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部在讨论近期行情时,得出了两个结论。其一,大盘已进入阶段性的筑底期,但成交量的萎缩使行情的发展不会很顺利;其二,近期政策面比较平淡,市场的炒作热点相对匮乏,而七月开始公布的中报业绩,很可能成为一个阶段性的可圈可点的亮点,有望得到市场游资资金的亲睐。
有鉴于此,我在此时提醒大家关注中报概念,这很可能成为近期市场的支柱性热点。即使市场对中报的炒作难于形成规模,但是,局部个股的爆发也非常值得大家期待。
下面是来自媒体机构的数据:
统计显示,截至6月15日,深沪两市披露中期业绩预告的公司已达670家,其中517家公司业绩增长或扭亏,占比近八成;151家公司预计中期业绩同比增幅超过{bfb},显示上市公司中期业绩整体向好。
统计发现,截至6月4日,共有390家中小板公司披露中报预告。其中有30家公司表示业绩较去年同期将超{bfb}增长。从增长幅度来看,在510家报喜的公司中,有69家公司预增超过200%。其中预计增长10倍以上的有13家。
而我们知道,从7月份开始,股市将进入上市公司中期业绩报告公布期。而上周,一些中期业绩增长的个股走势转强,中报行情已有启动迹象。
那么如何把握中报行情
1,一般注意关注:中报业绩预增且连续性较好的品种;估值风险降低且历史回报较好的品种;新兴战略产业中的优势品种。但在我看来,从风险的角度出发,我们更加倾向于挖掘一些重合的题材,如国家力顶的新兴产业中的预增品种。
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具体公司的预增应该区别对待,不能仅仅关注预增比例,更应该重视的是预增的原因。若上市公司的产品所处的市场处于需求增长阶段带来的预增,会好于短期的价格上涨带来的预增,更会好于那些由投资收益带来的增长、以及其他如由外延性扩张所带来的不具备持续性的预增。
比如某个公司报告其业绩增长2000万,但这得益于其拿出闲置资金投资股票的收益,你能保证该公司下阶段仍能赚到2000万而不是亏损2000万吗?再比如某个公司报告其业绩增长200倍,但你发现其上个报告期业绩是1万元,本期收入200万,你能说该公司盈利能力强吗?
所以这个环节大家在操作中报行情时应该引起重视。
2,从高送转角度来看,不同的板块,有不同的挖掘之道。对于主板市场而言,讲究的是“匹配”二字。
如果公司股本规模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行业地位不相匹配,这样的公司不被炒作也难。如股本规模比较小,但行业地位高,主营收入比较大,两大一小,要想达到平衡,必要加大股本规模,相应的炒作空间就大了。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多年未送股,纵有“铁公鸡”称号,但只要存在送股可能性,哪怕这种可能性很小,那它终究也会发生,“墨菲”定律如是说,而且不送则已,送则一鸣惊人。 如果某上市公司近两年有过融资或资产注入,公司业务有了较大增加,同样在规模与股本不匹配下,跷跷板始终会有平行的一刻,这样的公司股本扩张空间大。典型的是“大马拉小车”类型的上市公司,这类公司一般大股东实力雄厚,但是公司股本较小,大股东行业地位突出,市场影响力大,而上市公司只是大股东资产链条的一个环节,这类上市公司由于存在大股东的雄厚实力支持,往往存在大的股本扩张空间。
所以,对于主板业绩好的公司,也应该区别对待,在看其财务报表时,切不可只关注某一个指标,更应该把其他因素综合来看。
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个股,由于其本身股本规模不大,所以与生俱来就带着“高送转”的基因。我们在挖掘高送转的可能时,更应该注重其高送转的“持续性”。一般来说总股本小于两个亿,且具有足够的成长性,那么这样的公司就有了持续“高送转”的能力。而对于一些传统行业的个股,即使其身处中小板和创业板,由于其不符合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持续盈利能力弱,成长性不高,持续高送转的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在一个值得注意的是,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今年中期业绩预增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化工、房地产
、医药生物、信息设备和有色金属等七大行业。但需要认识到的是,这其中的多数行业目前应该是业绩的高点,下半年业绩下降是大概率事件,虽然目前来看,中报业绩不错,但是环比已经有盈利下降的趋势。所以要提前伏击中报业绩,需要注意挖掘具备持续盈利能力又符合国家新经济发展规划的公司。
基于以上判断,在本轮中报业绩预报行情中,符合国家发展规划的医药股和智能电网概念值得重点关注;而一些具备高送转预期的中小板、创业板也值得重视。xx研发部也是对智能电网和中小板、创业板进行了多遍梳理,以迎接中报行情。有需要交流的可以和我的助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