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的循环》: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_曾星智_新浪博客

 

笔记/曾星智

  传统科学思想上的细分和专业化,促使人们习惯于仅仅从一个学科、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习惯于把现实中非常复杂的、关联的体系简化为单一的、独立的问题。这样思考的结果,在科学上是日益严重的与现实脱离,变成了为了科学而科学;在现实中,则是问题非但没有被科学解决,反而在科学的干扰下产生了更糟糕的结果。人类目前面对的许多生态和环境问题,都是可以在这个根本思想上找到答案。
  经济学上的简单化、孤立化思维方式,促使那些经济学家们构建了一个个的经济模型,它们是如此的xx,似乎可以控制一切、预测一切,可是,建构它们的过程就是一次对现实的彻底的抽离和简化,因此,最终出来的模型无论是多么科学、多么强大,它都离真实的现实相差远远不止十万八千里。这就是为什么那许许多多的经济学专家们,一旦遇到真实的经济运行问题和金融市场问题的时候,他们都成了一个个的失败者。
  同样,科学上的简单化,促使我们在对自然的利用时,仅仅想到了某些个领域,甚至我们根本上就把自然给简化了,认识不到自然是一个复杂的庞大系统。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远远不是认识不到,或者人性自私的结果,除了这些外,还与我们根本上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现在,我们必须接受一种复杂性、系统性的思考,要认识到自然的许多方面,是非常复杂而且相互关联的,当我们对自然的每一次改变时(哪怕是好意的),都必须从众多的角度、从连续的环节,去思考它们的结果。
  面对真实的自然,面对复杂的生态环境,我们是时候改变我们的自私之心,改变我们的单一思维了。事实上,我们在投资中,对金融市场的认识、对经济运行的认识,同样要改变那种传统的单一思维,要认识到,它们和自然、生态一样,都是复杂的系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更接近真实,更成功的做好投资,“”正是对金融市场复杂性思考的一种尝试。


1、我们习惯于考虑单一的事件,而生物圈却是循环的

  “要了解生物圈是很难的,因为在现代人的观念中,这是一个外国的奇怪现象。我们已经变得习惯于考虑那些独特的、单一的事件,每个事件都出于{wy}的单个的原因。但是在生物圈里,每个结果都有一个原因:一种动物的粪便成为土壤xx的食粮;xx所分泌出来的东西滋养了植物;植物则养育了动物。这种生态循环是很难与技术时代的人类经验相适应的。在这个时代里,机器A总是产生产品B,而产品B一旦被使用后,就被丢弃了,对机器也好,或者是产品也好,或者是使用者也好,没有什么进一步的意义。

  “正是在这儿,在生物圈中的人的生活出了{dy}个大错。我们破坏了生命的循环,把它的没有终点的圆圈变成了人工的直线性的过程:石油是从地下取来裂解成燃料的,然后在引擎中燃烧,{zh1}变成有毒难闻的烟气,这些烟气又散发到空气里。这条线的终点是烟。其他因为有毒的化学品、污水、垃圾堆而出现的各种对生物圈循环的破坏,都是我们强行毁坏了生态结构的罪证,这个生态结构在几百万年里一直维持着这个行星上的生命。”(P8)


2、太阳进入到了地球的生命循环系统中

  “地球上的各种生命系统在它最初出现的形式中都有一个固有的致命的错误:它所需要的能量从消耗一种不能再生的资源,即有机物质的地质化学贮藏物中得来的。这个错误已经不能矫正了,生命自我孕育的增长一直在消耗着地球原有的‘有机浓雾’。生命一直在毁灭着它自己得以幸存的条件。生存——一种那样密切地联系着生命的性能——成为可能,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适时的进化和发展,即最初可进行光合作用的有机体的出现。这些新的有机体使用阳光把二氧化碳和无机物质变成新的有机物。这个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件把最初的生命形式的废物二氧化碳,还原成它的食物——有机化合物。它构成一个环形过程,把原来的最终要毁灭的直线过程转变成一个循环的、永恒的过程。从那时起,地球上生命的永存便与一个基本上是永恒的能源——太阳联系在一起了。

  “就在这个xxx的形式中,我们看见了一幅巨大的图像——后来成为极为重要的生命构成的基础:一个生命过程与另一个生命过程之间的相互依赖;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和环境的非生命成分的相互内在联系的发展;由太阳的能量所推动的、在一个巨大的圈子里生命的各种物质不断重复地转换。”(P15)


3、我们是那样久的忽略了对复杂过程的思考

  “在科学界里,我们中间很少有人准备好去处理这种程度的复杂性。我们在现代科学的熏陶下,所思考的是极其简单的——一个分子怎样脱离了另一个,或者是分子A怎样与分子B发生反应。面对着复杂到像环境及其广大的活的居民群体一样复杂的形势,我们就有可能程度不一地,企图在思想上把它简化成一组个别存在的、单一的事物,希望它们的总和并多少都能说明整体的形象。环境危机的存在警告我们,这种希望是渺茫的。

