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上世纪70年代初,家父参加过一届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给咱们几个孩子带回来一些礼物,草民当时在农村,记得得到的是一件颜色很漂亮的弹力化纤运动衫,袖子上有条纹,领口带拉链的,类似于现如今的阿迪达斯运动衫,同一个学校教书的体育老师很是羡慕。 30多年前的广交会是什么模样?草民找到发表在1974年8月号的《人民画报》当中的一个专题“流花湖畔的贸易盛会”。 这一期的专题,可能基于一个亮点,就是1974年落成的广交会新址,报道说:1974年春季广交会在流花湖畔新址举行,规模比过去任何一届都要大,新址有11万平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新址一直使用到2008年琶洲的会展中心开幕为止。草民去过流花湖畔的这个展馆,感觉11万平方米的面积是很大的,但没有想到它已经30多岁了。 图一 1974年落成的广交会新址正面,顶楼的标语上书“沿着xxx的革命路线胜利前进”,这是那个时代的特色。 图二 1974年广交会新址的侧面及周边建筑,也就在广州火车站对面的马路东侧的一面,马路对面就是流花湖公园了,背景是越秀山上的那座塔。 图三 开幕式盛况,据报道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士、客商参加,计两万六千余人。展品数量达到四万多件。 图四 非洲朋友参观小型农机,这是那个年代很常见的手扶拖拉机。 图五 粮油食品和农副产品,展台上方的标语是“以粮为纲 全面发展”,体现了当时的农业方针。 图六 各国各界客商在丝绸洽谈会谈生意,丝绸是中国的传统出口大户,报道说,还有猪鬃、松香、裘皮、陶瓷、肠衣、山货、草柳制品等等,都是出口大户。 图七 纺织馆展出约6千余种产品,大部分是新品种、新花色。记得70年代中期开始,化纤工业逐步发展起来了,那时候穿的确良的衬衣、涤纶面料的外衣是很时髦的,特别是小孩,化纤的面料耐磨,不退色,但怕火。 图八 冶金展厅里的1776毫米合金钢大轧环,这是我国冶金工业在70年代的新水平的一个范例。 图九 机床大厅展出各种精密机床,机床是一个国家工业体系的完备程度的标志,大厅内这么多的精密机床,反映了中国在建成基本完整的工业体系方面的新高度。 图十 QGG405光电园线切割机,光电定位,可保证精度为正负零点二秒(并非时间)。光电技术的采用,标志着当时电子技术应用于制造业,提高制造业技术水平的程度。 图十一 加工汽车花键的自动生产线,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长城机床厂制造的,既然是生产自动线,必定有一套控制系统,草民猜想是不是所谓PLC(程序逻辑控制)的早期系统。宁夏能够生产如此水平的自动化生产线,恐怕要算当时的“西部大开发”了吧。 图十二 每秒运算速度为11万次的集成电路通用电子计算机。草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的电子计算机还是{dy}代半导体分立元件的,一个磁鼓的存储量还赶不上现如今一个微机硬盘的零头,却有两间小屋那么大。然而74年就研制成功了集成电路11万次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图中的输入设备好像是纸带穿孔机。 其一、可以看出,新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之路是很艰辛的,特别是强度很多大的,从1949年到1974年,不过25年,正如报道所说,随着化学、钢铁、机械等工业的不断发展,还有许多新的工业部门的建立,出口产品的结构在不断变化,从几乎全部为农副产品、水工业品到化工、五金、机械仪器产品开始占比较大的成分,需要的是一个勒紧裤带,艰苦奋斗的过程,这一点无须讳言,所谓“一穷二白”、“清苦”是显而易见的。 其二、新中国从来就没有刻意去“封闭”,而是力求把有利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对外大门打开的,广交会庞大的会址在1974年落成,就是一个侧面。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成就是在西方列强的封锁中逐步实现的,比如旨在封锁社会主义国家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对中国禁运的三大类物品,涵盖军事、工业、稀有产品三万余种,巴统直到94年才宣告解散。而74年前后,中国与西方关系缓和一些的时候,一次就进口大化肥设备14套,这些大化肥装置70年代后期起开始发挥作用。而这个进口能力,恐怕与广交会是分不开的。 其三、这期报道有一个值得回味的内容:首次参加展会的常州电子工业,是由几个小厂发展起来的,到1974年,常州的电子工业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其电子、激光技术,已经在纺织、印染、冶金、化工、医疗等部门中应用。又过了30年,常州也是长三角工业化程度{zg}的苏锡常地区的一员。 其四、新中国一直在努力追踪世界新技术发展的步伐,像电子数字计算机、精密机床这些东西,巴黎统筹会存在的时期,也即是1990年之前,人家是不卖的,要用就得自己搞。比如,运xx飞机的设计过程就大量使用了电子计算机,运十的制造当然也离不开精密机床和仪器仪表的支撑,还有两弹一星的研制所需的工业平台,也是买不到的。即便是现在,xx的涉及军事、战略用途的东西,人家还是不卖的。 如果大家有兴趣,草民还将整理和推出另外的一些专题,比如农田水利建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