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医者为何患者屡掉医托陷阱?

     

            求医者为何患者屡掉医托陷阱?

 

         广东科技报记者 郭静 通讯员 韩雪媚  李紫薇

 

在火车站、汽车站、正规医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经常徘徊着这样一群人——冒充患者或家属、医务人员,介绍“神医”或“名医院”,通过各种手段,把患者哄骗到医疗技术较差、收费昂贵、没有证照的医疗机构就诊,有甚者更是对患者进行欺骗、恐吓、抢夺财物,从中谋取利润,这就是医托。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心理行为科主任张延赤指出,医托们的行为扰乱了正常的行医秩序,不仅使患者的财产受到损失,更耽误了患者的xx时机,对患者的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医托行骗喜欢自己当“导演”

 

张延赤告诉记者,医托的主要目的是求财。他们在行骗时,是有一些路径可循的,一般包括以下三部曲

 

曲一:锁定目标。

 

医托们主要出没在各大医院门诊大厅、挂号处周围及各诊区导诊台附近,选取的对象多是防范意识不高的中老年人和外地来就医的患者。基本上不选择本地患者,因为他们知道,本地患者是不会“上钩”的。

 

曲二:搭讪套近乎。

 

锁定目标后,医托便上前跟患者搭讪套近乎。多以老乡、同姓等方式与患者拉家常,让患者有“他乡遇故知”之感,从而对他信赖有加。进而开始了解患者病情,为下一步行骗打好基础。

 

曲三:编造谎言,引上“贼船”。

 

取得患者信任,在了解患者病情后,医托便开始编造五花八门的谎言,哄骗患者到其介绍的医院或专家哪里看病。常见的谎言有:

 

一是同病相怜,现身说法型。医托们为赚取提成不惜经常诅咒自己,说:“真巧,我也是这种病”“我家某某亲戚,就得过这种病”等,以拉近与患者的距离,从而进行一场“病人与病人之间探讨求医经验、病情”的对话。

 

二是移花接木型。他们会以医务人员或者老病号的身份告知患者要找的医生当天不上班,或已经辞职并到了某家医院xx,叫患者前往那家医院看病,还会详细告知患者某医院地址、坐车路线、甚至陪同患者一起前往等。

 

三是诋毁型。他们谎称医院刚刚有人死亡,已经被执法人员查处停业,不能接诊,应该到另一家医院去看病。或者对正在排队等候看病的患者说,大医院不但人多要排队,而且收费很贵,没有熟人基本看不上病等,并称自己可以带患者到某医院就诊,方便快捷,而且很便宜,包治好等。

“虽然各大医院大门外、候诊区内均明显放置了防范“医托”的警示牌,有的医院的警示牌还详细描述了“医托”行骗的手法,甚至在医院门前的公交车站旁也竖起这样的“警示牌”。然而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患者上当受骗。”张延赤表示,其实,患者屡上医托贼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患者当“演员”为医托行骗创造机会。

 

弱点一:对自身疾病的恐惧心理。

 

张延赤称,患者大都医学常识薄弱,对自己的疾病没有足够的认识。在被医托大肆渲染此种疾病的危害后,对疾病的恐惧进一步加大,就容易出现有病乱投医的现象,容易被自称在某某诊所、某某专家看好同类疾病的医托欺骗,抱着“既然效果好,不妨一试”的心理终上“贼船”。

 

弱点二:求医心切的心理。

 

医托的目标大都锁定在疑难杂症科室的患者,这类患者大部分都已经辗转多家医院,花了不少钱,但效果不理想。张延赤指出,患者在长期饱受病痛折磨后,表现出求医迫切、焦虑的心理,在医托的花言巧语迷惑下使他们重新看到希望,丧失了应有的判断能力,无法识破医托诈骗阴谋,在“现身说法”这种“铁的证明”的催化下上当受骗。

 

弱点三:贪图小利的心理。

 

医托锁定的目标大都为中老年人、农民等防范意识差、低收入的人群,这类患者大部分是借钱到大医院看病,对于大医院普遍比乡镇地区偏贵的医疗费本就耿耿于怀。张延赤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医托们的“便宜,包治好”的言论更能吸引这些经济实力不强的患者,尤其是农村患者,他们正是抓住了患者这种希望少花钱又能治好的心理,屡屡得手。

 

弱点四:侥幸心理。

 

某些病症是需要手术xx,但患者却希望通过打针、吃药来解决。对此现象,张延赤认为,对待疾病,患者应多听听医生的建议和嘱咐,该手术xx时,就手术,不要自己当医生。如果抱着担心、害怕手术的心理。如果遇到医托表示其疾病“可以通过{zc}秘方xx,不用动手术时”,大多数患者就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前往医托介绍的诊所看病时,就调人了医托的“陷阱”中,等着挨宰吧。

 

弱点五:希望得到足够重视的心理。

 

据介绍,目前,很多的患者来自农村。有些事初次进城到大医院求医的,好不容易打听到医院地址,顺利到达医院时,已经饱受大城市人情冷暖,加之大医院就医流程复杂,排队等待的时间也长。先要取号、挂号,还要初步检查、分科室检查,然后才是医生诊断。患者就诊时显得焦虑而无助,当冒充医务人员的医托热情地为其指引,并向他传授相关医学常识时,他们显得“受宠若惊”,对“该医生”已深信不疑,认为自己很幸运,遇到了“好心人”,而听从其就医建议。

 

克服心理弱点,防骗有招法。

 

医托的存在有其法律法规、社会体制、患者自身等多方面的原因。张延赤表示,法律法规及社会体制都是客观存在的,我们无法去改变,因此,防骗应从患者及家属自身做起。

 

招法一:正确认识自身病情。

 

预防骗术首先要去正规的医院去就诊,在日常生活中多了解一些基本的医学常识,对自己的病情有正确的认识,避免因不了解而对疾病产生恐惧、焦虑、侥幸心理。即使看病心切,也应保持xx,了解真假再做出求医选择。

 

招法二:掌握信息,了解医院及就医流程。

 

患者就诊前,{zh0}通过亲友、互联网等了解将要就诊的医院的信息及口碑,针对自身疾病了解相关医疗专家,选择口碑好的正规医院和医生看病。就医过程中,如出现医生不写病历、不开xx直接就可以取药等不规范的诊疗方式,应该提高警惕,寻求帮助。

 

招法三:看病求效果,不贪小便宜。

 

就诊过程,患者首先注重的应该是xx效果,而不是陌生人口中“更优惠,我带你去不用挂号费等”小便宜。在就医过程中,对无法确认其是否为医务人员身份的陌生人应采取“不相信、不理睬、不联系、及时报警。”的方法,谨防上当受骗。医托的骗术其实并不高明,只要患者保持警惕,不要贪图小利,医托的诈骗行为很难得手。

 

郑重声明:资讯 【求医者为何患者屡掉医托陷阱?】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