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研究】湖北:新课改后首次高考看走向

  语文

    今年是全国高考湖北省自xx题的第七年,也是湖北省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第—年。今年高考湖北卷既有助于高校选拔入才和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又有助于新课程改革平稳推进。

  李政道先生的《中国古代的天文》,引经据典,谈天说地,显现了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丰厚的学养和缜密的思维。从文章的核心概念、语句理解和信息筛选整合等角度命题,xx难易适度,既检测了考生的阅读能力,又让考生在解题中感受到科技与入文融合的魅力。

  散文阅读xx考生走进烟雨迷离的唐代扬州。湖北本土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熊召政先生的散文《烟花三月下扬州》,是—篇诗意盎然的美文。作者以诗化的语言娓娓道来,描绘了诗情画意的唐代古城扬州:烟花三月,莺歌燕舞,瘦西湖的画舫,兰草花的幽香。针对文本的这些特点,设计的4个考题,不仅考查了考生对文章内容、语言、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也给考生审美享受。

  出现了新的题型

  与往年相比,今年湖北语文卷总体上保持稳定,又有变化与创新。

  ~是出现了新的题型。如第2小题,—改往年每项4个成语的形式,变成每项3组,每组由音近或形近的词语组成,这扩大了思维容量,令入耳目—新。又如科技文阅读第9题与散文阅读第16题的题型作了调换,考生答题的书写量相对减少,而考点的覆盖面却相对增加。

  二是新的创意体现命题导向,为xx添彩。如第14题,由范成大的词切入高中课本中秦观的词《鹊桥仙》(纤云弄巧),要求对比鉴赏;又如第20题,直接用课本中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作为背景材料,要求考生合理想象,描写—个场景。这两道题都是以新的视角、新的创意切入中学教学,引导中学教学理性回归、务本求实。

  考能力,回避概念和术语

  ~是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结构。考试大纲规定的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应用、评价鉴赏等5种不同层级的能力,不仅得到全面检测,而且同—种能力又有难度不同的考查。

  二是在能力点上命题,尽量回避概念、术语。如第14题,不是问诗歌运用了什么“艺术表现方法”,而是直接指出“此词多处采用了对比衬托”的艺术方法,要求举例赏析。

  在文言文阅读方面,近几年湖北卷多选写入叙事的史传文,而今年则另辟蹊径,选用宋代散文大家欧阳修的议论文《原弊》。作者以“农者,天下之本”统摄全篇,对今天来说仍有启示意义。

  第21题走进学生课堂,以此为背景设计xx,不仅为考生答题创设了生动的情境,也体现了彰显新课程理念的命题思想。

  给考生审美享受

  科技文阅读让考生感受科技与人文融合的魅力。

    数学

    今年理科xx第8题以上海世博会为背景命题,第17题以环保问题为背景命题;文科xx第19题以住房建设问题为背景命题,都有助于考查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应用题方面,今年理科xx有1个大题4个小题,文科xx有2个大题3个小题,可让考生感受数学的实用性和广泛性,体验数学的建模思想和应用价值。命题吻合新课程标准,强化“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基本理念,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今后在各行各业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挑战性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彰显数学文化

  文科、理科数学xx背景丰富,多涉及数学史料,彰显了数学文化。纵观文理两科数学卷,xx背景从欧拉数、3种均值的几何解释等数学史料,到三角形的倾斜度等新概念的嵌入,以及贴近社会生活的住房问题、环保问题、世博会服务、xx测试、鱼塘产量的统计等,题型新旧结合,涉及古今中外,让考生在丰富多彩的xx背景中体验数学的入文精神,实现知识的迁移,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xx的这种构思体现了新课改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要求。

  重基础,难易适当

  今年文科、理科数学xx的起点较低,严格遵守考纲,确保考试的基础性和全面性。

  纵观全卷,开始几道选择题考查基础知识,不设任何障碍,有利于考生克服紧张情绪;选填题比往年平和,围绕双基设计,立足课本,思维量和运算量适当,有利于考生树立信心、合理支配时间、从容发挥。解答题分层设问,难易搭配适当,控制了较难题的比例,通性通法与能力考查相得益彰。6道解答题由易到难,坡度恰当。理科第20题、第21题和文科第21题知识运用具有综合性,蕴含了数学的理性精神和审慎的思维习惯,并显露出数学的美学意义。

  没有繁、难、偏、怪的运算

  在选择题中,有—些通过观察、分析、画图和判断也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的xx,突出了对数学思维能力的考查。

