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印象----古越龙山_梦中花飞_新浪博客

    这篇《印象》,不是套用老谋子《印象》系列的风格,而是昨天下午到古越龙山参观学习九十九分钟(从十五点二十二分到十七点零一分)之后留下的投资印象。

    负责接待我的是证券代表蔡小姐,一位典型的江南美女,皮肤很好,戴一副细框眼镜,斯文中透射出一股灵气。我们互相交换了名片,她给我泡茶。落座后,很快转入正题。蔡小姐在整个过程中始终面带微笑,交流过程轻松愉快。

    本文将以对话的方式概要地讲述经过,文字从简。

 

切入正题前的铺垫

蔡:您是计划投资还是已经投资古越龙山?

我:已经投资,持股数年,逐步加仓。

蔡:目前大概持有多少股呢?

我:十万股以上。(没有说具体的数据)

蔡:为什么会选择投资古越龙山呢?

我: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一  本人平时酷爱饮酒,对投资酒类股票有所偏爱,例如投资茅台已经快九年了。

    二  黄酒是中国特有的酒种,是{wy}发源于中国的酒种,是中国历史文化特别是酒历史文化的象征。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将会逐渐增强,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之一的酒文化,也将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和亲和力,逐渐为国人和他国所接受和喜爱。古越龙山作为公认的中国黄酒的代表,其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三  具体到公司来讲,首先公司的原酒价值重估,业界普遍给出的估值较高;其次,近几年公司专注于黄酒业务,做大做强,主业简单鲜明;再次,近期公司经营状况明显好转,出现回升势头;{zh1},公司对未来发展的规划非常明确,而且新一届董事会成立不久,不存在较大的管理风险。

    四  对董事长傅建伟先生很敬佩,其人格魅力对我坚定投资古越龙山的影响较大。我看过几次傅董的访谈,经常拜读傅董的博文,也经常在其博文后发表评论,我是傅董的博客好友。

 

蔡:我也阅读傅董的博文,您是他的博友?您是哪位?(明显能看出蔡小姐非常兴奋)

我:你猜。

蔡:中国资本市场?

我:对的。(蔡小姐能猜出我,我很开心,她也很开心)

(由于傅董博客的缘故,蔡小姐一下子与我拉近了距离,接下来的交谈非常愉快)

 

切入正题

关于原酒估值

我:关于原酒估值这方面,我想请教一下。现在业界对公司库存原酒估值普遍较乐观,但也有不同声音,我想知道公司自己对这部分原酒是怎么看的?

蔡:这部分库存原酒,我们采用历史成本法计入成本之中,报表中不对其进行价值重估,这样做趋于稳健和保守。我们公司历来都是比较低调的。

 

我:那么这26万吨陈年酒中,有多少是30年(1980年以前酿造)酒龄以上的呢?

蔡:这是商业秘密,恕我不能如实相告。

我:那好,既然你不曾想过要给原酒价值重估,那么我谈谈我的观点。

    我从一个投资人挑剔和严格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公司对30年酒龄以上的原酒存量具体数据始终讳莫如深,从来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答案,那么在我看来,这就是{zh0}的答案,也就是说,公司30年酒龄以上的酒存量极少,基本上可以忽略,设想如果30年酒龄以上的酒较多,公司将会不遗余力宣传;15年到30年之间的原酒数量也不多,从公司上市后历年公布的产销量差额、在产品(半成品)数量、原材料、存货、酒坛数量等等数据基本可以算出个大概;我认为公司这26万吨原酒,绝大部分在15年以下或者说是10年酒龄以下。

    按照目前原酒交易的价格,再除去相关的费用和纳税,折现之后,我给出的估值,远远低于目前市场给出的200亿元这个数据。

    当然这是我按照折现来计算的,如果原酒的交易价格逐年上涨,那么这部分原酒的估值也将随时间的推移而大幅提高。这也是我看好原酒的因素之一(尽管我目前给出的估值较低)。

    (对我的估值,蔡小姐不置可否,笑而不语。)

 

我:今年原酒交易价格相比去年大幅上涨,今后是否也将持续上涨呢?

蔡:这是一个趋势,随着原料的涨价以及通胀等因素,产品提价是很正常的。

我:公司会逐渐加大原酒的供应量吗?

蔡:公司xx的原酒交易能带动黄酒发展,规范市场,提高公司品牌的影响力等等,原酒交易不是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

 

关于经营管理

我:公司目前在职职工的构成?需要公司支付费用的退休人员数量?以及集团职工人数?因为茅台管理费用无序上涨,侵蚀了利润,我担心这类问题在国企烙印同样很重的古越龙山身上发生。

蔡:公司人员结构较合理,需要承担费用的退休职工人数较少(注:2009年年报公布为266人)。整个集团三千多人,其中上市公司两千五六百人(注:2009年年报公布在职员工2241人,由此可见公司约有三四百临时工)。

 

我:公司如何进行成本控制?

