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机,应该如何被想起? - 中国机电工业的日志- 网易博客

国机,应该如何被想起?

2010-06-24 09:22:45 阅读8 评论0 字号:

在有些人眼中,国机的面孔有些模糊,这也是其xxx任洪斌着力重塑的,他希望国机这位触角广泛且纹理复杂的巨人轮廓突出,并令人xxxx—— 

国机,应该如何被想起? - 中国机电工业 - 中国机电工业杂志

  

    如果想打开任洪斌的话匣子,不妨谈谈他理想中的“国机”吧。
    “有{yt},人们看待国机,就像美国的GE、德国的西门子一样,它不只是属于某个领域,综合能力也非常强……”任洪斌倚着沙发边缘,说起自己对这个已跻身“千亿央企俱乐部”的大家伙寄予的梦想,嘴角微微翘起,看上去似乎已触摸到了那美好的“未来之巅”。
    “当然,要达成这个目标还有待时日。”接着,他认真地补充道,“首先,国机要成为机械工业中最强的。”

制造业“加分”?

    显然,在慢慢捻开的一沓名片(“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工程巨子”,还有“贸易龙头”等等)里,任洪斌愈发偏爱{dy}张。
    据介绍,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在成立之初,囿于当时的客观情况被列入“商贸类企业”。然而,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该集团的组织结构、资产结构和经营结构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企业的“转型”也成了当务之急,甚至是“责任使然”。
    诸多的迹象表明国机突破原有工贸圈子的用心。近几年,这种趋势更加明朗,国机集团围绕着装备制造业的文章正越做越大。
    任洪斌在近年的年度会议上毫不掩饰打造一个装备帝国的追求,而伴随着并购重组的层层推进,一个崭新的“国机”正在浮出水面,“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国机将着力完善制造业链条,最终要向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方向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仅从提法上不难看出,从前几年的“一体两翼”(以工程承包为主体,以国内外贸易、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与制造为两翼)到如今“三大主业”(机械装备研发与制造、工程承包、贸易服务)的并驾齐驱,装备制造业正使任洪斌心中的天平慢慢倾斜,不过,这仍不是他理想的版图,“目前三大主业相提并论也是‘过渡性’的,装备制造业的未来不可限量,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要削弱已经形成较强实力的工程承包和贸易业务。”
    对于装备主业的奠定,任洪斌给出了5年的预期,虽然时机尚未到,国机已迫不及待地希望亮出这张新名片了。
    “即使是贴了多年的标签,也并非不能撕掉。”一位熟悉国机的分析人士表示,转型之举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这是企业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对自身提出的客观要求,考量到长远发展,不少跨国巨头诸如诺基亚、斗山、林德等都进行过主业转型;同时,作为一家大型央企,也不能不顾及国机面临的外部压力,“对于国资委将央企整合成三十到五十家这一最终目标,国机这一突出的产业定位加分不少。未来,不排除会有更多装备制造类公司将加入到国机旗下。”
    更为关键是,这一新领域已为任洪斌打开了相当广阔的想象空间……

国机转身

    转型的难度可以想见,虽然装备制造已然成为旗下的核心板块,但对于庞大的国机集团而言,要从“以成套机电设备为载体的国内外大型工程承包商”实现向装备制造业的转型,着实不易。有关数据显示,目前国机旗下拥有16家工贸公司,20多家科研院所,7家汽车贸易服务企业及1家财务公司,装备制造企业仅有6家,“制造概念”在几家上市公司中也不甚厚重,远无法支撑起领衔装备制造业的庞大梦想。
    不过,现状并没有让任洪斌泄气,这位一直为国机创造着“不可能”的少帅有足够理由相信:过去的定位并不意味着国机集团成为机械工业的领军企业就“此路不通”!
    他从三个方面——“有责任”、“有条件”、“有机会”,论述了自己对于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相信这一发展规划是符合国家振兴装备制造业目标的,国机集团更有条件、有实力发展成为具有工程总承包、系统集成、国际贸易和融资能力的大型装备企业集团。”
    任的底气并非没有来由,坐拥中国{zd0}的农业机械、林业机械、地质装备制造企业,国机是中国最重要的工程机械制造企业之一;它还拥有在电站设备、重型机械、石化通用、机床工具及环保设备等领域强大的研发和系统集成能力,并形成了涵盖设计、研发、制造、系统集成、大型设备成套、贸易等方面的完整产业链。
    不过,任洪斌也坦承,与机械装备领域中的国内外对手相比,国机的竞争力并不突出,但国机也有自己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向装备制造业转型做各种准备,集团控制力明显增强的同时,围绕着机械制造已经形成了一个几乎完整的链条,这是国机独特的集成优势。”

