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电视广告代理: 3D报刊泉涌 3D印刷能否成为纸媒未来 ----
出版者:纸媒追赶3D风潮
“2010年是纸媒的3D元年。”有报业人士如是说。的确,自比利时《{zh1}一点钟报》推出欧洲{dy}份3D报纸至今的3个多月来,我国已相继有8家报纸、2家杂志推出了3D版。《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仍有不少报纸正跃跃欲试想要3D一把。
综观3D报纸印刷内容多涉及重大活动或为xx广告,如上海世博会、南非世界杯等重大活动以及房地产、汽车、旅游、xx品等的广告。
从品牌营销的角度来讲,这些3D报刊无一例外都取得了成功,这可从发行量上得到印证。3D报刊通常是一上市就被{qg}一空,有的应读者需求还加印了不少。例如,《十堰晚报》3D版发行量较平时增加了3万份,《齐鲁晚报》3D版在首印5万份后又加印了2万份,《城市晚报》3D版首印10万份后也加印了5万份。可见3D报纸为报纸印刷提高了市场空间,无疑也将有更多的报印企业投入3D报印的行列。
在信息来源日益网络化和电子化的今天,传统的纸质印刷正面临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在此形势下,3D报纸的印刷能否成为报印提振市场、应对危机的良方?
《齐鲁晚报》副总编辑胡忠华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3D报纸更多的是一种尝试,它不可能成为报纸出版的常态。目前,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也没有看出多大的经济效益。
印制的高成本或许是3D报纸推广的瓶颈之一。胡忠华给《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算了一笔账,《齐鲁晚报》3D特刊用的是高级铜版纸,每份特刊光纸张的成本就1.4元,随报附赠的3D眼镜的成本是1.2元,再加上3D图片的技术处理费和印刷费,每份成本高达4元。虽然每份售价5元,但算下来也只是略有盈余。
印制者:制作技术日趋成熟
在印刷方面,《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杭州日报报业集团2份3D报纸的印刷者杭州日报盛元印务有限公司和《芭莎男士》的印刷者北京利丰雅高长城印刷有限公司后得知,3D报纸不需要特别的印刷设备,不过用的纸张无一例外都是铜版纸,而不是新闻纸。
“3D报纸印刷采用的是一种低端的3D技术。”3D中国网站的编辑彭洋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做了上述表示。彭洋接着说,分色技术{zd0}的好处是不需要显示屏等特殊的设备,只要戴上红蓝眼镜就能看,成本比较低。
虽然这种3D技术比较低端,但其在报刊等平面媒体的应用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成熟的过程。我国{dy}份和第二份3D报纸的技术处理都是在湖北十堰某文化公司完成的,该公司张经理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该公司的做法是将平面的2D图片通过后期的分色处理转换成为3D图片。
而浙江的《每日商报》、《都市周报》在技术上更胜一筹,不仅摆脱了在技术处理上需要外援的状况,还自创了一套利用相机还原真正的3D立体影像的新技术。《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从网络上看到了展现《都市周报》制作3D报纸整个过程的视频,其在摄影时是用两台相机分不同角度拍摄的,3D{tx}处理用的是i3D photo(红蓝、红青图片制作软件)。
专家:不会有长远的发展前景
对于纸质媒体的这一创新,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蔡雯教授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采访时表示,3D报纸作为报纸创新的一种尝试,有其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这一创新重在形式,在内容方面不会带来很大的突破。在网络传播已经非常普及的今天,这种创新对于报纸应对危机不太可能起太大的作用,报社还是应该更多地考虑利用新媒体,实现报网融合、报网一体。
在3D报纸的印制中,印前制作过程复杂,对于日报追求新闻报道的时效性是不利因素,而且对新闻照片的选择也会有所限制。蔡雯认为,如果一种新技术或新形态在新闻传播方面不利于报纸尤其是日报的优势发挥,那么这种创新的效果会大打折扣。
从读者的角度来说,虽然3D报纸能带给他们新鲜感,但如果长时间戴着眼镜看报对视力、对身体并不好,在新鲜感过去后大家可能不会热衷于这种阅读方式,因此,蔡雯认为这种报纸形态目前看不太会有长远的发展前景。
来源:
"-------------------------------------------------------------------------------
广东电视台广告总代理
联系人:冯先生
Q Q:215360176
电 话:13570499890
地 址:环市东路331号广东电视台3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