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病流行情况

痛风是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直线上升,成了国内尤其是广东等沿海开放地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且是疑难病——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张剑勇博士用这两句诗形象地对“痛风”进行了形容。


为什么这么说?痛风是由于嘌呤生物合成代谢增加,尿酸产生过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滑膜、滑囊、软骨及其他组织中引起的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它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古时候被称为“帝王病”,也是一种“富贵病”。可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这种“富贵病”不再是富人的专利,其发病率正在直线上升,已成国内尤其是广东省等沿海开放地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且是疑难病。


据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报告:全国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全球痛风患者高达1.2亿,较15年前,痛风患者增加了15-30倍。痛风通常在春、秋季发病,马上就要进入秋天,人们更要注意预防。


深圳发病率高出其他城市近三倍


流行病调查也表明,深圳市痛风发病率为0.42%,比外地0.15%的比率高出近3倍,深圳已经成为痛风病的高发区。究其原因,张剑勇博士说,动物内脏、海鲜和啤酒等富含嘌呤的食物最易引发痛风。深圳的生活水平较高,海鲜的消费量也很大,这是深圳高发痛风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越来越多的人起居不规律,体力活动越来越少,缺少足够的体育锻炼,这就导致与痛风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不断增高,如高血脂症、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这些疾病往往通过不同机理影响人体尿酸的代谢,使体内尿酸水平升高,出现高尿酸血症而发生痛风。


痛风患者
九成以上是男性


张剑勇博士指出,有人说痛风是男性文明病,这形象地指出了痛风发病的一个特点:这种病最容易侵袭男性,男女患者比例可达201。女性得痛风的则多在绝经期后。


这是因为女性体内雌xx能促进尿酸排泄,并有抑制关节炎发作的作用。另外,男性较女性参与社会活动多,饮酒、摄入高嘌呤食物多。


有人统计,筵席不断者,发病者占30%,常吃火锅者发病也多。这是因为火锅原料主要是动物内脏、虾、贝类、海鲜,有统计,涮一次火锅,要比一顿正餐摄入的嘌呤高数倍甚至数十倍。过度饮酒也会引起痛风发病,尤以饮啤酒者为甚。这是因为过多的酒精在体内可分解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能阻止肾脏排泄尿酸。有研究证明每人每次饮一瓶啤酒,血尿酸可升高一倍。而有人也认为饮用威士忌等含铅的酒类,痛风的危险性增加三倍。


痛风出现明显年轻化趋势


“过去痛风发病年龄在40-50岁,而以50岁以后的中老年男性居多,现在痛风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张剑勇博士不无忧虑地说,在他们收治的病人中30-40岁的患者成了主体。


有资料统计,近20年间,痛风的初发平均年龄下降了6.3岁,不到40岁初发病者增加了26.3%,现在已占了痛风患者的近六成。多见于脑力劳动者。爱好吃肉者、贪酒者以及肥胖的人易发病。


痛风为何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一是人们的饮食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尤其是20~40岁的年轻人饮食中含高能量、高嘌呤类物质者显著增加。


二是肥胖者增多。在40岁以下的痛风患者中,约85%的人体重超重。另外,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在40岁以下的痛风人群中,多数人起居不规律,体力活动越来越少,出门坐车者增多,骑自行车、步行者渐少。血尿酸水平与体重指数呈正相关。


三是与痛风的相关疾病增多。近些年来在年轻人中,痛风的合并症明显增多,如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此类疾病往往通过不同机理影响尿酸的代谢。体内甘油三脂的升高除影响嘌呤运转外,还能阻止尿酸从肾脏排泄。目前人们对痛风病人年轻化的趋向重视不够,误诊误治者明显多于40岁以上的病人,误诊的时间也远长于老年组的病人。


痛风爱找“工作狂”


痛风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找“工作狂”,在痛风病人中,老板、老总居多。


分析引起痛风发作的“罪魁祸首”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白领发病高了。研究表明,引起痛风发作的“罪魁祸首”依次是疲劳过度、饮食不调、饮酒过量、受凉感冒、关节外伤、过度运动。老板、老总们工作忙,压力大,起居不规律,每天只能睡三四个钟头,又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这类人一定要警惕。当工作威胁到健康时,一定要注意张弛有度,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张剑勇博士还告诉记者一个现象,那就是每次长假后痛风的患者就会增多,这与长假暴饮暴食,或是外出旅游,舟车劳顿,少饮水少上厕所有关。马上就是中秋节假期和国庆节长假,市民应当引起重视。


痛风患者及时诊治者不足百分之一


一项关于痛风诊治知识的调查显示,痛风患者及时诊治的仅0.3%,由于非风湿科医生对痛风诊治的情况比较陌生,也会出现较高的误诊率和漏诊率。


痛风是一种比较容易控制的疾病,早期合理xx,一般能得到良好康复。但这是建立在有专科医师指导和合理xx的基础上的。如果长期误诊或不正规xx,可能会发展为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石广泛形成、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痛风性肾病、肾功能不全和尿路结石等多种并发症。


痛风急性发作时,痛来如山倒,痛去如烟消,可谓“来去如风”,一般不xx也会在数天或数周内自动消失。这绝不是说痛风能不治而愈。痛风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病程可长达数十年。一次痛过之后,关节只是炎症xx了。实际上,尿酸的结晶并没消失。几次急性发作以后,结晶不断沉积,慢慢地形成了结石一样的“痛风石”。它会破坏周围的软组织和骨质,造成关节的{yj}性畸形。


