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陶瓷
■
陶
我们的祖先烧造陶器时,仅是一个偶然的发现,比如,用火的时候,火旁边的黏土成为板结状,变得非常硬,这个特征被古人发现了,所以他就有意识地把这个黏土提炼出来,做成一个造型,搁在火里烧,越烧温度越高,越烧东西就越xx。这就是陶器的发明,距今不足一万年。
一开始烧造陶器要干什么?首先是制造一个容器。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碗,一个杯子,要用它盛饭、盛水。
陶器的好处是什么呢?就是它能就地取材,随心所欲。我想捏个碗就捏个碗,我想捏个罐就捏个罐,陶器是人类早期最依赖的一种用器。再早期的用器,都是用物理方法采集到的,比如掰下一根树枝、砍砸一块石头,用来击打野兽,而陶器是{dy}次使用化学方法,就是高温下改变物质的形态。
图1 彩陶旋涡纹尖底瓶
陶器易碎,另外一个缺点,就是它吸水。所以,古人在长时间摸索陶器进化的过程中,不断尝试改变它的吸水率,今天能够残留的陶器痕迹,就剩下一个花盆了。陶花盆是要利用它的吸水性和透气性,保证花能茁壮生长。
陶器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就是烧砖。红砖、灰砖都是陶器。陶器主要的发现地域,大多数沿着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也有,但与黄河流域相比较,数量要少,而且烧的温度也略低。图1是黄河流域马家窑文化的“小口尖底瓶”。它是一个提水的工具,做得非常聪明,尖底,为的是一旦进入水中,瓶就会立刻翻个儿,水从它的口中流入;而当它装满水的时候,就立刻正起来了。五千年前的古人,已经开始用这么漂亮的东西来提水了。
没有纹饰的陶器称素陶,画有纹饰的陶器称彩陶。彩陶各有各的风格,出土的时候往往非常多,原因无非就是它是财富的显现。当时,积累财富以后,还没办法浓缩这个财富,因此,只能以数量作为表现形式,然后下葬。
秦兵马俑属于灰陶。和红陶相比,灰陶硬,北京的四合院都是灰砖盖的。灰陶是在工序上加了一道工艺,烧制的{zh1}阶段,泼水闷制,所以变得更加坚硬。
陶器到了汉代以后,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改进,就是在陶器上施釉,也就是我们说的釉陶。陶器上了釉,会减弱它的吸水率。上釉这个技术,有一种说法是西域传过来的。凡是釉里含铜,烧出来就呈现绿色;釉里含铁,烧出来就呈现黄色。不管是汉绿釉还是汉黄釉,在地下长时间的埋藏,使它泛着一种银色的、像云母一样的光泽,行话叫“反铅”。
汉绿釉的出现,影响到中国陶器中最重要的一支——唐三彩。大部分人会误认为唐三彩是瓷器,其实它跟瓷器无关,它就是一件典型的釉陶,也非常容易破损。“三彩”不是三种颜色,而是有多种颜色,主要色调有黄色、绿色、黑色、蓝色、赭色、白色等。唐三彩的烧造温度,相对以前的那种灰陶、红陶,又提高了一百度,大概达到1100度。
唐三彩都是明器,就是下葬用的,专门为陪葬用的一种器具,也叫冥器。早年看电视剧《红楼梦》,贾母的屋里摆一件唐三彩,这是一个大误。《红楼梦》反映的是清朝乾隆时期的社会状况,在乾隆时期,不可能把唐三彩摆在屋里,因为当时认为它很不吉利。
历代瓷器
