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会:解析门票背后的科技创新_校内瞭望台_百度空间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琳):上海世博园开园一个多月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1600多万人次。游客要顺利入园,门票必不可少。但如何保证游客能够快速、准确入园而又大大降低假票率呢?这就不得不提这张小小门票背后的科技创新了。今天,我们就来和您一起探究一下这世博门票背后到底隐含着什么样的科技创新。

早上一开园,在世博园的出入口,游客们将世博门票轻轻插入检票闸机,不到1秒钟,闸机吐出的门票两侧出现了条状的“2010EXPO”压痕,闸机随即打开,游客们顺利入园。

如此普通和重复的场景,背后却是世博门票内“世博芯”所含的高科技。“世博芯”又称之为“内嵌射频识别技术芯片”,是由上海华虹集团设计和制造。该公司副总裁项翔先生介绍说,此前公司设计制造的此类型芯片已经广泛运用于上海的轨道交通卡、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等领域。此次与世博门票“牵手”,是这一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门票领域{zd0}规模地应用。

项翔说:“对本届世博会来说,采用了内嵌射频识别技术的芯片,不仅能够极大提高门票的防伪水平,而且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稳定的制票、售票、入园检票等相关信息系统,能够实现世博xx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为参观者和园区运行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撑。”

正如项先生所说,高度防伪是这种芯片{zd0}的特点。防伪的关键在于每张门票内的 “世博芯”都有{wy}一组编码,验票闸机通过识别编码来验证门票和开启闸机。同时,每张门票的编码加密方式也不一样,这样不仅能保证了门票的{dywe},更能有效防止恶意xx和篡改。而也正是依靠这种编码的双重防伪措施,上海世博会迄今为止没有出现过真正意义上的假票。

在上海世博会召开期间,每天不论在家中、公交车内还是地铁上,公众都能通过电视、广播获取上海世博园的实时入园人数及各大出入口情况。但在园区出入口,却从没见过安检人员清点人数。这些数据究竟是怎么得到的呢?上海华虹计通智能卡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范恒先生告诉记者,这同样也是“世博芯”的功劳。原来,“世博芯”的另一个功能是统计,它可以将入园信息即时传递到园区指挥部,然后发布给公众。

范恒说:“使用RFID(内嵌射频识别技术)的门票可以对入园参观者人数进行实时监控,这是在机器自动识别以后,所产生的效果。产生的客流信息、数据可以快速通过网络传送到世博局相关的管理机构,{zg}可以到世博运营指挥平台,5分钟左右客流信息就会及时更新,便于管理部门根据入园客流及时调整运营措施和方案。”

范恒举例说,如果一个大型的旅行团安检入园时,指挥中心会收到团队票内‘世博芯’从入园闸机传回的数据;如果此时同一出口的散客较多,指挥部就会立刻安排巴士将游客运往较为清闲的入口。

除了统计客流信息外,范恒说,门票芯片从生产完成开始,到后续加工里的每一道环节也都可以通过芯片追朔。例如,芯片在何时何地生产,在何时何地进行的门票发行及销售,公众在何时何地持票入园等等,都可以通过门票芯片查出,以便于对整套门票的流通和使用进行xx的数字化管理。

世博门票背后的高科技不仅为世博会管理部门带来便利,也深受游客欢迎。一位来自云南的游客陈女士表示,世博门票为游客带来的{zd0}方便就是检票快速。

陈女士说:“来世博会看的人很多,如果检票慢的话,可能会造成拥堵,也浪费我们的时间。但这个票检起来很快,而且检过后没有打洞,而是有个世博会的压痕,很有纪念意义。”

和陈女士一样,许多游客都表示在检票过程中留下压痕比在票面上直接打洞更加美观。但在设计者的眼里,压痕的意义不仅如此,它还代表着绿色环保技术在票证上的使用。范恒说:“打洞带来的问题是打下来的纸屑一个现场也很难处理,因为纸削要留在我们的机器里,对我机器的维护也是比较麻烦的事情,第二,纸屑等于是废弃在现场的,我们采用压痕的方式一个不会产生废弃的东西。”

此外,由于“世博芯”的大小只有1平方毫米,厚度与普通纸张差不多,因此,与往届世博会不同,本届世博会门票选择了硬纸作为封装材料。设计者认为,纸制门票契合本届世博会绿色环保的理念,必将成为未来各种卡票的发展趋势。



郑重声明:资讯 【上海世博会:解析门票背后的科技创新_校内瞭望台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