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度黄岩区“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活动实_农村工作指导员_ ...

2010年度黄岩区“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活动实施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活动的意见》(台市委发〔2010〕43号)和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0年度台州市“清洁家园、和谐社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台市委办〔2010〕52号)文件精神,深入开展以“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为主题、以“三提高四整治”(提高环卫保洁水平、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提高城乡绿化水平、整治交通秩序、整治违法建设、整治户外广告、整治农村“六乱”)为主要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建设生态宜居城区,特制订本实施意见。

一、工作与要求

(一)提高城乡环卫保洁水平。城区具备条件的道路全面实施机械化清扫作业,城区机械化清扫率达40%以上。全面推行城区道路分类保洁,实行“月检查、月考核、月通报”制度。进一步完善乡镇街道环卫工作体制,全面建立完善“户集、村收、乡镇运、区集中处理”的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运行机制。

(二)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加快截污管网和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推进城乡排水一体化。重点加快一二级截污管网、泵站和镇级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块精细化截污,城镇污水处理率达75%以上,全区60%以上行政村实现生活污水处理排放。

(三)提高城乡绿化水平。大力推进城区绿化,实施新“315乔木进城”工程。新增乔木1万株,新建公园2个,启动永宁江两岸景观带建设。提高绿化养护水平。启动森林村庄建设。

(四)整治交通秩序。深入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大力整治堵点和乱点,健全道路巡逻管控机制,从严查处各类交通违章行为。加快实施路口渠化和道路沿线交通秩序规范化改造,统一规范交通安全设施和标志标线,整治事故黑点。

(五)整治违法建设。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实施分类处理,依法、规范、有序开展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形成“疏堵结合、控新减旧”的长效管理机制。

(六)整治户外广告。拆除或规范城区入城口、主要道路两侧、山体江岸等地违法大型户外广告,推进户外广告的“减量化、资源化、景观化”。

(七)整治农村“六乱”。整治农村乱搭建、杂物乱堆放、垃圾乱丢、污水乱泼、车辆乱停、墙面乱贴等“六乱”现象,建立防止农村“六乱”现象的长效管理机制,使农村“六乱”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二、目标与任务

(一)提高城乡保洁水平。各乡镇街道必须有1名副职专项负责环卫工作,组建专业保洁队伍,并配有1-3名环卫工作管理人员,负责辖区内日常的城市管理和环卫保洁工作。6月底前需完成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及制度健全等相关工作。

1、实施分类保洁。城区范围49条主次道路472.31万平方米、25万平方米河道,投入资金5730万元,由区建设局负责保洁,其中:10条30.32万平方米实行16小时全天候保洁,39条338.3万平方米实行12小时全天候保洁,128.69万平方米的水域、绿化隔离带实行8小时循环保洁(详见附件1)。区建设局保洁责任范围外的小街小巷、居民小区,由各相关街道负责保洁,做到“三扫日清”,实行全天候保洁,确保垃圾日产日清。A、B类乡镇街道集镇范围重要道路,实行12小时全天候保洁,其他道路做到“三扫日清”;整治村、示范村按照150-200户配1名保洁人员的要求,做到“两扫日清”,实行每天8小时动态保洁。C类乡镇(包括A、B类乡镇街道的整治村、示范村以外的其他村)做到循环保洁,垃圾日产日清。

2、落实“三无日清”。各相关乡镇街道要重点做好城乡结合部、“四河六路”(东官河、南官河、西官河、江北渠道,82省道、北院线、黄长路、东复线、西复线、新城路)重点区域环卫保洁,按各自职责(详见附件2),做到“三无日清”。“三无”即:一无暴露垃圾。路面干净、河道整洁,水面无漂浮物和障碍物,道路两侧10米范围内、河道两侧堤岸5米范围内无暴露垃圾。二无责任死角。即所有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和保洁实行层层分解、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原则,不留任何责任死角。三无乱堆乱放。即道路两侧10米范围内、河道两侧堤岸5米范围内无乱搭建、杂物堆放现象。“日清”即实行全天流动保洁,确保垃圾日产日清。

