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6-23 22:25:01 阅读1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建安十三年(208)初,曹操北破乌桓,初步完成了统一北方的战争,他怀着胜利的喜悦回到了邺城。但随即传来了孙权剿灭黄祖的消息,东吴xx屯兵夏口,剑指荆州。此时,刘备在荆州的势力已经逐渐坐大,孙权谋取荆州的计划也已进入实施阶段。这都令曹操寝食难安,他不待休整立即开始挥师南下,与孙、刘展开夺取荆州的赛跑。
于是那场家喻户晓的赤壁之战拉开了序幕。
事实上,赤壁之战只是整个荆州争夺战的一部分,在此后十余年间,曹、刘、孙三方在此进进出出,战和不定。直至221年的夷陵之战,孙权将刘备的势力彻底赶出荆州。
在这十余年间,围绕着三方的荆州争战夺,留下了大量真实、虚构抑或过度演绎的权谋故事。如蒋干盗书、周瑜打黄盖、刘备摔孩子、“借荆州”、孙权嫁妹、水淹七军、白衣渡江等等,在某种意义上,荆州的故事就是整个三国权谋较量的集中缩影,体现着三国权谋术的{zg}水平。
无论诸葛亮的“隆中战略”还是鲁肃的“荆州战略”,荆州都是命根子。前者要以荆州为根据地,西取益州,然后两路出击夺取天下。后者则要占据长江上游,“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称帝图谋天下。对曹操来说,荆州则是南下的突破口,可以彻底打垮刘备,合围孙权,一举统一中国。
于是,三方以荆州为核心,展开了一系列的阳谋与阴谋的角逐。曹操“奉辞伐罪”,孙权嫁妹结盟,刘备借而不还,孙权又背盟翻脸,甚至斩杀关羽。荆州的权谋故事之所以精彩莫测,就在于赤壁之战所奠定的三足鼎立格局。
从本质上说,曹、刘、孙三大集团是零和博弈的关系。即一方所得,既是另一方所失,不存在多方共赢的局面。所以各自的出发点,均在于权衡三方关系,进而考虑自己的利益所在。在这样一个三角结构中,对任何一方来说,其他两方都是自己的敌人或潜在的敌人,根本不存在永恒的朋友或敌人。联合谁、对抗谁,基本出发点都是要于己有利。
朋友还是敌人?真实还是谎言?联合还是斗争?
这些明暗之间的较量,由于三方格局的形成,呈现出诡谲莫测的面貌。然后又经过历史学家、小说家、说书人、导演和演员的千百年演绎,产生了一个个鲜活形象。曹操被画上了白脸,关公被置于案头供奉,诸葛亮则智似半妖,集中了知识分子的所有优点。
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问题是,谁能够始终对复杂的格局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而回避人性的弱点?曹操以奸诈多疑而著称,却也因狂妄自大而中了周瑜的苦肉计;诸葛亮足不出户便知天下大势,却避不开“关二哥”的性格弱点;孙权少年英豪,老年则为权力斗争所困,利令智昏。所谓老不看三国,那个时代的生存法则穿越了历史,仍具有现实意义。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三国”。那些近2000年前的故事,仍旧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究其原因,真正鲜活的其实并非“扬刘抑曹”的道德观,而是每一张脸谱背后的权谋之术。本刊由此而借新旧两部三国电视剧对阵,三国人物热议重新升温之时,对相关人事也做些探访探究,为民间之“三国学”添些作料而已。
现在要讲的是三国。大家晓得,我们一般的了解都是从《三国演义》上来的,可是今天的讨论,是从《三国志》以及其他关于三国时代的典籍得到一些资料来作为我们讨论的依据。
我说三国,并不将它当故事,主要是考察这三个国家利用自己的资源、组织、人才以及运用自己的所长和所短;在竞争中,运用什么样的策略……我是从这个角度来讨论三国的。
