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风博客藏风聚水» 妙趣横生的汉代陶羊圈(图)

汉代陶羊圈据有关资料显示:汉代古墓中陪葬墓主人的除常见的人物俑、动物俑外,还能见到猪圈、鸡圈,鸭圈、鱼塘等,但很少见到羊圈和牧羊人。不久前,笔者有幸在一收藏家处看到与众迥异的汉代陶质羊圈实物,欣赏感叹之余,迅速按动快门。今将此罕物予以展示,与读者共赏。这件陶质羊圈,长33.5厘米,宽23厘米,圈内整齐地卧着大小不同的9只羊,其中前排卧有5只,左一为高7.5厘米的母羊,母羊的右边卧着两只高4厘米的小羊,小羊的右侧是两只长有长角、高7.8厘米的公羊。后排卧着四只母羊,右侧塑有一高9.5厘米的牧羊人,其身着绵袍,被寒风吹得紧缩上身,双手环抱右膝,蹲坐于地,细心看护羊群。再细看这9只羊,有的双耳直竖,双目圆睜,警惕地听着远处是否有异常声响;有的扭着头,以期盼的眼神温顺地看着主人;有的则左顾右盼,像是在窃窃私语……人类驯养羊,远可追溯至上古伏羲时代。传说他有圣德,聪慧过人,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据近年考古发掘资料证实,在黄河、长江、珠江、黑龙江各流域,沿海各省和西北、西南等牧区,六七千年前便有了原始畜牧业。根据河北武安磁山、甘肃秦安大地湾、河南新郑裴李岗以及浙江余姚河姆渡等遗址出土的猪、狗和羊骨骼看,狗和羊驯养的时间和猪差不多。到了周代,羊被列为“六畜”之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记赵简之向大叔问礼,提及“为六畜、五牲、三牺,以奉五味”。杜注谓“六畜”为马、牛、羊、鸡、犬、豕(猪),“五牲”为牛、羊、鸡、犬、豕,“三牺”为牛、羊、豕,而“三牺”是用来祭天、地、宗庙的,可见羊在食用及祭祀中的位置。到西汉,由于农业大为发展,使得一般地主官僚们过着谷物满仓、牛羊成群、奴婢侍从佣人成队的安乐生活,反映在他们的墓葬明器中,陶塑的猪、羊等家畜、房舍、人俑大量出现。到了东汉时期,上自皇室贵族,下至一般官僚地主,生前奢靡之风盛行,死后竞相厚葬并相习成风。这组陶羊圈制品,不会是“牧羊人”的陪葬物,应是汉代某地主的陪葬品。xxx说:“生前认为最珍贵的东西,都与已死的占有者一起殉葬到坟墓中,以便于他在幽冥中能继续使用。”汉代的雕塑工匠,就留下了许多反映当时现实生活、表现人民劳动生产场景的作品。这组羊圈陶制品,虽然体积不大,但是古代陶艺匠人以丰富的想像和灵巧的双手,成功地塑造了栩栩如生的羊群和辛勤劳作的牧羊人,为我们提供了研究汉代畜牧业发展和社会状况的珍贵实物资料。

郑重声明:资讯 【藏风博客藏风聚水» 妙趣横生的汉代陶羊圈(图)】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