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苑志军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学剂型加工与应用专业本人现即将研究生毕业,毕业论文涉及了四种农药剂型的研制,以及四种农药剂型的理化性质、应用性能、田间药效的比较实验,主要对水分散粒剂和水悬浮剂做了很详细的研究,而乳油和可湿性粉剂也以老剂型的形式出现在我的论文中,实现了新老剂型的对比。主要了解了四种剂型的优势和劣势以及他们的发展前景。同时我在业余时间还对水乳剂进行了了解,并做出了5%丁烯氟虫腈的水乳剂。在我实验过程中学习到很多关于助剂方面的知识,对固体助剂和液体助剂都有一定的了解。希望有要招人的朋友能够call我,QQ:56958778学农药,做农药,做好农药为了谁--农民
| ||
吐温20为90℃,吐温60为76℃,吐温80为93℃,大多数此类表面活性剂的浊点在70~100℃,但也有一些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常压下观察不到浊点,如波洛沙姆108、波洛沙姆188等。 4.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 (1)同系物混合体系 事实上,许多市售的表面活性剂都是同系物的混合物,象硬脂酸钠、棕榈酸钠或月桂酸钠等常是不同链长同系物的混合物。二个同系物混合物的表面活性介于各自表面活性之间而且趋于活性较高的组分(即碳氢链更长的同系物),对于离子表面活性剂,两同系物等量混合时的临界胶束浓度可用以下关系式表示:
式中,C12为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Cl和C2为两组分的临界胶束浓度;K0为与胶束反离子结合度有关的常数;X1和X2两组分的摩尔分数。从式中可以看出,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与各组分摩尔分数不呈直线关系,也不等于简单加和平均值,临界胶束浓度较小组分有更大的影响。 对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式中K0=0,故上式可简写为:
(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 在该混合体系中两类表面活性剂形成混合胶束,原来带有同种电荷的离子表面活性剂分子间的排斥力减弱,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因诱导偶极作用产生的分子正负电荷中心对离子表面活性剂产生定向静电吸引,增加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更易于形成胶束,临界胶束浓度介于两种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之间或低于其中任一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能够使临界胶束浓度低于任一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协同作用与两组分的种类及其配比有关。一般而言,对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体系,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聚氧乙烯数增加时,可能有更强的协同作用,但电解质的加入可使协同作用减弱。对于具有相同疏水基的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配伍的协同作用强于与阳离子配伍的协同作用。 (3)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 在水溶液中,带有相反电荷的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适当配伍可形成很高表面活性和增效作用的分子复合物,并具有两类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特点,如同时具有润湿、增溶、起泡、xx作用等。在等量混合时,两种相反电荷的强烈吸引导致最强的表面活性,而且此时加入无机盐对其表面活性不再产生影响。例如辛烷基硫酸钠(C8Hl7S03Na)与辛基三xxx化铵季铵盐(C8H17N+(CH3)3Br-)以1:1配伍时,临界胶束浓度为7.5×10-3mol/L,仅相当于两种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1/20~1/35。如果两种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相等长度的碳氢链,增效作用{zd0},且碳链越长,增效作用也越强,表现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性质。如果两者的碳链长度不等,则混合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取决于两者碳原子数总和,碳原子数越多,临界胶束浓度也越小。但如果两种表面活性剂分子的碳氢链长度相差较大,一种表面活性剂的疏水链碳原子数低于6,则增效作用大大下降。 应予指出的是,并非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随意混合使用都能增加表面活性,除有严格的比例外,混合方法也起重要作用,否则只能通过静电中和形成溶解度很小的离子化合物,从溶液中沉淀出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