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发表于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论文集)
摘要:为应对资源和能源短缺的危机,借助两型社会和低碳城市建设的契机,同时搭上区域发展与城市建设加速的快车,发展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是目前的大趋势,但静脉产业园在建设的过程中也会遇上经济上、技术上、机制上等方面的困境。以辽宁省的辽中县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为例,从辽中静脉产业园的基本建设条件及建设目标出发,分别从产业、空间、支撑体系等多方面提出发展策略,破除静脉产业园建设存在的困境,来保障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和运作的顺利进行,产生真正的园区效应。
关键词:静脉产业
生态工业园区 循环经济
静脉产业是以保障环境安全为前提,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目的,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包括废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及将再生资源加工为产品两个过程。而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是以从事静脉产业生产的企业为主体建设的生态工业园区。
2.1 两型社会建设、低碳城市策略实行的需求
据两型社会要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实现社会的产业环境化,以资源投入最小和新能源取代,而非不可再生资源耗竭,来提高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实现社会的环境产业化,实现废弃物利用{zd0}化和耗资污染最小化目标。
静脉产业园的建设能将废物转化为再生资源及再将再生资源加工成产品,同时在这废物再利用的过程中减少碳的排放,这恰契合低碳城市建设中减少碳排放的策略和两型社会建设对资源环境的要求。
2.2 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对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剧后的需求
我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将是空前的,迫切需要从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
静脉产业园的建设依据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突破了原有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zd0}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保证在既可以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能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3 区域振兴策略、城市建设扩展对静脉产业园的推进
09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意见》,意见提出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加强重点污染源总量控制,支持开发和应用低碳技术,鼓励发展循环经济。
沈阳近海经济区作为沈西工业走廊腾飞的龙头和沈阳全面振兴的引擎,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向复合型功能区过渡,而相对于以往单纯的生产功能也提出了升级的要求,需要逐步引进高附加值的研发、物流、环保、创意产业等。
东北振兴政策和沈阳近海经济区的发展都对以资源再生及再生资源加工为主的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3.1 经济上的困境
静脉产业园的建设存在公共物品属性,属于城市环境经济,不具备消费竞争性,企业开发商的趋利性,会导致商业上的开发不足。若没有政府在适当的制度上加以控制和引导,对于追求利润{zd0}化的企业会自动利用环境资源的纳什均衡,造成环境资源的浪费、低效率。同时正因为环境经济需要政府的进入,也导致了静脉产业区的外部经济存在,在xx市场经济条件下,使循环企业的开工不足,产量下降的情况。
3.2 技术上困境
静脉产业园的建设需要科技投入,绿色技术支撑体系的建立。能组织开发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技术和“零排放”技术等。而从我国的静脉产业来看,总体技术能力较弱,环保产品技术含量低,静脉产业的回收利用率不高,同时在循环回收过程中的污染控制技术也还不强,成为静脉产业园在我国的瓶颈。
3.3 机制上的缺陷
静脉产业作为将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需要大区域内“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过程。但目前静脉产业没有主管单位,整个环保产业也只有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对环保产业进行规范和约束。但环保产业协会缺乏行政上的监管权,导致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缺乏一种强有力的指导和管制,造成环保产业的市场资源比较分散,整个循环过程较难形成。市场混乱、缺乏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造成静脉产业园困境的另一原因。一方面,地方保护主义和行业垄断现象严重,采取所谓的市场准入制度,造成市场割据;另一方面,不正当的市场竞争依然存在。如有关部门指定产品准入、虚假鉴定等现象时有发生。
4.1辽中静脉产业园概况
4.1.1地理位置
辽中县静脉产业园区位于辽中县东31公里处,距离沈阳38公里,是沈西工业走廊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大道从用地范围内东西穿过,分别连接沈阳与辽中,是两地之间重要的交通走廊,西侧为杨黄公路穿过。
4.1.2园区现状综合条件
4.1.2.1区位的优越性
园区位于铁西工业区与辽中近海经济区中间处,属于沈西工业走廊辽中段。位于东北亚及环渤海湾地区经济区、沈西工业走廊的重要组成区,近邻沈阳老工业基地,区位优势显著。
4.1.2.2交通的便利性
秦沈高速铁路、京沈高速公路和沈盘公路贯穿全境,全长46公里的沈西产业开发大道横贯东西,沈阳地铁西线直达经济区。此外,地铁一号线向西延伸,和沈西工业走廊新铁西区段相连,随着新三环线的建设,将直接拉近沈西工业走廊与桃仙国际机场的距离,提高交通效率。
4.1.2.3资源的保障性
沈西工业走廊区域内,土地已基本完成征用、整理或已按规定控制,土地资源供给充裕,具有广阔发展空间;浑河、蒲河两条河流穿越境内,地下水资源十分丰富;东北电网可提供充足、稳定的电力供应,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1.2.4环境的孤立性
园区处于铁西工业区与近海经济区东西辐射的中间位置,园区周边建设现状单一,基本以农田等自然资源为主,其他公共设施配套不健全,因此,园区必须依靠自身配套,服务于园区。
辽中静脉产业园的发展定位
以发展环保产业为主题,重点发展以工业固体废旧产品拆解、加工的综合再利用,橡胶和塑料再生产品的再制造产业,和以化工资源再生为原料的新型化工产业,以及纸业再生的再制造产业,物流配套为主的物流产业及环保设备生产为主的装备制造业。将辽中静脉产业园区着力打造为产业集聚、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gjj}示范基地。
