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对于市场的看法很独到,在此特抄录如下:
什么决定市场?价格,什么决定价格?资金,谁在用资金?人,所以市场的变换,根本在于背后资金的博奕,博奕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利益,所以根源在于人心,而人心最难测,如此而已 ! 现在,棉花已进入到现蕾期,各地的棉花长势良莠不齐。湖北随州地区日均气温达到30摄氏度以上,棉花株高32厘米,已有2-3个果枝,长势较好的棉株平均有6-8个蕾。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气温也利于棉花生长,棉苗高度在30厘米以上,80%的地块已经现蕾。而湖南澧县和新疆南部地区则突发大面积洪水,导致棉苗病虫害出现。 由于新花还有3个月时间即将上市,不少企业囤棉惜售的情绪有所缓解。不过各地棉花存量较少,而棉价也已高出纱厂期望,同时下游纱厂的棉花库存一月有余,另外,新进的棉花配额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纱厂脆弱的灵魂。目前辛集市硬4级地产棉掉票自提价格在18000元/吨,弱4级价格在17800元/吨,5级价格在17000-17300元/吨,3级新疆棉带票自提成交价格为18500-18800元/吨,4级价格为17800-17900元/吨。河北邯郸市弱3级大包皮棉带票毛重提货价格在18000-18300元/吨之间,4级为17700元/吨,5级为17000元/吨;3级新疆棉带票公重自提价格为18700元/吨,4级为18400元/吨,价格坚挺。 现在,虽然各地的植棉面积还未xx肯定,而各地的灾荒天气也倒逼棉花减产趋势的发生,当然棉花产能过剩的念头也从未在2009/10年度提及,不过政府保护棉农政策还未根本性好转,国家政策调控预期增强、CPI同比涨幅超越3%“警戒线”、印度宣布恢复出口、欧元区主权债务扩大等因素的联合打压下,棉花持续上涨的动能也相对缺乏。另外,棉企多是中小企业,库存不大,资金也相对紧张,这番多空对决,究竟谁与争锋,还看市场。 当前影响新年度棉价走势的因素有如下几条: 2010-2011年度棉花形势
首先,2009/10年度走出了一个很好的大阳线,虽然中间有过几次小波折,可是上涨趋势不改。而郑棉期货节后首日高开也为棉花的上涨奠定了一个基石。在现货市场坚挺的支撑下,棉纺织企业纷纷补库、同时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各主产区棉花生长缓慢、高价棉纱拉涨等众多利好因素支撑下,棉花还在继续上涨。当前棉价持续高位已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那么对于2010/11年的棉花走势该怎么判断呢?笔者认为,新棉上市将在15500—16500元/吨上市价格处接轨,比去年2500元/吨以上,而且2010-2011年度棉价将持续在16000元/吨中轴线以上运行。如果棉花依旧减产,或是维持原状,年度棉花期货{zg}或冲破20000元大关,而棉花增产超10%也对国内的棉花价格影响不大,毕竟国内棉花缺口不是10%就能xx弥补的,那时,政府或将出台收储政策,进一步引导棉花的高位波动。原因归纳如下: 回顾以往棉价历史(从2001-至今),国内棉价的大起大落离不开四类群体:一、 中储棉(国家调控);二、 国内投机客,加工厂、棉商;三、 纺织企业;四、 国际棉商、热钱。
中储棉的调控策略多是“后发制人”,当市场出现大起大落,严重打击棉农或是棉企的信心时才会大打出手,常以稳定军心的姿态出现,属于裁判级别。不过裁判不属于检察机关,只能起到指导作用,对于棉价的最终走势还要靠市场和国家的双重调控。国内投机客,加工厂、棉商具备一定的资金实力,有囤棉炒作的心态,投机色彩很浓,这些商人善于把握机遇顺势而为,但是总体来说,由于多是中小企业,相互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不做,缺乏战略家的破例,只是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也可能尝到{zh1}的苦果。纺织企业多指下游的纺织服装企业,他们参与炒作的可能不大,在所有的人群中,他们是最不希望棉花涨价的群体之一。他们是一架利润机器,他们渴望低成本高利润。看着成片的炒作人群,看着飙升的棉花价格,他们只有感叹万千,囤棉和套保是他们{wy}的手段,不过这也助长了炒作的疯狂。国际棉商、热钱资金实力雄厚,属于典型的唯利是图型商人。他们善于利用国际形势,懂得杠杆操作原理。市场对于他们的到来,无不欢呼,可是离开的时候,他们赚的盆满钵满,而市场却因此陷入萧条。总之,赚钱是他们{wy}的目的。 2009/10年度的棉花就一直笼罩在一片减产的氛围中,这刺激了很多热钱的进入,甚至房地产事业遭遇滑铁卢后,更多的资金涌向农产品。同时通胀压力持续加大,5月CPI同比上涨3.1%,首次超过了3%的年内预定目标,再度挑动人们对于通胀的敏感神经。食品价格仍是决定通胀水平的关键因素,而翘尾因素在六七月将达到年内峰值,这可能推动CPI同比涨幅在未来几个月内持续走高。 二、2009/11年度棉花供需情况分析 援引美国农业部6月10日发布的{zx1}一期的全球棉花供需预测月报,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如下一串数字。
