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赵亚辉:川藏线不可不看xx绝景(上)(组图)_周宏律师_新浪博客

  赵亚辉:川藏线不可不看xx绝景(上)(组图)

 

摄/文 赵亚辉

 

    自上海到西藏樟木的318国道被《中国国家地理》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其中的最精华的部分当属川藏线。
    我曾多次往返川藏线,自2010年6月9日起又跟随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联合克莱斯勒的“JEEP{jz}之旅”考察队再次千里走川藏。
    这条路,每次走过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走过都有全新的认识,每次走过都有别样的风景。
    这条路美丽、多变、复杂、险峻,从海拔几百米到海拔5000多米,要翻越二郎山、折多山、色季拉山等14座海拔在5000米以上的高山,跨越大渡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汹涌湍急的江河,途中既有雪山草原、森林冰川,也有峡谷石林、大江大河。
    前些年,这条路太过难走,经常遇到雪崩泥石流,一睹就是几天。这次再走,发现与过去相比,路况好了太多,不仅堵车点少了很多,最多也不超过几个小时。
    现在,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沿着这条景观大道进藏了,甚至我们路上还遇到了来自广西的夏利车,也不畏艰险、不怕毁车,走过了这条路。
    在此,我根据自己的亲身感受,按照行程的顺序,列出如下赵亚辉版川藏(南)线不可不看的xx绝景(南线现在为人们所常走,故本文不涉及北线)。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家之言,仅供欣赏。

 

1.海螺沟冰川和温泉

    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中国国家地理》社长李栓科多次到海螺沟,他告诉我,冰川不都是退缩和消融的,就像人有胖有瘦一样,冰川也有正在前进和增长的,海螺沟这个罕见的海洋性冰川正是如此。
    海螺沟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贡嘎山东坡,我们从成都出发,沿川藏线大约半天即可到达。
    这里是亚洲东部海拔{zd1};离大城市最近的、最容易进入的低海拔现代海洋性冰川,生态完整的原始森林和高山沸、热、温、冷泉为一体构成的综合型风景区。

     我们{dy}天下午到达海螺沟时大雾弥漫,5米见不到人影,虽然上到冰川前,却看不到冰川在哪。第二天清晨,我们再度上山,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见到了壮观的冰川。 

海螺沟冰川又称一号冰川,全长14.7公里,是贡嘎山71条冰川中最长的一条,面积16平方公里,{zg}海拔6750米,{zd1}海拔仅2850米,沿纵向呈三级台阶。冰川舌,伸入原始森林达6公里,形成冰川与森林共存的奇绝景观。这张图非常清楚的显示了冰川弧拱和冰川褶皱。海螺沟冰川弧拱是在大冰瀑布坡脚冰雪再沉积过程中,夏季沉积层因消融污化而显黑色,与冬季沉积层构成黑白相间的冰带(层),随着冰川的运动发生朝向下游的弧形弯曲所形成。

索道飞越壮观的冰川

海螺沟冰川在贡嘎山东坡,贡嘎山海拔为7514m,峰顶呈金字塔形状,被誉为“蜀山{zw}”,为世界第11高峰。冰川上的大冰瀑布,宽500—1100米,高1080米,是我国迄今发现的{zg}大、最壮观的冰川瀑布,堪称世界奇观。(资料照片)

森林与冰川共舞

冰瀑旁有是几条潺潺的瀑布

冰川上一处奇景:一幅巨大的冰面具,恰似钢铁侠

    清晨上山,jeep驶向云海和林海。海螺沟内森林面积70平方公里,绝大部分为原始森林,具有生物多样性很强与观赏植物丰富的显著特点。沟内已经确认的珍稀植物38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一种、二级保护植物7种、三级保护植物13种。这些珍稀植物中的绝大多数为单型属、子遗种和特有种。包括海螺沟在内的贡嘎山地区,是我国古老与原始生物物种保存最多的地区之一,被植物学和动物学界称之为第四纪冰川时期动植物的“避难所”、沟内观赏植物数百种。

海螺沟云海,在阳光映射下,在群山和森林中蒸腾,是不可多得的美景


这是海螺沟二号营地的温泉,看完冰川,一定要来这里泡泡温泉。海螺沟除现代冰川,又有热矿泉群完整的垂直自然带谱与多样性很强的高山生态系统的组合。冰川与热泉共存,寒冷与温暖相容,这是罕见奇观。是在这冰天雪地的冰川世界里,有温泉点数十处,游人可在冰川上洗温泉浴。水温介于40至80℃之间,其中更有一股水温高达90℃的沸泉。冷热集于一-地,甚为神奇。

 