4.3 辽中静脉产业园的发展策略
4.3.1 产业策略
依据静脉产业园区的发展优势,考虑到比较优势原则、产业关联原则、区域分工和协作原则、生态化原则,选择以工业固体废旧产品拆解、加工、综合再利用,橡胶和塑料再生产品的制造,化工原料的再生以及再生纸业的生产,物流配套产业及环保设备生产为主的产业。
产业在整个静脉园区内形成整个的产业链的循环,推动产业之间资源的交互作用和能源循环间的相互作用,使产业链的顺利流畅运转。首先,各类废品通过城市收集运输到辽中的静脉产业园,通过分类经各园区各自的拆解和处理回收,得到各类的初级回收产品,初级产品可在通过深加工处理成产品,实现资源再生和将再生资源的再加工。
在整个静脉产业循环的过程中,特别在拆解、分解处理时会产出噪声、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因此,在整个循环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对这些污染物的处理,防止静脉产业运转过程的再污染。同时,可应用中水技术,对污染物废水进行处理达到工业使用的要求,使之循环利用对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3.2空间策略
依据现状用地情况,通过适当的用地整合,在强调可操作性强的基础上,遵循静脉产业循环的上下游接近,产业用料接近、废物处理接近及交通便利、绿化防护良好、对周边的污染影响少的原则,同时注重空间景观形象,规划一个突出环保特色的现代化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其规划结构可概括为“一核、两轴、七组团”的规划结构。
一核:是指以公共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服务中心,位于开发大道与二十九街交叉口处,由主干道和产业区的其他部分相联系,将承担整个园区的商业、金融、教育、培训、行政管理等职能。
两轴:以开发大道为依托的发展主轴,即园区对外的形象展示轴;以二十九街为依托的发展次轴,即园区的产业发展轴。
七组团:根据产业性质的不同而分成的七个部分:用地西北部的再生纸业组团,位于用地的下风向,减少污染;化工原料再生组团,紧邻再生纸业组团南侧;工业固废处理组团,位于用地东北部;橡胶和塑料再生产业组团;可利用废物拆解加工组团,紧邻开发大道北侧;物流配套产业组团;环保设备产业组团。
4.3.3支撑体系策略
4.3.3.1科技支撑体系
静脉产业的发展运行需要多学科集成、融合和交叉,科技进步对静脉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构建静脉产业的科技支撑体系,引导科技力量参与静脉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在市场机制条件下,以企业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相关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依托,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研究、开发、应用,组织开发和推广应用先进适用的资源节约和替代技术、废弃物的再资源化技术,为静脉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4.3.3.2法律、法规支撑体系
立法先行,依法推动静脉产业的发展,是许多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我们必须尽快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应注意各法律之间相互的配套性和可行性;应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清洁生产促进法》、《可再生能源法》、《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地方实际,尽快出台适用的地方性法规。
4.3.3.3政策支撑
出台鼓励静脉产业发展的政策,尽快制定各种经济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发展静脉产业。这些政策包括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政策、收费政策、征税政策、规模经济政策等,如在税收方面除给予静脉产业企业免征增值税的政策外,还应由产生废弃物的企业给回收废弃企业一定的补偿,建立废旧物资回收再生利用基金制度。在金融政策方面,重点是投融资的政策。各级银行要加大支持力度,设立银行专项信贷资金,对静脉产业企业改进工艺、降低能耗、xx污染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给予提供低息xx和部分资金的扶持,为发展静脉产业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给企业向前发展注入动力。
4.3.3.4市场条件支撑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市场监督调控体系的建立,政府对静脉产业管理行为的规范化,静脉产业市场存在的问题是可以逐步解决的。在现阶段,静脉产业管理的重点是规范静脉产业市场。主要是通过制定静脉产业市场管理规章,建立静脉产业市场行为规范,确立静脉产业市场运作的基本准则,完善和强化静脉产业市场的监督管理体系,使静脉产业市场形成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运行机制。
静脉产业是一个变废为宝,资源利用{zd0}化的朝阳产业,在如今低碳城市发展、两型社会建设的机遇下,越发成为将来发展的大趋势。但如今的静脉产业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从技术上、经济上、机制上均存在不少的制约因素,本文以辽中县的静脉产业园为例,从空间、产业、支撑体系等多方面提出策略,着力打造为产业集聚、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的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推进静脉产业园的规划建设的研究。
[1]静脉产业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试行)HJ/275-2006,[S].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
[2]周国梅.中外循环经济比较研究[J].城市规划,2005 (6):15-20.
[3]董锁成,范振军.中国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产业化问题及其对策[J],资源科学,2005.
[4]聂永有.循环经济条件下的静脉产业发展探索[J],南方经济,2005(12):95-97.
[5]王军,岳思羽,乔琦.我国静脉产业的发展现状及今后的主要工作[J].环境保护,2006(11):30-33.
[6]秦海旭,万玉秋,夏远芳等.城市静脉产业体系的初步构建—以常州市为例[J].生态经济,2007(2):185-188.
[7]陈浩. 大连市静脉产业发展中电子垃圾回收物流系统研究[D]. 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08.
[8]于文良. 城市静脉产业发展模式及其资源效益和环境效益估算方法研究[D]. 重庆:西北大学,2009.
[9],.
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研究[M]. 北京:,2009.
[10].
一个悄然兴起的产业静脉产业[M]. 北京: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