蔡:首先是延长产业链,同时向上游和下游延伸,上游是建立无公害粮食种植基地,下游是向包装物例如玻璃瓶、纸箱等环节渗透。还有就是新的厂区建设,逐渐把几个分厂集中到一起,便于管理,节约成本。还有其它的一些措施。(正在这时,有人搬了一箱酒进来,蔡小姐介绍,这是利用酒糟酿制的。我看到纸箱上写着“糟烧”字样,好像是一种白酒,不知道这算不算酒糟的再利用,没来得及问她)

我:{dy}次来绍兴,对绍兴地理xx没有概念。刚才在来公司的途中,看公路上的指示牌,感觉袍江(公司厂房将陆续搬往袍江)离这里很远。

蔡:不会啊,其实不远的。

 

我:今年公司经营情况怎么?

蔡:您应该看过一季报了,前三个月形势是很不错的。

我:那么4月和5月呢?

蔡:公司的盈利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一季度和四季度。

 

关于公司与华泽的合作

我:我感觉公司与华泽的合作不算太愉快,还在继续合作吗?

蔡:是的,还在合作,当初签订了合作期限的,但是不像你所说的合作不愉快。

我:与华泽合作推出的“屋里厢”我感觉是个失败的案例,而且,据我了解,华泽希望代理利润较高的年份酒,不愿做公司的低端产品。

蔡:华泽与白酒五粮液合作的“金六福”的确很成功,但华泽对黄酒的营销没有白酒好。我们正计划调整“屋里厢”这个品牌,用另外一个品牌替代它。

 

关于收购

我:公司曾表示会收购一到两家较有影响的黄酒企业,当时我认为这两家黄酒企业是女儿红和塔牌,两年过去了,女儿红已经完成收购,塔牌呢?据我所知,塔牌在谋求上市,那么公司收购塔牌难度很大。

蔡:事情总是在不断变化的(不记得她的原话了,大概是这个意思,我不知道这个“变化”指的是塔牌上市预期会发生变化,还是指公司收购黄酒企业的战略有变化,总之,她没有确认第二家潜在的收购对象是塔牌,但也没有否认)。

我:我认为,塔牌的价值在于它是中国{zd0}的黄酒外销品牌,具有难得的外销渠道。

蔡:我们公司外销也不错啊,也有自己的渠道。例如在日本,xx黄酒中我们占90%以上的市场份额。

我:那我就不明白了,既然公司不借重塔牌的外销渠道,那么为什么要收购塔牌呢?会不会因为绍兴市政府为了整合黄酒产业,将一个盈利预期并不好的塔牌强行装入上市公司呢?

蔡:不会的,古越龙山是一家上市的公众公司,这么大的事情,需要股东大会认可的,并不是政府想干预就能干预的。

 

关于增发

我:我注意到,本次定向增发对象的个人股东中,有一位名叫沈振国,他与公司独立董事、中国酿酒工业协会黄酒分会秘书长、副理事长沈振昌先生有关系吗?

蔡:我还真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但是可以肯定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关于黄酒行业拐点

我:我看好古越龙山的广阔前景,您刚才也提到过行业拐点,我想请教一下,按照您的观点,哪些现象的出现标志着黄酒向上拐点的到来呢?

蔡:黄酒向上的拐点一两句话很难概括,需要很多因素共同影响。我们现在要做好充分准备,例如提高产量等等,如果黄酒拐点到来了,你没有足够的产量和库存,你就很难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很难在黄酒产业的兴旺过程中有所建树。

 

关于产量

我:据我所知,现在黄酒企业纷纷扩大产能提高产量,除本公司外,金枫、会稽山、塔牌、江苏张家港的沙洲优黄、以及山东即墨老酒、福建、安徽、湖南、江西的黄酒企业也都在积极扩张产能。我有个疑问,目前黄酒整体市场容量没有做大,但是不断地扩产,将来会否出现低价竞争的局面?如果这样,对整个黄酒产业来说不是件好事,也会对公司的经营造成压力。

蔡:黄酒企业扩产正说明大家都看好黄酒的未来发展前景,都在为拐点的到来做准备。公司主要的利润来源是中xx产品,低价竞争不会对公司造成太大的影响。

 

关于产品销售

我:前几天我在西塘游玩,用餐时想喝女儿红,但是整个西塘景区找不到公司的产品,好像只有嘉善老酒;另外,在苏州,我去四年前曾经去过的那家餐厅吃饭,该餐厅四年前有女儿红出售,现在餐桌上放的是沙洲优黄;还有,目前海口市场,商超和酒行有古越龙山,但极少见到女儿红,反而是会稽山的产品占到很大的黄酒市场份额,在海口,会稽山的布货明显强于古越龙山。我在西塘和苏州看到的现象是否属于地方保护?

