绵峪是蒙古语,汉语意为“会归”。这里“地灵佳兆,特著神异”北面是大梁气势雄伟,众壑朝宗。 伊绵峪口平坦开阔,周围森林茂密。九曲伊逊河汇入滦河,流经中原,注入渤海,山山水水都具有万里归宗之意。乾隆二十三年西域诸藩曾在此入觐。今天清晨,伊绵峪驻跸大营旌旗招展,鼓角齐鸣。威严的大营平添了许多喜庆气氛。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来到黄幔城正中的御幄,乾隆皇帝在这里接见了他们。渥巴锡等行三跪九叩君臣大礼,献上钟表、xx、刀等贡品。乾隆赏茶、赐座,用蒙古语和他们交谈,仔细询问了回归途中的情况、土尔扈特部历史和民俗风情。 土尔扈特是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部落,虽然早在明朝就游牧伏尔加河畔,可一直没有中断与故土的联系。土尔扈特部万里东归的直接原因是沙俄的残酷压迫。18世纪初,沙俄政府逐渐控制了土尔扈特部。在于邻国的战争中,无休止的向土尔扈特部征兵,使大批土尔扈特人死于战场。除征兵外,还征粮、派款,大肆掠夺,强迫土尔扈特部人民改变宗教信仰,给土尔扈特人民带来了慎重的灾难。为了摆脱沙俄的统治,土尔扈特部曾多次和清廷联系。乾隆三十五(1770)年,渥巴锡召集各首领、喇嘛等反复商量后,聚部众说“俄罗斯不兴黄教,愿依大皇帝兴黄教之地,以安部众。”会议决定于当年十一月伏尔加河封冻后起义,由于叛徒告密起义只好提前到十月,十月伏尔加河还没有封冻,北岸土尔扈特部人民无法渡过伏尔加河,渥巴锡毅然率伏尔加河南岸蒙古牧民计3万3千余户,16万9千多人,踏上了万里回归祖国的路程。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六月,历时8个月,行程近万里,土尔扈特部终于走完东归历程,胜利返回祖国新疆伊犁,清政府给牛羊牧场等生活所需。 渥巴锡在伊绵峪觐见皇帝后,被恩准伴驾随围三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