新一期报告下调了2010/11年度的全球期初库存和期末库存,小幅上调全球棉花消费量12.8万吨,全球库存量为1079.7万吨,为消费量的41.5%,库存消费比则为1994/95年度以来的{zd1}。报告也轻微下调了期初和期末库存,其中下年度的期初库存减少了4.4万吨,期末库存向下修正为61万吨,相当于全部用棉量的17%,为1995/96年度以来的{zd1}。全球库存量为1079.7万吨,为消费量的41.5%,库存消费比则为1994/95年度以来的{zd1}。所有数据中,仅总供给数量增长10%左右,对于新年度的棉花产量,各方人士均持看好态度。 1.国内供求关系 根据中国棉花信息网5月调查,5月生产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为7886万亩,总产约711万吨,同比2009年增加1%和11%。据{zx1}调查显示,河南省由于其他经济作为种植面积逐步增加,农民种棉积极性减弱,使得棉花种植面积减少较大,而湖北、湖南等长江流域则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此外新疆面积有所增加。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抽样调查显示,截至6月7日,被抽样调查企业棉花平均库存使用天数约为39.6天(含到港进口棉数量),较5月初增加了3.1%,比上年同期增加36.8%,比近三年平均库存折天数增加11.8%。根据相关数据推算,全国棉花工业库存约112.8万吨,环比增加3.1%,同比增加36.8%,比近三年平均库存增加8.3%。截止到新花上市还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按照之前的库存损耗比,工业库存预计将降至50万吨。 去年各机构普遍预估年度棉花消费在1000万吨左右,今年假定增长10%,为1100万吨,除去本年度中国棉花产量约在700万吨,工业库存约50万吨,新年度将进口棉花约350万吨。去年的收储仍有50万吨可供中储棉抛储,新年度进口棉花的量应该在300万吨附近。棉花缺口仍是国内棉纺企业的一块心病,而且这也将指导棉花继续高位运行。 2.国外供求关系 新年度美棉的播种面积在近三年里首次上升,2010年的意向种植面积达1050万英亩,较2009年增长140万英亩,涨幅约为15%。所有陆地棉和ELS的意向种植面积都达到自2007年之后的{zg}水平。其中陆地棉种植面积预计为1030万英亩,ELS面积为19万英亩。最终数据将会在美国农业部6月底公布的种植面积报告中更新。2010/11年度印度新棉播种在即,估计在高棉价的刺激下,面积增加应该问题不大。 美国市场本年度的产量或将突破300万吨的缺口,(去年为80万吨附近),同时印度也预计在250万吨附近(去年预期产量为240万吨),产量的增加将促进出口量也有所提升,国内棉花供应紧张的局面将得到美棉和印度棉的大力支撑,新年度国内棉花缺口问题将有所缓解。{zx1}一期的报告下调了2010/11年度的全球期初库存和期末库存。由于中国大陆库存的增加抵不上土耳其、印度、美国、巴基斯坦、巴西等国库存的下降,{zx1}一期全球棉花供需预测月报将全球期初库存量的估计降低了1.7万吨。全球期初库存下调了10万吨,全球棉花消费量上调了12.8万吨。从历史经验来看,美棉一直主导全球的棉花走势。对于新花的采购价,美国棉花协会通过调查了解到,棉花生产者新年度可接受平均价格区间为61.5-63.5美分/磅,按照一般贸易港口提货价在13107.81-13524.32元/吨。 三、国内外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1、国外经济回暖慢,二次探底忧虑呈现 目前国内外仍在积极抗击金融危机,无奈喜忧参半。虽然各国的GDP保持恢复性增长的态势,CPI也显示出回升的趋势,工业生产方面也显示出稳定的恢复状态,对于消费者信心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数据也反映出都在逐渐的走向恢复的状态,但是失业率仍然高居不下,这是目前经济形势不太稳固或者还存在可能反复性的{zd0}的隐患,同时欧洲债务危机,日本、西班牙的债务评级下调,贸易保护主义,局部地区政局动荡,恐怖主义事件频发等等,短期内也将制约全球经济的快速稳健发展。