国机,应该如何被想起? - 中国机电工业 - 中国机电工业杂志

     令人好奇的是,拥有这一优势的国机将如何架起现实与梦想之间的桥梁?
    “基于装备制造业是一个门槛高,资金密集的行业,我们将会从目前自己有优势、研发能力比较强的领域入手,依托现有的优势资源,以集中发展相关技术装备为依托,进而带动集团整体装备制造业的做强。”
    据介绍,国机将继续培育、挖掘自身目前有研发优势的制造业,实现内生增长:在冶金装备领域,将以研发连轧连铸设备的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为平台,发展重型机械行业;其次,将依托兰州石油机械研究所为平台发展石化装备领域;在工程机械领域,持续推进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的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而在农用机械领域,以一拖集团、中国农机院为主体,加大企业研发投入与竞争力的提升。
而另一方面,国机还将加大对外兼并重组力度,围绕着打造完整产业链条的目标,吸收更多的优质资产。在过去的几年里,国机已经充分体会到了并购的甜头。近年来,国机集团先后完成了与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以及中国汽车工业进出口总公司等11家央企的重组工作,并成功整合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中发展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地方国企。另据透露,目前仍有谈判在持续推进。此外,任洪斌坦言,也不排除进行相关的海外并购。

化繁为简

    虽然在并购联合方面长袖善舞,但并不意味着任洪斌习惯了做加法。
    在对外重组中,国机集团始终坚持“三项基本原则”,一是缺补相适,二是做强做大,三是能够互利共赢。“外部重组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量力而行,要使被重组的企业比原来发展得更好、更快。如果重组后企业发展还不如原来的话,那么这个重组是失败的,是对国家不负责任,对行业不负责任。”任洪斌强调,“重组绝不是简单的资产累加扩大,而是使其成为整个集团产业链完整发展的有益补充,我们欢迎‘更多优秀的企业而不是‘更多’企业加入国机。”据了解,为此国机曾婉拒了不少主动找上门来的企业。
    对于那些已经重组进入国机的企业,任洪斌也没有放松资源整合的要求,“国机集团的内外重组始终在进行着,到今天也是一个进行时。按照我们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要求,内外部资源的有效配置任务仍然十分繁重。”
    特别是从上市公司层面看,这一任务显得更加意义重大。
    一位长期xx国机系的证券分析师认为,已将“全面厘清装备制造板块业务”作为要务之一的国机集团对旗下几大板块上市公司有明确定位。他表示,对已宣称不会进行整体上市的国机集团来说,目前上市资产不到总资产的四分之一,后续针对不同板块进行资产注入的预期极大。

学习GE好榜样?

    在GE众多的中国拥趸者中,国机集团无疑是最有潜质的一个。

国机,应该如何被想起? - 中国机电工业 - 中国机电工业杂志

 
     这家位列中国机械百强xx的央企,旗下囊括制造、研发、工程、贸易、金融等资产,并于两年前跻身 “千亿俱乐部”。但这并没有让任洪斌停下脚步,他心中的典范一直是GE和西门子那样的企业——“我们致力于将集团打造成制造服务优势突出、在机械工业若干重点领域内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快速提升、国内外知名的综合性装备工业集团。”而从数字上看,“2020年,国机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力争实现3500亿元,净资产收益率处于同行业先进水平,占据国内装备产业突出位置,达到世界500强中等水平。”
     在这个塑造“中国GE”的过程中,就不能不提到国机倡导的产融结合,可以说,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任洪斌干得非常漂亮。
    “国机集团要想持续快速发展,必须有自己的金融服务平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财务风险。”任洪斌回忆道,当年国机集团全系统大约有50多亿元的银行存款,同时,又有近70亿元的银行xx,每年大约有2亿元的存贷利差都“贡献”给了银行,成了银行的“打工仔”。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任洪斌花了不少心思发动下属子公司共同注资财务公司。并通过建立完备的结算系统,推出了“母子公司现金管理”、“企业项目资金封闭结算”等一系列金融产品,为成员单位调度资金提供了方便快捷的通道,加快了资金周转速度,帮助其实现了对资金进行低成本的重新配置,有效降低了财务风险。
    数据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
    据介绍,财务公司成立至今,已累计为集团和成员单位办理资金结算4000多亿元;累计为成员单位提供信贷资金190多亿元,累计为集团节约费用4亿多元。2009年,财务公司的资产规模已达到83亿元,实现利润1.6亿多元,分别是公司正式运营{dy}年(2004年)7.5倍和10倍。
    “但从长远发展来讲,我们得先做好准备,一旦政策条件允许有更大的市场空间,财务公司这块还是要继续拓展。”国机集团总会计师兼国机财务有限公司董事长骆家駹如此表示,这一点与任洪斌的态度恰好呼应。■

文 | 《中国机电工业》记者 马 伟

 

                                  文章来自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相关文章--> <#--历史上的今天-->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国机,应该如何被想起? - 中国机电工业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