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两江新区成立新闻发布会全文及答问实录-2


 

                         两江新区设立情况说明新闻发布会现场

    主持人刘健春:现在就新闻界的朋友就关心的问题提问。

  中央电视台记者:有两个问题请问一下黄市长。作为内陆{wy}的一个新区,两江新区下一步对于西部带动作用将会怎么体现?二是刚才黄市长谈到了浦东新区的创立,下一步两江新区创立的基本思路有什么重大突破?

  黄奇帆市长:作为两江新区,要带动西部,总的就是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给我们有五个定位。只要五个地位实现了都会具有带动性。比如说先进制造业基地、服务业基地,如果先进性和规模能达到定位要求,这种功能就会有辐射性。

  另外金融中心、创新中心如果到位了,当然也会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内陆开放高地如果到位了也会产生功能和辐射。

  总的意思,就是国务院给我们定位的五个功能,实际上我们把它操作到位,就会有辐射的作用。xxx作用也好、要素集聚和辐射也好都会给西部带来具体的推动。

  如果从具体产业来说,我相信重庆两江新区的交通枢纽,不管是机场的作用,还是铁路枢纽的作用,还是航运中心的作用在西部会发生功能性的物流枢纽的作用。另外两江新区的开放高地和保税区的功能到位也会带来推动作用,包括金融业,如果两江新区,中央商务区全都搞好了,中央商务区看起来只有3平方公里,100亿投资的1000万平米的房地产,但是这1000万平米的房地产是商业写字楼,不是简单的居民住宅,集聚一年5000亿的贸易业务,每栋楼就可能产生5到10亿甚至20亿的税收。这个地方上百栋楼,可以产生上千亿税,这代表了西部商务物流要素的集聚和辐射。这样的商务区绝不是只为重庆服务,肯定为整个西部服务。会展中心搞起来也是西部会展中心集聚和辐射的功能。

  总的意思,两江新区各方面的产业如果搞好了,总体上是按中央的五大地位产生辐射和影响。具体到了每个地块上,每一种功能性的业务都有它的战略意义。

  第二件事就是讲到了改革开放创新的问题。这也是国务院文件中短短的一个《批复》里面特别强调的六个字“改革、开放、创新”,甚至要两江新区成为创新中心,怎样叫“创新”,制度的创新就是改革,开放窗口的创新就是更大程度的开放。实际上内陆从闭塞到每一步走向开放的过程一定是对原来意义的创新。各种制度安排,让它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进行改革都是创新。

  从重庆来说,我们一方面要把沿海30年改革创新做得好的事——以前我们落后,要跟进,要学习,要操作到位。另一方面,又要根据新时代,世界金融危机背景条件,以及我们启动内需,内陆开放高地的实际条件——我们也不能照搬照抄沿海地区开发开放中的各种措施,我们要根据西部实际情况,根据启动内需需要,走出新的改革开放的路子。

  这一点十分重要,比如说我们最近对于“双轨制”公租房建设,是整个中国房地产领域分配制度,居民住房制度的创新。这个创新在国际上是惯例,在中国眼下十年是制度意义创新,我们讲双轨制,30%—40%是保障房,60%—70%是商品房,我们主城要建21个公租房,21个公租房基地有八个在两江新区,占40%,一个公租房基地会集聚几万人,八个基地就会集聚几十万人。

  所以两江新区某种角度会成为重庆住房制度改革的示范基地。

  第二我们在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这也是城乡统筹的突破口。农民工进城,关键在落实户籍制度,这个重大改革我们也会在两江新区率先落实。如果两江新区今后大发展——现在两江新区是100来万人,以后两江新区如果达到400万人,新增的人口大量的是外来人口,要落实户口,不能变成沿海地区的模式,1000万常住人口,只有200万户籍人口,其余800万是外来打工仔打工妹。

