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不惧房价跌50%?-章林晓-搜狐博客

     

银行不惧房价跌50%

章林晓

现在,{dy}阶段房贷压力测试,各大商业银行业已完成,并已上报测试结果。据媒体报导,有监管部门xx人士在内部会议上表示,50%以内的房价跌幅对银行没有太大风险。

“银行的平均按揭xx首付比例是50%,即使房价下跌50%,银行基本上也不会有太大风险”。如果此话用来宽慰人心,那么,大家姑且听之无妨,但是,如果此说要应用于决策,则未免让人不安。

“房价上涨的时候不会死人,但房价下跌的时候却一定会死人”,李嘉诚此言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经验之谈。试想想,如果房价跌50%,银行真的没什么风险,那么,银行何惧房价的狂飙猛涨,何惧楼市充满泡沫?

按揭xx首付比例为50%,房价下跌50%,单就按揭xx本身来说,确实没有太大风险,但问题在于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房价下跌50%的危害,不在房价下跌本身,而在于其引发的连锁反应。

在房价下行或盘整的低迷阶段,房地产企业为避免资金链断裂的威胁,从理论上讲xx之道虽然可以有很多种,但最切实可行的方法,还是收缩阵线以度难关,等待下一轮高潮到来。

房地产企业收缩阵线,一般体现在推迟或放缓项目开工建设上,同时表现在对土地招拍挂市场的“敬而远之”。

4月份以来,房地产企业开工量大幅下降,这已不仅影响到房地产业本身,还波及到了其上游产业。有监测数据显示,4月中旬以来,国内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已连续五周下跌,近半个月表现更甚。除钢铁业外,水泥业亦如此。

而我国宏观经济的下滑势头,从4月份开始已经显现,5月份的经济数据,虽然现在还没有出来,但许多专家都预计,经济下滑迹象会更加明显,而且此后几个月,GDP增速很可能会出现连续下滑。

61,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5月份该指数已从4月份的55.7降至53.9。而汇丰指数下降更为明显,5月份汇丰中国指数从4月份的55.2点下降至52.7点,创11个月以来的{zd1}点。

当前,比实体经济下滑更令人忧虑的是,土地市场“凝冻”极有可能触发地方债务危机的爆发。

一旦房地产企业对土地招拍挂市场“敬而远之”,土地市场相应地也就进入“凝冻”状态。现在,与其说是开发商与调控政策在博弈,还不如说开发商在与地方政府在比赛谁的资金链更强劲。

2009年,全国地方财政本级收入3.58万亿元,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3.06万亿元,地方财政合计收入6.64万亿元;而截至2009年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xx余额为7.38万亿元,同比增长70.4%;地方政府债务率已远远超出{bfb}

“吃饭靠财政,建设靠土地”,这是许多地方发展的既有模式。所谓“吃饭靠财政”,指财政资金只够维持政府机关运转,只能供养 “吃皇粮”的人;而所谓“建设靠土地”,则指财政在经济建设方面的职能已基本丧失,只能依靠卖地收入进行建设。

住房的刚性需求,在许多时候是不可靠的,而“吃饭财政”的刚性支出,则是毋庸置疑的。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投资项目大多为公益性项目,往往无法产生现金流收益,自营业务收益不足以支付银行利息,而地方财政又是“吃饭财政”,因此,归还银行xx的真正保证,主要在于其名下土地的增值收益。

在去年新增信贷中,有超过60%投向了各种类型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一旦土地市场惨淡,或者土地价格大幅贬值,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资金链极易崩断,地方债务危机的爆发也就不远了,去年新增信贷资金的安全也就芨芨可危了。

更值得警惕的是,以房地产作为抵押物或作为信用的评判指标,是金融机构乃至是所有市场主体的偏爱,房地产价格的暴涨暴跌,极易演变成货币和信用的急剧扩张和急剧收缩,从而冲击到资本市场、金融市场以及宏观经济的稳定。

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我们应该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和分析问题,房价下跌50%的危害,不在于房价下跌的本身,而在于房价下跌的背后,这一点务必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

 

此文614日已发《中国房地产报》,发表时有删改。

郑重声明:资讯 【银行不惧房价跌50%?-章林晓-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