瓷与陶的烧造原料不同。烧陶用的黏土随处可取,瓷器不行,瓷器一定是瓷土烧成。{zh0}的瓷土就是景德镇的高岭土。烧结温度一般陶器都是在1000度以下,除了唐三彩,瓷器要在1200度以上。陶器吸水,瓷器几乎不吸水。瓷器要求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透光;陶器无论什么条件下,它都不会透过光线。
早期的瓷器都是青瓷,为什么呢?釉里含铁元素,烧后呈现青色,当时去不掉这个颜色。含铁量越高,颜色就越深,由绿逐渐到黑;反之,颜色就越白。
我们今天使用瓷器时,常会忽视很多心理感受,但是这种感受在古代很重要。天天捧着一个黑碗吃饭,心里就会很沉重,所以,瓷器的整个生产过程,其实就是摆脱黑暗的过程。首先要让它白起来,一定要变得悦目。这是瓷器最开始的简朴的美学追求。
汉代以后,瓷器开始迅速发展起来,陶器迅速退出历史舞台。
三国两晋南北朝,只有西晋出现过短暂的统一,剩下的时间都是四分五裂。由于国家处于分裂的局面,很多士大夫就很烦社会现实,逃离政治。可以说,中国各个门类的艺术,都是在这个时期开始进入一个蓬勃发展、新人辈出的状态。比如绘画顾恺之、书法王羲之、文学理论刘勰(《文心雕龙》)、诗歌陶渊明。中国的造园艺术在魏晋时期也蓬勃发展。
魏晋时期的士大夫恣意豪情,他们强调内心的感受,由于饱受三国时期的战争之苦,所以要停下来享受生活。这时期的瓷器非常特殊,有大量动物造型出现。烧造动物造型的瓷器,比做一个普通的圆形碗、罐子要难得多。比如熊尊(图2)、鸡头壶(图3)、青瓷羊、虎子等等,都比较有情趣。西晋早期的鸡头壶,那个鸡头就是一个装饰,根本不通气,水不能从鸡嘴里流出来,而是要从上面倒出来。后来到了东晋,才知道可以把鸡嘴的地方捅通了,水能从鸡嘴里流出来。
唐代有大量的中外交流,外国人带来的很多外国物品影响了中国的瓷器。比如唐代的龙柄凤首壶(图4),除了龙柄和凤首是中国人的概念外,壶的造型以及壶身凸起的人物装饰,都是受西域影响的。
宋瓷有两大系统,一个是官窑系统,就是我们常说的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还有一个民窑系统,分为八大窑系。
汝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的魁首,名气很大,是宋代汝州所烧的窑;它非常稀少,因为烧造的时间非常短,只有二十来年。汝窑是“供御”的。就是把好的瓷器先让宫廷挑选,剩下的这部分还可以卖出。目前全世界有记录可查的汝窑大约有67件。我碰到一个人很有意思,他找到我,张口就说:“马先生,我收藏有68件汝窑。”他比全世界还多一件呢!
汝窑的釉色呈天青色,是靠玛瑙呈现的,玛瑙是很贵重的材料。在烧造汝窑的时候,釉里加了玛瑙末,所以汝窑釉面的光泽跟其他瓷器不一样。但从科学的角度上讲,玛瑙究竟能不能对釉色产生好处,至今没有结论。
现存的汝窑器大部分都有“蟹爪纹”,但也有少量的不开片。蟹爪纹就是说釉面开片的纹理毛毛扎扎的,我们看大闸蟹的蟹爪尖上都是小毛刺,就是那个感觉。汝窑釉面的开片跟所有瓷器的开片都不一样,是“鱼鳞状开片”,裂纹的角度是斜着的,有折光率,看着很漂亮。我们能看
见的汝窑,胎是浅浅的灰色,像烧了香以后落下来的香灰。胎非常薄,一般情况下,胎和底同厚。一般的瓷器,都是底厚,壁薄。
一般的情况下,汝窑都是素器,不带纹饰。因为它釉厚,胎上面不好刻划。英国大维德基金会里有一个汝窑洗,椭圆形,洗中间刻着两条相对的鱼。鱼模模糊糊,非常不容易看清楚,以致乾隆时期宫廷画谱的记载,说它是“如意暗花”纹——那些太监们看了半天,把两个鱼头看成两个如意头了。