  “……我们已经那样久地忽略了了解自然复杂过程的任务,如那些在环境中的自然的复杂过程,结果使我们的方法也仍然是粗糙和不肯定的。

  “……每一种独特的环境系统的观点,都仅仅是复杂整体的一个狭小的片段。当每种看法都可以说明整体中的某些特点的时候,它所产生的画面在一定程度上就必然是错误的。因为当我们在看到一种关系时,难免会忽视了其他的关系;而在现实世界中,在环境中的每个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着的。”(P16-17)


4、生态学法则: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

  “……有很多法则对我们现在所认识的生态圈已经是很明显的了,它们可以组成一种通俗的‘生态学法则’。这就是下面所要论述的。

  “生态学的{dy}条法则:

  “每一种事物都与别的事物相关。

  “……它反映了生物圈中精密内部联系网络的存在;在不同的生物组织中,在群落、种群和个体、有机物以及它们的物理化学环境之间。

  “一个生态系统包括多重的内部相联的部分,它们相互影响着,单就这一个事实就有着某些令人惊异的结果。

  “……这一切都是由于生态系统的一个简单的事实所引起的——每个事物都是与别的事物相联系的,这个体系是因其活动的自我补偿的特性而赖以稳定的;这些相同的特性,如果超过了负荷,就可能导致急剧的崩溃;生物网络的复杂性和它自身的周转率决定着它所能承受的负荷大小以及时间的长短,否则就要崩溃;生态网是一个扩大器,结果,在一个地方出现的小小混乱就可能产生巨大的、波及很远的、延缓很久的影响。”(P25、30)


5、生态学法则:一切事物都必然要有其去向

  “生态学的第二个法则:一切事物都必然有其去向。

  “当然,这仅仅是对一个物理学的基本法则——物质不灭定律的有点通俗的重述。把它运用到生态学上,这个法则所强调的则是,在自然界中是无所谓‘废物’这种东西的。在每个自然系统中,由一种有机物所排泻出来的被当做废物的那种东西都会被另一种有机物当做食物而吸收。动物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是一种呼吸的废物,这正是绿色植物所需要的一种基本营养。植物排出氧,氧则被动物所利用。动物的有机粪便滋养着可引起腐烂的xx。它们的废物,如硝酸盐、磷酸盐和二氧化碳这样一些无机物,则成了藻类的营养物。

  “不断去探究‘向何处去’的问题,可以得出很多关于一个生态系统的令人惊讶的有价值的资料。

  “……现今环境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大量的物质成为地球上的多余物,它们被转化成新形式,并且被允许进入到尚未考虑到‘一切事物都必然有其去向’的法则的环境之中。结果,而且常常是,大量有害物质会在自然状况下,在并不属于它所在的地方累积起来。”(P30-32)


6、生态学法则:自然界所懂得的是{zh0}的

  “生态学的第三条法则:自然界所懂得的是{zh0}的。

  “根据我的经验,这条原则会遇到激烈的反对,因为它与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相矛盾。这个思想认为人类是无以伦比的。现代技术的最普遍的特点之一,被认为是它可以按照预想去‘改造自然’——提供食品、衣服、住宅、各种通讯和交际的手段,这些都是优越于那些人在自然中可利用的东西的。坦白地说,生态学的第三个法则认为,任何在自然系统中主要是因人为而引起的变化,对那个系统都有可能是有害的。这是一个很极端的看法,然而我认为,如果从一个适当的特定的前后关系的角度去理解,它是具有很多优势的。

  “……人类逐渐积累起一个复杂的,由可以相互共处的各个部分组成的组织;那些不能与整体共存的可能的安排,便会在进化的长期过程中被排除出去。这样,一个现存的生物结构,或是已知的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按照常识,就似乎是‘{zh0}的’,因为这是对有伤害的成分做过筛选,否则,任何新的生物体都会比现在的生物体要糟得多。

  “这个原则与有机化学领域特别有关。生物是由成千上万不同的有机化合物组成的,有时,可以有这种设想,如果xx有机化合物被人工的xx物质变体所代替,则至少有一些xx有机化合物可能被修改。生态学的第三条法则认为,一种不是xx产生的,而是人工的有机化合物,却又在生命系统中起着作用,就可能是非常有害的。

  “这个原因应归结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在生物体中实际发现的化学物质的多样性,要比可能有的多样性受到更为广泛的限制。”(P32-34)


