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匠之门高山仰止_汪野亭世家陶瓷的空间_百度空间

大匠之门 高山仰止

    --记“汪派山水”瓷画第三代传人汪平孙大师

————————————————————————————

作者:郎丰君  出处:《人民代表报》2007年11月21日第7版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一代代陶瓷艺术家和能

工巧匠不断探索,不断开拓,不断创新,形成陶瓷艺术所特有的艺术

语言和审美意韵。“陶瓷世家”的后代继承了祖辈的衣钵,在其基础

上将{zc}的技艺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并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呈现强烈

的时代特征和新的风貌,这种风格流派的嬗变,对于陶瓷艺术的发展

有着积极的作用。

        汪平孙先生又名频深,江西乐平人。1931年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

家。系民国时期的瓷画高手“珠山八友”中之一汪野亭的长孙。父亲

汪小亭亦为瓷画名家。他自幼随父辈学画。1950年考入“江西省陶专

”艺术系,1952年因院系调整转“江西师范学院”转学中文。之所以

当初由美术转入中文是缘于在书画创作中,深感诗、书、画一体才是

完整的中国书画,因此希望通过对中国文化的深入学习,丰富自身的

文化底蕴。1954年毕业后经国家分配在南昌的中学担任语文老师,因

为喜爱画画,平时一直坚持在宣纸上创作。1991年退休之后,回到了

景德镇,在那里建立了平山堂画室,根据多年的在文学和绘画上的积

累,潜心从事瓷板画的创作工作。

                 

                                    汪平孙大师作品

      陶瓷和中国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互相影响、

借鉴、融合。陶瓷以其独特的材质美和神韵,吸收国画艺术的精华,

无疑赋予陶瓷艺术更加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也拓展和

延伸了绘画的表现领域,更耐观赏和久存。观赏汪平孙先生的瓷画艺

术:他画的江南春色,风光旖旎、水秀山清。时见花红柳翠,林木阴

翳,溪水潺潺,幽鸟嘤嘤;他擅画柳,他画的柳树丰姿绰约,楚楚动

人,叶片层次分明、繁简适宜;他擅秋树,雄劲刚健、挺拔傲然;他

画高山流水,似泻如飞、訇然有声;他画雨景,空蒙坦荡、氤氲充溢

。高超的艺术技艺为他赢得了高级工艺美术师的称号,并多次获得国

际国内的优秀奖项。

              秉承家学  陶瓷世家

        汪平孙出生于景德镇陶瓷世家。其祖父汪野亭是民国时期的瓷画

高手——“珠山八友”之一。明清以来,中国陶瓷艺术名家辈出,从

景德镇来看,清末一批有国画修养的文人墨客进入陶瓷艺坛,尤其是

清末民初的“珠山八友”结社共同切磋陶瓷艺术,探求新的表现手法

,将文人画的意韵引入陶瓷艺术。以“珠山八友”为代表的新粉彩瓷

画,已不是一般的“饰瓷”,而已上升为瓷上的画,成为新的绘画品

种。作者不仅要熟练掌握釉彩工艺,而且还要有深厚的书画造诣,是

釉彩工艺和绘画艺术的xx结合。从这个意义上说,“珠山八友”是

个划时代的阶段,是二十世纪初中国瓷业的闪光点。

    