近期美国商务部公布了5月份经济数据,美国5月零售销售月率下降1.2%,创2009年9月份以来的{zd0}跌幅;同时美国5月核心零售销售月率下降下降1.1%,4月零售销售月率由此前的上升0.4%上调至上升0.6%。同时美国6月4日)公布的非农数据已引起人们对于美国可能出现双底衰退的担忧,美国5月私营部门就业人数仅增加4.1万,虽然当月失业率从上月的9.9%下降至9.7%,但仍高居9%上方。 西班牙主权危机暴发,实际上把欧盟拯救方案逼上了必须全面解决欧盟成员国主权债务危机的不归路。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似乎没有别的选择。而IMF的救助方案伴随着包括紧缩财政支出在内的一系列苛刻的改革计划,欧洲经济的恢复因此可能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欧洲经济将拖累全球经济复苏,西班牙的主权债务危机加上希腊债务危机或将引发欧洲金融市场多次“探底”,并将带动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忧虑。另外,商务部表示,截至5月20日,人民币对欧元报1:8.4291,年内已累计升值14%,同期欧元对美元年内则已大幅贬值近10%。 2、贸易壁垒再抬头,纺织业出口遇障碍 近年来,欧美及日本等纺织品服装进口大国,对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屡设高限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众多的关税政策、技术法规中,有关原产地标识的相关规定,是最为“隐性”,同时也是{zj1}指向性的。今年以来,意大利和沙特海关针对纺织业、制鞋业和皮革类制成品的有关产地标注的强制规定相继出台。欧盟也计划制定服装原产国标签制度。经过金融危机洗礼后的各国纺织业,为保护本国产业的利益,发达国家频繁出招。作为世界公认的纺织品大国,我国出口服装的被召回率远远高于其他国家。仅2010年4月份,欧盟召回儿童服装产品共计17起,中国产品占10起;毛绒玩具召回7起,中国产品占4件;2起儿童玩具服饰的召回产地均为中国;中国产的电热毯因易引发火灾被召回。近日,美强烈赞同墨西哥对来自中国的牛仔布启动世贸组织反倾销调查,称这一举措是朝着防止伤害墨西哥和美国牛仔布生产商的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这不仅将对部分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关上大门,也将成为其产品被动占据进口国配额的同时,也是出口商苦不堪言的隐忧。 3、人民币升值加强,棉花上涨难继续 今年以来,有关人民币升值的声音以及争论此消彼长,不绝于耳。近日,美国财长盖特纳和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等人就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不断“敲打”中国,他们甚至威胁说,如果中国不让人民币升值,将对中国出口产品征收严厉的惩罚性关税。19日中国人民银行表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表面上看,新的一轮人民币升值周期即将启动,但是从字里行间并没有看到人民币是贬是升的明确信号。对此,市场人士认为,若人民币渐进式升值,市场可能先涨后跌;若一次性升值到位,市场可能随即迎来一波调整。据研究表明,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销售利润率下降2%-6%。如果人民币升值5%-10%,行业利润率下降10%-60%,对于出口依存度较高的服装行业受损较大。不过,由于大宗商品上涨的幅度会远远大于人民币升值增加购买力的幅度,最终的结果不但不会抵消通胀压力,反而会带来输入型通胀。
据统计局6月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1%,创下19个月新高,涨幅超越通胀警戒线;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上涨7.1%。虽然短期内我国通胀压力呈加大的趋势,但目前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在加大,我国经济增速也有所趋缓,央行仍以宽松的信贷制度为主,加息和存款准备金率再次上调的可能性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