首先讲的是三国的形势及资源的分布。我们大家都知道,三国是魏、蜀、吴三个单元,从《三国演义》上,我们看不出这三国资源上的差异,只看见一群人,没看见他背后所凭借的是些什么东西。魏国是曹操的力量,当时我们称它魏国,实际上有很长一段时间,他并不是魏,他还是用汉的名称,还是用汉献帝的旗号,号称是汉代的正统之所在。魏国当时地方是{zd0}的,有十三个州,其所拥有的大概有七个半到八个州左右,继承了东汉{zd0}的一片疆域,也是核心地区。可是中国北部,在曹操挟天子以号令天下时,北方中国已经衰败,于是北方中国的人口大量减少。当时的关中,司州、雍州这些地方,大概失去了至少百分之六十的人口。今天山西、河北干道上的地区,人口少了一半左右,这些人口流失不是在大乱的时候,在黄巾起事以前,就大量地流失了。
人口的流失归纳起来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气候变冷了。中国有一个很长期的气候变寒的时候,而最寒冷的时候,大概是在南北朝的时候,开始冷是在东汉的晚期。由于气候变冷,北方的民族不易度日,就压到中国境内来,造成了边患。战争不仅使战线上地区受很大的损害,战线外紧接着战区的地方,也有很大的损害。汉朝本来有个很好的征兵制,在那时,因为汉朝政局本身不太好,征兵制濒临破产,于是在靠近战区的地方就有许多强征当兵、强拉做役这一类的事情,造成了很大的混乱。而天气一冷,也使得北方的降雨量极度减低,北方的土地本来就接近干旱,降雨量降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生产就差。所以在北方,曹操面临的局面并不是很好的局面,有三分之二的地区,不是人口逐渐减少,就是生产几乎停顿;靠近黄河北岸的以及更往北的,几乎一般性的水利系统都被破坏。人口流失,气候干旱,水利系统当然就没用处,造成了生产极度的萎缩。所以,号称七八个州,实际上它的实力并不那么厚实的。而且北方还有一大批流民,本来是难民,后来变成了农民军,就号称黄巾了。黄巾的人数很多,未必有真正的宗教信仰,大致上是受饥饿驱迫以致成为流民。不可否认的,宗教力量是驱使他们集合在一起的因素之一,但{jd1}不是{wy}的因素。整体讲起来,北方的资源颇为短缺。
曹操手上的xx,来自不同的地方,很多都是本来的地方长官,带领一些地方保安xx。还有地方的豪侠、地方上的{lx},也将他们的群众往往以家族系统组织起来,参加了内战。曹操手上,人的资源非常庞杂,人数虽多,可是并不整齐,对他效忠的程度是非常低的,所以曹操能掌握的xx资源和人力资源双方面,并不是真的居于一个压倒的多数。可是他在另一方面,占了一个正统的位置,在中原所在,“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无形、看不见的资源,是很重要的东西,他可以用天子的名义封赏、任命,这是他的敌手们无法抗衡的一个特点。
基本上北方的中国,只有几个地区保持相当富足的水平,几个口袋形的地区,分散在五六处,并没有什么很强大的市场经济,所以北方地方经济可以说退回到一种自给自足的地区性程度,并不是一个全国性的经济市场。汉朝的经济,基本上已经有相当高的水平,可是汉末出现很严重的倒退。
再讲到蜀国,蜀国的地区非常小,只有汉中盆地,加上四川的一个大盆地,这大盆地里面分成三个地区:一个是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地区,它可以由此统摄到现今川边的边界;另外一个是以重庆作中心的巴东河谷,这就是长江流域跟嘉陵江流域合起来的地区;此外则是山地,人口相当少,而且里面有一大批人属于所谓先居民,不是汉人,住在山里面开始接受汉化,但并没有彻底汉化。他们有独立的组织,有独立的文化,汉人的人口就集中在汉中盆地和两个中心。