       汪平孙大师所赠笔者精品《灯笼瓶》

       “珠山八友”以其各自擅长的山水人物、花鸟走兽等技艺与画风

而闻名遐迩。汪野亭则以青绿山水影响巨大。以国画融入陶瓷中,这

在山水题材上难度更大,因为釉料在陶瓷绘画中不像水墨在宣纸上那

样容易挥写皴染,这就限制了瓷上山水的表现形式。汪野亭先生开拓

创新,别开生面地将国画山水绘画的神韵融入陶瓷创作中,使瓷山水

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结合的过程中,不仅对景德镇传统的彩绘工艺

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且也对传统“文人画”作了一些内容和形式

上的调整。从而展现出其独具的特色。

        首先,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中的品位。讲究融诗、书、画于一

体,由作者本人书画并题。作品意境深远,色彩淡雅,以景传情,具

有强烈的感染力。因此能表现作者主观思想志趣与审美观念,突出个

人的创作风格与个性。也能体现作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哲学思想。山

水创作将国画的皴、擦、晕、染等技法融入瓷画创作,通过陶瓷这个

载体表现个人思想情感和审美旨趣,这xx有别于传统山水的勾线填

色和富丽重彩,而显得清雅脱俗,个性风格突出,使作品有很高的文

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这是以往景德镇的传统彩绘艺人所不具有的。在

造型艺术方面,适应陶瓷花瓶等圆形器皿弯曲转折的特点,巧妙布局

,别具匠心地始创难度很高的通景山水,使陶瓷作品在各个角度看都

是完整的画面,又可以连续转动观赏,将国画山水长卷的神韵融入其

中,而陶瓷造型特色,又使之具有首尾相连,循环往复的动态美。在

设色方面,既不同于古彩的单调、刻板、艳俗,又比浅绛彩丰富,富

于表现力。

        其次,对文人画作了一些形式和内容上的调整。传统的“文人画

”有三大缺点,一是鄙视技术,不讲究描形绘象的基本工夫,因而缺

少形式美。二是否定“形似”,使人缺乏真实感。或者说它所表达思

想的意趣所凭借的物象只不过上一作为一个符号存在,缺乏形象美。

三是它往往只立足于描写个人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感受,若

是这种感受缺乏典型性时,观众就难以理解和接受。这三大缺点源于

同一观点:“一意写形”,或者“我写我意”。汪野亭的瓷画则吸取

了中国传统工笔画中的优点。也吸取了西方“写真”画中的某些优点

。主张“以形写意”,认为没有能脱离“形”而存在的“神”。汪野

亭先生的陶瓷艺术创作不仅丰富了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提高了陶瓷

艺术的文化内涵,亦为陶瓷艺术领域开拓了新的审美范畴。他所开创

的瓷上山水画风后来被陶瓷美术界誉为“汪派山水”。

       作为陶瓷世家的后代,汪平孙从小耳濡目染,并经过常年的学习

和积累,逐渐全面继承了“汪派山水”画风,并成为第三代中最有影

响力的传人。

             开宗立派  自成一格

        汪平孙在全面继承“汪派山水”画风的基础上,将{zc}的技艺融

入自己的创作中,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又因其所经历的不同的教育和

境遇,作品呈现出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新的风貌,这种风格流派的嬗变

,对于陶瓷艺术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汪平孙爱作诗,好书法,常常书画并题,互补互现,进一步发展

了汪派山水诗画交融的特色。有时看到景物,心中有所感受,便画下

来并题一首诗;有时看到景物先想到了诗,然后再把它画下来;有时

是对古人的诗意有所感触,就提笔画出。他特别注重作品的情韵与意

境,诗配画情韵相生。他提倡画出个人的思想与情趣,

画出自己的风

格,但主张寓个性于共性之中。画家所表现的思想情趣至少要为某一

群体或阶层所能接受,能引起观众的共鸣而为大众喜闻乐见。它从现

实中来到现实中去,但主张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汪平孙取材多来自

故土山川和他游历过的名胜,但大凡他阅读过的图片、名师佳作、影

视里的风光,他都予以借鉴,吸取艺术养分。他提倡写生,但写生的

目的是为了取得素材,取得素材后要集中概括,并从而融进作者自己

理想的东西。正如他在自己的诗中所述,“千行万象入双瞳,默化潜

移俱贯通;淘尽平庸精巧现,风光出自性情中。”这样,艺术作品就

蕴涵了艺术家的品味,反映出艺术家的思想性格和文化素养。

       汪平孙瓷画的书法和画法运笔一致,其创作意图为:把国画作为

继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进行考虑和实践。既注重融诗、

书、画于一体的传统文化中的意境与韵味,亦顾及当今时代特点及民

众的情趣素养,使广大群众容易接受,雅俗共赏。他的瓷画多是粉彩

,颜色虽不及新彩丰富艳丽,但清幽秀美,雅致脱俗,适宜于“文人

画”的格调。他以博雅超逸的情趣创造出传统的文人画的意境。较之

祖父的画,他摆脱了旧时代文人那种清高遁世隐逸山林的心态和凄清

惨淡、孤寂荒寒的画风。更加贴近现实,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并具有

几分民俗的风味。在用笔、色调和布景这一方面有传统文化的雅淡、

含蓄,在创作过程中融入了现代人的一些感受。

       汪平孙的瓷画在把握陶瓷本身特点的同时,进行了多种风格创作

的尝试。他的作品表现形式多样,有精工细描的,也有逸笔草草的;

