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总动员3》:不用故事也能感动你_满囤儿_新浪博客

文/满囤儿


        除了《指环王》那种套拍模式,一个电影系列发展到第三部,已经很难再在原有看点上有所突破了。当角色不再新奇,故事难以天马行空的时候,用第三部对系列进行一个收尾,倒是一个不是{zh0}却也不会失败的选择。《玩具总动员3》已经没有了最早看到玩具开口说话和全电脑CG制作所带给人的惊喜感,也没有匪夷所思的故事情节,但是其剧本在细节上体现出的老道,动作戏的紧张刺激,以及结尾的感人至深,都显示出皮克斯的功力,已经到了不用故事也能感动到你的境界。

 


        本片的导演,皮克斯“五老”中{wy}一个还没有自己独立作品的李-昂克里奇,曾经表示过:“我们应该让这三部《玩具总动员》看起来像一个整体,一起构成一个大的故事。这也是一直以来鼓励我们去创作《玩具总动员3》的动力。”因此,本片的xx题,变成了“归宿”。全片虽然有波折,有跌宕,但是从始至终都围绕着玩具的命运归宿问题展开。系列前两作的导演,皮克斯的核心创作灵感来源约翰-拉塞特描述本作的故事构思时曾讲过:“玩具如果被弄坏了,可以修好;如果被弄丢了,可以找回来;如果被偷了,可以救出来。但是如果孩子长大了,不再需要玩具了,那就没有办法了。这是故事的有趣的演进。”除了皮克斯人,没有其他人会站在玩具的立场上,去想我们每一个玩过玩具的人所应该想的事情。借助皮克斯人的想象力和严谨的情感分析能力,我们和我们至亲的玩具们架起了沟通的桥梁。这也正是为什么即便我们已经把前两作剧情忘记得一干二净,也从来不曾拥有过甚至从来都不曾见过《玩具总动员》的衍生周边玩具,也依然会在影片{zh1}的时刻,为玩具们的归宿忧心忡忡,甚至感动到流泪。在影片{zh1},安迪手中拿着的牛仔伍迪和太空人巴斯光年,在观众的眼中,早已经被替换为木质xx、山寨变形金刚、洋娃娃、甚至是玻璃球和火柴盒皮儿。


        续集难做,第三部更难做。如何在故事上寻求创新,成为了本片一个先天的短板。皮克斯的原创作品,每次都能在角色和取材上出奇制胜,比如让玩具有感情、让怪兽开公司、让鱼儿互争斗、让超人变Loser、让汽车会说话,让老鼠来做菜、让机器人演默片,都是从宣传期便足以令人感到惊奇的设定。可是这种角色的新奇感,肯定也就只有在{dy}作时会达到{bfb}。尽管《玩具总动员3》里增加了大量新的玩具,甚至增加了新的故事场景,不过这种新鲜感也不会像原创作品那样抓人。可以说,如果你不是对系列作品中的几个玩具有着特殊感情的话,本片用40分钟做故事铺垫的段落将会异常沉闷。面对几个脸熟却勾不起回忆的玩具之间的对话,既不会惊讶于其想象力过人,也不会感动到流泪。作为《玩具总动员》前两作的剪辑师,昂克里奇纵然在故事上未能令其达到其他原创作品的复杂性和独创性,可是就好像动画片里的类型片一样,本片却有着十足的动作大片范儿。本作在保证了角色性格、动作风格、以及表情细节都传承了系列传统之外,把动作戏营造地亮点十足。昂克里奇打造的几场逃亡戏之类的快节奏动作场面,{jd1}可以称得上是该起起,该伏伏,紧张却不乏有趣。影


        在本片里,伍迪和巴斯光年等角色已经不再是一个电影角色,而更像是电影明星。他们携手出演了一部动作片。这从影片开头的那一段就能直观感觉到。回归现实后不久,他们就被逼面临归宿的选择。我们看到,在整部电影中,从大学到阁楼,从垃圾场到幼儿园,从被消融到被传承,每一个情节点都伴随着归宿地的变化。归宿地由好变坏依靠的是误会和事故,归宿地由坏变好则依靠玩具们的努力和争取。这种故事模式,不恰恰是动作片和冒险片常用的方式方法么?在故事的创造力上难以为继之时,皮克斯利用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在动作戏和情感戏上打出了一副娴熟的手牌。让我们既能领略到视觉上的冲击,又能感同身受地怀念。这也许就是在艺术造诣上已经发展到{df}状态的皮克斯,在故事上向商业化的一次让步吧。


网易评审团约稿,转载请注明。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玩具总动员3》:不用故事也能感动你_满囤儿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