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丽江等地古城(镇)保护开发工作的考察报告1_箬庄居士_新浪博客

经县委、县政府领导同意,县建设局长+++带领建设局办公室、公用事业科、城发公司、供排水公司、城管大队、环卫所等部门有关同志一行9人于 512520赴云南、贵州、湖南等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本人跟随考察团考察了当地在古城(镇)规划、保护开发和管理运营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并就我县如何更好地开展古城保护开发、加快旅游业发展提出一些建议,仅供领导参考。

一、滇黔湘三地古城(镇)基本情况

 

1、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座落在玉龙雪山下一块海拔2400米的高原台地上,始建于宋末元初(公元12世纪末至 13世纪中叶),总面积38平方公里。旧设土司衙署于城南,周围建宫室苑囿。在一条东西主轴线上,排列著石牌坊、丹池、大殿、配殿、光碧楼、玉音楼等建筑物。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惊叹日:“宫室之丽,拟于{wz}”。

城北为商业区,以四方街为中心,四条干道呈经络状向四周延伸,临街均设商业铺面。城东为旧时流官府衙所在地,现存文明坊、文庙、武庙。

“城依水存,水随城在”是丽江大研古城的一大特色。位于城北的黑龙潭为古城主要水源。潭水由北向南蜿蜓而下,至双石桥处被分为东、中、西三条支流,各支流再分为无数细流,入墙挠户,穿场走苑,形成主街傍河、小巷临水、跨水筑楼的景象。水网之上,造型各异的石桥、木桥多达354座,使大研古城的桥梁密度居中国之冠。   

丽江民居极富民族特色,平面布局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多院等多种形式。房屋就地势高低而建筑,以两层居多,也有三层,适用且美观。   

丽江古城主要居民的纳西族拥有悠久丰富的传统文化,闻名遐尔的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白沙壁画等便是其重要的内涵。   

丽江大研古城集中体现了纳西族独特的人居环境、地方历史文化和民族民俗风情。其傅大精探的文化内蕴,为研究城市建筑史、民族发展史等提供了实贵的资料。它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全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2、束河古镇

束河,纳西语称绍坞”,因村后聚宝山形如堆垒之高峰,以山名村,流传变异而成,意为“高峰之下的村寨”。

束河古镇,位于丽江古城西北四公里处,是纳西族先民在丽江坝子中最早的聚居地之一,是"茶马古道"上保存完好的重要集镇,也是纳西族从农耕文明向商业文明过渡的活标本,是对外开放和马帮活动形成的集镇建设典范, 旧时曾以发达的文化教育和皮革加工、竹编等手工业闻名于世199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被评为“中国魅力名镇·{zj0}人居环境名镇”、“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古镇核心保护区面积约一平方公里,古镇海拔2440,核心区约5平方公里,近千户人家,约3000人。

束河古镇处于丽江风景区的核心部位,是游览丽江古城、玉龙雪山、沪沽湖、长江{dy}湾和三江并流风景区的枢纽点。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走过此道,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十和”即今“束河古镇” 之古称。

 束河古镇依山傍水,民居房舍落有致。街有一潭水,称为“九鼎潭”,泉”。潭周绿柳垂地,翠柏指天,泉水,潭中溢出的流水蜿于村中道旁,汩汩。村庄中心有3327的小小四方街,古城四方街一可以引水冲洗。街面上的那些被人马踩踏得光溜平滑的石板,似乎能照往日的繁

3、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简称榆城,位居风光亮丽的苍山脚下,距大理市下关13公里。大理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大理古城东临洱海,西枕苍山,城楼雄伟,风光优美。大理城的规模壮阔,方围12里,原城墙高7.5米,厚6米,东西南北原有四座城门,上有城楼,分别称做:通海、苍山、承恩、安远;现在,保存下来的还有南北城的部分城墙。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城内主大街纵贯南北;街道两旁青瓦屋面,民居、商店、作坊相联,一派古朴风貌。

城内流淌着清澈的溪水,到处可见古朴雅的白族传统民居,这里居民不论贫富,都有在庭院内养花种草的习惯。大理古城也就有“家家流水,户户养花”之说。

对建筑物进行装饰是白族民居建筑的又一特点,十分注重门楼,飞檐翘角,斗拱彩画,颇具特色,门窗、照壁多用剑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绘和水墨画装饰,工艺精致,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建筑中,堪称{yl}。古城的街道为棋盘式格局,素有九街十八巷之称,多为青石铺路,石头垒墙“石头砌墙墙不倒”这就是大理民间说的三宝之一。另外两宝是:风吹进门把地扫,菜叶子贴眼眼睛好。大理民间传说还有三多:一是漂客多(从事建筑彩画的人多),二是雕民多(给建筑雕花镂画的人多),三是卖银多(从事银饰加工的人多)。这些民间传说和那些建筑布局、建造、雕刻、彩绘、雕塑都反映了这里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各民族能工巧匠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别具一格的民族建筑风格。

4、彝人古镇

 楚雄地处“彝族文化大走廊”的中心部位,是“滇西旅游黄金线”上的门户,具有“一州连三市”(昆明、大理、攀枝花市)的区位优势,是全国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

有必要说明的是,楚雄彝人古镇并不是真实意义上的古镇,正如彝族《梅葛》创世史诗的开篇所言:“远古的时候没有天,我们来造天;远古的时候没有地,我们来造地……”彝人古镇在20067月刚刚诞生,是一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并没有建制。