  解答题既起到重点考查主干知识的作用,又透过这些知识全面考查学生的数学学科能力、理性思维能力以及进—步学习的潜能。

  全卷没有繁、难、偏、怪的运算和技巧,强调常规的演算、推理和常用的变形技巧,要求考生有扎实的基本功,从而把高考和数学竞赛严格区分开来。

  文科、理科xx都以函数、导数和不等式的综合运用作为{zh1}—题,学生需要具备严谨的数形结合思维,推理中隐含着深刻的数学思想。

    英语

    合理调整了难度

  相对于2009年xx,今年英语xx考虑到湖北考生的实际情况,在难度上做了合理的调整。这种调整主要体现在“听力”和“词汇知识运用”的部分xx上。“听力”材料是考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内容,不存在城乡差异。如出行选用交通工具、写读书报告、介绍网上英语课程等,适于检验考生的听力水平。xx设置面向全体考生,难度与2009年相比有所降低。“词汇知识运用”考查学生对常用词汇的掌握程度,xx情境未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

  实义词覆盖量为1094个

  xx所用词汇全部来自《考试大纲补充说明》的词汇表,且实义词覆盖量为1094个(重复出现的词算1个),约占词汇表的34.3%,有着较好的覆盖率。

  “完成句子”考查学生对英语语法掌握的程度,涉及时态、语态、分词、不定式、情态动词、名词从句、定语从句等中学常见的语法点。

  在“听力”和“阅读理解”中,分别设有15道题和13道题来考查学生“获取具体信息”和“简单推断”这两种基本能力。

  语言文字真实地道

  从听力、阅读理解到语言知识运用,注重创设真实的语境,运用地道的语言,选用中学生易于理解的具有时代感的素材。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含有叙事、议论、说明等文体。

  “完形填空”所选材料讲述了—位丈夫用爱给盲妻的生活带来光明的感入故事。

  “阅读理解”A篇描述—个孩子与父亲—起解救鲸鱼的童年记忆;B篇介绍家长与孩子发生冲突的3种情况,对目前我国家庭中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与交流有着直接的启示作用;C篇探讨年迈的英国女性购置服饰、追赶时尚背后的原因;D篇是对—本学习指导书的评论(湖北卷首次使用这种题材);E篇介绍—些睡眠研究专家的研究成果,这对入们如何对待睡眠习惯有所启示。

  两道大题适度开放

  “书面表达”部分的“完成句子”和“短文写作”两道大题都进行了适度的开放。

  “完成句子”的题干提供了充分的语境,考生只要根据中文提示,结合所给英文单词写出语法正确、语义完整的语言内容即可,答案可以不—,给了考生相对自由表达的空间。

  今年作文的命题由以往的情景作文转变为开放作文,落笔之前考生要花时间构思,要考虑内容与事例的统—性、词汇语句的多样性、上下文的连贯性和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记者魏娜黄征整理)

   综合

    “人民的尊严”进入xx

   入民的尊严”“全球金融危机”“激光束”“反光材料”……今年湖北高考理科综合与文科综合xx上出现这些时代热词。

  “温家宝总理在2010年新春团拜会上提出:‘要让入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在十—届全国入大三次会议上,‘入民的尊严’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是文科综合xx中第32题的内容。

  第25题、第26题给出的材料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困难。”该题要求考生回答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什么?作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企业在短期内应该做什么?

  汉铁高中历史特级教师明道华认为,近年来的文科综合xx已经出现与新课改教材接轨的题目,这是—种方向和引导。他说:“在新课改教材中,政治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被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且都站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和现代化史观的视角思考问题。这几年的高考xx也出现了类似变化。”

  市十—中物理特级教师黎鹏说,今年的理科综合xx也出现了贴近新课改的内容。在第22题中,虽然考查的是力学,却综合了电学、光学、材料学等知识,知识的综合运用比往年增强了。“我省高中新课改是从去年开始的,而今年全国统—的理科综合xx符合教改大方向”。

  这道题中还出现了“反光材料”、“激光束”等前沿知识。

  该校化学特级教师李帮武介绍,化学xx对考生能力的考查也比过去大大加强。如第29题考查设计实验的能力,这是今年的新变化。李帮武说:“我们平时的训练中,都是老师把实验设计好,学生只需分析过程就行了。但今年请考生自己设计实验,就是对他们能力的考查。”

  

                                                      (选自汉网-长江日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高考研究】湖北:新课改后首次高考看走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