2.大渡河和泸定桥 

“大渡桥横铁索寒”,xxx的诗句使大渡河和泸定桥天险闻名,当年红军18勇士强渡大渡河,突破大渡河天险,红军取得了陕北会师的胜利,因而泸定铁索桥也成为红军长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载入历史史册。1961年国务院批准泸定桥(包括附属建筑)为xxxx文物保护单位。翻越二郎山不久,就能看到大渡河,很快就到了泸定。从自然和人文的双重角度,泸定桥不可不看。

 泸定铁索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桥身、桥台、桥亭三部分组成。桥身由13根碗口粗的铁链组成,左右两边各2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9根,铺上木板,就算是桥面。每根铁链由862至997个由熟铁手工打造的铁环相扣,总重量达21吨多。底链上满铺木板,扶手与底链之间用小铁链相连接,这样就13根链为一个整体。河对面,山坡上古建筑,那是历史悠久的观音阁,也就说是一座寺庙。但在红军飞夺泸定桥时,它却是红军的“飞夺泸定桥点指挥部”和炮台、机枪阵地,正是在它的掩护下,红军的18勇士从13根铁索上奋勇爬过,粉碎了蒋介石让朱毛“成为第二个石达开”的梦想。

三百年前,藏族和汉族的物质交流到了大渡河全靠渡船或溜索转渡。有时不能及时渡河,大渡河两岸经常货物堆集如山,一些鲜活食品因无法过河而腐烂,而xx的频繁调动在这里也成了梗阻。公元1705年,康熙皇帝为了国家统一,解决汉区通往藏区道路上的梗阻,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的{dy}座桥梁,经过一年的修建,大桥于公元1706年建成,康熙皇帝取“泸水”(即大渡河旧称“沫水”,康熙错以为“泸水”)、“平定”(平定西藏准噶尔之乱)之意,御笔亲书“泸定桥”三个大字,从此泸定桥便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泸定县也因此而得名,这块御碑如今还屹立在西桥头。碑正文为“泸定桥”,而横批为“一统河山”,可见康熙对当时疆土完整的意愿。

铁索桥下大渡河水汹涌流过

 走在桥上,低头看波涛汹涌的大渡河,大家能否想象一下当年的工匠是怎样把这么沉重的铁链拉过河铺成铁索桥吗?当年的红军又是怎样在枪林弹雨之下怎样爬过这103米的铁索吗?

 桥之两端,各有1座20米高的桥台,内置若干铁桩,13根铁链铆定其上。桥台自重作为压重,承受铁索的巨大压力。桥之东西两端分别铸有铁牛、铁蜈蚣,表达了人们镇服“水妖”、铁桥永固的美好愿望。相传修桥的时候,13根铁链无法牵到对岸,用了许多方法都失败了。有{yt},来了一位自称噶达的藏族大力士,两腋各夹1根铁链乘船渡过西岸安装,当他运完13根铁链后,因过于劳累不幸死去。当地人修建此庙,以纪念这位修桥的英雄。当然,传说终归是传说,实际上,在修建此桥时,荣经、汉源、天全等县的能工巧匠云集于此,共商牵链渡江之计,{zh1}采用了索渡的原理,即以粗竹索系于两岸,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个短竹筒,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然后从对岸拉动原己拴好在竹筒上的绳索,如此般巧妙地把竹筒连带铁链拉到了对岸。

 

3..海子山和姊妹湖

此处似乎并不闻名,但它却不容错过。

这里是《中国国家地理: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年度专辑的封面照片拍摄地。那期杂志写道:“什么样的封面,承担得起“中国人的景观大道”这样的称号呢?想象中,这期的封面该是这样一种画面:一条美丽的大道伸向远方,蓝天在上,雪峰护卫,湖水清澈,鲜花盛开。”编辑们选来选去,{zh1}用了拍摄在此处的照片。理由是:“中国人的景观大道应该充满阳刚之气,具有深邃内涵,同时还要富有美的意境。这张位于理塘与稻城之间的海子山与海子,是否给您带来这样的感受呢?海子山平均海拔4500米,高原面上布满了第四纪冰期留下的古冰体遗迹,这湖泊就是冰蚀岩盆,在融雪与积水的作用下,海子蔚蓝澄澈,宛如苍茫荒原上温柔的双眼。”
是否如此,有图为证:

我拍摄的这张照片少了车队。等了很久,还是没有车队出现,有些遗憾。

海子山位于理塘与稻城之间,平均海拔4500米,其南北走向93公里,东西延绵47公里,面积达3287平方公里,属两县所共有。海子山独特的景观是大大小小的的花岗石漂砾(砾石)组成的石河、石海及形态各异的冰蚀岩盆(海子)。该高原面是我国{zd0}的古冰体遗迹,即“稻城古冰帽”。嶙峋怪石及大小海子星罗棋布,在平均海拔4500米高的山上,1145个大小海子如上帝失手撒下的一千颗钻石一般闪烁在山间,其规模密度为我国之最。目光所及没有树木、河流,就连野草也只是偶尔丛生,“蛮荒”得像是“勇气号”拍摄的火星表面。 