  解决农民工户籍问题是科学发展观、现代意义的必由改革,不做这个改革就不能安xx展,这也是两江新区率先要做的。

  开放高地看起来是开放,其实也要改革。就是说开放模式要有变化,比如说我们保税区,西部孤零零一个保税区,和沿海保税区如果分割开来,沿海保税区的东西运到重庆保税区,距离有2000公里,中间如果经过出关加税,进关再退税,很复杂,严重影响效率,降低了保税区作用。

  所以要改革,重庆保税区和上海宝山保税区的物资,都是国家保税区的范围,关境之内不应该办出关进关,加税退税的手续,这种制度安排要改革,没有改革就没有更深刻的开放。这个意义上要启动改革的思路,这种动作只要做了,因为这些动作连沿海都没有做到,我们不仅对西部,甚至对全国都有更好的示范意义。

  没有真正的改革开发创新,无法在内陆建开发高地,也无法真正推动西部大开发,也无法把科学发展观很好地落实。因为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不仅需要我们党政干部有一个良好的出发点,还要有合理的制度安排,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制度体制。这种制度体制不是天生出来的,是要通过改革,变革来实现的。所以这方面我们都要动一些脑筋,要向沿海同志学习——沿海同志当年都是改革的先锋。重庆承担着两江新区的重任,承担着国家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的重任,当然要学习,要有开拓、开放、改革创新的意识。

  人民日报社重庆视窗记者:有两个问题:一是重庆成立两江新区对重庆打造西部中心有什么积极意义作用,二是对两江新区规划有没有具体时间表,什么时候我们规模和辐射效应和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必肩而立。

  黄奇帆市长:我刚才说了,这也有一份资料。总的意思是两江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有四层意义。一是城乡统筹发展中要有{lx1}的意义;二是两江新区是重庆现在的“发动机”,对整个重庆主城发展,重庆市发展会起“发动机”的作用。三是两江新区作为开放地区,整个重庆如果说是西部开发高地,两江新区应该是高地中的开放窗口。四是两江新区在宏观上对西部来说有点像浦东带动了大上海发展,上海成了长三角增长极;滨海带动了大天津发展,天津又牵动渤海湾发展。两江新区今后发展过程中当然会牵动整个重庆市发展,{zh1}使它成为整个西部增长极,发挥极核作用。两江新区的带动意义不言而喻。

  它的发展中期目标,以十年来说,现在是800亿,十年之后争取达到6000亿GDP。细分功能,我认为到2012年前后,两江新区中有五六个区块将形成非常成熟的功能。比如说江北嘴中央商务区,现在有六七万平方米商务性房地产,包括商店、写字楼、宾馆开工建设,六七万平米建成的时候相当于上海。

  二是保税区,寸滩机场保税区已经封关运行,三年之后琳琅满目,各种加工厂,保税贸易、各种功能会发展。

  三是悦来会展中心,现在开建了,再过三年,50万平米的会展中心会建好,旁边的写字楼会起来,这个区域也会趋于成熟。

  四是现在在渝北和北部汽车工业城,以及现在的江北鱼嘴的汽车工业,三大汽车工业可能形成的产量,三年之后会达到300万辆,有300万辆汽车在两江新区产生,这本身也说明汽车工业城崛起。再有就是现在机场电子工业区,有几千亿电子加工贸易产业,主要是笔记本电脑以及它的零部件,另外打印机、通信设备会在这个区域里面发生。

  总的意思就是在这三年里边会有很成熟的五大功能区块发挥作用,五年左右,我们现在讲的鱼复地区100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到时候有50平方公里工厂建好投产也会发生作用,到2020年国务院确定的五大功能都该发挥重要作用。

  新华社记者:黄市长您好。我们知道两江新区虽然和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都属于{gjj}新区,但它们所处的历史背景不同。黄市长在浦东以前有工作过,请黄市长解释一下,国家现在在重庆设立两江新区的历史意义和发展战略和前面的新区有何异同?二是我想了解一下除了黄市长谈到的两江新区布局,有没有争取国家在重大项目在两江新区有布局?