图5是一个“琮式瓶”。“琮”是一种玉礼器,古代大量使用。大部分人很容易把这个字念成“宗”,应该念“从”。琮和璧是古代最重要的玉制礼器,琮用来礼地,璧用来礼天;琮外方内圆,璧外圆内圆。
图5 官窑“琮式瓶”
陶瓷工艺中,拉圆非常容易,搁在轮盘上,随着轮盘一转,立刻就能拉成圆形。做成方的就需要模具,要一点点拼接起来。北宋时期的工艺还不够先进,所以要先拉成一个圆,然后单做四个三角,粘在四个角上,{zh1}挂上釉去烧。
图6是南宋哥窑五足洗,它的特征是金丝铁线,“金丝”是指细碎的开片,呈黄色;“铁线”是指大块的开片,呈黑色。金丝铁线在古代还叫“文武片”,指的是开片的大小。
图6 哥窑五足洗
宋代五大名窑中,只有定窑是白瓷,定窑的釉面非常薄,可以用刀来雕刻,1969年,河北定县有两处塔基出土了大量宋代定窑白瓷,{zg}的一件达61公分,是一个净瓶,国宝级的定瓷(图7)。
宋代瓷枕多,最早有人认为瓷枕就是给死人睡的,非常硬。但后来发现枕头上的字不是给死人写的。比如“众中少语,无事早归。”死人怎么回家?还有“为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这也不是给死人写的,死人反正在地下,爱白不白。
上海博物馆有一个仕女枕,上面有两句诗很有意思:“叶落猿啼霜满天,江边渔父对愁眠。”跟唐朝张继的《枫桥夜泊》非常接近,只有四字不同(图9)。
图9 磁州窑仕女诗文枕
元青花的名字更是如雷贯耳。
图10 耀州窑绿釉刻花提梁倒流壶
元青花有很多谜。一个就是它为什么是蓝色的。首先,蒙古人尚白尚蓝,是受波斯文化的影响。蒙古当时跟西域的关系密切,在13世纪初,由于成吉思汗异军突起,他和他的继承者多次征服了中亚、西亚,打通了中西文化交通的要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崇尚伊斯兰文化的突厥人涌入中国,其中包括工匠、天文学家、医学家等,带来了西域的文化。
元朝建立以后,又有大批穆斯林知识分子、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蓝色是伊斯兰文化的主色调,今天去中东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到处都是以蓝色为主的建筑。
元青花早期的题材大致都是花卉,翎毛走兽、龙凤,由于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后期出现了大量戏剧故事,比如“萧何月下追韩信”、“三顾茅庐”、“鬼谷下山”等作品。
元青花大器特别多,大盘、大罐、大瓶,有一个原因,就是跟蒙古人性格粗犷,不拘小节有关。
2005年,在英国一个乡村的小拍卖行,拍卖了一件震惊世界的元青花。英国有一个老头儿,他们家地上放着一个葫芦形的元青花大瓶(图12),家里的狗天天从瓶子面前走来走去,大尾巴在瓶子上扫来扫去。后来来了一个行家说:“哎,你们家地上怎么有这么贵重的一个东西?”老头儿说:“很贵重吗?在我们家摆了很久了。”行家就问:“我们能不能把它拿到拍卖行拍拍看?”老头儿说:“行。”因为是在英国乡村一个很小的拍卖行里拍卖,很多竞价者都不知道,没有到场,所以拍得不高,344.5万英镑,折合人民币大约5000万块钱。据说老头儿在门口拄着手杖,领着他家的狗看愣了。他没想到他们家所有财产加起来,不抵这个搁在地上的瓶子值钱。然后老头儿就很感慨地拍了拍狗的脑门,意思是:你还是很懂事的,这么走来走去,没把我的瓶子摔了,万幸啊。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