张剑勇博士强调说,现在有些广告在吹嘘某类药品可以根治痛风,很多患者上当。其实以目前的医疗水平,痛风和糖尿病一样,是终生性的代谢性疾病,目前尚不能被根治。但其间歇性发作的特点,使它并不像糖尿病那样可在短期内出现各种严重并发症,一般痛风的间歇期越长,对身体的损害越小。因此,到正规医院的痛风专科正确xx、积极预防是可以减少痛风的发作,减轻患者痛苦。

预防痛风“十原则”


张剑勇博士说,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和合理运动,才能有效控制痛风及减少发作:
少吃肥甘。严格限制嘌呤类食品的摄取。
防止肥胖。每餐吃八分饱即可,少吃荤菜,多吃素菜,并要保持营养平衡。还要坚持锻炼。
严格限酒。可以饮一些碱性饮料如苏打水,利于尿酸溶解排出。
多饮茶水。茶属碱性,可防止尿酸结石形成,每天最少饮水2000毫升。
常查尿酸。血尿酸高的人一般三个月复查一次。
家族普查。及早发现无症状的高尿酸者。
避免过劳。要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刺激与避免过度劳累。
顺应四时。防止受寒、受潮湿,防止关节损伤及外伤。
年轻早防。20岁后就要注意。
中医调理。平衡阴阳,增强体质。


8类人要进行血尿酸的常规检测


早期发现痛风的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就是检测血尿酸浓度。8类高危人群应进行血尿酸常规检测:①60岁以上的老年人,无论男、女及是否肥胖。②肥胖的中年男性及绝经期后的女性。③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病人。④糖尿病(主要是II型糖尿病)。⑤原因未明的关节炎,尤其是中年以上的病人。⑥肾结石,尤其是多发性肾结石及双侧肾结石病人。⑦有痛风家族史的成员。⑧长期嗜肉类并饮酒的人。


不要等到已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如皮下痛风结石)后才去求医。如果首次检查血尿酸正常,也不能轻易排除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可能性。以后应定期复查,至少每年应健康检查一次,这样痛风的早期发现率大大提高。

痛风发作有哪些临床表现?


痛风分为无症状期、急性期、间歇期和慢性期四期。原发性痛风好发于40~50岁的男性,一般均有长达数年至十数年的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起病急骤,大多突然发作——下肢不对称的单关节炎,半数以{dy}跖趾关节为xx关节。患者{dy}次发作多数在夜间,开始时常为单个关节,呈红、肿、热、痛与运动障碍,关节疼痛如同撕筋裂骨,甚至不能忍受被单的重量,若室内有人走动,较重的震动也受不了。90%病例在病程中有大趾关节炎发作史,受累的关节依次有足背、踝、足跟、膝、腕、掌指关节等,罕见于骶髂、脊柱、髋和肩关节。局部疼痛剧烈,难以忍受,皮肤暗红,皮温升高,酷似xx性蜂窝组织炎或急性淋巴管炎。初次发作,轻者1~2天内可自行缓解,重者持续数日或数周。有时炎症消退后,局部皮肤暗红、皱折、脱皮、脱屑伴轻度瘙痒。首次发作缓解后,有的不再发作,有的可延及5~10年再有第二次发作,但半数可于1年内复发,随着病程的发展,单关节炎演变为多关节炎,发作次数增多,间歇期也缩短,疼痛日渐加剧,终使关节结构及其周围组织破坏,致畸致残。


痛风患者有哪些饮食原则?


①保持理想体重,超重或肥胖就应该减轻体重。减轻体重应循序渐进,否则易导致痛风急性发作。②碳水化合物可促进尿酸排出,患者可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米饭、馒头、面食等。③蛋白质可根据体重摄取,1公斤体重应摄取0.8克至1克的蛋白质,并以牛奶、鸡蛋为主。瘦肉、鸡鸭肉等应煮沸后去汤食用,避免吃炖肉或卤肉。④痛风并发高脂血症者,脂肪摄取应控制在总热量的20%至25%以内。⑤每日应该喝水2000毫升至3000毫升,促进尿酸排出。⑥少吃盐,每天应该限制在2克至5克以内。⑦禁酒。酒精容易使体内乳酸堆积,对尿酸排出有抑制作用。⑧少用强烈刺激的调味品或香料。⑨限制嘌呤摄入。禁食内脏、骨髓、海味、发酵食物、豆类等。“痛风在岭南地区的发病率高。”张剑勇博士说,“这主要与两个原因有关,一方面是地xx候原因,另一方面可能与饮食习惯有关。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岭南炎热多湿的气候地理环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人的体质,使其形成具有阳热型、脾湿型和气阴两虚型的体质特点。且人们喜食生猛海鲜阴柔之品,常贪凉饮冷,致脾胃内伤,湿浊内生。岭南地域特殊的气候因素、地理环境、饮食结构及人群体质状况使该地区痛风、痛风肾的发病率较高,且以湿热夹瘀、内蕴肾络,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型为多见。”


郑重声明:资讯 【痛风病流行情况】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