3、提升环卫设施。按照封闭式压缩标准,完成头陀、北洋、南城垃圾中转站建设和澄江、新前垃圾中转站改造。完成公厕新建1座、改造5座。新购置环卫车辆12辆。落实环卫和市政后方基地100亩。

(二)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坚持“截污先行、引疏结合、治保并重、多管齐下”的治理原则,实施再分流再截污治理工程,加强河道综合整治。院桥污水处理工程要完成选址、水保、环评、土地预审和项目可研评审,确保年底前动工建设。宁溪污水处理厂要完成配套管网建设8公里,年内投入运行。城区7号污水泵站年内基本建成,确保年底前完成设备安装调试。新建一、二级污水管网5.37 公里(模具城2.57 公里、江北大桥路2.8 公里)、三级管网8.6公里(江口上辇安置区等);完成41个单位精细化截污。不具备纳管条件的乡镇街道及行政村,要结合实际,采取人工湿地、地埋式生活污水净化池等处理技术,配套建设独立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扎实推进“清水河道”工程,按照“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要求,建立上下游联动实施河面保洁的长效管理机制。全面整治农村河沟池塘,做好清淤疏浚和河岸绿化,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总投入资金需6610万元。

(三)提高城乡绿化水平。实施新“315乔木进城”工程,在城区开展以“增绿、增花、增香、增色”为主要内容的乔木进城工程,形成“春花、夏荫、秋色、冬香”的绿地景观。年度完成乔木种植1万株,其中色叶树种不少于2000株。建成九峰路、电大路、梅关路三条林荫景观道。启动永宁江沿江景观带建设,年内完成河岸驳岸、地形整理及部分林木种植。启动建设占地面积178.7亩、投资1亿多元的商业街水体公园和占地面积25亩、投资2000多万元的五洞桥公园建设。提升绿化观赏效果,利用水生、地被及藤本植物,达到高中低多层次立体景观效果,丰富城区植物多样性,提高环境生态性,新增垂直绿化10处、水生植物1200平方米、地被植物2500平方米。启动绿化村庄65个,创建绿化示范村21个,总投入资金约需1.45亿元。

(四)整治交通秩序。要深入研究道路交通秩序问题,通过落实工程措施和技术措施,提高劳动路、青年路等道路通行效率。全面整治横街路、塔院头路等地占道经营、车辆乱停放现象,同时增设停车点、停车场,引导车辆进点、进场、进线有序停放,逐步xx城区行车难和停车难等问题。统一全区交通管理和执法规范,整治省市道路事故黑点。重点规范环城东路、82省道延伸线、金带路等23条道路交通标志线和安全设施的安置。在朝元路与康庄路交叉口、82省道延伸线与临尤线路口等6处安装红绿灯,开展江口上辇与82省道交叉口、北院大道与屿下交叉口等3处省市道路事故黑点整治,加快道路交通监控设施建设。加快改造南门大转盘。从严整治各类交通违章行为,健全完善道路巡逻管控的工作机制,严查机动车无牌无证、闯红灯、酒后驾驶等行为,重点整治工程车抛洒滴漏现象。在城区开展“两小车”(电动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专项整治活动。总投入资金需1500多万元。

(五)整治违法建设。坚持“疏堵结合、控新减旧”的原则,开展违法建设整治专项行动。深入开展梳理排查,全面摸清违法建设现状。拆除104东复线马鞍山段两侧等40多处侵害公共利益、严重影响市容市貌的违法建设。通过拆除一批、限期整改一批、规范完善一批,清理违法建设旧帐。实行城建监察、国土、规划等部门和乡镇街道联合执法机制,加大巡查和拆违力度,严格控制新增违法建设。