拿着那期的国家地理杂志,留个纪念照

[转载]赵亚辉:川藏线不可不看xx绝景(上)(组图)

此前来探路的队员经过这里时遇到阴雨天,啥也没看到。这次难得天气如此之好,“{jz}之旅”的考察队员们一起留影

车队依依不舍的走过

越过海子山不久,迎面是美丽的藏寨

 还有奇特如飞跑动物的白云

4.澜沧江峡谷和大桥

《澜沧江边蝴蝶会》的文章让世人知道了澜沧江的浪漫和秀丽。这条发源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的杂多县吉富山的大河,是世界第九长河,亚洲第四长河,东南亚{dy}长河。它全长4909千米,流出国后称湄公河(Mekong River),为缅甸、老挝的界河,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在越南南部胡志明市南面入太平洋的南海,总流域面积81万平方千米,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被称为“东方多瑙河”。

我曾在西双版纳见过秀美壮阔的澜沧江,在越南、柬埔寨见过宽阔肮脏的湄公河,而在在西藏、云南交界的上游地区,它是一条奔腾汹涌的大江。包裹它的是一个神奇的峡谷,一个险峻的峡谷,一个充满了生命魅力的峡谷。沿峡谷而行,处处可见“峰峦重叠起伏,峡谷急流纵”的壮丽景色。

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中有名的双铁桥是天下奇景,澜沧江峡谷大桥不逊于它。澜沧江大桥位于西藏昌都地区芒康县竹卡——美如镇,所以有人将澜沧江大桥称为竹卡澜沧江大桥。在拉乌山和觉巴山之间的山谷中,湍急的澜沧江日夜不停地冲刷着大桥的山崖,江水下切得非常厉害,汹涌澎湃的江水把山崖被割裂地十分陡峭。

江岸两边都是垂直的绝壁,裸岩毕露,混浊的江水在狭窄绝壁中激荡奔流。

在西侧拍摄峡谷大桥,石壁上飞出一座大桥,真是天险

桥另一头搭在石崖上,桥下江水澎湃,过桥是一藏族小镇

江岸是红色垂直的绝壁

桥边道路,为开山破石所筑,非常艰险。桥边一碑,上书xxx字: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据说这里有段故事,当年有一个排的战士守卫在这座大桥上,后来在六十年代被几百名叛匪包围在桥头的碉堡中,切断水源和粮食供应并要求守桥xx投降。战士们一面坚守阵地一面派人利用黑夜冲出包围向xx报信请求救援。由于守桥xx不知道被派出去的战士巳被叛匪打死无法报信求救,仍在澜沧江大桥桥头碉堡中坚守不投降等待救援。当十几天后,大xx得到消息赶到大桥时,叛匪已经逃跑了,而守桥xx一个排的解放军战士已经全部牺牲,连姓名都没有留下。后来,人们在桥头立了这个无名纪念碑,以挽怀那些守卫大桥而牺牲的英勇战士。

5.一零一道拐(也称七十二湾,九十九道拐)

横断山,路难行。最难行是一零一道拐。

我几次来这里,此处的名字一直在变,开始叫七十二弯,后来叫九十九道,现在叫一零一道,数字一直在长。问当地人,说每次修路,湾都会增加,而不是减少。具体是多少道弯,其实很难说清,这是形容这里道路的艰难程度。 

一零一道拐,是邦达至八宿路段的一段险峻公路,因道路险恶而闻名于世,是有名的“魔鬼路段”。因为要克服一千多米的高差,在没有公路隧道的情况下只能延长公路的水平距离来适应海拔高程的变化,这种做法专业上叫着展线。此路段位于凉风垭山上,海拔1450米,长度约12公里,平均8%的纵坡,再加上横坡,其合成坡度更是艰难,泥结碎石路面,路面凸凹不平整,遇雨天一身泥、晴天则一身灰,如果遇上雪天结冰,在陡峭的斜坡穿越根本没有安全可言。在雨季,这里时常发生泥石流,山坡滚石,路基塌方,给过往的车辆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闻名全国的滇缅公路二十四道拐与此处相比,也可谓小巫见大巫。

这里地势险峻,是“吓人”的好地方,我差点着了李栓科老师的道

jeep牧马人车队在一零一拐中穿行

现在,经过多年修缮,这里的道路状况有了很大好转。一支进藏的自行车队正在骑行通过。

一零一道拐中还隐藏着一个美丽的藏族村落

一零一道拐中藏族村落里可爱的孩子们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赵亚辉:川藏线不可不看xx绝景(上)(组图)_周宏律师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