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约束善于思考的羊祜(2) - 犁坚的博客的博客- 敏思博客

接着,司马炎要想统一中国,就将眼光盯上了东吴,要想灭掉东吴。于是就选派自己认为比较有能耐的将领到两国交界的地方去驻守,意思是让他们见机行事。羊祜被司马炎选中了,被派到襄阳,为荆州都督,并假节,而所任朝廷的官职依然如故,并没有撤销。这样羊祜就来到了襄阳。从此后羊祜的一生就在襄阳完成的,他的人格也是在襄阳完成的。因此襄阳成了羊祜的人生舞台,他的戏文就在展开并结束。

  羊祜到襄阳后,当然听从司马炎的吩咐,一方面抓好吏治,使老百姓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就是xx东吴的状况。当时东吴虽然是孙皓做主子,而孙皓的确是一个亡国之君,昏庸无能,却又粗暴骄盈,不理朝政却一味喝酒渔色。可是羊祜却看到朝政被左丞相陆凯主持,而这陆凯却很有智慧,能够凭自己的努力,使朝政走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上,朝廷并没有出现太大的失误,因此羊祜看到并没有取东吴的机会,因此只能跟东吴周旋,不敢有所行动。

  后来陆凯死了,羊祜觉得机会来了,向朝廷上密表,请发兵取东吴,不巧的是益州发生了兵变,朝廷将精力用在了平定益州的暴乱上,无暇取东吴。等到益州的内乱得到平定,东吴的人事安排也基本就绪,羊祜觉得已经失去了取东吴的{zh0}时机。

  而最主要的还是,东吴在跟晋朝的交界处,派来了一个很有能耐的人陆抗驻防,使羊祜更加没有机会。这陆抗是陆凯的堂弟,也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他是因为东吴的西陵军事官员步阐,犯了罪,害怕被朝廷治罪而举境向晋朝投降。东吴当然不会善罢甘休,就派驻守乐乡的大司马陆抗帅兵进讨。而晋朝也派羊祜去支持步阐,但是大概是双方在时间上有一个差距,因此当羊祜有所行动时,陆抗已经在军事上占据了主动。结果西陵不但被陆抗夺走了,连步阐也被陆抗杀掉了。可见陆抗是很有一套的。在平定了西陵的叛乱后,陆抗就成为了这一带的军事长官。

  羊祜看到取东吴仍然没有机会,也不慌不忙,xx自若。他知道由于吴主孙皓荒淫不道,东吴最终是要灭亡的,而他要展示晋朝的政道,让东吴人见识什么是真正的皇朝统治,因此他就在政治上下工夫。他做了一系列的事,让吴人赏识。有一次,他的xx经过吴国境内,并且因为饥饿而割麦为炊,临走时,羊祜就按照割麦的数量,根据当时的市价,用绢算值给吴人。还有一次,羊祜在边境狩猎,遇到被伤的禽兽,从吴国境内奔入,羊祜就派人将禽兽送给吴人,意思是说,他们决不要吴国的东西。对于吴人越过边界到晋朝境内渔猎或做坏事,被晋军杀死的,羊祜要求部下安葬他们;对于那些被生擒的,羊祜却悉听尊便,愿意留下来的,自然欢迎,不愿意留下的,就让他们回去,决不为难他们。

  这一系列的行动,自然使吴人对羊祜非常佩服,认定他是一个很高尚的人,当然也对晋朝寄予了厚望。当然陆抗也是一个不简单的人,他一眼就看出了羊祜的用心,因此也告诫自己的部下,对晋人也不要太小心眼。陆抗说,他们一心行德,如果我一心行暴,是不战而使我们屈服于他。因此我们也不应该对他们太敌对,以显得我们小器。只宜保住分界线,不要求细利。

  羊祜还主动向陆抗表示友好,首先派出使者到陆抗军中,对陆抗表示敬意,自然少不了有所馈赠。陆抗也是一个很儒雅的人,自然不能辜负别人的一片好心,由此两个敌对国的将领,却在边界上,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陆抗送给羊祜酒,羊祜见到酒就舀了喝,而陆抗生了病,羊祜也配了药送给陆抗,陆抗也是拿到药就吃。他身边有谋士劝他多一个心眼,可是陆抗却说,羊祜岂是鸩人的人。

  羊祜在晋朝却得到司马炎的高度信任,因此司马炎并不怀疑羊祜有什么对晋朝不利的行为。可是东吴却不然,陆抗的行为被传到朝廷,立刻遭到孙皓的怀疑,责怪陆抗私交羊祜。陆抗自然要上表陈情,并且对国事提出十二条意见,可是却没有一条得到朝廷的采纳。也就是说朝政没有一点起色。陆抗身处最前线,当然非常清楚国家的安危,看到朝政如此状况,却无法改变它,当然非常忧愤,由此而生起病来。不久就死了。 (未完待续,2)

郑重声明:资讯 【自我约束善于思考的羊祜(2) - 犁坚的博客的博客- 敏思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