(六)整治户外广告。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景观化”的要求,创新户外广告管理模式。推行户外广告“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的做法,经营权实行有偿出让。规范户外广告建设和整治,通过设置禁设区(禁止设置屋顶广告、市区山体广告)、限设区、许设区,整合户外广告与公共设计资源,优化户外广告的整体布局。城区主干道路沿街商业门头一户一匾,十字路口、入城口、墙面、屋顶广告与街景相协调。开展二环西路立交桥西侧、东复线果品市场、青年东路口、十里铺转盘等29处户外广告整治。继续推进“xxx”市场化清洗保洁工作,加大力度打击制贩xx犯罪行为、查处违法中介和非法印刷点,切断乱涂乱贴源头。提升户外广告品位,逐步增加公益广告比例。

(七)整治农村“六乱”。通过开展宣传教育和集中整治,整治和清理农村房前屋后乱搭建的车房、厨房、出租屋和雨棚,整治集中区、超市、小店、流动商贩的乱摆摊点,占道堆放行为,整治商家和村民在公共地带堆放建筑垃圾和装修垃圾行为;在农村道路、坑塘河渠出入村口设置警告牌,落实门前三包,对道路、广场、房前屋后和卫生死角进行全面清理,农村公共场所增设划线停车位和各类停车设施,整治线外停车行为,城中村和居民集中点畜禽养殖场是垃圾乱堆、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滋生地,必须实行限期关闭、搬迁。

三、安排与步骤

根据“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活动目标任务,今年的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5月底前)。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区级各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作用,开设各类专版、专栏、专题节目,制作公益广告和宣传片,及时报道和宣传先进典型、经验和做法。精心设计针对性、参与性和实效性强的载体活动,广泛动员各级工青妇组织及中小学校等开展清洁活动。各单位、学校、社区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广泛宣传,不断提高市民对开展“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活动的支持度和参与度。

(二)集中整治阶段(6月-11月)。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三有”(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章理事)机制,实施长效管理。要组织开展集中清扫大行动,在11月底前基本完成年内各项工作任务。

(三)巩固提高阶段(11月-12月)。对照年度工作目标,开展自查自评,及时总结工作经验,查找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巩固和提高“清洁家园”活动成果,确保完成今年目标任务。

四、保障与措施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为加强对“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创建活动的领导,区委、区政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创建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建设局,负责全区“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工作的日常管理。区级机关各单位、各乡镇街道要把“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创建活动作为重要任务,党政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挂帅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抓;要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组织精干力量,排细工作方案,排实工作措施。各相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调推进。各乡镇街道要发挥主体作用,具体抓好工作落实;区建设局、区城管局要牵头抓好环卫保洁、再分流再截污、户外广告整治、城市绿化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区农办要结合“十百”工程建设,配合做好已整治村和示范村的环卫保洁工作;黄岩公安分局要牵头抓好道路交通秩序整治;区水利局要牵头抓好水环境整治工作;区城管局、黄岩国土资源分局、黄岩规划管理处要抓好违法建设整治工作;区环保局、区交通局、黄岩工商分局、区卫生局等部门要配合做好相关整治工作;区林特局要负责指导实施村庄绿化和绿化示范村(森林村庄)的创建工作;区财政局要负责资金保障工作;区委宣传部、区教育局、区妇联、团区委、区总工会等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推进“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活动深入开展。

(二)完善机制,推进长效。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定期研究、动态协调环卫保洁整治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形成管理合力,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各有关乡镇街道要召开工作例会,定期对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小结并督促落实,建立“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长效管理机制。

(三)加大投入,强化考核。区财政局要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按时下拨经费。“四河六路”保洁经费,按6000元/年·公里的标准分期补助到各责任单位;示范村和整治村的保洁运行经费,按500人以上每村2万元/年、500人以下每村1.5万元/年给予补助(详见附件3);示范村、整治村以外的其他村的保洁运行经费,500人以上的按每村5000元/年、500人以下的按每村3000元/年给予补助。原有涉及河道、道路、村庄环卫保洁经费补助标准与本实施意见标准不一致的,一律以本实施意见为准,不重复享受。“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活动实行“月检查、月考核、月通报”制度,区里将组织进行考核验收,考核结果直接与区综合目标责任制考核挂钩。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2010年度黄岩区“清洁家园、和谐乡村(社区)”活动实_农村工作指导员_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