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行情操作攻略_纪志君_新浪博客

研发部在讨论近期行情时,得出了两个结论。其一,大盘已进入阶段性的筑底期,但成交量的萎缩使行情的发展不会很顺利;其二,近期政策面比较平淡,市场的炒作热点相对匮乏,而七月开始公布的中报业绩,很可能成为一个阶段性的可圈可点的亮点,有望得到市场游资资金的亲睐。
       有鉴于此,我在此时提醒大家xx中报概念,这很可能成为近期市场的支柱性热点。即使市场对中报的炒作难于形成规模,但是,局部个股的爆发也非常值得大家期待。


    下面是来自媒体机构的数据:

    统计显示,截至6月15日,深沪两市披露中期业绩预告的公司已达670家,其中517家公司业绩增长或扭亏,占比近八成;151家公司预计中期业绩同比增幅超过{bfb},显示上市公司中期业绩整体向好。
    统计发现,截至6月4日,共有390家中小板公司披露中报预告。其中有30家公司表示业绩较去年同期将超{bfb}增长。从增长幅度来看,在510家报喜的公司中,有69家公司预增超过200%。其中预计增长10倍以上的有13家。
    而我们知道,从7月份开始,股市将进入上市公司中期业绩报告公布期。而上周,一些中期业绩增长的个股走势转强,中报行情已有启动迹象。


      那么如何把握中报行情

1,一般注意xx:中报业绩预增且连续性较好的品种估值风险降低且历史回报较好的品种新兴战略产业中的优势品种。但在我看来,从风险的角度出发,我们更加倾向于挖掘一些重合的题材,如国家力顶的新兴产业中的预增品种。
        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具体公司的预增应该区别对待,不能仅仅xx预增比例,更应该重视的是预增的原因。若上市公司的产品所处的市场处于需求增长阶段带来的预增,会好于短期的价格上涨带来的预增,更会好于那些由投资收益带来的增长、以及其他如由外延性扩张所带来的不具备持续性的预增。

       比如某个公司报告其业绩增长2000万,但这得益于其拿出闲置资金投资股票的收益,你能保证该公司下阶段仍能赚到2000万而不是亏损2000万吗?再比如某个公司报告其业绩增长200倍,但你发现其上个报告期业绩是1万元,本期收入200万,你能说该公司盈利能力强吗?

        所以这个环节大家在操作中报行情时应该引起重视。


2,从高送转角度来看,不同的板块,有不同的挖掘之道。对于主板市场而言,讲究的是“匹配”二字。

     如果公司股本规模与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和行业地位不相匹配,这样的公司不被炒作也难。如股本规模比较小,但行业地位高,主营收入比较大,两大一小,要想达到平衡,必要加大股本规模,相应的炒作空间就大了。

      如果一家上市公司多年未送股,纵有“铁公鸡”称号,但只要存在送股可能性,哪怕这种可能性很小,那它终究也会发生,“墨菲”定律如是说,而且不送则已,送则一鸣惊人。 如果某上市公司近两年有过融资或资产注入,公司业务有了较大增加,同样在规模与股本不匹配下,跷跷板始终会有平行的一刻,这样的公司股本扩张空间大。典型的是“大马拉小车”类型的上市公司,这类公司一般大股东实力雄厚,但是公司股本较小,大股东行业地位突出,市场影响力大,而上市公司只是大股东资产链条的一个环节,这类上市公司由于存在大股东的雄厚实力支持,往往存在大的股本扩张空间。

       所以,对于主板业绩好的公司,也应该区别对待,在看其财务报表时,切不可只xx某一个指标,更应该把其他因素综合来看。

      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的个股,由于其本身股本规模不大,所以与生俱来就带着“高送转”的基因。我们在挖掘高送转的可能时,更应该注重其高送转的“持续性”。一般来说总股本小于两个亿,且具有足够的成长性,那么这样的公司就有了持续“高送转”的能力。而对于一些传统行业的个股,即使其身处中小板和创业板,由于其不符合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持续盈利能力弱,成长性不高,持续高送转的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在一个值得注意的是,从已披露的数据来看,今年中期业绩预增的公司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电子元器件、化工、房地产 、医药生物、信息设备和有色金属等七大行业。但需要认识到的是,这其中的多数行业目前应该是业绩的高点,下半年业绩下降是大概率事件,虽然目前来看,中报业绩不错,但是环比已经有盈利下降的趋势。所以要提前伏击中报业绩,需要注意挖掘具备持续盈利能力又符合国家新经济发展规划的公司。

      基于以上判断,在本轮中报业绩预报行情中,符合国家发展规划的医药股和智能电网概念值得重点xx;而一些具备高送转预期的中小板、创业板也值得重视。xx研发部也是对智能电网和中小板、创业板进行了多遍梳理,以迎接中报行情。有需要交流的可以和我的助理联系。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中报行情操作攻略_纪志君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