彝人古镇位于楚雄开发区的西片。宋朝所建的德江古城在“威楚西北二公里”,大约就是这附近。古镇的区位很好。北边是广大铁路,东边有客运站,西边有货运站,都在一公里左右。南边有 320 国道和城边的一级过境线,靠近古镇还有开发区的大街永安大道,安楚高速公路的入城口正好进入古镇,成了镇中南北贯通的威楚大道,整个古镇可以说铁路公路四通八达。

古镇的设计xx是两楼一底的仿古彝族民居。我们说的彝族民居不是解放前贫苦彝民的苫片房、垛木房,而是以楚雄、武定彝族土司、头人的住宅为生活原型加工设计的。整个古镇共有八个区,每个区叫做“坊”,每个坊又有若干的四合院组成。四合院叫做“苑”,不成围合的叫“浦”,全镇共有七坊五十苑 () 。整个古镇形成一个大围合,每坊—个中围合,每个四合院成一个小围合。四合院式的民居建筑,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向内聚集的典型特征,也体现了中国上下有序,父慈子孝,团结一致的文化观念。

古镇又是一个水乡。 北边有一条小溪,横贯东西,两旁是竹林、芭蕉林, 25 宽的绿化带叫做竹溪大道。镇中东西走向的主水体自然成型,有宽有窄,叫做桃花溪。从图上看,宛若“长龙卧波”,赋予古镇吉祥如意的含义。两条溪流,小河又分出无数的支流,通向古镇的主要街道和每个院落。全镇 243.2 亩地中,水体面积达 32 亩。对于“滇中干旱区”的楚雄,更是难能可贵。

2006年夏季,云南xx名镇海选,楚雄彝人古镇以一座新城“黑马”杀出参选云南xx名镇,选票数一路飚升到{zg}。由于彝人古镇甚至不是一座真正意义的“镇”。海选{zh1},彝人古镇以一种参与就是胜利的心态,在选票{zg}的情况下主动退出了评选,但是彝人古镇现象,却给云南的旅游文化小镇建设创造了一个奇迹,也留下了一个意味深长的问号——一座刚刚诞生的“古镇”,一处人造的景观,何以能在动辄就拥有成百上千年历史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彝人古镇魅力来自哪里?很值得深思。

5、凤凰古城

凤凰古城始建于清四十三年〔1704年〕,历经300年风雨沧桑,古貌犹存。现东门和北门古城楼尚在。城内青石板街道,江边木结构吊脚楼,以及、天王庙、大成殿、万寿宫等建筑,无不具古城特色。

凤凰古城以古街为中轴,连接无数小巷,沟通全城。古街是一条纵向随势成线、横向交错铺砌的青石板路,是古城最热闹的集市。凤凰古城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虹桥,原名卧虹桥,历史悠久。凤凰古城北门城楼本名“碧辉门”,采用红砂条石筑砌,既有军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是古城一道坚固的屏障。凤凰古街两边建筑飞檐斗拱,店铺中陈设着琳琅满目的民族工艺品,浓浓的古意古韵,透出古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凤凰古城分为新旧两个城区,老城依山傍水,清浅的沱江穿城而过,红色砂岩砌成的城墙伫立在岸边,衬着古老的城楼,城楼还是清朝年间的,锈迹斑斑的铁门,还看得出当年威武的模样。北城门下宽宽的河面上横着一条窄窄的木桥,以石为墩,两人对面都要侧身而过这里曾是当年出城的{wy}通道。

1999年以来,湘西举全州之力,高举旅游大旗,实施旅游带动战略;2001年,湘西旅游业逐步迈上正轨;自此以后,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均以百万人次和过2亿元的速度增长;2001年,凤凰古城被列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3年、2004年,凤凰古城连续被评为中国旅游“xx{zh0}去处”; 2005年,凤凰古城跃居“九个最值得去的中国古镇”榜首,被世界xx媒体NHK电视台推介为“世界名镇”。

6、西江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凯里市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是凯里周围规模{zd0}的苗寨,约有1000多户人家,所以称为“千户苗寨”。

西江是苗语音译,意为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村寨前后青山绿水,环境优雅,田园风光与民族风情融为一体。这里是苗族歌舞之乡,节日多、规模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寨子坐落河谷,四面群山环抱,重峦叠嶂。源于雷公坪的白水河,蜿蜒流淌,穿寨而过。河水将一分为二,层层叠叠的吊脚木楼,从河两岸依着山势,迤逦向上展开,连绵成片的红彤彤板壁,在阳光照射下,一片辉煌。房前屋后,翠竹点缀,寨脚寨顶,枫叶掩映。

苗寨内建筑大多是木吊脚楼,都是用枫木搭成,依山势向两边展开,暗红色的枫木板壁在夕阳照射下一片金黄,如果游客秋天来此,可看到屋前屋后的巨大枫木红叶片片,丰收的景色真的很美。

在苗寨可以享用苗家风味特色晚餐,席间接受苗家少女飞歌敬酒,在苗家吊角楼美人靠(凉台栏杆,苗家称为"美人靠")上观千户苗寨万家灯火。还可以观赏铜鼓芦笙表演,晚上可宿苗家吊脚楼。

余秋雨先生西江之行后赞曰:“用美丽回答一切,看西江知天下苗寨”。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关于丽江等地古城(镇)保护开发工作的考察报告1_箬庄居士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