四川本来有相当大量的人口,可是在那个时期,户口的编制并不很理想,编制上的人口跟实际人口有相当大的距离,真的人口就我估计起来,大概是两百万人,但反映于户籍上面的,只不过五十万,这个数字是很小的,不足以成为当年汉代一个大郡。但这个地区,战乱比较少,长期繁荣,而且四川是天府之国,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几项重要资源有盐、农产品,可是缺少武装作战用的马,缺少金属矿产。总的来说,四川的xx资源基本上相当局限,但四川却有另外一个本钱——崇山峻岭,防守起来,相当容易。在对日抗战期间,曾经到四川去过的人大多知道,你从哪条路进去,都要走很长的山路,一路翻过去,才翻得到刚刚讲的三个中心里的任何一个,而从一个中心到另一个中心,也是崇山峻岭,蜀道艰难。因此地形的崎岖,造成了四川很特殊的有利条件。
蜀汉本来还另外有一个地区可以归它所有,就是今天的汉水流域,也就是小说上所谓的荆州。可是,自从关羽被东吴突袭以后,荆州本部就失去了,只剩有荆州的边缘,以及非常崎岖的山地,就是今天的湖北和四川边界。我小时候在那边走过,可说是穷山恶水,可是它有战略上的价值。蜀汉的前半段,力量很单薄,可是蜀汉的后半段,得到了南征一大片新基地,后来所谓云南、贵州以及部分的广西等地区,就是诸葛亮南征获得的一大块地区,是中国最难走的山地。这里的资源,有在四川没有的东西:铜矿、锡矿、铁矿、盐池……还有滇马。滇马体形虽小却仍可用于作战。大家很难想像,崇山峻岭中能产马。中国西南纵走的山谷,从云南往北一直连到甘肃、青海,这条山谷地带,是南北走向。自古以来,从草原要向南走的话,就得进那条纵谷。草原里,游牧民族可以去,xx的动物像马、驴子,也可以顺着这条路下去,所以云南就出产滇马,能作战,很耐久,尤其是走山地,可当作载重和长程很好的运输工具,所以蜀汉的地方虽小,人口跟北方比也少很多,可是有这几个特殊的优点。再加上刘备刚巧姓刘,和东汉王室真正的关系虽然淡得很,他仍可以理直气壮地号称汉室正统。
再讲到东南,东南当时包括孙吴的基地,在早期的时候相当局限。它是长江三角洲加上沿长江下游的谷地,和一些湖沼附近的谷地;再一个部分是长江以北的地方,这是东吴最基本的基地,人口却相当多,因为东汉人口的南移,是一个很长久的过程。大概到了公元五六十年之后开始,就有大量人口向南移了。除了汉人南移以外,南方本来的一些少数民族,也因为跟汉人接触,逐渐汉化,采取了汉人的农业,也采取了汉人的习惯,使加入南方的人口变成一个混合体。这样,南方人口不仅数量相当大,而且基本上占据的地区,在当时都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北方在寒冷的时候,南方并未面临此困局,所以虽然地区很小,等于只有长江三角洲和沿江的谷地,以及鄱阳湖附近的谷地,但人口当比蜀汉人口多一倍多,而农业地带的富源更远比曹操手上要多。
商业方面,因为南方正在开发扩张,有一个相当庞大的地区经济,超越每一个小地区之外,可以说南方经济体系已有相当强大的市场功能。南方矿产品如锡矿、铜矿、铁矿都有,盐要靠沿海的海盐,几乎没有马,可是有很多牛。通水运的航道,是南方一个有利的经济因素,靠河川湖泊的水运,可以有大量的货物来去,甚至可以说,人口移动都是沿着水道进行的,这是北方所短缺的有利因素。可是在精神上,南方一无依据,既没有一个天子可以挟在手上号令,又不姓刘,它姓孙,所以南方的号召力因此就很弱。
以上是我讲的形势和资源的分配。基本上看起来,虽然三家的力量,在纯粹的地区上面比,从地图上看来,非常不均匀,但就我刚刚讲的资源分布,截长补短总合起来,就相当匀称,三家可以作三角对峙的对抗。也因此,三家都要争那个交接的地方——荆州,也就是长江中游的地区。曹操要发兵袭取荆州,但刘家还没进四川,就必须与东吴孙家联合兵力来保这个荆州,而等到曹操退回北方了,孙、刘二家之中,刘备取得了四川,东吴跟蜀汉之间,又必须争这块地方,这中间的筹码,谁若取得,就可增加一倍半的力量。这就是他们为什么要在那儿互相争战,这是一般的情势。