  黄奇帆市长:我的确认为三大新区的设立时间,对当时当刻有重要的历史意义。1990年正好是世界各国还在封锁中,中国改革开放到了最关键的时候,xxx老人家拍板启动了浦东新区,今后20年直到现在的开发开放对中国经济有重大的对接作用。一是打破世界列强封锁状态,二是把80年代东南沿海开发开放延伸到了长江流域,是很重要的趋势性动作。

  2000年的滨海新区也有一个重要的时刻,就是当时亚洲金融危机,对亚洲地区国家经济都有冲击,滨海新区的推动对当时打破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刺激意义,同时又把中国沿海开发开放进一步往北,到渤海湾,使整个沿海进入了大开放。

  当时也是中国进入WTO的关键节点,应该说那个关键时候滨海新区开发也是一面旗帜。

  现在是2010年,要从国际背景来说,是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从这个意义上讲,两江新区的设立进一步表明了中国启动内需,西部大开发的决心,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战略举措。同时,两江新区的开发开放也代表着中国从沿海开发开放推进到内陆腹心地带——西部的开发开放。国家正好是十年启动一个,非常有意思。再往前推就是1980年深圳开发,1990年浦东开发,2000年滨海开发,2010年重庆两江新区开发代表了中国过去30年四个标志性的时间,非常有战略意义。

  二是重大项目来说,其实国家给的重大政策就蕴含着重大项目,有了保税区才签来了1万亿销售值的惠普电子工业,加工贸易,如果没有这个保税区这件事做不成,国家政策蕴含着重大项目,具体招商引资和各种项目推进其实是我们自己该负重前行干的,有重大项目定位了当然要报国务院、有关部门审批,我们相信这些项目报上去都会得到国家支持。

  {dy}财经日报记者:想问黄市长,两江新区目前面临的{zd0}的三个问题和挑战是什么?重庆将怎样应对和处理这些问题?

  黄奇帆市长:这个问的抽象,但是我要回答得具体。我的感觉,重庆现在开发两江新区,如果要数它一、二、三个问题应该有这几个。一是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特别是下半年,欧洲主权危机和美国届时就业危机、失业率居高不下,使得欧美经济可能有第二次下滑,在这种下滑的背景下,我们搞开放,让外资更多来重庆,这和外资流向是相悖的,就靠我们在机制、政策、招商方法上更好地探讨一些新路子,才会使我们做到利用外资每年涨50%的目标,这个目标是自己给自己压担子,重庆政府提出今年利用外资比去年增长50%,两江新区首当其冲,要完成这些任务。

  二是现在发展不是只搞高楼大厦,沿海地区浦东开发那时候只想要造高楼大厦,征地动迁、七通一平,现在我们要想着科学发展观,造高楼大厦的时候生态环保、低碳节能,这些方面都要一起考虑。这时候的产业布局就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有所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怎样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们的挑战,既要我们快,又要好,这里面考验我们的工作水平。三是现在当口推动经济发展搞开发区,我们在内陆是要靠内需来启动,是要更多地用民生经济来拉动内需经济,最终拉动持续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许多招商模式都要变化。比如,非常简单的,如果我们搞100公里工业区,搞加工贸易,搞外资企业,可能我们现在的模式就得和沿海有所不同,沿海加工贸易模式是一个大企业除了造大工厂,几万人甚至十万人,二三十万人来了要建大宿舍。以前国有企业是吃喝拉撒睡,从出生到死亡火葬场,大企业从头包到底。90年代认为不合理,要分工,社会归社会,企业归企业,改变了这一做法。到了加工贸易工厂,从工厂到下班全部由企业包了,这个是不行的。

  所以重庆在两江新区,在重庆的加工贸易也会有几十万工人。我们现在考虑的模式是,加工贸易投资者只管工业建设厂区内,厂区外就是职工下班进入社区、城区由社会、政府管理。这个模式就不是老板建宿舍,而是我们开发区建的宿舍。二是建城区的公租房,三是也建房产商的商品房。用商品房、公租房、部分宿舍形成职工的生活,职工下班之后就融入了城市生活,融入的社会,融入的各种其他的文化、娱乐环境。可能对职工的稳定有好处。

