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房地产调整政策出台,加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在全球股市、期市重挫的带动下,国内钢价一路走低。另外,市场情绪快速由前期春季开工旺季的乐观情绪转变为悲观预期。整体来看,复杂的外部环境使得无论钢企还是钢贸企业都倍感无奈。但经过前期的大幅下挫之后,笔者认为钢价或将进入盘整筑底阶段。
“两难境地”将倒逼钢铁行业快速整合
一切似乎都源于国内房地产新政的实施,A股与国内钢价的下跌几乎同步,调整房价顺势调整与之相关行业落后产能,加快行业整合是国家的长远考虑,而钢铁行业则正入这一“两难”阵痛期。
短期来看,钢企存在高成本之压与提价之难的无奈。目前,虽然自巴西进口的64.5%品位铁矿石价格由4月中旬的1400元/吨(到岸价)降至当前的1160元/吨,跌幅在17%,但按照当前的现货矿价估算,三级螺纹钢成本在4400元/吨左右,即使生产效率高,设备先进的大型钢企,随着前期低价矿库存消耗殆尽,亏损也在所难免。而如果考虑到三季度将实施更高的协议价,钢企生产成本只会是易升难降。与此同时,国内钢企分散,建筑钢材受房产新政影响很大,虽然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在5月仍有很大提高,但市场已对新政后期房地产开发热情较为悲观,前期的高库存更是放大了利空影响,成交清淡使得成本压力转移至下游需求非常困难。三季度,国内钢企或将重温2008年年底金融危机时期的艰难状况。
另外,现货矿与协议矿的价格走势使得钢企也处“两难境地”:继日本钢厂之后,中国钢厂也接到了澳大利亚矿商力拓的通知,要求三季度的协议矿价定为离岸价147美元/吨,折合到岸价约1270元/吨,较力拓二季度的结算价格上涨19.5%。而6月13日,61.5%品位澳粉矿为1140元/湿吨,折合1200—1240元/吨。现货价与协议价很可能在三季度出现倒挂现象。钢企届时是接受协议价还是毁约采购现货矿将面临“两难”抉择,毁约则恐将面临矿商报复,这已有前车之鉴;接受则可能面临更大的成本压力。目前来看,国内主流钢企应会从长远着想,继续接受协议价。而相反,矿商则获得较大主动。中方钢企毁约则推动了现货指数定价模式,符合自己长远战略;接受协议价,则保证矿商利润。由此看来,行业特性已让国内钢企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国家借地产调整之机,倒逼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加速整合,可谓是利在长远。
中长期利多因素不应忽略,钢价或已进入盘整筑底阶段
宏观面上,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处在“两难”境地,欧洲债务危机已严重影响到经济复苏进程,在回收过多流动性和维持经济复苏两者之间,各国政府必须谨慎衡量,过早的流动性回收很可能使前期经济刺激政策“前功尽弃”,但通胀预期即政府债务同样要求尽快控制。考虑到大环境的复杂性,国内央行已连续数周未有正回购行为,市场资金压力减小,近期市场对于资金面收缩的利空影响已充分消化。
价格围绕价值变动是我们判断价格走势的根本依据,价格如长时间低于成本则可看作价格被低估,一个全行业亏损的局面难以持续,而当前的钢铁行业将会面临这样的境地,行业预期亏损必将使得成本更高,管理较差的钢企濒临被淘汰整合的地步。据了解,国内钢企停炉整修、减少产量已开始出现,同时亏损局面倒逼某些中小钢企退出行业。这些都将在中长期利多中国的钢铁行业及钢价。
虽然房地产新政给钢材需求面带来较大利空,但也应该看到国家从政策房建设方面加大力度,以部分弥补商品房可能的开工放缓局面,不至于使得基建投资过快下降影响到复苏进程。今年,住建部已规划新建580万套保障性住房以及120万套旧房改造,估算开工面积可达到200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的27%。而近期关于土地增值税细则的出台也预示国家下一步房地产市场调控重点将转向扩大供给面,打击囤地。据了解,有11家在香港上市的内地房地产企业已有土地储备约2.4亿平方米,约占2009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的25%。我们从中可以看出,挤出闲置土地、扩大新屋开工面积政策存在不小调控空间。下一阶段房地产调控政策对钢价的利空影响有望转变为中性甚至是利多影响,10、11月开工旺季仍值得期待。
从技术面看,螺纹钢主力合约在4000元/吨受到强力支撑,市场在4200—4250元/吨附近成交活跃,平台持续时间较长,是重要阻力位。而当前4100元/吨左右价位位于下行区间上沿,如能突破或将进入到4000—4250元/吨横向整理区间。
综上所述,大环境众多“两难”境地让钢价走势不明,技术上期钢处在重要位置徘徊,能否突破下行区间上沿而进入盘整区间有待市场确认,钢价反转时机还不成熟,但中长期利多因素不应忽略,期钢或已进入盘整筑底阶段。短期来看,针对螺纹钢主力合约笔者偏向于在4000—4250元/吨区间进行波段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