以上我讲的不是故事,而是真正考据出来的材料。为什么讲这些事?因为任何企业都要衡量自己手上有多少资源。资源内部的性质,并不xx是有形财产,资源里面可以包括很多看不见的财产:人力的资源、人才的资源、机会的资源、实际的资源,这些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而资源总和是许多看得见、看不见资源的综合体。拿这三个国家来代表三个企业团体的话,你会发现他们三个资源的情况,基本上是势均力敌。
大家手上都有资源,孰胜孰败,就看如何运用资源,一个人是不能单独运用资源的,要有一大群人共同运用。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善用资源的条件,领导人要能善用人力资源,有了人力资源,才能运用物产和其他资源,如财产、知识……也就是说,能不能真正动员资源,全看手上有没有人力资源。应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下面讨论的两个问题:一个企业有多少人力资源,以及用什么方法动员和团结人力资源。
诸葛亮德才兼备,鞠躬尽瘁,世所称颂,令人仰慕。但一生过于谨慎和爱惜羽毛。明察秋毫之末的后果,导致在任用人才,尤其培养人才这个大事方面,多少却有些糊涂。
诸葛亮为何多用赵云
一直到《三国演义》发展到将近三分之一,诸葛亮才在铺垫中登上舞台。如果说此前的三国中充满了战、诈、计、策,到了诸葛亮出场,开始进入到谋和算的新高度。
《三国演义》开始,对于刘备来说,已经建立了以关羽、张飞为核心的兄弟圈子,五虎上将在赵云迅速加入后已经得其三。然而这个强大的军事核心组合除了对黄巾军有不少胜利,在面对董卓、吕布和曹操等军事集团时,却是败多胜少。
刘备以兄弟义气为核心情义和仁义,逐渐吸纳了一干下层人才。这个以兄弟情谊结合起来的紧密小团体,是乱世流民用以团结保全自己的本能,但却因为其层面低下,并无人能为刘备集团提出正确的发展纲领。刘备济纳人才的能力却不能转为用人之能,这让他在47岁赤壁之战前,仍无片土。水镜先生一言道出根本,此时的刘备空有万人莫敌的关羽、张飞,却无人能用。
诸葛亮的出现的巨大价值,在于为刘备制定了一生最关键的政治发展纲要和军事作战战略。可以说,诸葛亮是一枚巨大的催化剂,让刘备手下许多将领得以发挥其更大的能力。尤其是在三国时代规模{zd0}、最决定性的一战,赤壁之战中,刘备集团在诸葛亮指导策划下,政治、外交和战略战术都取得了全面胜利。
然而在赤壁及至以后的一系列事件中,诸葛亮运用最多的却不是关羽、张飞,而是赵云。前往拜风台带赵云,是看中他武艺超群带来的威慑力;选派陪同刘备去东吴相亲,是因为赵云谨慎小心,能依计行事;就连{zh1}从孙夫人那里夺回阿斗,诸葛亮还是用了赵云,因为他原则性强,不怕得罪人。相比之下,赤壁之战并无太多关张的影子,关羽还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这显然是诸葛亮的有意安排。
诸葛亮多用赵云,一方面是赵云不计较得失,乐于服从安排,又才华横溢。自长坂坡、赤壁战后,赵云拒绝桂阳原太守赵范的美人计,不仅是不为女色所动,而是意识到赵范并非真投降,显示出其识人能力。刘备夺取益州后,有人提出将成都城外的桑田野地分给众将领,他再次冒着得罪一干人的风险而反对,显示其大局观。赵云虽武艺超群,却不是个好大喜功的个人英雄主义者。在汉中与强大的曹操对峙时,身为副将的赵云奋力救出功劳不如自己的主将黄忠,用空寨计吓退曹军(被小说《三国演义》安放在诸葛亮身上,其实诸葛一生唯谨慎,并无如此魄力和冒险精神),此后再次用强弩大败曹军。