  另外,我们也定了,农民工到两江新区、到重庆主城如果在企业就业了,就应该解决他们的户口,有户口的职工就是城市居民上班,就会稳定,就不会有飘萍浮水的感觉。这个意义上我们也要改进,就是说我们有一堆在西部开发开放中吸取沿海经验教训,总结、创新我们的模式。这些问题怎么处理得好,你可能率先做的话也有风险,万一没有做好也会变成众矢之的,哪怕出发点好也可能走向反面,但是不管怎么说,在这方面动脑筋,总比不动脑筋要好得多。这个意义上对我们挑战是一个世界形势和开发之间的挑战,二是科学发展观要求落实和我们又快又好发展之间的要求的工作水平的挑战,三是民生经济,内需经济和加快发展之间,需要我们制度安排更到位、更合理上的挑战。这方面的确考验我们的智慧。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黄市长您好,天津滨海新区挂牌成立后,当地房价出现暴涨,请问您怎么看待两江新区成立之后对重庆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黄奇帆市长:地方经济发展,房价总是会增长的,但是我们有三个标准。一是房价增速控制在老百姓收入增速之下。如果老百姓收入一年增长10%,房价增长10%或者8%就比较合理,或者说房价增长率与GDP增长率大体相当。还有一个地方商品房均价,比较好的控制可能是一个家庭双职工6—7年的收入能买一套房,这是我们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标,我们过去几年按照这个目标推进,今后几年也是按照这个目标推进。具体工作上,我们推动公租房建设,两江新区有八个公租房基地,在今后几年会吸收上百万低收入群体入住,再加上其他的调控措施,我自己认为我们两江新区的房地产,重庆主城的房地产还会像过去几年一样比较稳定地、平稳地发展。

  农民日报记者:我问两个小问题。我们知道,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zj2}目标都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的生活,得到更多的实惠,如果我是一个农民,能不能请黄市长用一贯有的,充满智慧,又非常好懂的话告诉我,两江新区成立给农民群众带来眼前、实实在在的实惠和远期的好处,我们和别的地方的农民有什么区别?深圳作为一个特区,经过这些年改革建设没有农民和农村,以后两江新区会不会xx没有农民和农民?一般说来会是什么时候?

  黄奇帆市长:这里面有几个层次的概念。一是说两江新区有1200平方公里是国家确定的开发范围,这里面现在有几百平方公里是农田、农村,在十年内当然被征用,或者变成基础设施、工厂区、房地产、城市商务集聚区。这个过程中,两江新区的农民将按照国家确定的征地动迁标准,应该说还会更加优厚的待遇征地动迁,他们一步到位从农村状态转化为城市居民状态。一个是征地动迁农转非中会得到保障,二是在一个国家充分发展的经济区发展,他的就业也会得到保障,以后就成为两江新区的市民、城市居民。在这个意义上,这些农民会得到比较大的受益。

  二是由于两江新区的发展,这个地方从现在的100多万人发展到400多万人,这个过程中会新增300万人,如果说各种大学生、外来各种各样工作人群有上百万的话,我相信农民工倒应该有200万。这个意义上,重庆远郊区甚至四川、贵州农民们到两江新区就业会形成新的概念,就像很多人到浦东、深圳就业差不多的意思,两江新区对农村远距离农民就业也增加了需求。

  三是宏观上。当两江新区产生6000亿GDP,它的金融业务、商贸物流业务会辐射到整个西部,当然也辐射到整个重庆的各个区域,也会带动重庆各个区域物流、商贸、金融的发展,推动整个重庆城乡统筹一体化。这个过程也会使两江新区给大家带来好处。

 

    

郑重声明:资讯 【重庆市两江新区成立新闻发布会全文及答问实录-2】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