蔡:公司的销售进步还是很大的。(原话记不清了,大概是这个意思)

 

关于产品提价

我:原酒提价,那么公司的成品酒是否也有提价预期呢?

蔡:这是一定的,原料价格上涨,通胀因素等等,成品酒提价也是合理的。实际上,今年以来我们对部分产品进行了提价,只是提价产品的范围有限,提价幅度也有限,基本上是针对低端产品,对利润的影响不大,所以我们没有公告。

 

还有几个问题我没有问

一是关于黄酒的地域性,这是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但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个问题,这是暂时的。远的不说,中国历史仅仅往前推100年,也就是清末民初的时候,中国大部分地方都是喝黄酒的,白酒大行其道也就是最近一百年的事,葡萄酒啤酒更不用说。历史上、理论上、实际上黄酒都不存在地域性。黄酒行业当下要做的是弄清楚为什么黄酒在最近百年没落了,然后针对没落的原因进行改革和改善,使得黄酒重振雄风。

然而,这是傅建伟先生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作为资方,只xx黄酒地域性改善的进程和效果,具体怎么去做,我不考虑。当然,如果我有好的建议和创意,我会及时向公司反映。

 

二是关于税收,这一点是从茅台那里得到的启示,后来想到国家对黄酒行业的税收政策是持保护和鼓励、扶持的态度的,因此没有问及这个问题。

 

三是鉴湖水质和环境保护,鉴湖水质对公司产品质量构成重大影响,但目前并没有相关的xxxx,因此也没有问及。

 

    交谈结束,我提出想去与公司一墙之隔的中国黄酒博物馆参观,蔡小姐很爽快地答应了。但由于时间偏晚,博物馆正在打扫卫生准备闭馆,不接待访问。在蔡小姐的努力下,我得以进入博物馆,二楼以上都关闭了,只有一楼大厅可以看,一个巨大的古越龙山酒瓶,还有远至殷商时期的盛酒的器皿,关于黄酒的历史知识等等,蔡小姐给我讲解。时间仓促,没有来得及细看,况且已经熄灯,看也看不清楚,只好以后有机会再来仔细观赏了。

    在博物馆门前广场,看到了傅董所说的“品”字雕塑,他对这座雕塑的评语,我认为非常中肯而准确。

    与蔡小姐合影之后,提出告辞,这就是我与古越龙山近距离接触的九十九分钟。

 

后续

今天上午,接到傅建伟先生打来的电话。

我:(接通电话)您好。

傅:您好,请问您是***(带职务)吗?

我:是的,您是哪位?

傅:我是古越龙山绍兴酒公司的,我姓傅,名建伟。

......

 

    看了上面的对话,我不知道各位朋友的{dy}感觉是什么,我的{dy}感觉是,傅建伟先生是一个极具亲和力、平易近人的人,人如其文(诗词),知书达理重礼节。

    阅读傅董的博文,感觉他无限热爱和忠于黄酒事业,对中国黄酒的复兴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对黄酒未来的发展有完整的规划和清晰的战略部署。说中国黄酒未来的希望寄予傅建伟先生等人身上,并不过分。

    他在电话中说,我送给他的礼物(五指山绿茶)收到了,并一再表示感谢。他说,如果下次再来公司,提前告诉周董秘或者蔡小姐一声,以便他安排时间与我当面好好聊一聊。对此我表示谢意并深感荣幸。

    据我所知,一些券商机构的专职调研员、分析师到某些上市公司专职调研时,也不见得就能见到公司高管。傅董电话中的这段话,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公司对投资者的重视,也深深感受到了博主与博友的情谊。

    同时,这件事也让我看出,蔡小姐的办事效率较高;公司{zg}层与一线窗口单位的联系很通畅,公司流畅的管理可见一斑。

 

    平心而论,这次造访古越龙山,并没有得到所谓的{dj2}新闻和内幕消息。我与蔡小姐的交谈内容基本上都在我平时搜集的资料和信息之中。然而,与蔡小姐的交流,让我确认了我搜集的这些资料的真实性,为我进一步准确判断公司的投资价值提供了依据。

    本次对公司和傅董进一步的接触和了解,使我更加看好公司的未来。

 

注:

本文内容xx凭记忆编写,不能保证百分之百完整和准确;

本文力求完整、真实和准确,如果因为我的疏漏和误解,导致本文的描述对公司和相关个人造成负面影响,本人愿意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如果发现文章确有纰漏,本人将对相应的地方做出完善和删改;如果回想起更多的内容,本人将及时添加;

有潜力的公司不见得最终一定会成功;好的公司如果没有好的股价,也不是好的投资标的;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依据,风险自担。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印象----古越龙山_梦中花飞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