另一方面,尽管刘备多听从诸葛亮建议,但毕竟众人是效忠刘备。尤其在刘备的核心团队中,张飞虽然敬重士人,非常尊重诸葛亮,但关羽却自视甚高,并不容易轻易调遣。在刘备为数不多的大将中,诸葛亮能够自如调动的大将,其实只有赵云。
但即便是诸葛亮,同样未在刘备面前极力提携赵云。当庞统嫌官小而抱怨,诸葛亮马上向刘备反映,刘备立刻将其升官。但赵云一则从无埋怨,诸葛亮也从不主动进言提携。这位名将直到70岁时仍得自告奋勇,请求随诸葛亮一出祁山北伐,冲杀在作战{dy}线。在孟达被杀、街亭已失的颓败局面中,赵云再次被任命断后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他不但圆满完成任务,还不损失一兵一卒。可叹他一生追随刘备,却从未有机会独当一方。在三国中人才最为匮乏的蜀国,这是赵云的悲剧,何尝不是刘备的失误。但诸葛亮却为何不置一词?
从荆州之失看诸葛亮的用人环境
问题或许并不在诸葛亮身上。诸葛亮二出祁山,听说赵云死讯,跌足而哭:“子龙身亡,国家损一员栋梁,我失一臂啊!”而此前关羽被杀,曾经不得已多次奉承关羽的诸葛亮在关羽死讯传来,在刘备哭倒在地时,不过劝说:“主上少忧。自古道‘死生有命’。关公平日刚而自矜,因此今日有此祸。主上且宜保养尊体,得图xx。”不但相当无动于衷,甚至是在提醒刘备在荆州守备上用人不当。
显然,诸葛亮对于赵云有远超过关羽的评价。在刘备那里,关羽、张飞的地位不可撼动,诸葛亮何尝看不到这一点?对于骄傲的关羽,年轻的诸葛亮在与其打交道中,可以说没有少用心机。关羽成名甚早,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早已是名动天下。加上又是刘备兄弟,谁人被他放在眼里?华容道的安排,不过是诸葛亮以激将为关羽下套,挫挫他的气焰,再给一个顺水人情,让这位刘备核心人员欠自己一个情而已。
但诸葛亮又不举荐赵云,显然对刘备用人的实际情况有更深刻的认识。除却关、张,刘备收罗的将领虽多,其实重要人才匮乏。事实上,诸葛亮本人同样未受到刘备重用。《三国志》中,年轻的诸葛亮的地位不但低于关、张,甚至不如庞统、法正更加受信任。这让诸葛亮意识到,提携赵云将会遇到的诸多人事障碍。在关键的荆州守将人选中,就最清晰反映出了刘备集团的用人考量,以及诸葛亮在其中的难处。
荆州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夺取西川,此后进军中原的最重要战略要地,按理说必须由一员集文韬武略,忠诚谨慎,并充满政治外交智慧和大局观于一身的大将镇守。在人才相对匮乏的刘备集团,其实仅有关羽、赵云两个选择。关羽虽然武艺超群,但骄傲自大,目空一切,缺乏政治智慧。当马超归顺刘备后,已经在在荆州镇守的关羽听说刘备夸赞马超,竟然致信刘备,要和从未谋面的马超“单挑”。这不但是可笑的匹夫之勇,更将国家大事视同儿戏。显然,关羽其实是向刘备索要地位上的认可,这也是他立足刘备集团的根本。
诸葛亮深知关羽在刘备心中的地位,主动致信关羽,赞其“绝伦超群”,暂时安抚了这颗自负的心。但关羽复信羞辱盟友孙权友善求婚的举动,无可挽回地表明他在政治上的幼稚和外交上的愚蠢,终于导致杀身之祸。在诸葛亮眼里,失去关羽事小,失去荆州事大。然而无法任用赵云,终于让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发展战略受到无可挽回的连锁打击。
诸葛亮在自己提出的《隆中对》上,已指出刘备集团发展的核心基石在荆州。但在刘备邀其入川,让其“自量才委用”时,却错把荆州守将的任命交付给了关羽。对于这个托付,已经显示出诸葛亮虽然谋略过人,但在识人和用人方面比刘备逊色许多。刘备只是让关平托书,诸葛亮的过多思考,认为刘备是暗示让关羽留守。诸葛亮如此考量,多数与他的地位有关系。
