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泽·萨拉马戈_郭海鸿博客_新浪博客

 



 

我正在阅读他,他却与世长辞。

上周五(18日)的晚上,与敏捷到设计大厦旧书沙龙找了几本小册子,然后一起吃饭。说到若泽·萨拉马戈,我从包里拿出他的《修道院纪事》,情不自禁朗诵了其中一段拥有18个“为了”的排比句。

就在那天(葡萄牙当地时间1812点),这位天才作家与世长辞。

从上个月开始,我一直在读他的小说,先读完《失明症漫记》,而后接着读《修道院纪事》。几乎每天都在领教他的奇异的想象力和天才般的“反讽意味”。

我不会换算世界时间,不知道我们在分享他的优美的“xx排比句”的时候,他正在弥留之际,还是已经不得不停止了他凭借巨大的想象力漫行的生命。

若泽·萨拉马戈已逝,我们{zh0}的纪念方式就是继续阅读他。

摘录《修道院纪事》中的一段文字:

“现在,飞行家正骑着一头租来的骡子慢慢腾腾地往前走,对于一个既没有骑纯种骏马的资格又没有多少财产的神职人员来说骑头骡子也就够了,到达目的地返回来的时候或许是个功成名就的博士了,骑着马,判若两人……”

 

2010/06/21 10:03    {dy}财经日报    周舒

刚刚过去的xx两天,葡萄牙举国吊唁上周五去世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他死于久病导致的全身器官衰竭,享年87岁。

  全球有1.7亿人使用葡萄牙语,迄今为止,萨拉马戈是用葡语写作并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wy}作家。在诺贝尔授奖词当中,他被这样评价:“作品极富想象力、同情心和颇具反讽意味,使人们得以反复重温那一段难以捉摸的历史。”他的作品《失明症漫记》、《修道院纪事》都有中文译本。1997年《修道院纪事》中译本xx时,萨拉马戈曾亲自来到北京参加仪式,《失明症漫记》还被好莱坞改编成了电影。

  “我们都是这样的一团物体:

  半是冷漠,半是邪恶”

  从1993年开始,萨拉马戈就已经“自我流放”到西班牙加那利群岛之中的一个小岛兰萨洛特居住。当地时间619日,葡萄牙政府出动一架C130xx运输机前往兰萨洛特,在萨拉马戈的妻子、生前好友和葡萄牙文化部长的陪同下,萨拉马戈的遗体被运回了里斯本。他的灵柩暂时被安放在里斯本市政厅,人们纷纷前来吊唁,人群中还有葡萄牙总理若泽·苏格拉底(Jose Socrates)和他的内阁成员。很多人在胸口戴着红色康乃馨,红色康乃馨是1975年葡萄牙xx独裁统治的“红色康乃馨革命”的象征。

  据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葡萄牙语文学的胡续冬副教授介绍,萨拉马戈出身于无地农民家庭,家里人甚至忘记了他的确切生日。后来他因为家庭贫困,无力进入大学就读,只能上技工学校,少年时就成为一名汽车修理工。后来他通过自学成为报社编辑,之后还做过翻译。虽然他很早就开始写作诗歌和小说,但真正引起评论界的注意,一直要到他年过半百。“‘大器晚成’这个词用在他身上可谓十分准确。”胡续冬说。

  萨拉马戈形容自己是“悲观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他早在1969年就加入了葡萄牙共产党,终身都是葡共党员,作品风格魔幻但始终充满了对于社会底层的关切。尽管身后荣哀备至,但萨拉马戈生前与葡萄牙当局关系并不和睦。他最为xx也最富争议的作品《耶稣福音书》1991年出版后,由于梵蒂冈认为此书对天主教构成了冒犯,而葡萄牙国内又有强大的天主教势力,这本书被葡萄牙当局取消了角逐欧洲文学奖的资格。萨拉马戈一怒之下移居兰萨洛特岛,直到去世。

  在1998年接受诺贝尔文学奖的感言中,他的“悲观主义者”的特点体现得十分明显:“不公正在增加,不平等在恶化,无知在增长,悲惨在扩大。能够把复杂工具送到另一个星球去研究那里的岩石结构的神经分裂的人类,却可以对数百万人因饥饿而死亡无动于衷。去火星仿佛比拜访自己的邻居更容易。”而他在《失明症漫记》里的一句话,则更是体现出他对于人类的态度:“我们都是这样的一团物体:半是冷漠,半是邪恶。”

  去世前半小时更新博客

  萨拉马戈的小说作品以复杂著称,晦涩的长句子、海量的历史典故、亦真亦幻的魔幻构成了他的风格。曾经翻译过他的《修道院纪事》和《失明症漫记》的翻译家范维信用“难啃的骨头”来形容翻译《修道院纪事》的过程,在他的作品里,经常会遇到一整页只有一个长句子的情况。而胡续冬还强调:“他也是杰出的诗人,他的诗集《可能的诗歌》,是葡萄牙现代诗歌史上的里程碑。和小说相反,他的诗歌非常简单,朗朗上口,很多都被谱成了Fado(葡萄牙经典民族音乐形式),被人们传唱。”

他还拥有自己的博客,能够xx体现他在前网络时代就开始的对于世界上的公平、正义的xx,体现那个和乔姆斯基等知识分子一起签署反战声明的萨拉马戈。在他去世前半小时,和他一同管理博客的萨拉马戈基金会为他更新了博客:“我觉得我们当前的社会太缺哲学了。作为空间、境况和反思之道的哲学,可以没有确定的目标,不必像科学那样每前进一步都是为了满足目标。我们缺的是反省、思考,我们缺乏思想的劳作,对我来说,如果没有理念,我们就什么都不是。”这是20081011日接受葡萄牙Expresso杂志访谈的摘录,也是他{zh1}一篇博客。

  

新浪读书小说连载《银质青春》,请收藏阅读,批评指正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若泽·萨拉马戈_郭海鸿博客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