7、生态学法则:没有免费的午餐

  “生态学的第四个法则:没有免费的午餐。

  “根据我的经验,这个思想证明在阐述各种环境上是那样有用,以致于我把它从其渊源——经济学中借过来了。

  “……在生态学上,和在经济学上一样,这条法则都主要警告人们,每一次获得都要付出某些代价。从一方面来看,这个生态学法则包含着前三条法则。因为地球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内,是没有东西可以取得或失掉的,它不受一切改进的措施的支配,任何一种由于人类的力量而从中抽取的东西,都一定要被放回原处。要为此付出代价是不能避免的,不过可能被拖欠下来。现今的环境危机是在警告:我们拖欠的时间太长了。”(P35-36)


8、那些技术上的成就,从环境来看都是失败者

  “现代技术对普通人——显然不是宇航员和将军们——的巨大恩惠的典型是汽车。它的成功与失败的分界线是工厂大门。只要汽车被制造出来,技术就有权利说是获得了成功。然而,一旦汽车被允许开出工厂,并且进入环境,它就揭示了它自己作为一个城市空气病原体的角色的面目,它把有毒的一氧化碳和铅加在人体之上,在人的肺上孕育着石棉的致癌成为,每年都要杀死和伤害成千上万的人。汽车对人类的价值是由技术所创造出来的,但却由于它在环境中的失败而抵消了。

  “空气污染并不仅仅是一个讨厌的东西和对健康的威胁。它是一个指示警钟:我们最为之庆贺的技术上的成就——汽车、喷气式飞机、发电站,就总体而言的工业,甚至就是现代城市本身——从环境角度上看,都是失败者。”(P63)


9、我们摄取财富的方式,造成了环境危机

  “危机既不是一个自然的骤然而来的结果,也不是人类的生物学活动的力量用错了方向。地球之所以被污染,既不是因为人是某种特别肮脏的动物,也不是因为我们的人口太多了。错误在于人类社会——在于社会用来赢得、分配和使用那种由人类劳动从这个星球上的各种资源中所摄取来的财富的方式。

  “……在现代工业社会里,社会与它所依赖的生态系统之间的最重要的联系是技术。现在已经控制了像美国这样一个发达国家的很多生产的新技术与生态系统相冲突的事实,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它们使环境恶化了。”(P141)


10、仅注意了自然界复杂整体的一小部分

  (注:污水的废物进入水中后,需要大量的氧气腐蚀它们,这样会造成水中缺氧,从而影响整个水生态环境。通过污水处理技术,使污水变成无机物残余,不需要氧了。技术专家以为这样就成功了。但是,处理完后的无机物残余,供给了水藻过于丰富的营养,造成水藻的大量繁衍,其结果同样是水中氧气的缺失,水生态同样被严重破坏。因此……)

  “技术专家们的胜利被破坏了。这个失败的原因是很清楚的:技术人员把他们要解决的问题范围确定得过于狭窄,在他理解的视野中所看到的仅仅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而在自然界中存在的是一个无穷尽的圈子,如果在任何一点上有压力,它都将崩溃。这同一错误也是每一种现代技术在生态上的失败的隐患:仅注意了在自然界里是一个复杂整体中的一个单独的部分。”(P145)


11、技术在生态上的失败,源于它在科学基础上的失败

  “生态的生存并不意味着抛弃技术。它只是要求技术产自科学的分析之中,这种分析对技术要闯入的自然界是适当的。

  “这便说明,在现代技术的生态上的失败之后,还存在着一个它的科学基础上的相应的失败。……所以,在技术上的谬误,看起来是来源于它的科学基础的支离破碎的性质。

  “的确,在我们的科学体系中以及在对自然界的综合理解上有着一个特殊的谬误,我认为这个谬误有助于说明技术在生态上的失败。这个谬误就是在理论和概念上的简化。这种观点认为,对一个复杂系统的有效的了解,可以通过调查它的孤立的各个部分来取得。这种还原的方法论,是很多现代研究中所特有的,但对正受着恶化威胁的广阔的自然系统来说,它并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P150-151)


12、技术需要按照生态学的需求,进行重新设计

  “当前的生产技术需要重新设计,以使其尽可能密切地与生态上的要求取得一致,现今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企业的大部分,都需要按照这种新的设计重新进行安排。事实上,建立在战后有着生态错误的技术基础上的新生产企业,其主要部分都必须xx遵循着生态上的正确路线去重建。

  “……大概用来概括这一切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作为资本投资的大部分国家资源,就要被用来保证至少一代人的生态重建任务。在农业和工业生产及交通运输上的新的投资,都将需要主要从生态上的考虑来控制。因此,所有的各种类型的投资都不得不置于生态原则之下,而不是在传统的经济原则的指导之下。”(P229-230)

-------------------------------------

《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

Closing Circle:

 Nature, Man, and Technology

[美]巴里.康芒纳Barry Commoner

1974年初版于美国

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7年12月第1版


曾星智创立的“力量投机理论”认为,市场是不可预测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只能跟踪各种力量的运行变化,从中寻找{zj0}的投机机会。
力量投机理论”的系列文章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封闭的循环》:复杂的自然生态系统_曾星智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