三国历史中,直到刘备死前,诸葛亮在蜀国大臣中的地位并不是{zg}的。刘备三顾茅庐得了诸葛亮,却并没有给予这位27岁的谋士太高的地位。刘备集团入主西川后,实际更信任庞统、法正,诸葛亮不过在二线主持后勤和安抚工作。或许这让诸葛亮在用人方面不得不做过度的考量。
然而即便刘备真有如此暗示,在《三国演义》中,他还是给了诸葛亮量才任用的授意。诸葛亮在托付关羽后,一听云长“大丈夫既领重任,除死方休”的口气,已经意识到关羽在治理荆州的认识上有问题。然而此时欲待不与,其言已出,只得明示关羽以正确的战略。然而任何战略都要量才而用。诸葛亮明知关羽性如烈火,为人刚愎,并不适于在荆州这个三国对峙的风口浪尖,但终于还是没有改变主意。荆州之失,诸葛亮其实要负主要的用人责任。
夷陵之败后,诸葛亮想到自己未能劝阻刘备为复仇而出兵东吴,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中记载,诸葛亮说:“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一方面表面了他对于任用人才的权力局限,另一方面,说明诸葛亮在关键时候不如法正、庞统等人那样敢于直言,这倒也是刘备在使用他时另有考虑的原因。
诸葛亮用人的局限性
深刻的战略洞察力、高超的外交能力,未能弥补诸葛亮在识人用人方面的欠缺。从人才的吸纳和培养上,刘备时代虽然已经面临人才缺失,蜀国成为三国中{zx0}衰亡的一方,人才最为匮乏是其主要原因。但这人才匮乏的背后绝不仅仅是荆州之失,白帝城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再未建立起有局面的人才队伍,才是蜀国颓败的根本原因。
与自我约束极强的诸葛亮相比,刘备和曹操的用人观似乎都有些不择手段。曹操早年招募众多人才,又吸纳众多降将,没有诸葛亮那么多品德的追问。建安十九年和二十二年,求贤若渴的曹操在两次发布《取士无废短令》、《举贤勿拘品德令》,进一步指出,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都有德行。
曹操用人不拘一格是一种权术上的宽容——并非对于德行无动于衷,最重要是为己所用。他能任用在檄文中辱骂自己三代的陈琳;能厚待杀了自己长子和爱将典韦的张绣。张邈叛变,劫走毕湛的母亲弟弟和妻子,曹操考虑到孝道,对毕湛说可以去张邈那边。毕湛表明自己并无二心,但转身就跑,还又被曹军擒获。众人以为毕湛口是心非必死,但曹操却任命他做鲁相,理由是“人能孝敬父母,难道还不会忠于国君”。在年轻时的曹操看来,任何人都可能有异心,自己以恩待之,时间将会改变降将之心。
王安石在《诸葛武侯》中写道,“区区庸蜀支吴魏,不是虚心岂得贤”。这虚心是“权力的虚心”,是刘备之于曹操的另一种不同的权术和驾驭方式,并非寻常人的真诚。千金买马骨的故事让这些力图获得天下的人意识到,自己对人才的态度,将会影响到更多人的流向,而这些人就是他争夺天下的工具。
如果说刘备和曹操善用权术,甚至无所不用其极,那么诸葛亮则走向另一个极端。刘备对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评价,诸葛亮并没有放在心上。其实马谡才华横溢,在七擒孟获战争中定下关键谋略,并非不可大用。但他只是优秀的参谋人才,并不适合去前线独当一面。
街亭之失,其实是把荆州托付关羽的重演,问题还在于诸葛亮用人不当。错便错了,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必不给人以机会?当年刘备夷陵之败,黄权被隔在江北无法退回,不得已投降曹操。刘备尚体恤黄权的难处,知其不得已才投降曹操。诸葛亮却全无刘备的气度,蜀国本来已人才匮乏,诸葛亮先杀刘封,又杀马谡,看似维护了军纪,但他却没有看到自己痛哭的同时,10万大军也在为马谡落泪!
