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秸秆焚烧时。上周日在南京,一早起床就感觉空气很糟糕,云层很厚,阴霾而且闷热;空气里有一股烧焦的气味,能见度也很差。在紫金山脚下的空气质量尚且如此,可以预料其它地方应该是中度污染了。上周日是端午小假期放假前的{zh1}{yt},那天下午,便由南京回到了镇江。回到家,感觉镇江的空气稍稍好了一点,但依然如雾都一般。
从公开的数据看,空气颗粒物中“碳黑指数”是体现秸秆焚烧的一个重要指标,周日的碳黑指数要比平时高出4倍以上,足可见秸秆焚烧的程度还是相当严重的。大家对于焚烧秸秆的现象都是一肚子怨气,但是又无可奈何。城市居民只能抱怨一下,但是也奈何不了农民焚烧秸秆的行为;农民除了焚烧也没有更好地处理秸秆的办法,因此只能无奈顶着被环保稽查查处的风险点火焚烧。其实,说白了,在处理秸秆利用的问题上,政府的角色出现了缺席。在处理社会问题时,不仅要“堵”更应该做好“疏”。大禹治水之所以能取得成效,便在于疏导的好。同理,在对付秸秆方面,如果仅仅靠环保执法人员的巡查,采取罚款、教育的方式,查到一处焚烧点熄灭一处焚烧点的方法,只是扬汤止沸。堆在田头的秸秆如果没有其它的方法处理,必然{zh1}还是要被烧掉的。只是不会如此集中焚烧,农民们估计会采用游击的方式来少量多次地处理剩余的秸秆。
其实,政府也不是没有推广新的秸秆处理理念。每年,电视、广播里都会号召农民将秸秆还田,作为有机肥料。这个想法不错,也确实是一个好方法。但是,秸秆还田是一个有技术要求的活儿,不是说把秸秆往土壤里一埋就能化作养分的。像苏南的秸秆大部分来自油菜、水稻,这样的秸秆碳、氮比并不好,碳元素多,氮元素少,在被微生物分解的过程中,微生物会吸取土壤中的氮素来配合分解秸秆中较高的碳素,于是如果直接将秸秆还田,不仅不能肥田,相反,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还会损失,这样的结果,农民当然不会接受。
在美国,作物收获的时候,收割机会自动将秸秆打碎,散布到田间。相关的农业技术部门会根据各个农场的情况,提供相应地施肥配方,以便在将秸秆分解的同时提高土壤肥力。但是,目前在我国,不要说有收割机配合秸秆粉碎,就是机械化收割都还没有普及。
另外,焚烧秸秆还是温室气体产生的一个途径。多种温室气体会伴随着不xx燃烧而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去。这些温室气体作为农业面源污染,不易xx测量,但是危害却相当大,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在国际环境压力日趋严峻的今天,如何真正负责任地处理好环境问题,真正作为一个行动上负责任的大国,为今后的发展赢得宝贵的国际舆论空间,都是需要通盘考虑的问题。不知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不出国门呼吸到清新的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