有轻灵巧逸的,也有豪放凌厉的;有空灵通透的,也有沉稳深厚的;

有表现古诗词情韵的,也有反映时代风貌的。或清虚高洁,或质朴平

实,或恬淡静谧,或热烈繁盛。整个画面充溢诗意、意境美好,创造

了桃花源般的理想境界,寄托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他采用“扇裁月魄羞难掩”式的情感表达方式,谋篇布局寄托了美

好的憧憬,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笔一划都饱含着他的情愫。今天

的人们向往返朴归真,回归自然。喜爱旅游览胜,休闲寄兴,怡性怡

情,重视环保。所有这些思想情趣,观赏他的作品,可以得到共振。

             庄重澹泊 云水襟怀  

    在汪平孙看来,优秀的陶瓷艺术品应该基于两个特点。{dy},陶

瓷本身的工艺性。必须根据不同造型的工艺形状来谋篇布局、调配色

彩。第二,陶瓷绘画的艺术性。不能单纯重视工艺而忽略了画的本身

,绘画也有其独立性。因此,要尽量把工艺美术和纯美术结合起来,

结合地越xx的作品应该是越好的。

       对于陶瓷艺术未来的道路以及“汪派山水”在未来如何进一步传

承中发展,汪平孙认为要找好几个平衡点。目前在景德镇,陶瓷艺术

有学院派和传统派两种。学院派学习西方,传统的东西很少看到,但

却很少能超越西方,没有自己的东西终究不行。传统派学习传统,一

般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画画得很工细,技巧比较好,但就是缺乏

生气。汪平孙认为,在目前的商品经济社会从事陶瓷艺术,不能不受

商品经济的影响。创新风格的陶瓷比较容易获奖,传统风格的陶瓷却

更能获得收藏家们的喜爱。如何在中国和西方、创新与传统以及继承

和发扬之间找到{zj0}的平衡点,是大家都需要思索的问题。在瓷画创

作之余,汪平孙还酷爱诗词。凡旧体诗和近体诗,有所感触,均信手

拈来。近年,他将几十年所做的诗词择优编纂进了诗稿《缱绻集》中

,因为他诗画兼擅,所以诗中有画、意境深远。如他的一首“刚过重

阳,一院秋光。西风劲,满目飞黄。红霞一朵,落下山岗。看峰峦静

,流水急,鸟飞忙!树木行行,隐隐白墙。坡头菊,发散幽香。喜鹊

一双,栖息枝头,昂首望,欲翱翔。” 不就是一幅色彩斑斓、动静

结合、意境深远的秋光图。另一首“月圆月缺几何年,云卷云舒心自

恬。燕去燕归画栋上,花开花落小楼前。客来客往寻常事,人死人生

也等闲。酒浊酒清皆自乐,家贫家富亦开颜。”则透出一种彻悟生命

的云水襟怀和旷达风度。

        在创作的同时,汪平孙将开创自祖父的“汪派山水”瓷画进行了

整理和回顾。将汪氏一家三代历时百余年陶瓷艺术的结晶汇聚成《汪

派山水瓷画选》,亦是作为汪派山水瓷画一个历史阶段艺术创作实践

的总结,以利后来者再战。

       正如许多陶瓷艺术家一样,汪平孙以自身的天赋和努力,孜孜以

求的探索精神,在陶瓷领域辛勤耕耘,在全面传承家传技艺的同时,

不断进行新的探索,融会中西古今文化,以新的创作理念,新的表现

手法,创造了新的陶瓷语言,为繁荣陶瓷艺术作了新的贡献。



郑重声明:资讯 【大匠之门高山仰止_汪野亭世家陶瓷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