诸葛亮一生唯谨慎,同样注定了他不可能成为开拓性的统帅人物,也不可能信任和重用类似的人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待魏延的态度。
仅仅因魏延是降将,诸葛亮便斥责其品行,“食其禄而杀其主,是不忠;居其土而献其地,是不义”。按这个标准,向刘备献地图的张松当是{zd0}的不仁不义。若诸葛亮是刘备,哪有接纳地图,夺取西川的可能?又哪能容黄忠、马超等一干降将?刘备晚年重用、富于冒险精神的大将魏延,一生参与平定四川,夺取汉中,七擒孟获,北伐中原。但这一切功绩和忠诚都未改变诸葛亮对他的成见,甚至在退兵时错误任用杨仪这样的小人,激发内讧,杀死魏延,导演出蜀国后期{zd0}的冤案和悲剧。
所谓反骨说,自然是荒谬不经。对于魏延提出的兵出子午谷,直取长安的奇袭之策,也本可以商榷。魏国灭蜀,正是邓艾率奇兵深入蜀地,直取成都。或许人才济济的魏国和阿斗昏庸的蜀国不能同日而语,但这毕竟体现手下的勇敢效命。诸葛亮仅仅一言以否之,魏延心怀不满,难道不是人之常情?
如果说诸葛亮在用人方面颇有局限,那么在培养人才方面则是彻底的失败。从刘备三顾茅庐出山到命陨五丈原,27年时间,诸葛亮竟然没有能培养出一个自己的接班人。终有“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一说。
姜维算是一个反证么?对于这位不得已而投降的将领,诸葛亮非常欣赏。亲执其手曰:“吾自出茅庐以来,遍求贤者,欲传授平生之学,恨未得其人。今遇伯约,吾愿足矣。”诸葛亮本是一朝统领人物,培养人才和接班人,本应是梯队式。对姜维这番话,却近似手艺传人。姜维本人颇有才华,忠心不二,的确是值得重点培养的人物,但直到五丈原即将去世,诸葛亮才想到授姜维以兵法,全无人才的培养规划。更是令人欷歔不已。
诸葛亮在人才培养上{zd0}的问题,便是不肯放权。当二十军棍这样的小事都要亲力亲为,那些具有才干的将领们的压抑感可想而知。诸葛亮的管理今天看似扁平化,但他处的时代,却注定无法取消官僚架构上庞大的中间人员。养之而不能用,用之而不能信。结果是劳心劳力,效率低下。统帅过于专权导致的空间挤压,更给下属以强烈的不信任感和不满,xx抑制了接班人的诞生。而一旦下级xx失去发展的空间,最终的压力总会反弹。
相比刘备重用黄忠,曹操重用张郃,刘备就算再留给诸葛亮几个魏延又如何?历史上和演义中被过度美化的诸葛亮,或许更多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品行的守成幕僚人物。这样的人却非要一统天下,终于将六出祁山变成一种西西弗式的个人悲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