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理论讲,夏至也是阳气最旺的时节,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长”字。精神养生方面,切忌懈怠厌倦,恼怒 忧郁,平时多注意“暑易伤气”。饮食方面,讲究吃“补食”,原因是夏至后有三伏天,它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人容易食欲不振,所以要学会偷闲消夏,注意饮 食补养。
气温高警惕“热中风”
夏至为一年中阳极阶段及气升之极的时期。这个时期,酷热多雨,空气湿度大,如果不能顺应气候变化,体内阴阳失调,很容易导致疾病发生。“热中 风”就是其中一种。中风不仅会发生在气温低的冬季,夏季也是中风的高发季节。因此,这一节气我们(尤其是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的“三高”老人)一 定要警惕夏季的“热中风”。
老年人体内水分相对较少,如果夏季出汗过多,更易损耗阴津,致心火炽盛,肾阴不足。《景岳全书·非风》中指出:“多以素不能慎,或七情内伤,或 酒色过度,先伤五脏之真阴。”而空调、电风扇以及生冷食物又会损伤人体的阳气,这些都会增加发生中风的机会。总之,中风病症无论病因如何,都是气血相搏, 血气留滞于脑,经气瘀滞,导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阴阳互不维系所致。
老年人一定要注意,如出现头昏、xx、半身麻木酸软、肢体无力、视物模糊、频繁打哈欠等都是中风前的症状,俗称小中风。此时应该立即就医,以免 造成更大的危害。
夏天补水是预防热中风的关键。老年人生理反应迟钝,应该“不渴也喝水”,采取少量频饮的方法,多喝白开水,多喝汤。如做法简单又清热解暑的冬瓜 荷叶汤:以冬瓜500克,鲜荷叶一张,煮汤,可清热解暑、xxxx、生津止渴。
另外,也可以喝点绿豆汤,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像新鲜蔬菜、水果、鱼和豆类食物,醋、山楂也能降血脂、软化血管,对老人夏季养生非常有帮 助。
夏季防中风也可采用穴位疗法,手厥阴心包经上的中冲穴有苏厥开窍、清心泄热的功效,为常用穴之一。如果搭配内关穴、水沟穴,还能治小儿惊风、中 暑、中风昏迷等。方法:以左手手指甲掐按右手上的中冲穴,约1分钟即可,再换右手xx左手中冲穴1分钟。可轮换进行。xx中冲穴可疏通经络、调和阴阳。
对于中风、虚脱等突发性疾病导致人突然昏厥时,也不要惊慌,可掐住患者手掌虎口处的合谷穴,持续2~3分钟,昏厥能很快消失。头顶部的百会穴及 足底心前1/3处的涌泉穴,也可令患者尽快苏醒。
为了保险起见,老年人的“保驾”xx也是不能少的。要定期去医院检查血压,化xx脂、血糖、血黏度。需要靠降压药和降脂药来改变血液内环境的, 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以免发生意外。
夏日提倡“子午觉”
天渐渐热起来,睡眠不好的人也多了:睡不着或早醒,或梦多易醒。夏天睡眠质量不好,还会导致秋、冬季节体质下降。夏季如何弥补睡眠不足呢?子午 觉可说是补充睡眠不足的不二法则。
按照旧时计时法,“子”是指夜半,即夜间23点到凌晨1点之间。而“午”是指正午,即11~13点之间。《黄帝内经》认为,子时是阴气最盛、阳 气衰弱之时,“阳气尽则卧”,因此,此时最适合睡眠,且最能养阴,睡眠效果也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午时是人体经气“合阳”的时候,此时阳气最盛、 阴气衰弱,“阴气尽则寐”,如果感到疲倦或是睡眠不足,不妨在中午休息30分钟,但不能过长,以免扰乱人体生物钟,影响晚上睡眠。这样一觉醒来,工作效率 也会提高。
xx暑热痱毒
痱子是炎热夏季最常见的一种急性皮肤病。当外界气温高,湿度大时,出汗过多而不易蒸发,堵塞了毛孔,汗液滞留体内就会出痱子;或热盛汗出,再以 冷水洗浴,毛孔突然紧闭,使热气滞留于皮肤内,也易患此病。
痱子多发生于人的颈、胸、背、腹部。症状较轻的可涂抹痱子粉,注意勤洗澡、勤换衣服,能很快痊愈。长了痱子后,其瘙痒、刺痛、灼热的感觉常使人 烦躁不安,甚至影响睡眠。故患病后不要用手搔抓,也不要用热水烫、肥皂水洗,以防发生痱毒。可多喝绿豆汤,常吃西瓜、冬瓜等有清暑利湿作用的食物。也可用 50克干艾叶,几片生姜,加水大半桶熬煮,待水温适中时倒入浴缸中泡澡,能够xx止痒,xx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